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1.能通過文獻材料,了解文藝復興產生的時代背景。(時空觀念)2.通過分析但丁、達·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內涵,理解文藝復興的本質。(史料實證、唯物史觀、歷史解釋)3.通過對人文主義的認識,充分理解人的價值和尊嚴,樹立崇尚科學、積極進取的精神。(家國情懷)【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的影響。學習難點: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先決條件及其階級實質。【學習過程】【課前預習】課前閱讀課文正文,參考學習目標,獨立標識提綱并勾畫重點后填空、熟記所填內容:一、文藝復興1.背景: 世紀中葉, 的佛羅倫薩等地,工商業有了一定的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 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2.核心思想:以 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 ,追求享受現世生活,被稱為 。4.實質:是一場反對發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 的新文化運動,不是對古典文化的“復興”,而是創新。5.擴展:15、16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6.意義:促進了人們 的大解放,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 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二、但丁1.國別、地位: (國家)詩人,文藝復興的先驅,與 、薄伽丘并稱為文藝復興“ ”。2.代表作: ,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抨擊了教會的貪婪腐化,表達了 的感情與理想。三、達 芬奇1.國別、地位:生于 的佛羅倫薩,多才多藝,兼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于一身;與拉斐爾、 并稱為文藝復興“ ”。2.成就:取材于《圣經》的 和肖像畫 是其繪畫代表作,作品充分體現了 精神。四、莎士比亞1.國別、地位: (國家)劇作家。2.成就:創作了30多部戲劇和詩篇,《哈姆雷特》、 是其代表作,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易混警示】1.文藝復興表面上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實際上是新興資產階級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運動,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所以是“創新”,而不是“復古”。2.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反對神權和神性,宣傳人權和人性;反對蒙昧,崇尚理性和科學;重視現世幸福;反對封建等級特權,提倡自由、平等、友愛。【知識整合】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的原因(1)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早期的資產階級。這是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的先決條件。(2)意大利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中心地帶,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的遺存。(3)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軍隊攻占后,許多學者逃到意大利。他們帶來了許多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促進了意大利人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研究。(4)意大利是羅馬天主教會的大本營,教會的腐朽、教士的墮落表現得淋漓盡致,便于知識分子對其展開針鋒相對的鞭撻與諷刺。【課中探究】1.文藝復興是復古還是創新?2.文藝復興對歐洲歷史發展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活學巧記】【總結反思】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不足……【素養評價】一、選擇題1.“仿佛經過漫長的中世紀,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覺醒了……好像度過沉滯悠長的停頓死亡,生命再次誕生,喜悅光明重臨人間。”美學家蔣勛在這里評價的文化運動是( )A.百家爭鳴 B.文藝復興 C.啟蒙運動 D.憲章運動2.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有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三十多部劇本和大量詩篇,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和社會陋習,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他是( )A.但丁 B.達·芬奇 C.莎士比亞 D.薄伽丘3.有人認為,文藝復興時“人們不再滿足于坐在那里當觀眾,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他們要在生活舞臺上充當演員,他們堅持要對自己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 )A.全面否定了天主教會 B.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C.沖破了封建等級觀念 D.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4.劉學銘在《理性的軌跡》中寫道:“這種新文化思想強調人類個性的價值,關心人類個人的幸福……要求人們將目光由天堂轉向塵世,用人的觀點看待世界。”與“這種新文化思想”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基督教的興起 B.早期城市的興起 C.文藝復興運動 D.早期殖民掠奪5.“他們相信并且頌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力量和人的偉大,認為人可以創造一切;他們肯定現實,肯定人生,認為人應該積極地奮斗,而不應該消極遁世。”這種觀點最早出現在( )A.文藝復興時期 B.新航路開辟時期C.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D.國際工人運動興起時期6.14世紀,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設計開始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間的建設和設置,很多貴族家庭重視房間的采光度,他們認為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暢。這一建筑理念( )A.體現教會主宰人們精神 B.旨在炫耀貴族階層富有C.體現了人文主義的追求 D.表明社會貧富差距加大7.劉學銘在《理性的軌跡》中寫道:“這種新文化思想強調人類個性的價值,關心人類個人的幸福……要求人們將目光由天堂轉向塵世,用人的觀點看待世界。”“這種新文化思想”與哪一歷史事件直接相關( )A.伊斯蘭教的傳播 B.文藝復興運動C.中世紀大學的興起 D.基督教的興起8.意大利藝術史家瓦薩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傳記中,記述了13—16世紀意大利許多杰出的建筑師、畫家和雕刻家。歐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讀者在寫給瓦薩里的信中說:雖然我未到過意大利,但感謝上帝,我已經能閱讀您的大作了。這表明( )A.浪漫主義藝術在歐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覺醒C.人文主義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 D.理性原則獲得了普遍認同9.十四世紀中期肆虐歐洲的黑死病使人們把目光從來世轉向今生,開始診視生命的價值和自我的價值,也清楚地洞悉了教會的無知無能。黑死病平息后,財富、人口迅速向城市轉移,城市迅速復興,新興市民階層登上歷史舞臺,他們根據時代和階級需要,合理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努力構建新文化。為努力構建新文化,新興市民階層( )A.大力發展手工工場 B.爭取城市自治權C.發起文藝復興運動 D.進行宗教改革10.文藝復興運動首發于意大利,后經傳播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現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及尼德蘭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茁壯發展,資本也開始源源涌入新興資產階級的囊中,為同時進行的新航路開辟、宗教改革及今后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據此推斷,文藝復興( )A.推翻天主教的統治 B.消除了歐洲封建專制制度C.使世界連為一個整體 D.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1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敘述:“文藝復興對人的重新強調和對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強調比之前中世紀的觀點更能導致海外擴張。”這段敘述反映了( )A.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 B.文藝復興比中世紀的觀點更關注人C.文藝復興和殖民擴張的內在聯系 D.文藝復興對人思想解放的重要意義二、綜合題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式家具被認為是我國古代家具史上的最高峰。康百萬莊園始建于明朝中葉,經歷了400余年的滄桑。其家具保存相對完整,造型與裝飾追尋“道法自然”的理念,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木料選用大多來自當地的槐樹、楊樹等,注重自然質樸。家具圖案如竹節紋、蓮紋、菊花等,散發著傳統文化的精氣神,附著著該時期的文人對美好境界的追求。 ——摘編自《康百萬莊園考察報告》材料二:14-16世紀意大利家具的設計理念被賦予了人文主義的氣息。意大利人熱衷對自然積極探索,其家具多用本土的胡桃木、橡木等,紋理細膩。裝飾圖案有充滿人性化的天使、女柱像等神話故事人物,也有徽章、戰爭勝利場面等多種題材,體現該時期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對人性化的追求。 ——摘編自柴蓓蓓《14-16世紀中國與意大利家具比較研究》意大利家具(1)根據兩則材料,比較康百萬莊園的家具和14--16世紀意大利家具的異同。(2)家具是凝聚的歷史文化。綜合上述探究,你對東西方文化有何看法?【參考答案】【課前預習】一、14、意大利、資產階級、人、個性、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思想、資本主義社會二、意大利、彼特拉克、文學三杰、《神曲》、市民階層三、意大利、米開朗琪羅、美術三杰、《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人文主義四、英國、《羅密歐與朱麗葉》【課中探究】1.【答案】文藝復興是創新,而不是復古。文藝復興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好像是古典文化經天主教會壓抑后的重新出現,其實是新興資產階級借助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所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因此,恩格斯說:“文藝復興這個名字并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2.【答案】①它摧毀了教會的精神獨裁,將越來越多的人從“神”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同時培養了人們樂觀進取的人生觀和創造精神,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精神動力。②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光彩奪目的文學藝術杰作,是人類文化的富貴遺產,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使自然科學脫離了神學,從而在諸多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成就。④它不僅推動了政治學說的發展,而且對以后的資產階級社會革命思想產生了影響。【課后測評】1.B2.C3.D4.C5.A6.C7.B8.C9.C10.D11.C12.(1)相同點:都崇尚人與自然和諧;都采用木材;都注重細節,有圖案裝飾。(任答兩點即可)不同點:康百萬莊園的家具設計蘊含中華傳統文化氣息,體現文人對美好境界的追求,意大利家具帶有人文主義氣息,體現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對人性化的追求;康百萬莊園的家具圖案多為有美好寓意的植物,意大利家具圖案多為神話故事人物和徽章戰爭勝利場面等。(2)看法:東西方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注重傳承,各具特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