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導學案)【2022年課標】了解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洋務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紀中后期的邊疆危機和中法戰爭。【學習目標】1.知道洋務運動發生的時間、原因、內容和影響,了解19世紀中后期中國西北、西南、東南地區的邊疆危機,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2.運用史料分析洋務運動的背景、影響,認識到洋務運動對歷史發展進程的作用。(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本課學習,感悟近代中國地主階級洋務派、左宗棠、馮子材、劉銘傳等,挽救民族危亡反對外來侵略的反抗斗爭精神。(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與發展;19世紀中后期邊疆危機。學習難點: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洋務運動的評價,左宗棠能夠收復新疆的原因。【思維導學】【核心背記】一、洋務運動的興起★★★★★必考(一)背景(了解):(1)內憂: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2)外患:列強侵華,中國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二)時間:從 起,到 中日甲午戰爭止。(三)目的: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四)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 、 、 、 。二、創辦近代軍事和民用企業★★★★★必考(一)口號:前期以“ ”為口號,后期以“ ”為口號。(二)內容:1、創辦軍事工業:口號:“自強”,如 、 、 ;2、興辦新式學校,培養新式人才:①興辦新式學校( ),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②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③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3、創辦民用工業:口號:“求富”,如 、 、 、 ;三、建立新式海陸軍(一)新式陸軍:從19世紀60年代起,開始組建新式洋槍隊。(二)新式海軍:從19世紀70年代起,籌建 、 、 、 。1885年,成立統一指揮。四、美、日侵略臺灣五、左棠收復新疆(一)時間:1875年(二)策略:“ 、 ”(三)1884年,新疆建省。六、中法戰爭1.背景:1883年8月法國控制 ,矛頭直指中國2.時間:1883—1885年3.戰況:①馬尾海戰:戰敗,福建水師全軍覆沒。②劉銘傳抗法:1884年法軍進攻臺灣,臺灣軍務大臣 擊退法軍。③鎮南關大捷:1885年3月, 率領清軍取得大捷,法國內閣倒臺。4.結果:①1885年6月,李鴻章與法國公使簽訂中法《越南條約》,承認越南受法國“保護”。②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省臺灣建省的意義:1.加強了東南海防;2.強化了對臺灣的治理;3.推動了臺灣社會經濟的發展。【知識延伸】評價洋務運動★★★★★必考(1)性質: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2)積極意義:①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②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③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局限性: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朝統治,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4)失敗的根本原因:只學習技術而不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易錯易混】1.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洋務運動使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2.洋務運動不觸動封建制度,只學習西方技術,這是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3.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民用企業為軍事工業的發展解決了資金、原料、能源、運輸等問題。4.中國近代化和中國近代史的區別:中國近代化是指中國社會由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包括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文化科學化。中國近代史的時間是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近代史即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歷史。【重難點突破】1.對于洋務運動,有人認為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政府的統治,應予否定;有人認為它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應該肯定。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洋務運動應該給予肯定,這就是: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閘門。它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擴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時,大批的留學生不僅帶回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也逐漸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加以傳播。洋務運動間接的推進了中國的革命,這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們始料不及的。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最終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左宗棠為什么能夠收復新疆?(1)、阿古柏殘酷地壓迫和剝削新疆各族人民,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收復新疆,是反抗外敵入侵、維護通過統一的正義戰爭。(2)、清軍得到當地各族人民的支持。(3)、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緩進急戰”的策略。(4)、左宗棠反侵略的態度堅決,清朝愛國官兵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精神。【分層作業】(一)、夯實基礎1.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為了挽救國家的預勢,以曾國落、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這場運動的口號是( )A.扶清滅洋 B.自強、求富 C.三民主義 D.民主、科學2.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慈禧太后 B.咸豐帝 C.奕? D.琦善3.19世紀70年代,主張“海塞并重”,并率軍收復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A.左宗棠 B.李鴻章 C.張之洞 D.林則徐4.在中國,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師,官員不僅是政治的權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這是傳統孵育出來的社會心理……洋務工業的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官領其總,商出資本,無疑是一種切實的倡率引導。它們于不知不覺中把封建主義的堅冰鉆開了些微裂縫。這反映了洋務運動( )A.推動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B.開啟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C.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D.維護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5.小梁正在準備手抄報的資料,其內容包括“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國運動”“左宗棠收復新疆”“義和團運動”。該手抄報的主題可能是( )A.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B.人民解放戰爭C.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 D.民族危機的加劇6.19世紀70年代,中國邊疆形勢嚴峻。左宗棠收復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強先后覬覦臺灣,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新疆、臺灣建省的主要目的是( )A.鞏固國防以應對邊疆危機 B.促進邊疆地區的經濟開發C.削弱地方權力以鞏固中央 D.安撫邊疆少數民族7.光緒十年(1884年),因中法戰爭,張之洞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在督粵期間開設廣州廣雅書院。書院一掃儒林中這一守舊之風,力聘士林各宿執教,改革課程設置。不但開經、史、詞章,還開設西方學校教程:數、理、化、博物、地理,獎優秀學生,因而士風為之一變。與廣雅書院設立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鴉片戰爭 C.維新變法 D.辛亥革命(二)、鞏固提升8.19世紀60年代以后,英國支持浩罕國首領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區。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法國控制越南,中法戰爭爆發。1874年日本侵臺;1884年法國進攻臺灣。據此構建的合適主題是( )A.邊疆危機 B.瓜分狂潮 C.救亡圖存 D.開眼看世界9.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邊疆地區出現嚴重危機。西北形勢嚴峻,東南警報頻傳。提出“先北后南,緩進急戰”并成功收復新疆的是A.左宗棠 B.李鴻章 C.曾國藩 D.張之洞10.美國駐華海軍武官薛斐爾評論洋務運動:“中國正在獲得的不過是一種虛構的實力,其追趕西方的步伐也只存在于想象之中。”這么說是因為洋務運動( )A.受到頑固派阻撓 B.只注重軍事工業C.領導者腐敗不堪 D.只學習西方技術11.1861年,曾國藩給咸豐帝上書說“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從中看出,洋務運動( )A.主要為了維護清朝的專制統治 B.利于列強進一步對華經濟侵略C.曾國藩固守天朝上國傳統觀念 D.清朝士大夫依然堅持盲目排外(三)、沖刺中考12.(2023·江蘇宿遷·統考中考真題)"中國則從他們那里學習軍事技術以抵御外侮、鎮壓國內起義,但同時也致力于振興舊式的儒家管理方式。"材料可以說明( )A.閉關鎖國的影響 B.洋務運動的特征C.民族工業的發展 D.戊戌變法的目的13.(2023·四川甘孜·統考中考真題)從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開辦了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民用企業。這些企業的開辦( )A.培養了近代軍事人才 B.成功抵制了列強的侵略C.實現了“求富”目的 D.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14.(2023·山東菏澤·統考中考真題)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在其成立后的近四十年中共翻譯151種圖書,其中軍事科學35種、工藝制造21種、工程4種、船政8種、礦學11種、數理化35種等。這反映出其近代化的追求是( )A.自強求富 B.變法圖強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學15.(2023·廣東深圳·統考中考真題)有學者認為,1840年之后,西學輸入中國,對中國的影響比較慢,對士大夫的影響長時間只停留在表面,尤其是和日本相對比。下面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16.(2023·山東濟寧·統考中考真題)有學者認為:“晚清中國的自強運動既沒有發展為一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近代化運動,也沒有達到文化思想層次,而是仍停留在物質的、技術的層次。”該學者評論的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17.(2019·內蒙古呼和浩特·統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 李鴻章的實業清單:1879年,中國第一條電報線1880年,中國第一個船塢——天津大沽船塢1881年,中國第一家近代化煤礦——開平礦局1882年,中國第一個海軍基地1885年,中國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天津武備學堂1888年,中國第一支他近代化艦隊——北洋艦隊(1)閱讀材料,將李鴻章的實業清單上的內容歸納為兩個方面。(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寫出李鴻章發展實業的主要目的。(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說明李鴻章實業活動的積極作用。【核心背記】一、洋務運動的興起★★★★★必考(一)背景(了解):(1)內憂:太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2)外患:列強侵華,中國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二)時間:從19世紀6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日甲午戰爭止。(三)目的: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四)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二、創辦近代軍事和民用企業★★★★★必考(一)口號: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后期以“求富”為口號。(二)內容:1、創辦軍事工業:口號:“自強”,如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2、興辦新式學校,培養新式人才:①興辦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②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③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3、創辦民用工業:口號:“求富”,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三、建立新式海陸軍(一)新式陸軍:從19世紀60年代起,開始組建新式洋槍隊。(二)新式海軍:從19世紀70年代起,籌建廣東、南洋、北洋和福建四支海軍。1885年,成立海軍衙門統一指揮。四、美、日侵略臺灣五、左棠收復新疆(一)時間:1875年(二)策略:“先北后南,緩進急戰”(三)1884年,新疆建省。六、中法戰爭1.背景:1883年8月法國控制越南,矛頭直指中國2.時間:1883—1885年3.戰況:①馬尾海戰:戰敗,福建水師全軍覆沒。②劉銘傳抗法:1884年法軍進攻臺灣,臺灣軍務大臣劉銘傳擊退法軍。③鎮南關大捷:1885年3月,馮子材率領清軍取得大捷,法國內閣倒臺。4.結果:①1885年6月,李鴻章與法國公使簽訂中法《越南條約》,承認越南受法國“保護”。②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省臺灣建省的意義:1.加強了東南海防;2.強化了對臺灣的治理;3.推動了臺灣社會經濟的發展。【分層作業】1.B2.C3.A4.C5.C6.A7.A8.A9.A10.C11.A12.B13.D14.A15.A16.A17.(1)創辦近代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興辦新式教育)。(2)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富國強兵)(3)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發展,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侵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