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怎樣放得更大》組別: 日期:用自制顯微鏡觀察物體第1步:自制顯微鏡第2步:觀察物體第3步:記錄觀察結果(圖文結合)我的發現 兩個凸透鏡組合時,先在上面放大倍數 的凸透鏡,找到一個清晰且放大的圖像,后從下面移入放大倍數 的凸透鏡時,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放兩個鏡片放一個鏡片準備材料頭發花蕊紙纖維99lcmulmmpemy0(共18張PPT)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微小世界》單元2.怎樣放得更大聚焦思考:一個凸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怎樣才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呢?探索利用以下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放大鏡鏡片,嘗試組合凸透鏡使圖像放得更大。小結:1.上下成一條直線2.保持一定的距離3.放大倍數大在下探索探索1:做個簡易顯微鏡實驗步驟觀察結果探索測量兩個放大鏡之間距離的方法探索對比一個放大鏡和兩個放大鏡觀察的不同觀察文字觀察食鹽我的發現:看到了更多的細節、視野范圍變小探索利用自制顯微鏡觀察更多物體可選擇觀察對象示例頭發花蕊棉線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探索探索2:了解顯微鏡的發展在17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明顯提高放大倍數。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了,這就是早期的顯微鏡。用透鏡組合而成的顯微鏡叫作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一兩千倍。了解顯微鏡的結構目鏡物鏡鏡筒粗準焦螺旋鏡臂載物臺鏡座反光鏡細準焦螺旋轉換器壓片夾通光孔對比自制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顯微鏡主要由兩組透鏡組成,其中裝在鏡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鏡組叫目鏡;裝在鏡筒下端,接近被觀察物體的透鏡組叫物鏡。顯微鏡放大的倍數=物鏡的倍數×目鏡的倍數關于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研討1.怎樣組合凸透鏡,才能使圖像放得更大?鏡片上下平行,成一條直線,保持一定的距離,放大倍數大的在下。研討2.觀察學校實驗室用的顯微鏡由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目鏡物鏡鏡筒粗準焦螺旋鏡臂載物臺鏡座反光鏡細準焦螺旋轉換器壓片夾通光孔研討3.我們的組合凸透鏡,相當于顯微鏡中的哪個部分?拓展為了觀察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等更先進的觀察儀器。用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的圖像放大約200萬倍。顯微鏡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拓展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是在1982年由IBM 蘇黎世實驗室的 G. Binnig 和 H. Rohrer 領導的科研小組研制成功的,STM的問世實現了科學家們幾個世紀以來希望直接觀察原子與分子的夢想,極大的促進了表面科學以及納米科學的發展。G. Binnig 和 H. Rohrer 也憑此獲得了198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STM裝置示意圖拓展關于觀察方式的發展……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怎樣放得更大》實驗記錄單.doc 2.制作簡易顯微鏡指導.mp4 2.怎樣放得更大.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