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年級上冊音樂 學科計劃表學 習 習 慣 一年級學生為啟蒙兒童,剛從幼兒園進入到小學階段,活潑好動、天真爛漫,穩定性和專注力較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自制能力弱,沒有養成安靜聆聽音樂的習慣。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好奇好動,模仿力強。教 學 現 狀 分 析 教師自身不重視,課堂缺乏趣味性。 學生基本沒有音準概念,也不理解音高低長短強弱。 認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還小,不需要學習樂理知識,只 需要跟著學唱歌曲即可。 會很少滲透科學正確的唱歌方法和位置,導致學生都是 喊著唱。 每個班會有一些表現非常棒的學生,他們在音樂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還存在著較多學生不能自律,u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要加強常規教學。學 期 目 標 1.在教學中要注意愉悅性,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并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5.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樂曲,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6.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特點。 7. 知道歌唱的正確姿勢。 8.背唱4--6首歌曲。 9.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0.能進行簡單的律動歌曲表演。 1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和初步識譜能力。 12.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長、短、強、弱。 13.能用動作表演集體舞,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14.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來表現主題。教 學 措 施 1.一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為主,因此要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樂曲時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 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注意對學生節拍感的培養,引導學生隨著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還要注意聆聽樂曲時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 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歌曲教學時,要重視教師的范唱,并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4.對于教材中表現動物的歌曲,在教學中要提示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形態、動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使學生養成平時注意觀察,細心的好習慣。課 時 安 排 周次 起止日期 課時 教學內容 備注 1 1開學第一課,課堂常規建立 2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學唱《你的名字叫什么》3 1學唱《拉勾勾》4 1聆聽《快樂的一天》 學唱《其多列》5 1 國慶放假6 1學唱《跳繩》7 1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 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8 1學唱《同唱一首歌》 9 1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學唱《動物說話》 10 1聆聽《袋鼠》 學唱《詠鵝》 11 1聆聽《勞動最光榮》 學唱《洗手絹》 12 1聆聽《三個和尚》 學唱《大家來勞動》 13 1聆聽《小青蛙》 學唱《小青蛙找家》 14 1聆聽《野蜂飛舞》 學唱《小蜻蜓》 15 1 聆聽《號手與鼓手》 學唱《快樂的小笛子》 16 1聆聽《小拜年》 學唱《龍咚鏘》 17 1 聆聽《平安夜》 學唱《新年好》 18 1復習所有歌曲 19 1期末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