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當 堂 檢 測(檢測時間:5分鐘)班級 姓名 得分1.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并發(fā)生核輻射事故。請回答下列問題:(1)日本地震是由于板塊的 (選填“碰撞”、“張裂”或“靜止”) 而造成的。如圖所示是震中位置示意圖,由圖可知,震中位于東京的 方向(2)在營救過程中經(jīng)常要用到鐵棒來撬石頭,鐵棒在這里起到了 杠桿 (選填“等臂”、“省力”或“費力”)的作用。(3)為防止爆發(fā)疫情,工作人員對災區(qū)進行全面消毒,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考慮,該措施是為了 ;對無法辨認的遇難者遺體,可通過鑒定其 (選填“DNA”或“蛋白質(zhì)”)來確定身份。(4)地震后,日本發(fā)生核電站核泄漏事故,輻射最可能導致人體自我消除受損或老化細胞的能力消失,細胞不受控制地不斷地分裂,引發(fā) (選填“遺傳病”或“癌癥”)。(5)為了防止核輻射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 )A、盡可能遠離放射源; B、可以隨意服用碘片防輻射C、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減少放射性物質(zhì)的吸入D、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員應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2.日本大地震后,浙江省人民在流動采血車前人流涌動,紛紛無償獻血。醫(yī)生要對自愿獻血的人進行體檢,并驗血型。那么,獻血前先進行體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 。(1)發(fā)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員爭分奪秒搶救被埋在廢墟中的幸存者時,使用了一種先進的生命探測儀,這種儀器可以隔著厚厚的掩埋層探測到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體,你認為這種儀器的工作原理最沒有可能的是 。A.碳-14測定 B.聲波探測 C.電磁波探測 D.紅外線探測(2)受地震影響,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昨天發(fā)生核燃料泄漏,并發(fā)生兩次爆炸。日本首相菅直人已下令將核電站周邊居民疏散范圍擴大至方圓20公里。目前,核電站區(qū) 域內(nèi)輻射劑量仍大大超出正常值,核電站冷卻遭遇難題。日本福島核電站原理是利用 制成的。3. 日本大地震之后,位于日本本州島東部沿海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若干機組發(fā)生失去冷卻事故,次日下午,一號機組發(fā)生爆炸,三天后,三號機組發(fā)生兩次爆炸,并引發(fā)核泄漏事件。我們在關注本次事件的同時,也要對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1)地震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錯誤的是 ( )A.從室外跑到堅固的樓內(nèi)躲避; B.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C.在室外,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雙手護頭蹲下;D.被埋壓在廢墟下,不要急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求救援。(2)在救治傷員的過程中,若要給O型血的傷員輸血,根據(jù)輸血原則,應該輸 型血。(3)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而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地震多發(fā)生于 處(填“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或“板塊內(nèi)部”)。(4)地震引發(fā)海嘯,大量的海水涌入陸地,沖毀房屋、損壞樹木和莊稼、傷害人畜。海嘯具有的能量主要是( )A.核能 B.化學能 C.電磁能 D.機械能東京震中2我 們 的 地 球——地殼變動、板塊、火山地震復習課一、學業(yè)考試要求1、描述地球內(nèi)部的圈層結(jié)構2、知道地殼是變動的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xiàn)4、關注人類如何提高防震抗災能力5、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6、描述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地殼運動地殼變動的證據(jù)①板塊漂移②2億年前現(xiàn)在的主要表現(xiàn)②仔細觀察書本P132、133、137的圖,你發(fā)現(xiàn)火山和地震主要發(fā)生在_______邊界①指出①—⑥分別是什么板塊1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案.doc 學案1.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