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4 簡單機械 綜合提升講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4 簡單機械 綜合提升講義(含解析)

資源簡介

3.4 滑輪+杠桿培優訓練
題型一:滑輪與人的拉力結合題型
【經典題】
【例題1】如圖所示,湖水中有兩艘小船,繩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著滑輪,繩子繞過滑輪,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繩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內甲船向右勻速移動了10m,同時乙船向左勻速移動了4m,則人對繩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  )
A.50W B.140W C.30W D.70W
【例題2】如圖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過滑輪組靜止于空中,已知滑輪A的質量mA和滑輪B的質量mB均為5千克,木板質量M=10千克,人的質量m=30千克,不計摩擦與空氣作用力。則此時人拉繩的力為 牛。(g=10牛/千克)
【例題3】殘奧會開幕式上,運動員手拉繩索向上攀登,最終點燃了主火炬,體現了殘疾運動員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了探究上升過程中運動員與繩索和吊椅間的作用,可將過程簡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輕繩跨過輕質的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運動員拉住,如圖所示。設運動員的質量為65kg,吊椅的質量為15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當運動員與吊椅一起勻速上升時,試求:
(1)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
(2)吊椅對運動員的支持力。
【小練筆】
【練習1】如圖所示,重2000N的門形鋼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0 cm2,重600N的物體底面積為0.25m2,當物體被勻速提起時,鋼架對地面的壓強為   Pa(不計繩重、滑輪重和摩擦),若在此過程中,物體上升的高度為2米,則人所做的功是   J。
【練習2】如圖所示,小剛站在高臺上通過滑輪組先后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物體 A 和物體 B。假設在拉繩子的過程中,小剛對繩子的拉力與對高臺的壓力始終在同一直線上,不計繩重和摩擦。已知小剛的質量為50Kg,物體 A 的質量為 54Kg,物體 B 的質量為 84Kg,動滑輪的質量為 6Kg。當提升物體 A 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此時小剛對高臺的壓力是 N;當提升物體 B 時,小剛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180W,則物體 B 上升的速度為 m/s。( g 取 10N/Kg)
【課后練】
【鞏固1】搬運工人站在水平高臺上用如圖13 41所示的滑輪組勻速豎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計繩重和摩擦。工人的重力為640 N,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4×10-2 m2,提升時間為20 s,重物上升高度為2 m。
(1)提升時繩自由端的速度為多少?
(2)若拉力F的大小為150 N,則拉力的功率為多少?
(3)若上述過程中所提貨物重為360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4)若仍用該滑輪組提升另一貨物,當提升過程中該工人對高臺的壓強為2.0×104 Pa,則所提升貨物的重力為多少?
【鞏固2】如圖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過滑輪組靜止于空中,已知滑輪A的質量mA和滑輪B的質量mB均為5千克,木板質量M=10千克,人的質量m=30千克,不計摩擦與空氣作用力。
(1)若人拉動繩子使木板上升,屬于動滑輪的是________(填“滑輪A”或“滑輪B”)。
(2)圖中的人受到的力有________個。
(3)當滑輪組靜止于空中,圖中各個滑輪兩側的細繩(不計質量)均處于豎直狀態,求此時人拉繩的力為多大。(g=10牛/千克)
題型二:滑輪與摩擦結合題型
【經典題】
【例題1】如圖所示,物體A重120N,實心物體B的體積是1dm3,此時A恰能沿著水平桌面以0.2m/s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將B以原速度勻速上升,需要對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不計摩擦、繩重及滑輪重)(  )
A.物體B勻速下降的速度是0.1m/s
B.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為100N
C.物體B在勻速上升時,克服B重力做功的功率為2W
D.物體B密度是2.5×103kg/m3
【例題2】如圖所示,用4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重20N的物體A以0.3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10N。不計滑輪、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軸光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是20N B.滑輪移動的速度是0.6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6W D.在2s內繩子對物體A做的功為48J
【例題3】A、B、C三物塊質量分別為M、m、m0,作如圖所示的連接,繩子不可伸長,且繩子和滑輪的質量、滑輪的摩擦均可不計,若B隨A一起沿桌面水平勻速運動,即可以斷定(  )
A.物塊A與桌面之間有摩擦力,大小為m0g
B.物塊A與B之間有摩擦力
C.桌面對A,B對A都有摩擦力,兩者方向相同,大小差為m0g
D.桌面對A,B對A都有摩擦力,兩者方向相反,大小差為m0g
【小練筆】
【練習1】如圖所示,物體A、B的重分別為20N、10N,滑輪和繩子的重忽略不計,滑輪摩擦不計,此時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用力F向左拉物體A,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
F=10N
F=20N
F=30N
F=50N
【練習2】如圖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2N(不計滑輪、測力計、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軸光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
B.物體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
C.滑輪移動的速度是0.1m/s
D.拉力F做功功率為4W
【練習3】如圖所示,物體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A通過滑輪組拉著物體B,此時物體B保持靜止狀態。當用豎直向下4N的力F1拉重為2N的物體A時,能使物體B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體B時能使物體A以0.3m/s速度勻速上升,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滑輪間的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8N B.拉力F2大小為10N
C.拉力F2的功率為2.4W D.拉力F1的功率為1.2W
【練習4】如圖所示,滑輪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著重300N的物體A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移動,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物體A勻速運動時受的阻力為56N,拉力F1的功率為P1,若滑輪組在拉力F2的作用下,拉著物體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勻速移動,拉力F2的功率為P2,滑輪自重和繩重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F1=168N,P1=225W
F2=210N,P2=30W
F2=3F1,P1=P2
F1=F2,P1=3P2
【課后練】
【鞏固1】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計繩重及繩與輪的摩擦,動滑輪重6N,滑輪下面懸掛一物體B,當物體B重8N時,恰能勻速下滑。用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體A,使物體A以1m/s的速度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間為3s。則當物體A向左做勻速運動時,物體B的速度大小是 ,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拉力F的功率大小是 W。
【鞏固2】如圖所示,物體A的重力為180N,物體B的重力為15N.物體A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力F的功率為3W,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B在2s內勻速上升0.3m。不計滑輪、繩子的自重及它們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拉力F大小為40N
B.2s內,物體B克服重力做功4.5J
C.拉力F做的功等于物體B克服重力做的功
D.物體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0.075m/s
【鞏固3】如圖所示,F1=4N,F2=3N,此時物體A相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F2的功率為0.6W
B.彈簧測力計讀數為9N
C.物體A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體A可能向左運動
【鞏固4】如圖裝置中,物體A重100N,物體B重5N,在物體B的作用下,物體A在水平作勻速直線運動,則如果在物體A上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為10W,使物體B勻速上升3m所用的時間為(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不計繩重) ( )
A.3s B.9s C.1.5s D.6s
【鞏固5】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4s內將重為100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2m。已知工人所用的拉力F大小為250N,物體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4倍。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了6m
物體受到的拉力為500N
拉力F的功率為125W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題型三:滑輪與杠桿或浮力結合題型
【經典題】
【例題1】如圖是小明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圖。當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p0=2×104Pa;當在動滑輪下掛一個與小明重力相同的(邊長為40cm的正立方體)物體甲時,他用力勻速舉起杠桿的A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小明對地面的壓強p1=4.5×104Pa,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當在動滑輪下掛1200N的重物乙時,他用力勻速舉起杠桿的A端,當杠桿又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小明對地面的壓強p2=5.5×104Pa,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已知杠桿OA:OB=1:2(杠桿、繩重和機械間摩擦忽略不計,g取10N/kg),則下列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
A.小明的質量為80kg
B.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20N
C.物體甲的密度為1.25×103kg/m3
D.η2:η1=15:14
【例題2】如圖所示,A為直立固定的水管,底部活塞B與水管接觸良好且無摩擦,其中裝入適量的水,水不會流出,活塞與水管壁間沒有摩擦.活塞通過豎直硬桿與輕質杠桿OCD的C點相連,O為杠桿的固定轉軸.一個滑輪組,其自由端與杠桿的D點相連.滑輪組下面掛著一個重為G的物體E.當水對活塞的壓強為4×103Pa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C:CD=1:2,活塞B的橫截面積為30cm2,活塞與硬桿總重為3N.動滑輪自重為2N.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2)物體E的質量。
【例題3】如圖是水位裝置的示意圖。該裝置主要由滑輪C、D,物體A、B以及輕質杠桿MN組成。物體A通過細繩與滑輪C相連,物體B通過細繩與杠桿相連。杠桿可以繞支點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物體B受到的重力為100N,A的底面積為0.04m2,高1m。當物體A恰好浸沒在水中時,物體B對電子秤的壓力為F1;若水位下降至物體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時,物體B對電子秤的壓力為F2,已知:F1:F2=6:滑輪重、滑輪與轉軸的摩擦、杠桿與軸的摩擦均忽略不計。求:
(1)物體A完全浸沒時,A受到的浮力F浮。
(2)物體A的密度ρA。
(3)當物體A有部分浸入水中時,如果把細繩由N端向左移動到N′處,電子秤的示數恰好為零,NN′:MN=1:6,此時物體A浸在水中的體積V浸。
【小練筆】
【練習1】邊長為0.1m質量均勻的正方體物體M,單獨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5.4×103Pa。如圖所示裝置,橫桿可繞固定點0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系在橫桿B端的細繩繞過動滑輪,動滑輪連著物體M。用力F在A點豎直向上提橫桿時,橫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物體M對地面的壓強為1.8×103Pa,若仍用力下在距離A點0.1m處豎直向上提橫桿,使橫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物體M對地面壓強為1.0×103Pa,已知橫桿上AB部分的長為0.2m,AB:0A=1:3, g取10N/kg, 不計橫桿質量繩質量和摩擦。求:
(1)物體M的質量密度;
(2)動滑輪的質量力F的大小。
【練習2】如圖所示,當在繩子的自由端掛上70N的物體B靜止時,物體A浸沒在容器內的水中。當在B下面再掛上20N的物體靜止時,物體A有二分之一的體積浸在容器內的水中。已知物體A的質量為20kg,g取10N/kg。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計算結果不正確的是( )
A.物體A的體積是8×10-3m3
B.物體A的密度是2.5×103kg/m3
C.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80N
D.動滑輪的質量是4kg
【練習3】用滑輪組將密度為 2.8×103kg/m3,質量為56kg金屬塊完全在水中勻速提升0.5m,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F,動滑輪中120N,如圖所示。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金屬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是平衡力
拉力F的有用功是280J
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100N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
【練習4】在星期六學校組織的科學托管課上,小寧對如圖實驗產生了興趣:B、C是體積均為10cm3的實心銅塊。當B浸沒在酒精中時,木塊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勻速運動。(0=8.9g/cm3,P水=1g/cm3,Pm精=0.8gcm3,B始終在液體中,液體與B之間的摩擦以及滑輪出的摩擦均忽略不計)他提出了猜想:其他條件不變,如果酒精更換成水,實驗結果是否一樣?在老師的幫助下,他進行了下列實驗:
(1)B.C是體積均為10cm3的實心銅塊.當B浸沒在水中時,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為 N。則木塊A會 。(填“向左運動”“向右運動”或“靜止”)
(2)接著通過實驗,他用 g銅塊D替換C,能使A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勻速運動。
【練習5】如圖,小型牽引機通過滑輪組勻速打撈起井中的物體。已知物體質量為120kg,密度為1.6×103kg/m3,物體在被拉出水面前后,牽引車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之比為1∶2,不計摩擦、繩重及水的阻力。
(1)物體的體積是 ▲ 。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是 ▲ 。
(3)物體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課后練】
【鞏固1】如圖所示,以O為支點的水平輕質杠桿ON的M點處懸掛一邊長為0.2m的正方體合金塊A。A的下方放置一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邊長為0.1m的正方體B,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OM∶ON=1∶3,一個重為64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4m2;當人用力F拉住繩通過滑輪組使杠桿水平平衡時,A對B的壓強為1.5×104Pa,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為1.45×104Pa;若每個滑輪重為20N,g取10Nkg,不計裝置的一切摩擦和繩重、桿重。M處的繩子不會斷。求∶
(1)人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多少?
(3)若滑輪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95N,人緩慢拉動繩子使A對B的壓力為零,這個過程中整個裝置的最大機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
【鞏固2】如圖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吊裝工具,物體M1是重5000N的配重,杠桿AB支點為O,已知OA:OB=1:2,滑輪下掛貨物M2,每個滑輪重100N,工人體重為600N,杠桿與繩的自重及滑輪組間摩擦均不計,當工人用400N力豎直向下以60cm/s的速度勻速拉動繩子時,求:
(1)工人對地面的壓力;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滑輪組提升貨物M2的效率;
(4)M1對地面的壓力。
【鞏固3】如圖所示是兒童重工模擬游樂場中一種游戲裝置。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OA:OB=5:3;在A端掛有邊長為10cm,重力為20N的正方體C,B端懸掛一滑輪組,定滑輪、動滑輪各重2N,將高4cm,橫截面積為50cm2的圓柱體D掛在滑輪組上,當一個兒童用力拉滑輪組勻速的繩端時,恰能使物體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為2cm,杠桿水平靜止,D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100Pa。繩的重量、滑輪組的摩擦均不計。(g取10N/kg)求:
(1)物體C的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
(2)兒童對繩子末端的拉力;
(3)物體D的密度。
【鞏固4】如圖甲所示,正方體A邊長0.2m,作為配重使用,杠桿OE:OF=2:3,某同學用這個裝置和一個密閉容器D提取水中的圓柱體B, 圓柱體B的體積是密閉容器D的1/3;旁邊浮體C的體積是0.1m3 , 該同學站在浮體C上,總體積的3/5浸入水中;該同學用力拉動滑輪組繞繩自由端,手拉繩的功率P和密閉容器D勻速被提升的距離關系如圖乙所示;密閉容器D上升速度0.05m/s保持不變,密閉容器D被提出水后,圓柱體B從密閉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體C的上面,同時手松開繩子時,浮體C露出水面的體積減少總體積的7/25;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始終沒有離開地面。兩個定滑輪總重10 N.(繩的重力,滑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計。g=10N/kg),求:

(1)圓柱體B的重力;
(2)密閉容器D離開水面時,滑輪組提升重物B的機械效率;(百分號前面保留一位小數);
(3)圓柱體B的密度;
(4)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的最大變化量。3.4 滑輪+杠桿培優訓練
題型一:滑輪與人的拉力結合題型
【經典題】
【例題1】如圖所示,湖水中有兩艘小船,繩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著滑輪,繩子繞過滑輪,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繩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內甲船向右勻速移動了10m,同時乙船向左勻速移動了4m,則人對繩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  )
A.50W B.140W C.30W D.70W
【答案】B。
【例題2】如圖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過滑輪組靜止于空中,已知滑輪A的質量mA和滑輪B的質量mB均為5千克,木板質量M=10千克,人的質量m=30千克,不計摩擦與空氣作用力。則此時人拉繩的力為 牛。(g=10牛/千克)
【答案】87.5。
【例題3】殘奧會開幕式上,運動員手拉繩索向上攀登,最終點燃了主火炬,體現了殘疾運動員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了探究上升過程中運動員與繩索和吊椅間的作用,可將過程簡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輕繩跨過輕質的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運動員拉住,如圖所示。設運動員的質量為65kg,吊椅的質量為15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當運動員與吊椅一起勻速上升時,試求:
(1)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
(2)吊椅對運動員的支持力。
【答案】(1)設運動員受到繩向上的拉力為F,由于跨過定滑輪的兩段繩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繩的拉力也是F。對運動員和吊椅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則有:2F=(m人+m椅)g解得F=400N。
(2)設吊椅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為FN,對運動員進行受力分析,則有:F+FN=m人g 解得FN=250N。
【小練筆】
【練習1】如圖所示,重2000N的門形鋼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0 cm2,重600N的物體底面積為0.25m2,當物體被勻速提起時,鋼架對地面的壓強為   Pa(不計繩重、滑輪重和摩擦),若在此過程中,物體上升的高度為2米,則人所做的功是   J。
【答案】1.45×104 Pa;1200J
【練習2】如圖所示,小剛站在高臺上通過滑輪組先后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物體 A 和物體 B。假設在拉繩子的過程中,小剛對繩子的拉力與對高臺的壓力始終在同一直線上,不計繩重和摩擦。已知小剛的質量為50Kg,物體 A 的質量為 54Kg,物體 B 的質量為 84Kg,動滑輪的質量為 6Kg。當提升物體 A 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此時小剛對高臺的壓力是 N;當提升物體 B 時,小剛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180W,則物體 B 上升的速度為 m/s。( g 取 10N/Kg)
【答案】90%;700N;0.2m/s
【課后練】
【鞏固1】搬運工人站在水平高臺上用如圖13 41所示的滑輪組勻速豎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計繩重和摩擦。工人的重力為640 N,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4×10-2 m2,提升時間為20 s,重物上升高度為2 m。
(1)提升時繩自由端的速度為多少?
(2)若拉力F的大小為150 N,則拉力的功率為多少?
(3)若上述過程中所提貨物重為360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4)若仍用該滑輪組提升另一貨物,當提升過程中該工人對高臺的壓強為2.0×104 Pa,則所提升貨物的重力為多少?
【答案】(1)0.3 m/s (2)45 W (3)80% (4)390 N
【解析】(1)重物上升速度v物===0.1 m/s
繩子的有效段數n=3,提升時繩自由端的速度v′=nv物=3×0.1 m/s=0.3 m/s
(2)拉力的功率P===Fv′=150 N×0.3 m/s=45 W
(3)已知G=360 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0.8=80%
(4)在上述過程中,F=150 N,G=360 N,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G+G動),則動滑輪的重力G動=3F-G=3×150 N-360 N=90 N
當提升另一重物時,工人對高臺的壓力F壓=pS=2.0×104 Pa×4×10-2 m2=800 N
該壓力和高臺對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F壓=F支=800 N,此時工人受向下的重力、向下的繩子拉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則G人+F拉=F支,所以,工人對繩子末端的拉力
F拉=F支-G人=800 N-640 N=160 N
由F拉=(G′+G動)得,此時所提升貨物的重力G′=3F拉-G動=3×160 N-90 N=390 N
【鞏固2】如圖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過滑輪組靜止于空中,已知滑輪A的質量mA和滑輪B的質量mB均為5千克,木板質量M=10千克,人的質量m=30千克,不計摩擦與空氣作用力。
(1)若人拉動繩子使木板上升,屬于動滑輪的是________(填“滑輪A”或“滑輪B”)。
(2)圖中的人受到的力有________個。
(3)當滑輪組靜止于空中,圖中各個滑輪兩側的細繩(不計質量)均處于豎直狀態,求此時人拉繩的力為多大。(g=10牛/千克)
【答案】 (1)滑輪B(2)3(3)設人拉繩的力大小為F,
以B為研究對象,T=2F+mBg,用T表示A滑輪兩側繩子拉力大小,
以木板和人整體為研究對象 T+2F=(M+m)g,得F=87.5N
題型二:滑輪與摩擦結合題型
【經典題】
【例題1】如圖所示,物體A重120N,實心物體B的體積是1dm3,此時A恰能沿著水平桌面以0.2m/s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將B以原速度勻速上升,需要對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不計摩擦、繩重及滑輪重)(  )
A.物體B勻速下降的速度是0.1m/s
B.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為100N
C.物體B在勻速上升時,克服B重力做功的功率為2W
D.物體B密度是2.5×103kg/m3
【答案】D
【例題2】如圖所示,用4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重20N的物體A以0.3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10N。不計滑輪、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軸光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是20N
B.滑輪移動的速度是0.6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6W
D.在2s內繩子對物體A做的功為48J
【答案】C
【例題3】A、B、C三物塊質量分別為M、m、m0,作如圖所示的連接,繩子不可伸長,且繩子和滑輪的質量、滑輪的摩擦均可不計,若B隨A一起沿桌面水平勻速運動,即可以斷定(  )
A.物塊A與桌面之間有摩擦力,大小為m0g
B.物塊A與B之間有摩擦力
C.桌面對A,B對A都有摩擦力,兩者方向相同,大小差為m0g
D.桌面對A,B對A都有摩擦力,兩者方向相反,大小差為m0g
【答案】A
【小練筆】
【練習1】如圖所示,物體A、B的重分別為20N、10N,滑輪和繩子的重忽略不計,滑輪摩擦不計,此時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用力F向左拉物體A,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
F=10N B.F=20N
C.F=30N D.F=50N
【答案】A
【練習2】如圖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2N(不計滑輪、測力計、繩子的重力,滑輪的轉軸光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體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
B.物體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
C.滑輪移動的速度是0.1m/s
D.拉力F做功功率為4W
【答案】D
【練習3】如圖所示,物體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A通過滑輪組拉著物體B,此時物體B保持靜止狀態。當用豎直向下4N的力F1拉重為2N的物體A時,能使物體B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體B時能使物體A以0.3m/s速度勻速上升,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滑輪間的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8N
B.拉力F2大小為10N
C.拉力F2的功率為2.4W
D.拉力F1的功率為1.2W
【答案】C
【練習4】如圖所示,滑輪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著重300N的物體A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移動,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物體A勻速運動時受的阻力為56N,拉力F1的功率為P1,若滑輪組在拉力F2的作用下,拉著物體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勻速移動,拉力F2的功率為P2,滑輪自重和繩重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168N,P1=225W B.F2=210N,P2=30W
C.F2=3F1,P1=P2 D.F1=F2,P1=3P2
【答案】D
【課后練】
【鞏固1】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計繩重及繩與輪的摩擦,動滑輪重6N,滑輪下面懸掛一物體B,當物體B重8N時,恰能勻速下滑。用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體A,使物體A以1m/s的速度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間為3s。則當物體A向左做勻速運動時,物體B的速度大小是 ,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拉力F的功率大小是 W。
【答案】(1)0.5m/s;(2)7N;(3)14。
【鞏固2】如圖所示,物體A的重力為180N,物體B的重力為15N.物體A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力F的功率為3W,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B在2s內勻速上升0.3m。不計滑輪、繩子的自重及它們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拉力F大小為40N
B.2s內,物體B克服重力做功4.5J
C.拉力F做的功等于物體B克服重力做的功
D.物體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0.075m/s
【答案】C
【鞏固3】如圖所示,F1=4N,F2=3N,此時物體A相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F2的功率為0.6W B.彈簧測力計讀數為9N
C.物體A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體A可能向左運動
【答案】D
【鞏固4】如圖裝置中,物體A重100N,物體B重5N,在物體B的作用下,物體A在水平作勻速直線運動,則如果在物體A上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為10W,使物體B勻速上升3m所用的時間為(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不計繩重) ( )
A.3s B.9s C.1.5s D.6s
【答案】A
【鞏固5】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4s內將重為100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2m。已知工人所用的拉力F大小為250N,物體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4倍。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了6m B. 物體受到的拉力為500N
C.拉力F的功率為125W 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答案】D
題型三:滑輪與杠桿或浮力結合題型
【經典題】
【例題1】如圖是小明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圖。當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p0=2×104Pa;當在動滑輪下掛一個與小明重力相同的(邊長為40cm的正立方體)物體甲時,他用力勻速舉起杠桿的A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小明對地面的壓強p1=4.5×104Pa,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當在動滑輪下掛1200N的重物乙時,他用力勻速舉起杠桿的A端,當杠桿又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小明對地面的壓強p2=5.5×104Pa,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已知杠桿OA:OB=1:2(杠桿、繩重和機械間摩擦忽略不計,g取10N/kg),則下列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
小明的質量為80kg
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20N
C.物體甲的密度為1.25×103kg/m3
D.η2:η1=15:14
【答案】B
【例題2】如圖所示,A為直立固定的水管,底部活塞B與水管接觸良好且無摩擦,其中裝入適量的水,水不會流出,活塞與水管壁間沒有摩擦.活塞通過豎直硬桿與輕質杠桿OCD的C點相連,O為杠桿的固定轉軸.一個滑輪組,其自由端與杠桿的D點相連.滑輪組下面掛著一個重為G的物體E.當水對活塞的壓強為4×103Pa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C:CD=1:2,活塞B的橫截面積為30cm2,活塞與硬桿總重為3N.動滑輪自重為2N.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2)物體E的質量。
【答案】
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12N
(2)物體E的質量0.8kg
【解析】(1)水對活塞的壓力F=PS=4×103Pa×30×10-4m2=12N.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塞對水的支持力F支等于水對活塞的壓力F,則F支=F=12N容器中的水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水,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而平衡,由平衡條件得:G水=F支=12N
(2)以活塞與硬桿為研究對象,受力如圖甲所示,活塞與硬桿受到自身的重力G、水的壓力F和杠桿的支持力N而平衡,由平衡條件得: N=G+F=12N+3N=15N。
以杠桿OCD為研究對象,受活塞及水的壓力N,,繩作用于桿的向上的拉力為FD如圖乙所示,杠桿OCD處于平衡。硬桿對杠桿的壓力N’與支持力N相等,即: N'=N=15N.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N’* 0C=FD*0D,FD =5N。以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丙所示,動滑輪受到向上的拉力為2T' ,受到向下的拉力為T1,受到向下的重力G動而平衡,繩對杠桿的拉力FD等于繩對滑輪的拉力T',即T' =FD=5N G動=2N, 對動滑輪由平衡條件得: 2T' =T1+G的; 那么T1=2T'-G=8N
以物體E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丁所示,重物受到向上的拉力為T1' =T1受到向下的重力G而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得: G=T1' =T1=8N,m=G/g=0.8kg
【例題3】如圖是水位裝置的示意圖。該裝置主要由滑輪C、D,物體A、B以及輕質杠桿MN組成。物體A通過細繩與滑輪C相連,物體B通過細繩與杠桿相連。杠桿可以繞支點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物體B受到的重力為100N,A的底面積為0.04m2,高1m。當物體A恰好浸沒在水中時,物體B對電子秤的壓力為F1;若水位下降至物體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時,物體B對電子秤的壓力為F2,已知:F1:F2=6:滑輪重、滑輪與轉軸的摩擦、杠桿與軸的摩擦均忽略不計。求:
(1)物體A完全浸沒時,A受到的浮力F浮。
(2)物體A的密度ρA。
(3)當物體A有部分浸入水中時,如果把細繩由N端向左移動到N′處,電子秤的示數恰好為零,NN′:MN=1:6,此時物體A浸在水中的體積V浸。
【答案】解:(1)物塊A的體積:VA=0.04m2×1m=0.04m3,
物塊A浸沒水中,排開水的體積:V排=VA=0.04m3,
物塊A所受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0.04m3×10N/kg=400N;
(2)當物體A恰好浸沒在水中時,設此時N端受到的拉力為FN1,物體B對電子秤的壓力F1=GB﹣FN1,則杠桿N端受到的拉力:FN1=GB﹣F1,
因左端動滑輪上承重的繩子段數n=4,則杠桿M端受到的拉力:FM1(GA﹣F浮);
已知MO:MN=1:3,所以MO:ON=1:2,
因為杠桿平衡,所以FM1LOM=FN1LON,則:(GA﹣F浮)×1=(GB﹣F1)×2,
化簡并代入數據可得:GA﹣400N=800N﹣8F1,
所以F1(1200N﹣GA)﹣﹣﹣﹣﹣﹣﹣﹣﹣①
當物體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時,物體B對電子秤的壓力F2=GB﹣FN2,
則杠桿N端受到的拉力:FN2=GB﹣F2,
杠桿M端受到的拉力:FM2GA;
因為杠桿平衡,所以FM2LOM=FN2LON,
則:GA×1=(GB﹣F2)×2,
化簡并代入數據可得:GA=800N﹣8F2,
所以F2(800N﹣GA)﹣﹣﹣﹣﹣﹣﹣﹣﹣﹣②
由題知F1:F2=6:1,
則(1200N﹣GA):(800N﹣GA)=6:1,
解得:GA=720N,
由G=mg=ρVg可得物體的密度:
ρA1.8×103kg/m3;
(3)如果把細繩由N端向左移動到N′處,如圖:
因為NN′:MN=1:6,MO:MN=1:3=2:6。
設MN=6L,則MO=2L,NN′=1L,
結合圖示可得ON′=MN﹣MO﹣NN′=6L﹣2L﹣L=3L,
所以MO:ON′=2L:3L=2:3;
當物體A有部分浸入水中時,電子秤的示數恰好為零,杠桿N′端受到的拉力:FN3=GB,
此時杠桿M端受到的拉力:FM3(GA﹣F浮′);
因為杠桿平衡,所以FM3LOM=FN3LON′
則:(GA﹣F浮′)×2=GB×3,即(720N﹣F浮′)×2=100N×3,
解得:F浮′=120N,
由F浮=ρ水V排g得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
V浸=V排0.012m3。
【小練筆】
【練習1】邊長為0.1m質量均勻的正方體物體M,單獨放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5.4×103Pa。如圖所示裝置,橫桿可繞固定點0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系在橫桿B端的細繩繞過動滑輪,動滑輪連著物體M。用力F在A點豎直向上提橫桿時,橫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物體M對地面的壓強為1.8×103Pa,若仍用力下在距離A點0.1m處豎直向上提橫桿,使橫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物體M對地面壓強為1.0×103Pa,已知橫桿上AB部分的長為0.2m,AB:0A=1:3, g取10N/kg, 不計橫桿質量繩質量和摩擦。求:
(1)物體M的質量密度;
(2)動滑輪的質量力F的大小。
【答案】(1)物體的底面積S=0.1m×0.1m=0.01m2物體的重力G=F=pS=5.4×103Pa×0.01m2=54N,
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密度
(2)當在杠桿4端施加F大小的力使杠桿平衡時,地面受到的壓為F'=p'S=1.8×103Pa×0.01m2=18N,滑輪對物體的拉力F1=G-F'=54N-18N=36N,
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FB=,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FB×OB=F×OA即×OB=F×OA,×0.8m=F×0.6m;①
若仍用力F在距離A點0.1m處豎直向上提橫桿地面受到的壓力
F''=p''S=1.0×103Pa×0.01m2=10N,滑輪對物體的拉力F2=G-F''=54N-10N=44N,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FB'=,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B'×OB=F×OA'即×OB= F×OA',×0.8m=F×(0.6m+0.1m);②. 聯立①②組成方程組,解得G動=12N,F=32N,動滑輪的質量.
【練習2】如圖所示,當在繩子的自由端掛上70N的物體B靜止時,物體A浸沒在容器內的水中。當在B下面再掛上20N的物體靜止時,物體A有二分之一的體積浸在容器內的水中。已知物體A的質量為20kg,g取10N/kg。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下列計算結果不正確的是( )
A.物體A的體積是8×10-3m3
B.物體A的密度是2.5×103kg/m3
C.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80N
D.動滑輪的質量是4kg
【答案】D
【練習3】用滑輪組將密度為 2.8×103kg/m3,質量為56kg金屬塊完全在水中勻速提升0.5m,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F,動滑輪中120N,如圖所示。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金屬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是平衡力
拉力F的有用功是280J
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100N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
【答案】D
【練習4】在星期六學校組織的科學托管課上,小寧對如圖實驗產生了興趣:B、C是體積均為10cm3的實心銅塊。當B浸沒在酒精中時,木塊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勻速運動。(0=8.9g/cm3,P水=1g/cm3,Pm精=0.8gcm3,B始終在液體中,液體與B之間的摩擦以及滑輪出的摩擦均忽略不計)他提出了猜想:其他條件不變,如果酒精更換成水,實驗結果是否一樣?在老師的幫助下,他進行了下列實驗:
(1)B.C是體積均為10cm3的實心銅塊.當B浸沒在水中時,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為 N。則木塊A會 。(填“向左運動”“向右運動”或“靜止”)
(2)接著通過實驗,他用 g銅塊D替換C,能使A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勻速運動。
【答案】(1)0.08N;向右運動(2)71g
【練習5】如圖,小型牽引機通過滑輪組勻速打撈起井中的物體。已知物體質量為120kg,密度為1.6×103kg/m3,物體在被拉出水面前后,牽引車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之比為1∶2,不計摩擦、繩重及水的阻力。
(1)物體的體積是 ▲ 。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是 ▲ 。
(3)物體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0.075m3;(2)750N;(3)60%
【解析】(1)物體的體積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75m3=750N
(3)物體的重力G=mg=120kg×10N/kg=1200N
設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為F1,由力的平衡得到F1+F浮=G
所以拉力F1=G-F浮=1200N-750N=450N
設出水面前、后牽引力作用在繩端的拉力為F、F′,動滑輪的重力為G1,因不計摩擦、繩重及水的阻力所以,物體出水面前拉力①
物體出水面后拉力②
由①②兩式相比可得解得G1=300N
根據①式得
物體出水面前的機械效率
【課后練】
【鞏固1】如圖所示,以O為支點的水平輕質杠桿ON的M點處懸掛一邊長為0.2m的正方體合金塊A。A的下方放置一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邊長為0.1m的正方體B,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OM∶ON=1∶3,一個重為64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4m2;當人用力F拉住繩通過滑輪組使杠桿水平平衡時,A對B的壓強為1.5×104Pa,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為1.45×104Pa;若每個滑輪重為20N,g取10Nkg,不計裝置的一切摩擦和繩重、桿重。M處的繩子不會斷。求∶
(1)人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多少?
(3)若滑輪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95N,人緩慢拉動繩子使A對B的壓力為零,這個過程中整個裝置的最大機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2)206.25N;(3)88.2%
【解析】(1)人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為自身重力,即
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4m2,則對地面的壓強為
(2)當人用力F拉住繩通過滑輪組使杠桿水平平衡時,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為1.45×104Pa,可知繩對人的拉力為
滑輪組中n=2,根據受力分析可知滑輪組對杠桿的拉力為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則A上方繩的拉力為
A對B的壓強為1.5×104Pa,則A對B的壓力為
對A受力分析可知
A、B密度相同,則
則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
(3)人緩慢拉動繩子使A對B的壓力為零時,則A上方繩的拉力為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可解得
根據滑輪組的受力分析可知可知繩對人的拉力為
小于繩子允許的最大拉力,由于額外功一定,則A對B的壓力為零時機械效率最大,此時
【鞏固2】如圖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吊裝工具,物體M1是重5000N的配重,杠桿AB支點為O,已知OA:OB=1:2,滑輪下掛貨物M2,每個滑輪重100N,工人體重為600N,杠桿與繩的自重及滑輪組間摩擦均不計,當工人用400N力豎直向下以60cm/s的速度勻速拉動繩子時,求:
(1)工人對地面的壓力;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滑輪組提升貨物M2的效率;
(4)M1對地面的壓力。
【答案】(1)200N;(2)480W;(3)87.5%;(4)4350N
【解析】(1)工人對地面的壓力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滑輪組提升貨物M2的重力
滑輪組提升貨物M2的效率
(4)杠桿B點受到的拉力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杠桿A點受到的拉力
M1對地面的壓力
【鞏固3】如圖所示是兒童重工模擬游樂場中一種游戲裝置。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OA:OB=5:3;在A端掛有邊長為10cm,重力為20N的正方體C,B端懸掛一滑輪組,定滑輪、動滑輪各重2N,將高4cm,橫截面積為50cm2的圓柱體D掛在滑輪組上,當一個兒童用力拉滑輪組勻速的繩端時,恰能使物體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為2cm,杠桿水平靜止,D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100Pa。繩的重量、滑輪組的摩擦均不計。(g取10N/kg)求:
(1)物體C的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
(2)兒童對繩子末端的拉力;
(3)物體D的密度。
【答案】(1)800Pa;(2)6N;(3)7.75×103kg/m3
【解析】
(1)由題知,杠桿恰好水平靜止時,物體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為2cm,C下表面的深度h=10cm﹣2cm=8cm=0.08m
C的下表面受到的壓強pC=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物體C對杠桿A端的拉力
FA=GC﹣F浮=GC﹣ρ水gV排=20N﹣1.0×103kg/m3×10N/kg×10×10×8×10﹣6m3=12N
杠桿恰好水平靜止,由杠桿的平衡條件有FB×OB=FA×OA
B端的作用力
拉動B點時有三段繩子,作用在杠桿B端的力FB=3F+G定
所以兒童對繩子末端的拉力
(3)拉物體D時,有2段繩子通過動滑輪,所以F(FD+G動)
所以動滑輪拉重物D的力FD=2F﹣G動=2×6N﹣2N=10N
D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100Pa
根據p可知,D對地面的壓力為F壓=pS=1100Pa×50×10﹣4m2=5.5N
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地面對D的支持力為F支持力=5.5N
對D受力分析:D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則D的重力為G=F支持力+FD=10N+5.5N=15.5N
根據G=mg和ρ可知,D的密
【鞏固4】如圖甲所示,正方體A邊長0.2m,作為配重使用,杠桿OE:OF=2:3,某同學用這個裝置和一個密閉容器D提取水中的圓柱體B, 圓柱體B的體積是密閉容器D的1/3;旁邊浮體C的體積是0.1m3 , 該同學站在浮體C上,總體積的3/5浸入水中;該同學用力拉動滑輪組繞繩自由端,手拉繩的功率P和密閉容器D勻速被提升的距離關系如圖乙所示;密閉容器D上升速度0.05m/s保持不變,密閉容器D被提出水后,圓柱體B從密閉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體C的上面,同時手松開繩子時,浮體C露出水面的體積減少總體積的7/25;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始終沒有離開地面。兩個定滑輪總重10 N.(繩的重力,滑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計。g=10N/kg),求:

(1)圓柱體B的重力;
(2)密閉容器D離開水面時,滑輪組提升重物B的機械效率;(百分號前面保留一位小數);
(3)圓柱體B的密度;
(4)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的最大變化量。
【答案】 (1)解:由圖象可知,D完全露出水面時F1的功率P1=12W,
此時的拉力 , B放在C上,且放開手后, , ∴GB+80N=1×103kg/m3×10N/kg× ×0.1m3; 解得:GB=200N
(2)解:
(3)解:根據F1= (GB+GD+G輪)得到:GD+G動=3F1-GB=3×80N-200N=40N;
D未出水面時的功率為P2=6W, 拉力 ;
根據根據F1= (GB+GD+G輪)得到, D受浮力F浮=GB+GD+G動-3F2=200N+40N-3×40N=120N,
此時排開水的體積 ,
那么B的體積 ,
那么圓柱體B的密度
(4)解:定滑輪對杠桿右端的最大拉力:Fmax=4F1+G定=4×80N+10N=330N,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Fmax×OF=FE1×OE, 330N×3=FE1×2, 解得:FE1=495N;
定滑輪對杠桿右端的最小拉力:Fmin=4F2+G定=4×40N+10N=170N,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Fmin×OF=FE2×OE, 170N×3=FE1×2, 解得:FE1=255N。
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的最大變化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晋城| 沅陵县| 锦屏县| 沛县| 万安县| 开远市| 简阳市| 惠来县| 鄂托克前旗| 桂东县| 益阳市| 姜堰市| 巴南区| 镇江市| 祁阳县| 吉林省| 江西省| 河北省| 汉寿县| 红河县| 天峻县| 顺平县| 绍兴县| 江安县| 寿光市| 江阴市| 甘泉县| 新野县| 介休市| 垫江县| 淮安市| 库尔勒市| 汕尾市| 如东县| 获嘉县| 瑞丽市| 湟源县| 达孜县| 南江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