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5能量量子化—2023-2024學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課前導學基礎知識導學一 熱輻射1.熱輻射(1)定義:我們周圍的一切物體都在輻射電磁波。這種輻射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所以叫作熱輻射。(2)特點:當溫度升高時,熱輻射中波長較短的成分越來越強。2.黑體(1)定義:某種物體能夠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而不發生反射,這種物體就叫作黑體。(2)特點:①黑體不反射電磁波,但可以向外輻射電磁波。②黑體輻射電磁波的強度按波長的分布只與黑體的溫度有關。二 能量子1.普朗克的假設:振動著的帶電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數倍。2.能量子:這個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3.能量子公式:ε=hν,其中ν是電磁波的頻率,h稱為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4.光子:光本身就是由一個個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組成的,頻率為ν的光的能量子為hν,這些能量子被叫作光子。三 能級1.定義:微觀世界中能量取分立值的觀念也適用于原子系統,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作能級。2.特點(1)原子處于能量最低的狀態,是最穩定的。(2)原子受到高速運動的電子的撞擊,有可能躍遷到較高的能量狀態。這些狀態的原子是不穩定的,會自發地向能量較低的能級躍遷,放出光子。(3)原子從高能態向低能態躍遷時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兩個能級之差。重難問題探究我們周圍的一切物體都在輻射電磁波。這種輻射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所以叫作熱輻射。某種物體能夠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而不發生反射,這種物體就叫作黑體。基礎小題試練1.人眼對綠光最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長為530 nm的綠光時,只要每秒有6個綠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覺.普朗克常量為,光速為,則人眼能察覺到綠光時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約為( )A. B. C. D.2.關于能量量子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量子假說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來的B.微觀粒子的能量是不連續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數倍C.電磁波的波長越長,其能量子越大D.能量子假說與宏觀世界中對能量的認識相矛盾,因而它一定是錯誤的觀點3.如圖所示是氫原子的能級圖,現有一個處于的激發態的氫原子,對其輻射出的光子種類,最多可能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單個綠光光子的能量,每秒鐘最少有6個綠光的光子射入瞳孔才能被人眼察覺,則人眼能察覺到綠光時所接收的最小功率,A正確.2.答案:B解析:能量子假說最早是由普朗克提出來的,A錯誤;微觀粒子的能量是不連續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數倍,B正確;根據可知,電磁波的波長越長,其能量子越小,C錯誤;能量子假說與宏觀世界中對能量的認識相矛盾,而它的觀點是正確的,D錯誤。3.答案:A解析:現有一個處于的激發態的氫原子,氫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這個電子在某時刻只能處在某一可能的軌道上,在某段時間內,由某一軌道躍遷到其它軌道,可能的情況只有一種,因此向低能級躍遷時,有可能是,,,輻射出光子的種類,最多可能有3種,A正確,BCD錯誤。故選A。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