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第二課時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明白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知道中國漢字形體與其所表達的意義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道德修養:通過具體的漢字體會漢字中的故事,漢字中的文化,以及漢字中的中華民族傳統的思想觀念。法治觀念:了解漢字文化圈,知道漢字不僅是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健全人格:知道漢字熔鑄著祖先的智慧和靈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明白漢字形體和表達意義的關系。責任意識:了解漢字對世界文化產生的影響,懂得珍視祖國的傳統文化。話題二 《“意蘊雋永的漢字”和“影響深遠的文字”》教學反思:第二課時:“意蘊雋永的漢字”和“影響深遠的文字”本課時教學邏輯設計:知道每個漢字都有豐富寓意,有些漢字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思想觀念——了解漢字對我國周邊乃至世界的深遠影響——認識現代社會中古老漢字的勃勃生機。在第一個環節, 教師可以在第一課時辨識簡單古文字的基礎上進行,出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字,如教材活動園中提到的“德”“孝”“鑒”等,引導學生從外形到含義深人分析,感受漢字中蘊含的古代文化信息和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觀念。在第二個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文本信息,然后在世界政區圖中圈畫出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位置,感受漢字的傳播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在第三個環節,教師可以使用教材中的信息,也可以和學生一起搜集外國人學寫漢字、學唱中國歌曲等資料,引導學生關注漢字在當今世界范圍的影響和地位,感受古老漢字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