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教學計劃(一)目錄第一單元 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 第三單元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家園1 自主選擇課余生活 6 我們神圣的國土2 學會溝通交流 7 中華民族一家親3 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第二單元 我們是班級的主人 第四單元 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4 選舉產生班委會 8 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5 協商決定班級事務 9 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10 傳統美德 源遠一、教材分析教材編排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第二單元我們是班級的主人、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家園、第四單元 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采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 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學情分析學生進入高年級后獨立意識開始增強,不再依賴老師和家長。他們更愿意與同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更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平等對待,希望擁有完成任務的能力并被肯定。我們應該在班集體生活中,給予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教學目標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確的安排課余生活,合理規劃課余生活,遇到問題,能真誠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遠離煙酒,拒絕毒品,提高防范意識。2、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好班委,負責組織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為班級和同學服務,共同商定班級事務。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3.、引導孩子們了解我們的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生活著56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雖然生活環境、文化習俗等都有差別,但是我們彼此尊重,互幫互助,成為相親相愛一家人。4.讓孩子們愛祖國民族瑰寶美麗文字,了解祖國的古代科技,認識源遠流長傳統美德,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自豪。教學策略1. 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2. 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43、 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供師生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教學進度表單 元 內 容 課 時 自 至 備 注第一單元 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 61 自主選擇課余生活 22 學會溝通交流 23 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 2第二單元 我們是班級的主人 44 選舉產生班委會 25 共同商定班級事務 2第三單元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家園 46 我們神圣的國土 27 中華民族一家親 2第四單元 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 68 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 29 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 210 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 2期末復習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教學計劃(二)一、指導思想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 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 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二、常規教學㈠教學目標通過第一單元《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的教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多,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確的安排課余生活,合理規劃課余生活,遇到問題,能真誠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遠離煙酒,拒絕毒品,提高防范意識。2.通過第二單元《我們是班級的主人》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好班委,負責組織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為班級和同學服務,共同商定班級事務。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3.通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家園》的教學,引導孩子們了解我們的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生活著 56 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雖然生活環境、文化習俗等都有差別,但是我們彼此尊重,互幫互助,成為相親相愛一家人。4.通過第四單元《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的教學,讓孩子們愛祖國民族瑰寶美麗文字,了解祖國的古代科技,認識源遠流長傳統美德, 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自豪。㈡教學資源分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 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4. 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㈢學生基本情況分析五年級 班學生共有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孩子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 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 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㈣教學方法設計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依托,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6.領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7.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采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 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8.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 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㈤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第一學期 五年級教學進度表章 節 題 目 課 時 自 至 備 注第一單元 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 61 自主選擇課余生活 22 學會溝通交流 23 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 2第二單元 我們是班級的主人 44 選舉產生班委會 25 共同商定班級事務 2第三單元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家園 46 我們神圣的國土 27 中華民族一家親 2第四單元 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 68 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 29 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 210 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 2期末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