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課題: 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1.說出進行早期殖民掠奪的國家及其掠奪殖民地的史實,簡述“三角貿易”的過程,了解殖民掠奪的影響。繪制簡單的“三角貿易”示意圖。2.能正確說出“三角貿易”的路線以及“日不落帝國”的形成過程。3.分析歐洲殖民國家殖民掠奪的影響,正確看待歐洲殖民者的擴張和掠奪。【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的殖民掠奪的過程;“三角貿易”的影響。學習難點:殖民掠奪和資本的原始積累。【學習過程】【課前預習】課前閱讀課文正文,參考學習目標,獨立標識提綱并勾畫重點后填空、熟記所填內容: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1.背景:中世紀晚期,西歐商品經濟空前繁榮,需要拓展市場;開辟了新航路。2.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葡萄牙和 。3.葡萄牙的殖民掠奪:在亞、非、拉建立殖民據點與商路,進行 的貿易。4.西班牙的殖民掠奪:憑借強大的海軍艦隊—— (自稱),在美洲建立起一個殖民大帝國,用武力強迫 為其勞作。二、英國的殖民擴張1.背景:16世紀,隨著 生產方式的確立,需要開拓海外市場;1588年,打敗“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2.擴張:(1)在北美建立 ,生產工業所需原材料。(2)“三角貿易”:英國商船從英國各地的港口出發,將廉價的物品運往非洲傾銷;在非洲擄獲 ,運往西印度群島和美洲殖民地,賣給當地的種植園主;再購進殖民地的產品返回英國。這條路線呈三角形,故這個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被稱為 。三、荷、法、英殖民爭霸1.爭霸:(1)荷蘭:一度控制著波羅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貿易,有 之稱。17世紀加入掠奪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從葡萄牙手中奪取 和錫蘭;搶占了中國的 ;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建立了 殖民地。(2)法國:17世紀下半葉,先后在北美洲、非洲、亞洲建立了 殖民地。2.結果:從17世紀下半葉起,經過一系列戰爭, 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 ”。3.殖民掠奪影響:(1)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 ,有助于 逐漸形成。(2)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3)把 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易混警示】1.最先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但是英國人后來居上,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2.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文藝復興強調人的作用,增強了人們戰勝自然的勇氣,成為新航路開辟的精神動因;人文主義要求以人為中心,追求人在現世生活中的幸福,又帶有個人主義,導致西歐社會私欲膨脹,成為殖民擴張的思想基礎。【知識整合】英國的殖民侵略史【課中探究】1、你能區分以下概念嗎 殖民掠奪殖民擴張殖民戰爭殖民霸權2.資本原始積累的含義?【活學巧記】【總結反思】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不足……【素養評價】一、選擇題1.早期殖民擴張中,首先走上殖民擴張道路的兩個國家是( )①英國 ②法國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進入17世紀,入侵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奪取馬六甲和錫蘭,……在北美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以上描述的殖民國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蘭 D.英國3.英國商船從英國各地的港口出發,將火器、機械制品和酒等物品運往非洲傾銷;在非洲擄掠黑奴,運往西印度群島和美洲殖民地,賣給當地的種植園主;再購進殖民地盛產的蔗糖、煙草等產品返回英國。可見這種三角貿易的中心是( )A.蔗糖、煙草 B.火器、機械 C.黑奴的販賣 D.經營種植園4.英國人剛到北美的十余年里,以靠轉賣從印第安人那里獲得的皮毛為主要收入,“趁有皮毛趕緊剝”成為當時的口號。據此可知,當時的英國人在北美( )A.開拓市場 B.掠奪原料 C.傾銷產品 D.資本輸出5.閱讀歷史書籍需要關注目錄檢索,通過檢索目錄,可以明確歷史階段特征,把握內容主旨。讀下圖,你認為第五單元的目錄應該是:( )第五單元______第13課 課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第14課 文藝復興第15課 新航路開辟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走向資本主義時代C.封建時代的歐洲 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6.“三角貿易”是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見示意圖)。下列對“三角貿易”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三角貿易”的起點在歐洲 B.英國成為從事“三角貿易”獲利最多的國家C.它是造成美洲地區長期落后的根源 D.它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7.英國從1553年到1680年間,組織了49個商業壟斷公司,比較著名的有“利凡特公司”“東印度公司”等;法國從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個商業壟斷公司;荷蘭最著名的壟斷公司是1602年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它不但壟斷東印度的貿易,而且統治印度尼西亞和其他荷屬殖民地。據此可推知,這些商業壟斷公司的成立( )A.加快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 B.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C.拉開近代黑奴貿易的序幕 D.推動了歐亞直接貿易的興起8.15世紀末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歐洲美洲之間開辟了新航線。那時候,商業在發展,貿易在擴大,從世界范圍來看,歐亞兩洲商貿發達,對于西歐、北歐的國家來說,亞洲無疑是千里之遙,而美洲、非洲則近得多,黑奴貿易由此興起”。這說明( )A.新航路開辟為“三角貿易”提供了條件 B.黑奴貿易的路線貫通歐亞非三大洲C.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上億勞動力 D.三角貿易為新航路開辟創造了條件9.16世紀,西班牙政府規定,其拉美殖民地只許同宗主國貿易,不能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而且這個貿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數商人來壟斷。西班牙這樣做的目的是( )A.為工業革命積累原料資金 B.保護殖民地的利益C.保障西班牙海外殖民優勢 D.加大資本原始積累10.日不落帝國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先后打敗荷蘭和法國,這個國家首次驕做地自稱“日不落帝國”。此國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國 D.英國11.下表為歐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變化。下列對其變化推測合理的是( )A.歐美國家鼓勵對外移民 B.黑奴貿易的發展和泛濫C.西方殖民國家擴張加快 D.高產作物的引進和種植12.由于氣候適宜,加上黑奴在殖民者的壓迫下拼命勞作,美洲種植園的發展迅速,種植園園主獲得了大量的糖、煙草、茶葉等原料,賺取了巨大的財富。這旨在強調“三角貿易”( )A.加快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B.客觀上促進美洲的開發C.帶動世界各地經濟交流 D.加速了非洲的貧困落后二、綜合題13.貨幣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縮影,貨幣體系的演變反映了時代的變化。材料一 中國古代貨幣的發展與演變簡表時期 概況商周 ①以海貝作為主要貨幣春秋 ②銅幣逐漸成為主要貨幣戰國 ③各諸侯國自行鑄幣,貨幣的標準、形狀、價值等多種多樣秦朝 ④以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在全國流通西漢 ⑤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唐朝 ⑥唐高祖“廢五銖,行開元通寶”。以后歷代貨幣以它為范式兩宋 ⑦出現紙幣“交子”“會子”(1)依據材料一,概括有關中國古代貨幣演變的規律。結合所學,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楚)材料二 16—18世紀世界白銀的生產、出口和接受示意圖16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世界白銀流入中國的記載1545年到1800年,從海外流入中國的白銀大約有6萬噸,約1/3到1/2的美洲白銀,最終流向了中國。——摘編自弗蘭克著《白銀資本》18世紀中期,每年由外國商船運到歐洲的中國茶葉約2000萬磅,價值近400萬兩白銀。——摘編自斯當東著《英使謁見乾隆紀實》(2)依據材料二,寫出16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我國正處于的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時期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原因。【參考答案】【課前預習】一、西班牙、劫掠式、“無敵艦隊”、 印第安人二、資本主義、大種植園、黑奴、“三角貿易”、三、“海上馬車夫”、馬六甲、臺灣、 新尼德蘭、法屬、英國、日不落帝國、資本原始積累、世界市場、歐洲文化【課中探究】1.【答案】殖民掠奪 對殖民地進行經濟侵略,掠奪財富、土地等殖民擴張 對外擴張,即發動戰爭搶占殖民地殖民戰爭 一是對殖民地發動的侵略戰爭,二是爭奪殖民利益的戰爭殖民霸權 通過殖民爭霸戰爭取得的在殖民擴張中的優勢地位2.【答案】販賣黑奴和殖民掠奪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資本原始積累是十分野蠻和殘酷的;殖民掠奪造成了亞非拉國家的貧窮和落后。【課后測評】1.B2.C3.C4.B5.B6.C7.A8.A9.C10.D11.C12.B13.(1)規律:形狀多樣向統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任意一點即可)論述:秦始皇為了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下令廢除六國的貨幣,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統一貨幣在全國流通,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漢武帝以前,私人鑄幣還沒有完全禁絕,鹽鐵經營權也大都掌握在豪強手中,因此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富商大賈,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了加強朝廷對社會經濟的控制,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使國家的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北宋時期,商貿的繁榮促進了貨幣交易的增長,但市場流通的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2)時期:明清時期。原因:西方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中國手工業領先世界;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等等。(中外各答一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