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動物的運動》說課稿青島版(六三制)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動物的運動》。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及記錄表和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九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動物的運動》。本節課主要內容是 旨在以生活中常見動物的運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動物運動方式、運動器官、運動快慢的探究,讓學生意識到運動是動物的共同特征。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提示學生課前搜集一些動物運動的圖片,了解動物的運動,為課堂探究動物的運動方式做好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通過觀察企鵝、魚、鳥等不同動物的運動,知道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通過觀察鴨子、獵豹等動物的運動器官,知道動物主要靠哪些部位運動;通過比一比烏龜、蝸牛、兔子等動物誰跑得快,學會排序;通過觀察猴子、青蛙等動物不同的運動,知道同一種動物有多種運動方式。第三部分探究活動,通過觀察動物的運動,了解動物運動的意義。二、說學情一年級下冊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他們有一定的觀察基礎,能在教師指導下簡單描述觀察到的現象。他們喜歡小動物,對動物的運動有一定了解,知道部分動物如何運動且能模仿動物的運動。但他們還不能用科學的語言去描述動物的運動,還不知道需要從哪些方面觀察動物的運動,也沒有意識到運動是動物的共同特征。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動、好說,會憑自己的興趣活動,但觀察不仔細,實驗操作無序,還需要教師的指導和規范。三、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2.知道動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運動。【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指導下,能用語言描述動物的運動。2.在教師指導下,能按照動物運動快慢進行排序。【情感態度價值觀】: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生活中常見動物的運動方式表現出探究興趣。2.在教師指導下,能嘗試用多種方式對動物排序。【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四、說教學重難點知道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能按照動物運動快慢排序。【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觀察和活動中體會動物的運動方式、運動部位、運動快慢,最終從整體了解動物的運動。【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探究問題,并且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發充分的發揮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學”“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進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做到了“玩中學”“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進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六、說教學過程【器材準備】學生準備:動物運動的圖片、動物頭飾、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課件(一)、導入新課1.[PPT 1 出示]出示課題《動物的運動》。2.[PPT 2出示]搜集一些動物運動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提前做好活動準備。3.[PPT 3 出示]謎語:鐵嘴彎彎眼雪亮,海闊天空任飛翔。捕捉鼠蛇除蟲害,不怕虎豹和豺狼。教師提出問題:這是哪種動物?4.[PPT 3 出示]出示鷹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鷹在做什么?5.聚焦話題:鷹靠翅膀飛翔,其他動物是怎樣運動的呢?(二)、探究活動活動一:動物是怎樣運動的?1.[PPT 4出示]企鵝、鴿子、魚、海龜、蜥蜴、馬等動物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這些動物的名稱是什么?它們是怎樣運動的?2.學生匯報:魚在水中游泳,鴿子在天空飛翔……3.[PPT 5出示]各種動物運動的動態圖片。教師講解:動物的運動方式有游泳、飛行、行走、爬行、奔跑等。4.教師提出問題:你能模仿這些動物的運動嗎?5.教師指導學生戴動物頭飾模仿相應動物的運動。6.[PPT 6出示]蝴蝶、魚、狗、蝸牛等動物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你知道這些動物的運動方式嗎?7.學生回答。8.[PPT 7出示]動物運動的圖片。師生總結: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活動二:動物主要靠哪些部位運動?1.[PPT 8出示]鴨子、獵豹、海鷗、螳螂運動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找一找,動物主要靠哪些部位運動?2.學生觀察,匯報。3.[PPT 9出示] 鴨子和獵豹運動的圖片。學生觀察交流。師生總結:鴨子靠足(有蹼)游泳;獵豹靠四肢奔跑。4.[PPT 10出示] 海鷗和螳螂運動的圖片。學生觀察交流。師生總結:海鷗靠翅膀飛行,螳螂靠足行走。5.[PPT 11出示] 魚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魚主要靠哪些部位運動?6.學生回答。7.教師講解:魚主要靠鰭運動。8.[PPT 12出示] 蝸牛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蝸牛主要靠哪些部位運動?9.學生回答。10.教師講解:蝸牛用肥大的腹足爬行,匍匐前進。11.教師指導學生將動物的運動器官在活動手冊中用“○”圈出來。活動三:動物運動會1.[PPT 13出示]動物運動會的場景圖。教師創設情境:森林里要開運動會了,烏龜、蝸牛、兔子3只小動物要參加比賽。想一想,它們誰跑得快?2.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三種動物的位置。4. [PPT 14出示]探究技能。教師講解:按照動物運動快慢排列,就是在排序。教師提出問題:平時你在哪里用到了排序?5.學生回答:體育課排隊、超市的商品等。6.[PPT 15出示]烏龜、蝸牛、兔子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想一想,還有什么排序方法?7.學生回答。8.教師出示按大小、按體重、按顏色、按壽命長短等排序。活動四:說一說,它們還可以怎樣運動。1.[PPT 16出示]猴子、青蛙的圖片及運動會報名表。教師創設情境:要開運動會了,猴子和青蛙忘了填報名表,請大家幫它們填一填。2.學生從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運動項目中選擇猴子和青蛙可以“參加”的項目。3.師生交流選擇的項目是否合適,例如猴子可以跳躍、攀爬,但不能游泳。4.師生總結:同一種動物可能有多種運動方式。5.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活動手冊。6.[PPT 17出示]獵豹奔跑的圖片。教師講解:獵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時能跑145千米。[PPT 18出示]禿鷹飛翔的圖片。教師講解:飛行最高的是禿鷹,飛行高度可在9千米以上。[PPT 19出示]旗魚的圖片。教師講解:游速最快的動物是旗魚,每小時108千米左右。[PPT 20出示]海燕飛翔的圖片。教師講解:飛行距離最長的是海燕,可從南極飛到北極,行程約20000千米。(三)、拓展活動1.教師指導學生從動物的運動方式、運動器官、排序方式、小組合作等方面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2.[PPT 21出示]拓展活動教師指導學生課下觀察松鼠、蜜蜂等動物,探究它們運動的意義。(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 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一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動物的運動》板書運動方式:游泳、爬行、飛行、行走……運動器官:翅膀、足、四肢……運動快慢:排序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八、【記錄表】九、教學反思本節課,我把教學內容在知識點不變的基礎上,以發揮學生主動性,按照由整體到部分、由一種到多種的思路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觀察和活動中體會動物的運動方式、運動部位、運動快慢,最終從整體了解動物的運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責任心,學生學得開心,學有所得。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