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導學案課標要求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意義;認識紅軍長征的意義。學習目標理解國民政府一定程度上完成統一對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了解官僚資本主義與國民政府之間的關系。夠從經濟角度入手解讀共產黨選擇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正確性。提升看圖識圖能力,了解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地理因素,熟悉長征的大致過程通過多樣式史料的互證與分析,能夠總結得出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特點;借助此時期大量的歷史圖片、一二手史料,了解共產黨被迫探索工農武裝割據道路及長征的原因與意義,培養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能力。嘗試揭示歷史現象背后的因果關系與歷史邏輯,培養辨證分析歷史問題及使用史料解釋歷史問題的能力,嘗試對歷史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進而獲得屬于自己的歷史解釋。了解歷史人物事跡,感受到背叛革命的國民政府難以扛起帶領中國走出近代危局的歷史使命,體會中國共產黨探索革命新道路篳路藍縷的過程,在對本地歷史人物的再發現中體會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感悟長征精神在當代的時代價值,認識到當下美好生活的不易,在知識的學習中提升對革命歷史的認同感,培育家國情懷。知識梳理一.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1.政治上(1)1927年,國民黨背叛國共合作,掀起反革命浪潮,“寧漢合流”標志著國民黨一黨專制統治的確立。(2)1928年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標志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一了全國。外交上(1)1928年,日本制造濟南慘案,國民政府外交行為難以正常開展。(2)南京國民政府曾試圖“改定新約”,但未能從根本上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3.經濟上:(1)民族工業除了原有的紡織、面粉等行業外,新興部門如化學工業、橡膠工業、搪瓷工業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2)官僚資本憑借國家權力,迅速聚斂起巨額財富。(3)此時期中國經濟受帝國主義資本入侵嚴重二.工農武裝割據開辟革命新道路1.革命歷程(1)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2)“八七會議”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了“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3)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朱毛會師。到1930年夏,全國已經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在10多個省,革命武裝力量達10萬人。2.根據地建設(1)根據地創建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地主、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土地革命,使得根據地政權在政治、經濟上的翻身,使廣大農民迅速分清了國共兩黨和兩個政權的優劣,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革命積極性。(2)三灣改編、古田會議劃清了紅軍與舊軍隊的界限,為紅軍建設指明了方向,為工農武裝割據的實踐提供軍事保障3.工農武裝割據理論(1)成因:中國落后農業國的社會面貌,國民革命的影響,社會矛盾的激化,不斷壯大的紅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的個人貢獻。(2)意義:打破了俄國革命模式,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創舉,闡明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也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三、紅軍長征1.原因(1)王明、博古、李德等人“左傾”錯誤思想指揮失當(2)蔣介石調集重兵對紅軍進行圍剿2.轉折1935年1月,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和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3.意義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鍛煉和保存下來的革命骨干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主干,播下了革命火種,宣傳了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偉績,締造偉大的長征精神。概念補充訓政綱領:1928年10月,國民黨中央常務會議通過的綱領性文件。文件宣布,在國民黨的領導下實行“訓政”,訓政時期統治權歸國民黨,政權由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在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托付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治權亦在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的指導監督下由國民政府行之?!队栒V領》確立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中原大戰: 1930年.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樣及幸宗仁之間的戰爭。1930年3月,閥、馮、桂三派將領聯名通電反蔣。4月,蔣介石下討伐令,規??涨暗能婇y混戰在中原地區全面展開。列9月中旬,張學良發出擁蔣通電.率軍人關。11月初,中原大戰以反蔣各派的失敗而告終。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軍閥混戰。官僚資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憑借國家政權力量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經濟。主要指1860年以后清政府和中華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舉辦的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企業。中國的官僚資本是利用中國政治不民主、經濟不發達的背景下,運用國家政權力量而形成的。國民黨于1927年取得政權后,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利用手中政治權力控制中國金融,形成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至此官僚資本確立了在中國統治地位!這是蔣介石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它的存在和發展,打壓民資,中國社會生產力得不到應有的發展,使中國的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但這種官僚資本本身,是一種社會化的大生產,有一定的近代化因素。新中國成立后,在沒收官僚資本的基礎上,直接建立了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右傾機會主義:機會主義原意是指19世紀中葉法國政治生活中那些沒有固定政治見解、隨意改變政治態度的政黨和政客。19世紀80年代起,馬克思主義者借用這個詞語,指國際工人運動中背離無產階級利益、主張同資產階級實行階級妥協的理論和實踐。其后又有引申,泛指各國共產主義政黨內在思想政治路線上違背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傾向。機會主義表現為“左”傾和右傾兩種形式,右傾機會主義其過高估計敵人的力量,看不到人民和革命的力量,不敢組織帶領群眾積極開展斗爭,悲觀消極,妥協投降,“左”、右傾機會主義都對無產階級革命起阻撓和破壞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和背棄。注意區分左傾機會主義(超越歷史發展階段,對敵我力量不作客觀分析,對革命事業不愿作艱苦深入的工作,盲目冒進)蘇維埃:俄文音譯,意為“會議”或“代表會議”。俄國無產階級在1905年革命時期創造的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組織形式。1917年十月革命后成為蘇俄權力機關的名稱。我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也曾把當時的工農民主政權組織稱為蘇維埃。1931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置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為主席。時空定位課堂任務任務一:給遠在莫斯科的王稼祥寫一封回信要求:基于國民政府統治史實,從多個方面概述國民政府的統治情況任務二:給剛回國的王稼祥介紹革命形勢要求:介紹國民革命遭到背叛后共產黨人的革命歷程,以及根據地的建設情況課后習題1.(2021·全國甲卷·30)表1 1931~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 單位:噸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1931 1 840 279 831 652 804 000 557 6251932 1 839 212 758 441 404 000 430 6551933 1 903 466 992 521 694 000 525 6731934 2 135 031 864 107 770 000 617 726根據表1可知,當時( ?。?br/>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2.(2020·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29)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告全黨黨員書指出:“國民黨中央驅逐軍隊中的共產黨黨員,我們的黨不得不秘密起來……這所謂國民政府是什么?他從革命的政權機關變成了資產階級之反動的執行機關,變成了軍閥的工具。”由此,中國共產黨( ?。?br/>A.闡明工農武裝割據的必要性 B.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方針C.批判“左”傾錯誤的危害性 D.動員工農紅軍進行戰略性的轉移3.(2017·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29)20世紀30年代,上海市政府組織舉辦集體婚禮。儀式上,喜字紗燈引導,樂隊演奏鋼琴曲,新郎著藍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頭披白紗,手持鮮花,婚禮場面整齊宏大。這反映了當時上海( ?。?br/>A.民眾實現了婚姻自主 B.中西習俗融合成為時尚C.門當戶對觀念已顛覆 D.政府主導社會習俗演變4.(2021·全國乙卷·29)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是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的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碑敃r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br/>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5. (2021·全國乙卷·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圖6圖6是中國共產黨建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間部分重要會議示意圖。從圖中任選兩次會議,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兩次會議間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并說明其原因。(要求:明確列出兩次會議,觀點正確,史實準確,論證充分,表述清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