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一)目錄第一單元 我們的節假日 第三單元 我們在公共場所1 假期有收獲 9 這些是大家的2 周末巧安排 10 我們不亂扔3 歡歡喜喜慶國慶 11 大家排好隊4 團團圓圓過中秋 12 我們小點兒聲第二單元 我們的班級 第四單元 我們生活的地方5 我愛我們班 13 我愛家鄉山和水6 班級生活有規則 14 家鄉物產養育我7 我是班級值日生 15 可親可敬的家鄉人8 裝扮我們的教室 16 家鄉新變化一、學生基本情況:1.本年級學生共103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38人。 2.兩個班的孩子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3.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4.兩個班的孩子還是有些差別,一班的孩子較為活潑頑皮,二班的孩子紀律意識強一些,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有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二、教材分析:1.教材編排注重圖文結合,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堅持以學生品行教育為主線,切實抓好學生品行教育和養成良好習慣教育兩個環節,為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2.本教材游戲較多,通過游戲和和各種兒童喜歡的主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學生形成積極地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3.本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題材。課程將從課堂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生活的所有空間。 三、教學目標:1.通過第一單元《我們的節假日》的教學,不僅讓孩子們關注身邊最常見的傳統節日,感受節日的氣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濃濃的親情,而且還通過延伸、拓展學習,讓孩子們了解源遠流長的祖國傳統節日,關注祖國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傳統禮儀、積極的民間文化等,集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鏈條。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相結合,2.通過第二單元《我們的班級》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級自己愛,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班級生活規則大家定、齊遵守,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3.通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場所》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在社會生活中養成遵守秩序,愛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等良好行為習慣,學習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滲透《環境保護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制教育。4.通過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的教學,讓孩子們愛祖國從愛自己的家鄉做起,了解家鄉的美麗山水、豐富物產,認識為家鄉作出貢獻的可親可敬的人們,為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驕傲自豪。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采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3.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依托,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4.建立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5.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五、教學進度教 學 進 度 計 劃 表第一周:第一課 假期有收獲第二周:第二課 周末巧安排第三周:第三課 歡歡喜喜慶國慶第四周:第四課 團團圓圓過中秋第五周:第五課 我愛我們班第六周:第六課 班級生活有規則第七周:第七課 我是班級值日生第八周:第八課 裝扮我們的教室第九周:第九課 這些是大家的第十周:第十課 我們不亂扔第十一周:第十一課 大家排好隊第十二周:第十二課 我們小點兒聲第十三周:第十三課 我愛家鄉山和水第十四周:第十四課 家鄉物產養育我第十五周:第十五課 可親可敬的家鄉人第十六周:第十六課 家鄉新變化機動:四課時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二)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道德與法治》教材,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范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欲都很強。這就要求利用品德與生活課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一、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知識,并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校園,了解家鄉與校園,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意識。用模范的行動指導自己的言行。2、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的組織,少先隊。培養學生的榮譽心。3、培養學生看著課文說出內容,聯系實際能說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生活實際。4、通過教學即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二、教學重點1.教材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事件,采用多種形式的表現方式,如: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可以是唱、跳、畫、說等多種形式,這也符合學生的年齡層次特征。培養學生的多種表現能力、分析能力。2.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三、教學難點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義務。2.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3.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4.初步了解各種自然現象與人們生活的關系。5.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五、學情分析二年級有52名學生,由二個班級合并而成。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后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后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道德法制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四、教學措施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有趣味性的教案,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br/>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樣化。3.采取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4.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同學們養成愛思考愛生活的習慣。5. 嘗試通過多種途徑(長興新華書店、長興圖書館,還可以用計算機網絡、古城公園)搜尋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歸納;會用講故事、辯論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經驗。五、課時安排:周次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1 第一單元 我 們 的 節 假 日 1 假期有收獲 22 2 周末巧安排 23 3 歡歡喜喜慶國慶 24 4 團團圓圓過中秋 2 第5周 國慶節、中秋節6 第二單元 我 們 的 班 級 5 我愛我們班 27 6 班級生活有規則 28 7 我是班級值日生 29 8 裝扮我們的教室 210 第三單元 我 們 在 公 共 場 所 9 這些是大家的 211 10 我們不亂扔 212 11 大家排好隊 213 12 我們小點兒聲 214 第四單元 我 們 生 活 的 地 方 13 我愛家鄉山和水 215 14 家鄉物產養育我 216 15 可親可敬的家鄉人 217-18 16 家鄉新變化 219-20 學生期末調研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