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高效課堂培優(yōu)講義第2節(jié) 熔化和凝固(01新課知識解析)(知識點一:物態(tài)變化)1.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自然界中物質通常以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種狀態(tài)存在.(1)呈固態(tài)的物質, 如常溫下的鋼鐵、石塊等, 一般稱之為固體;(2)呈液態(tài)的物質,如常溫下的水、煤油等,一般稱之為液體;(3)呈氣態(tài)的物質,如常溫下的氧氣、水蒸氣等,-般稱之為氣體.2.實驗探究:水的三種狀態(tài)水有三種狀態(tài),分別是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水的這三種狀態(tài)可以相互轉化。3.物態(tài)變化的概念(1)物質各種狀態(tài)間的變化叫做物態(tài)變化.(2)物體形狀的改變和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不是一回事,只是物體形狀的改變不是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如冰變成水,鐵塊在高溫下變成鐵水,都是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2.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如水結成冰,鐵水遇冷變成一定形狀的鐵片或鐵塊,都是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屬于凝固現(xiàn)象。3.熔化、溶化和融化的區(qū)別(1)熔化是指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熔化時要吸收熱量,所以用火字旁“熔”。例如,給糖塊加熱,糖塊熔化成糖漿.(2)溶化是指固態(tài)物質在液體中分散開來,最后變成液態(tài)的混合物的現(xiàn)象,要發(fā)生溶化必須有液體,所以用三點水旁“溶”。例如,食鹽溶于水,形成鹽水.(3)融化特指冰、雪、霜等受熱后化成水,多用于文學作品中.(4)物理學中,在解釋有關物理現(xiàn)象,涉及填寫物態(tài)變化時,只能用熔化.【典型例題】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br/>A.水結冰 B.加熱碘晶體C.針狀霧凇 D.露珠【答案】A【解析】A. 水結冰是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屬于凝固,A正確B. 加熱碘晶體碘會升華,B錯誤C. 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的,C錯誤D. 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的,D錯誤故答案為:A(知識點三:熔點和凝固點)1.晶體(1)概念:像海波那樣,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作晶體。(2)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3)舉例:海波、食鹽、冰、水晶、荼、各種金屬等。2.非晶體(1)概念:像松香那樣,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作非晶體。(2)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同時溫度不斷升高。(3)舉例:松香.石蠟、玻璃、塑料、橡膠、瀝青等。3.熔點和凝固點(1)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作熔點。(2)凝固點: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作晶體的凝固點。(3)晶體都有熔點和凝固點,非晶體沒有熔點和凝固點。(4)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一般不同。4.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晶體具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而非晶體則沒有;晶體具有固定的熔點,而非晶體在吸熱時隨溫度的升高逐漸變軟、變稀,最后完全變成液體。5.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圖像晶體熔化圖像含義:(1)AB:熔化前的加熱升溫階段,此時晶體處于固態(tài)。(2)BC:晶體吸熱熔化過程,溫度不變,此時的溫度即是晶體的熔點;晶體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其中B點時仍是固態(tài),C點時已完全變成液態(tài)。(3)CD:晶體熔化后吸熱升溫階段,此時品體處于液態(tài)。非晶體:非晶體熔化圖像的含義:非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晶體和非晶體凝固點曲線各段意義晶體凝固圖像的含義:(1)EF:凝固前的液態(tài)晶體放熱降溫過程。(2)FG:液態(tài)晶體放熱凝固成固態(tài)晶體的過程,凝固時溫度不變;晶體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其中F點時仍是液態(tài),G點時已完全變成固態(tài)。(3)GH:凝固后,固態(tài)晶體繼續(xù)放熱降溫過程。非晶體凝固圖像的含義: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溫度降低。6.晶體熔化與凝固的條件(1)晶體熔化的條件:①溫度達到熔點;②繼續(xù)吸熱.(2)晶體凝固的條件:①溫度達到凝固點;②繼續(xù)放熱.【典型例題】如圖是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出一定質量的冰熔化過程中溫度隨間變化的圖像。下列根據(jù)圖像做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br/>A.0至5min內溫度不斷升高,說明冰的熔點不斷升高B.5至15min內溫度不變,冰還沒開始熔化C.5min至10min內溫度不變,但冰仍然吸熱D.15min到20min和最初5min相比較,說明吸收相同熱量液態(tài)水升溫比冰快【答案】C【解析】A.冰的熔點保持不變,與溫度上升無關,故A錯誤;B.5至15min內溫度不變,冰正在熔化,故B錯誤;C.5min至10min內溫度不變,但冰仍然吸熱,它的狀態(tài)不斷改變,故C正確;D.15min到20min和最初5min相比較,說明吸收相同熱量液態(tài)水升溫比冰塊慢,故D錯誤。故選C。(知識點四:熔化吸熱凝固放熱)1.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必須繼續(xù)吸熱或放熱,才能保證熔化或凝固過程的完成.可見,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是用來升高或降低溫度的,而是用來完成熔化或凝固的.同樣,非晶體在熔化或凝固時也要相應地吸熱或放熱,只是邊升溫邊熔化或邊降溫邊凝固.2.熔化、凝固的應用(1)用0 9C的冰冷卻飲料比用0 9C的水效果好,是因為0 °C的冰熔化成09C的水時要吸熱.(2)夏天吃雪糕感覺涼快,是因為雪糕與涼水相比,要從人體吸收更多的熱.(3)北方的冬天,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在菜窖內放幾桶水,這是因為水結冰時放熱使菜窖內的溫度不會太低.(02題型專場)題型一:熔化與凝固現(xiàn)象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愛的食物,做棉花糖時將白糖放在中心的圓盤中,白糖立刻就變成糖水,不斷旋轉的圓盤又將糖水從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溫度低,就可以看到一絲絲的糖,用小棍將它繞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個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 ?。?br/>A.熔化、凝華 B.熔化、液化 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答案】C【解析】白糖在圓盤中央受熱而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發(fā)生熔化;被甩到四周后,糖汁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糖絲,發(fā)生凝固。故選C。題型二:圖像分析如圖所示是某種固態(tài)物質加熱變成液態(tài)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可知該物質( )A.是晶體,熔化持續(xù)了8 min B.在A點是液態(tài),B點是固態(tài)C.在A點的內能比B點的小 D.在OA段的比熱容比BC段的大【答案】C【解析】A.根據(jù)圖片可知,當物質吸熱時,有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即有熔點,那么它是晶體。4min時開始熔化,8min時結束熔化,那么熔化持續(xù)了:8min-4min=4min,故A錯誤;B.A點為固態(tài),B點為液態(tài),AB之間為固液混合態(tài),故B錯誤;C.B點比A點時吸收的熱量多,因此B點內能大于A點內能,故C正確;D.OA段為固態(tài),而BC段為液態(tài),OA段比BC段傾斜角度大,即質量相同的該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固態(tài)吸熱時間小于液態(tài)吸熱時間,即固態(tài)吸收熱量小于液態(tài)吸收熱量。根據(jù)Q=cm△t可知,OA段的比熱容小于OB段的比熱容,故D錯誤。故選C。題型三:探究物質的熔化和凝固特點小應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他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一定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就觀察鹽水狀態(tài)、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所示。(1)實驗驗證了小應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凝固點變 了 (填“高”或“低”)。(2)鹽水的比熱容 凝固后的固體比熱容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低(2)小于【解析】(1)根據(jù)圖片可知,鹽水的凝固點為-2℃,而水的凝固點為0℃,即鹽水的凝固點變低了。(2)根據(jù)圖片可知,在10min內,鹽水和固體放出相同的熱量,前者溫度降低:4℃-(-2℃)=6℃,而固體降低:-2℃-(-4)℃=2℃。根據(jù)Q=cm△t可知,鹽水的比熱容小于凝固后的固體比熱容。(03課堂小結)(04鞏固提升)1.下列物態(tài)變化的現(xiàn)象中會發(fā)生的是 ( )A.非晶體熔化時溫度一定保持 0℃不變B.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C.把一塊-10℃的冰放到 0℃的房間里,冰會慢慢地熔化D.水的沸點不會低于 100℃【答案】B【解析】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即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是溫度升高,而非晶體在熔化時不斷吸熱,但溫度不斷升高,故A錯誤,B正確;把一塊-10℃的冰放到 0℃的房間里,冰塊可以吸熱升高到冰的熔點,但是無法從房間內繼續(xù)吸熱,因此冰塊不會熔化,故C錯誤;水的沸點隨上方氣壓的降低而減小,因此水的沸點可能低于100℃,故D錯誤。故選B。2.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是( )A.a 物質是非晶體,b 物質是晶體B.該物質的凝固點是 T℃C.a 物質的比熱大于 b 物質的比熱D.a 物質的密度大于 b 物質的密度【答案】C【解析】A.根據(jù)圖片可知,b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為晶體;a在熔化時溫度不斷升高,為非晶體,故A正確不合題意;B.根據(jù)圖片可知,該物質凝固時溫度始終保持T℃不變,因此它的凝固點為T℃,故B正確不合題意;C.根據(jù)圖片可知,加熱相同的時間時,兩種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此時a升高的溫度高于b升高的溫度。根據(jù)Q=cm△t可知,a的比熱容小于b的比熱容,故C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jù)圖片可知,體積相同的b和a,b的質量小于a的質量,根據(jù)m=ρV可知,b的密度小于a的密度,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3.圖甲是觀察物質熔化和凝固現(xiàn)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按ABC的先后順序進行安裝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tài),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C.由圖乙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90℃D.該物質屬于非晶體【答案】B【解析】A.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組裝儀器的順序為自下而上,故A錯誤;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tài),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故B正確;CD.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從第10min~20min之間一直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的熔點(凝固點)是80℃,故該物質是晶體,故C錯誤,D錯誤。故答案為:B。4.下表是常見物質的熔點(單位:℃)表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鎢 3410 錫 232 鋁 660 固態(tài)酒精 -117鐵 1535 海波 48 固態(tài)水銀 -39 固態(tài)氮 -210A.生產中人們不能用鋁制的容器熔化鐵B.232℃的錫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一直升高C.燈絲用鎢絲制成是因為鎢屬于非晶體D.48℃的海波不可能是固液共存的狀態(tài)【答案】A【解析】A.鋁的熔點為660℃,鐵的熔點為1535℃,那么當鋁得到660℃開始熔化時鐵還是固態(tài),因此不能用鋁鍋熔化鐵,故A正確;B.232℃的錫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燈絲用鎢絲制成是因為鎢的熔點高,不容易熔化,故C錯誤;D.48℃是海波的熔點,當它熔化時為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A。5.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 ℃D.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沒有吸收熱量【答案】C【解析】A.根據(jù)圖像可知,100℃是水的沸點,即DE段應該為水的沸騰過程。而BC段保持0℃不變,則這個階段為冰的熔化過程,故A錯誤;BD.在冰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每個階段中,物質一直在吸熱,故B、D錯誤;C.在吸熱過程中,冰保持0℃不變,那么冰的熔點為0℃。因為水的凝固點與冰的熔點相同,所以水的凝固點為0℃,故C正確。故選C。6.圖中的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答案】A【解析】A.湖水結冰時,即水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發(fā)生凝固現(xiàn)象,故A符合題意;B.霧氣消散時,即水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發(fā)生汽化現(xiàn)象,故B不合題意;C.露珠形成時,即水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故C不合題意;D.冰雪消融時,即冰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發(fā)生熔化現(xiàn)象,故D不合題意。故選A。7.炎熱夏天的中午,柏油馬路會變軟,這是因為( )A.柏油是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開始熔化B.柏油是晶體,受熱后未達到熔點,所以先變軟C.柏油是非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就變軟D.柏油是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受熱后逐漸變軟【答案】D【解析】炎熱夏天的中午,柏油馬路會變軟,這是因為:柏油是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受熱后逐漸變軟,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8.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jù)圖像可知( )A.該物質是非晶體B.第15 min該物質處于液態(tài)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逐漸增加D.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20 min【答案】C【解析】A.根據(jù)甲圖可知,該物質在吸熱的過程中,有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即它有熔點,那么該物質為晶體,故A錯誤;B.第15min時溫度保持不變,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B錯誤;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而該物質的溫度為-2℃左右,那么冰水混合物會向外放熱,由于此時水達到凝固點且能向外放熱,因此試管的水會凝固成冰,即冰的質量增加,故C正確;D.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20min-10min=10min,故D錯誤。故選C。9.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上升B.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C.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D.天上飄落的雪花是非晶體【答案】B【解析】A.在熔化過程中,晶體的溫度保持不變,而非晶體的溫度上升,故A錯誤;B.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故B正確;C.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熱,故C錯誤;D.天上飄落的雪花為晶體,故D錯誤。故選B。10.如圖所示,能大致反映晶體凝固過程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向外放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當完全凝固后,晶體的溫度繼續(xù)下降,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1.下列各組固體中具有確定熔點的一組是( )A.蜂蠟、玻璃、瀝青 B.蜂蠟、鋁、玻璃C.冰、鐵、鋁 D.冰、鐵、瀝青【答案】C【解析】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A.蜂蠟、玻璃和瀝青,都是非晶體,都沒有熔點,故A不合題意;B.蜂蠟和玻璃為非晶體,它們沒有熔點,故B不合題意;C.冰、鐵和鋁,都是晶體,它們都有熔點,故C符合題意;D.瀝青為非晶體,沒有晶體,故D不合題意。故選C。12.小金在商場里見到一種神奇的“金屬冰塊”,放進飲料中能迅速降低飲料溫度。“金屬冰塊”外部為食用級不銹鋼,內部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混合液凝固點在-20攝氏度以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金屬冰塊”放入飲料中,將熱傳給飲料B.“金屬冰塊”放入飲料中,飲料在降溫過程中會放熱C.“金屬冰塊”中混合液的熔點和其凝固點不一致D.“金屬冰塊”內部酒精與水混合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答案】B【解析】A.“金屬冰塊”的溫度比飲料的溫度低,則放入飲料中,飲料將熱量傳遞給冰塊,故A錯誤;B.“金屬冰塊”放入飲料中,飲料在降溫過程中會放熱,故B正確;C.“金屬冰塊”中混合液的熔點和其凝固點相同,故C錯誤;D.“金屬冰塊”內部酒精與水混合后,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因此為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13.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塊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間內,過一段時間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沒有熔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繼續(xù)熔化B.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C.冰的溫度高于0℃,剩余的冰繼續(xù)熔化D.冰的溫度低于0℃,剩余的冰繼續(xù)熔化【答案】A【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房間的溫度是25℃,由于房間的溫度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所以會發(fā)生熱傳遞,即:冰水混合物,會從房間里吸收熱量,然后熔化,但在熔化的過程中,混合物的溫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A14.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在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點兒都沒熔化 D.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但由于溫度相同沒有熱傳遞,則不能從燒杯中繼續(xù)吸熱,所以不能熔化。故答案為:C15.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試回答下列問題:(1)在-110℃時,酒精處于 (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2)在標準氣壓下測量沸水的溫度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酒精溫度計;(3)某同學將燒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環(huán)境中,分別裝入20mL液體,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剩余液體體積最少的是 。【答案】(1)液態(tài)(2)不可以(3)B【解析】(1)根據(jù)圖甲可知,固態(tài)酒精的熔點為-117℃,由于-110℃>-117℃,因此此時的酒精在熔點以上,應該為液態(tài)。(2)酒精的沸點為78℃,熔點為-117℃,則酒精溫度計的測溫范圍為:-117℃~78℃。由于沸水的溫度為100℃>78℃,所以標準氣壓下沸水的溫度不可以應酒精溫度計。(3)在相同條件下,酒精的蒸發(fā)速度大于水,且蒸發(fā)面積越大,蒸發(fā)越快,因此蒸發(fā)最快的是B,一段時間后,剩余液態(tài)體積最少的是B。16.下面是研究“水的沸騰”相“海波熔化”的實驗。(1)圖甲是小明、小紅兩名同學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量,他們所用器材規(guī)格完全相同,將水加熱相同時間后停止,圖乙是兩名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請根據(jù)圖像分析,若不計熱量損失。小明、小紅從給水加熱到水沸騰所需熱量較多的是 (填"小明"或"小紅"),由圖像可知,兩名同學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不同,其原因是 。A.水的質量不同 B.水的初溫不同 C.當?shù)貧鈮翰煌?br/>(2)在做"海波熔化"的實驗時,他們采用如圖丙的實驗裝置,將裝有海拔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燈,溫度計A和B分別測量海波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根據(jù)兩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繪制出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 (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 ?。ㄌ?繼續(xù)"或"停止")。【答案】(1)小紅;B(2)固液共存態(tài);停止【解析】(1)根據(jù)圖乙可知,小明加熱了4min,而小紅加熱了8min,則所需熱量較多的是小紅。小明的水初溫為96℃,而小紅的水初溫為93℃,因此兩名同學加熱水到沸騰的時間不同,原因是水的初溫不同,故選B。(2)根據(jù)丁圖可知,海波在吸熱過程中,溫度達到48℃時保持不變,則此時為熔化過程,那么第8min時海波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停止。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高效課堂培優(yōu)講義第2節(jié) 熔化和凝固(01新課知識解析)(知識點一:物態(tài)變化)1.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自然界中物質通常以 、液態(tài)、 三種狀態(tài)存在.(1)呈固態(tài)的物質, 如常溫下的鋼鐵、石塊等, 一般稱之為固體;(2)呈液態(tài)的物質,如常溫下的水、煤油等,一般稱之為液體;(3)呈氣態(tài)的物質,如常溫下的氧氣、水蒸氣等,-般稱之為氣體.2.實驗探究:水的三種狀態(tài)水有三種狀態(tài),分別是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水的這三種狀態(tài)可以 。3.物態(tài)變化的概念(1)物質各種狀態(tài)間的變化叫做 .(2)物體形狀的改變和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不是一回事,只是物體形狀的改變不是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質從 變成 的過程。如冰變成水,鐵塊在高溫下變成鐵水,都是由 變成 ,屬于 現(xiàn)象。2.凝固:物質從 變成 的過程。如水結成冰,鐵水遇冷變成一定形狀的鐵片或鐵塊,都是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屬于 現(xiàn)象。3.熔化、溶化和融化的區(qū)別(1)熔化是指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熔化時要吸收熱量,所以用火字旁“熔”。例如,給糖塊加熱,糖塊熔化成糖漿.(2)溶化是指固態(tài)物質在液體中分散開來,最后變成液態(tài)的混合物的現(xiàn)象,要發(fā)生溶化必須有液體,所以用三點水旁“溶”。例如,食鹽溶于水,形成鹽水.(3)融化特指冰、雪、霜等受熱后化成水,多用于文學作品中.(4)物理學中,在解釋有關物理現(xiàn)象,涉及填寫物態(tài)變化時,只能用熔化.【典型例題】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br/>A.水結冰 B.加熱碘晶體C.針狀霧凇 D.露珠(知識點三:熔點和凝固點)1.晶體(1)概念:像海波那樣,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作 。(2)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3)舉例:海波、食鹽、冰、水晶、荼、各種金屬等。2.非晶體(1)概念:像松香那樣,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作 。(2)特點: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熱,同時溫度不斷升高。(3)舉例:松香.石蠟、玻璃、塑料、橡膠、瀝青等。3.熔點和凝固點(1)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作熔點。(2)凝固點: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作晶體的凝固點。(3)晶體都有 ,非晶體沒有熔點和凝固點。(4)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一般不同。4.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晶體具有 ,而非晶體則沒有;晶體具有固定的熔點,而非晶體在吸熱時隨溫度的升高逐漸變軟、變稀,最后完全變成液體。5.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圖像晶體熔化圖像含義:(1)AB:熔化前的加熱升溫階段,此時晶體處于固態(tài)。(2)BC:晶體吸熱熔化過程,溫度不變,此時的溫度即是晶體的熔點;晶體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其中B點時仍是固態(tài),C點時已完全變成液態(tài)。(3)CD:晶體熔化后吸熱升溫階段,此時品體處于液態(tài)。非晶體:非晶體熔化圖像的含義:非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晶體和非晶體凝固點曲線各段意義晶體凝固圖像的含義:(1)EF:凝固前的液態(tài)晶體放熱降溫過程。(2)FG:液態(tài)晶體放熱凝固成固態(tài)晶體的過程,凝固時溫度不變;晶體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其中F點時仍是液態(tài),G點時已完全變成固態(tài)。(3)GH:凝固后,固態(tài)晶體繼續(xù)放熱降溫過程。非晶體凝固圖像的含義: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溫度降低。6.晶體熔化與凝固的條件(1)晶體熔化的條件:①溫度達到 ;②繼續(xù) .(2)晶體凝固的條件:①溫度達到 ;②繼續(xù) .【典型例題】如圖是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出一定質量的冰熔化過程中溫度隨間變化的圖像。下列根據(jù)圖像做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A.0至5min內溫度不斷升高,說明冰的熔點不斷升高B.5至15min內溫度不變,冰還沒開始熔化C.5min至10min內溫度不變,但冰仍然吸熱D.15min到20min和最初5min相比較,說明吸收相同熱量液態(tài)水升溫比冰快(知識點四:熔化吸熱凝固放熱)1.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必須繼續(xù)吸熱或放熱,才能保證熔化或凝固過程的完成.可見,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是用來升高或降低溫度的,而是用來完成熔化或凝固的.同樣,非晶體在熔化或凝固時也要相應地吸熱或放熱,只是邊升溫邊熔化或邊降溫邊凝固.2.熔化、凝固的應用(1)用0 9C的冰冷卻飲料比用0 9C的水效果好,是因為0 °C的冰熔化成09C的水時要吸熱.(2)夏天吃雪糕感覺涼快,是因為雪糕與涼水相比,要從人體吸收更多的熱.(3)北方的冬天,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在菜窖內放幾桶水,這是因為水結冰時放熱使菜窖內的溫度不會太低.(02題型專場)題型一:熔化與凝固現(xiàn)象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愛的食物,做棉花糖時將白糖放在中心的圓盤中,白糖立刻就變成糖水,不斷旋轉的圓盤又將糖水從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溫度低,就可以看到一絲絲的糖,用小棍將它繞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個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 )A.熔化、凝華 B.熔化、液化 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題型二:圖像分析如圖所示是某種固態(tài)物質加熱變成液態(tài)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可知該物質( )A.是晶體,熔化持續(xù)了8 min B.在A點是液態(tài),B點是固態(tài)C.在A點的內能比B點的小 D.在OA段的比熱容比BC段的大題型三:探究物質的熔化和凝固特點小應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他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一定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就觀察鹽水狀態(tài)、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所示。(1)實驗驗證了小應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凝固點變 了 (填“高”或“低”)。(2)鹽水的比熱容 凝固后的固體比熱容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3課堂小結)(04鞏固提升)1.下列物態(tài)變化的現(xiàn)象中會發(fā)生的是 ( )A.非晶體熔化時溫度一定保持 0℃不變B.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C.把一塊-10℃的冰放到 0℃的房間里,冰會慢慢地熔化D.水的沸點不會低于 100℃2.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是( )A.a 物質是非晶體,b 物質是晶體B.該物質的凝固點是 T℃C.a 物質的比熱大于 b 物質的比熱D.a 物質的密度大于 b 物質的密度3.圖甲是觀察物質熔化和凝固現(xiàn)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按ABC的先后順序進行安裝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tài),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C.由圖乙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90℃D.該物質屬于非晶體4.下表是常見物質的熔點(單位:℃)表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鎢 3410 錫 232 鋁 660 固態(tài)酒精 -117鐵 1535 海波 48 固態(tài)水銀 -39 固態(tài)氮 -210A.生產中人們不能用鋁制的容器熔化鐵B.232℃的錫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一直升高C.燈絲用鎢絲制成是因為鎢屬于非晶體D.48℃的海波不可能是固液共存的狀態(tài)5.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 ℃D.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沒有吸收熱量6.圖中的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7.炎熱夏天的中午,柏油馬路會變軟,這是因為( )A.柏油是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開始熔化B.柏油是晶體,受熱后未達到熔點,所以先變軟C.柏油是非晶體,受熱后達到熔點就變軟D.柏油是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受熱后逐漸變軟8.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jù)圖像可知( )A.該物質是非晶體B.第15 min該物質處于液態(tài)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逐漸增加D.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20 min9.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上升B.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C.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D.天上飄落的雪花是非晶體10.如圖所示,能大致反映晶體凝固過程的是( )A. B.C. D.11.下列各組固體中具有確定熔點的一組是( )A.蜂蠟、玻璃、瀝青 B.蜂蠟、鋁、玻璃C.冰、鐵、鋁 D.冰、鐵、瀝青12.小金在商場里見到一種神奇的“金屬冰塊”,放進飲料中能迅速降低飲料溫度。“金屬冰塊”外部為食用級不銹鋼,內部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混合液凝固點在-20攝氏度以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金屬冰塊”放入飲料中,將熱傳給飲料B.“金屬冰塊”放入飲料中,飲料在降溫過程中會放熱C.“金屬冰塊”中混合液的熔點和其凝固點不一致D.“金屬冰塊”內部酒精與水混合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13.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塊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間內,過一段時間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沒有熔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繼續(xù)熔化B.冰的溫度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C.冰的溫度高于0℃,剩余的冰繼續(xù)熔化D.冰的溫度低于0℃,剩余的冰繼續(xù)熔化14.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在燒杯底部慢慢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點兒都沒熔化 D.無法確定15.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試回答下列問題:(1)在-110℃時,酒精處于 (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2)在標準氣壓下測量沸水的溫度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酒精溫度計;(3)某同學將燒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環(huán)境中,分別裝入20mL液體,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剩余液體體積最少的是 。16.下面是研究“水的沸騰”相“海波熔化”的實驗。(1)圖甲是小明、小紅兩名同學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量,他們所用器材規(guī)格完全相同,將水加熱相同時間后停止,圖乙是兩名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請根據(jù)圖像分析,若不計熱量損失。小明、小紅從給水加熱到水沸騰所需熱量較多的是 ?。ㄌ?小明"或"小紅"),由圖像可知,兩名同學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不同,其原因是 。A.水的質量不同 B.水的初溫不同 C.當?shù)貧鈮翰煌?br/>(2)在做"海波熔化"的實驗時,他們采用如圖丙的實驗裝置,將裝有海拔的大試管放入上面實驗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燈,溫度計A和B分別測量海波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根據(jù)兩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繪制出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 ?。ㄌ?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 ?。ㄌ?繼續(xù)"或"停止")。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第二節(jié)熔化和凝固(原卷版).docx 第三章第二節(jié)熔化和凝固(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