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第4章 可持續發展第4節 實現可持續發展學習目標1.說出可持續發展的含義。2.通過實例分析,理解人類社會發展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3.樹立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護環境,與環境協調、和諧的理念。知識點1 可持續發展的含義1.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面對溫室氣體含量升高、全球變暖、森林和濕地面積劇減、大氣和水污染加劇、生物多樣性下降等人類生存環境惡化問題,人類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就是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其實質是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要把控制人口數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2.含義: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滿足一個國家或地區人的需要又要滿足其他國家或地區人的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滿足后代人的需要,既要滿足人類的需要又要滿足自然的需要的發展。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節選自《荀子·王制》意思是草木正在開花長大的時候,砍伐的斧頭、大刀不準進入山林,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3.主要內容:包括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4.可持續發展的標志:可持續發展的標志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例如,使用可再生資源的速度不超過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速度不超過其可再生替代資源的開發速度;對生態系統的干擾,不超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使生態系統能夠得到恢復。5.可持續發展的做法: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通過經濟增長提高當代人的生活水平,增強國力。可持續發展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追求經濟增長質量。6.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可持續發展要滿足人類自身的需要,改善人類生活,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一個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高度發達的社會環境。7.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建設人類美好的未來。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將可持續發展由概念、理論推向行動,要求各國制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規劃,迎接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8.我國發布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1)我國政府于2002年8月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這項報告稱,中國將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發展經濟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科技和體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持續發展,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2)這項報告介紹了中國在社會經濟發展、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管理、地方21世紀議程、公共參與等方面的行動和成就,闡述了中國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部署和政策措施。典例1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下列行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是( )CA.為了避免捕魚的速度大于魚類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漁場進行限量捕撈B.為了確保一定的耕地資源,在進行交通與城市建設時,應盡量少占用耕地C.為了避免對土壤造成污染,可以將一次性塑料飯盒倒入江河D.為了充分利用農作物中的物質和能量,將農作物秸稈用于沼氣池發酵和培養食用菌[解析] 可持續發展的標志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將一次性塑料飯盒倒入江河,對江河產生了污染,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知識點2 科學與可持續發展1.科學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1)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現代科學技術作為支撐。(2)人口控制、環境污染的防治、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需要依托科學技術的進步來解決。2.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的具體表現(1)科學可以為制定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例如,我國2010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是環境保護部門依據生物多樣性的有關科學理論制定出來的,它提出了未來20年內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總體目標、戰略任務。(2)科學可以為解決資源危機提供理論基礎。(3)科學可以幫助人們探究自然災害的成因,從而提高自然災害預報的準確性,為防災減災服務。例如,人們利用衛星云圖來監測臺風的活動情況,為準確分析天氣和預報天氣提供依據。(4)科學可以為防治環境污染提供理論基礎。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環境噪聲等的防治和處理,我們都需要依靠科學知識。(5)科學可以為完善經濟結構轉型、緩解區域發展不平衡、促進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典例2 下列關于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A.科學可以幫助人們探究自然災害的成因,為防災減災服務B.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現代科學技術作為支撐C.科學與可持續發展之間沒有直接關系D.科學可以為防治環境污染提供理論基礎[解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口控制、環境污染的防治、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等可持續發展問題,都需要依托科學技術的進步來解決。本節知識歸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