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3.測量密度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第2課時 液體密度的測量1.為了測量花生油的密度,某實驗小組制定了如下實驗步驟:①將燒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記下花生油的體積;②將待測花生油倒入空燒杯中,測出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量;③測出剩余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量; ④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平;⑤根據實驗數據計算花生油的密度。以上實驗步驟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④②③⑤① D. ④①②③⑤B解析:測液體密度的實驗步驟最合理的是:先測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將液體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再測燒杯和剩下液體的質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計算液體密度。故合理的實驗順序為:④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平;②將待測花生油倒入空燒杯中,測出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量;①將燒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記下花生油的體積;③測出剩余花生油和燒杯的總質量;⑤根據實驗數據計算花生油的密度。綜合分析,合理的步驟為④②①③⑤。故選B。2.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橫梁靜止時,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動。解析:(1)調節天平平衡時,要遵循“左偏右調,右偏左調”的原則,所以當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右2.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2)將液體A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液體A的體積為 cm3。解析:(2)由題圖可知,量筒中液體A的體積為60 mL=60 cm3。602.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3)將量筒中的液體A全部倒入空燒杯中,把燒杯放在調節好的天平的左盤中,當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時,天平橫梁再次水平平衡,則燒杯和液體A的總質量為 g。解析:(3) 燒杯和液體A的總質量m=100 g+50 g +2.0 g=152.0 g。152.02.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4)實驗中測得所用空燒杯的質量為80 g,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液體A的密度為 kg/m3。 1.2×1032.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5)該實驗方案會造成測量結果比液體A的密度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 偏小 3.小剛在商場中買回一瓶洗發液,想親自測量洗發液的密度,他找來天平和量筒,設計了一套測量密度的方案:①先將洗發液倒入量筒中測出洗發液的體積V;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③然后將量筒中洗發液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洗發液的總質量m2;④計算出洗發液的密度ρ。(2)下表中小剛填寫了部分測量數據,圖甲是小剛倒入量筒中洗發液的體積V,圖乙是小剛將量筒中洗發液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洗發液的總質量m2,請你完成下表的填寫。 1.13363303.小剛在商場中買回一瓶洗發液,想親自測量洗發液的密度,他找來天平和量筒,設計了一套測量密度的方案:①先將洗發液倒入量筒中測出洗發液的體積V;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③然后將量筒中洗發液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洗發液的總質量m2;④計算出洗發液的密度ρ。(3)你認為小剛測量結果是 (選填“偏大”或“偏小”)了,造成測量結果偏差的原因是 。解析:(3)從測量的過程分析,將量筒中洗發液倒入燒杯中時,由于量筒中會沾有洗發液,造成燒杯和洗發液的總質量偏小,使最終質量的測量結果偏小,密度的測量結果偏小。將量筒中洗發液倒入燒杯中時,量筒中會沾有洗發液偏小4.實驗小組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解析:(1)由題圖甲可知,當小明將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右盤所放的砝碼的質量偏大,此時應該取下最小的砝碼后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水平平衡。C(1)天平調平衡后,將適量的牛奶倒入燒杯中,并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通過加減砝碼的一番操作,當小明將砝碼盒中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橫梁指針如圖甲所示,接下來他應該 (填序號)。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移動游碼 C.取下最小的砝碼后移動游碼4.實驗小組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解析:(2)由題圖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為1 mL,示數為V=40 mL=40 cm3。40(2)測出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116 g后,將燒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 cm3。4.實驗小組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解析:(3)如題圖丙所示,標尺的分度值是0.2 g,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為m=50 g+20 g+2 g=72 g。72(3)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天平橫梁平衡時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為 g。4.實驗小組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 1.1×103(4)小明測量的牛奶密度為 kg/m3。4.實驗小組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等器材測量牛奶的密度。 偏大(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時,如果不慎有牛奶濺出,則測出的牛奶密度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5. 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小紅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1)如圖甲所示,小紅操作中不規范之處是 。解析:(1)由題圖甲可以看出,小紅在調節平衡螺母時,游碼并未在零刻度線處,這樣的調節是無效的。調節平衡螺母前未將游碼調零5. 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小紅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2)改正錯誤后,小紅將容器內部分液體倒入量筒并測出體積V,然后稱量出容器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繼續向量筒中倒液體,多次重復上述實驗操作。如圖乙所示為某次測得容器和剩余液體的質量,質量為 g;如圖丙所示是根據多次測得的數據繪制的m-V圖像,根據圖像計算可得,液體的密度為 kg/m3。 1.5×103 82.66.(20-21·唐山路南區期末)在做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撥至標尺零刻度線處,發現橫梁穩定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的左端上翹,平衡螺母應向左調節。左6.(20-21·唐山路南區期末)在做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2)天平調節平衡后,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9.2 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燒杯中食用油的質量為 g,食用油的密度為 kg/m3。 0.8×103326.(20-21·唐山路南區期末)在做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食用油密度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6.(20-21·唐山路南區期末)在做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4)小華認為不用量筒也能測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①調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m0;②在燒杯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③把燒杯中的水倒盡,再裝滿食用油,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為m2。燒杯兩次“裝滿”,是為了使被測量的食用油和水的 相同,食用油的密度表達式ρ= 。(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 體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