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第1課 地球的表面一、知識速記1.地球表面常見的陸地地形包括 、 、 、、 等。2.地球上 面積大, 面積小。3.我國地形的整體特點呈現:西部高,多 、山地;東部 ,多 。平原低高原陸地海洋山地盆地平原丘陵高原4.地球的表面大約 是海洋,而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的。5.地形圖上用 色或 色表示終年積雪的山峰。6.地形圖上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深淺不同的海洋,深藍色表示海很 ,淺藍色則表示海比較 。淺深淡紫白29%71%二、重點實驗地形特點及主要形成原因。一、填空題。1.地球表面主要由 和 組成。 2.我國地形的整體特點呈現:西部 ,多 ;東部 ,多 。 3.地球表面的地形會受到 、 、 、 等因素的作用而發生變化。 海洋陸地高高原低平原風流水冰川海浪二、判斷題。1.從地形圖上看,地球表面是很平坦的。( )2.地形圖上藍色的地方主要表示海洋,顏色越深的地方海水越深。( )3.觀察我國的地形圖,可以知道我國地形比較單一,主要以平原為主。( )4.我國東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多是沉積而成的沖積平原。( )5.如果沒有人為的破壞,某一種地形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6.我國西部地區地形比較平坦,修建道路很方便。( )×√×√××三、選擇題。1.仔細看世界地形圖,可以發現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 )A.比陸地面積大B.比陸地面積小C.和陸地面積差不多A2.新疆吐魯番因盛產葡萄和哈密瓜而聞名,它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因此它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C.丘陵 D.盆地D3.如圖為墨西哥沙漠地區的巖石照片,這塊巖石奇形怪狀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作用 B.地震C.風的作用 D.火山C4.黃河入海口的沙洲有很多泥沙滯留,原因不可能是( )A.入海口水流速度慢B.入海口地勢平坦,適合泥沙沉積C.入海口泥沙本來就多C四、連線題。(共10張PPT)第4課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一、知識速記1.地球內部運動引起 和 。2.火山噴發是一種嚴重的 ,但是火山噴發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有豐富的 。3.火山噴發時會從火山口流出大量濃稠的 。由此推測,地球內部的溫度比地表要 。4.火山噴發時,氣體、巖漿、固體等物質向外排出的出口叫作 。火山口高巖漿礦物質地質災害火山噴發地震二、重點實驗了解火山噴發的成因。一、填空題。1.火山大致可分為 、 、__________ 三類。 2.通過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我們推測出:在地球的深處,越深的地方,溫度 ,壓力 。 3.火山噴發是一種 現象。當地殼不能阻止巖漿向上運動時,巖漿就會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流向 ,然后突破地表急劇地 。 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越高越大自然地表噴發出來二、判斷題。1.火山的形成和地球的內部運動有關。( )2.火山噴發現象只會在陸地上發生,海底是不會有火山噴發現象的。( )3.火山噴發是偶然的,人們不能預測。( )4.長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 )√××√三、選擇題。1.火山噴發大多數發生在( )A.海洋中 B.沙漠和荒野中C.陸地的城市中 D.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2.火山噴發的力量來自( )A.地球表面的熱量 B.地球內部的運動C.人為的能量 D.地球外部的多種力量DB3.由于地球外部因素引起地形變化的是( )A.地震 B.板塊的“漂移”運動C.火山 D.海浪4.以下屬于清潔能源的是( )A.石油 B.火山地熱 C.煤炭 D.秸稈DB5.在做模擬火山噴發的實驗時,用酒精燈加熱模擬的是( )A.地球內部的作用B.地球外部的作用C.人類的活動6.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噴發的火山叫(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AA7.地下熔巖沿著地殼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 )A.地震 B.噴泉 C.火山8.在火山噴發的過程中,噴射出來的熔巖冷卻后形成的巖石是( )A.沉積巖 B.巖漿巖 C.變質巖CB四、簡答題。1.長白山天池是如何形成的 2.火山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 又會帶來哪些益處 長白山天池是一個火山口湖,由火山噴發形成。火山噴發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在火山口處形成盆狀凹陷,時間一長,積水成湖。危害:人員傷亡,毀壞家園,導致地震等其他災害。益處:肥沃土壤、珍貴礦產、清潔能源。(共14張PPT)第5課 風的作用一、知識速記1.風成地貌可以分為兩大類: 和 。、 屬于風蝕型地貌, 屬于堆積型地貌。2.風的地質作用主要形式有 、 _和 。3.風的力量會 巖石并且 巖石破碎物,對地形變化起著重要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和變化是 進行的。緩慢搬運磨蝕風的堆積作用風的搬運作用風的侵蝕作用沙漠風蝕蘑菇戈壁風積型地貌風蝕型地貌4. 的力量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后形成的搬運到遠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礫石,這便形成了 。被帶走的沙子在風或流水速度減小時下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 。沙漠沉積戈壁灘細小的沙、土大風或洪水二、重點實驗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一、填空題。1. 的力量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后形成的細小的沙、土 到遠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礫石,這便形成了 。被帶走的沙子在風或流水速度減小時_____ 下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 。 大風或洪水搬運戈壁灘沉積沙漠2.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對改變地形發生著緩慢的作用,例如空氣流動形成的 。 3.與地震和火山噴發相比, 對地形地貌的影響是緩慢的。 風風力二、判斷題。1.只有地球的內部變化會改變地形、地貌。( )2.風能吹起土壤和沙子,但不能改變巖石的形狀。( )3.戈壁灘、沙漠的形成與風有關。( )××√三、選擇題。1.如圖是梵凈山的“蘑菇石”,形成梵凈山的“蘑菇石”的主要原因是( )A.風的作用B.地震C.火山A2.關于風對地形的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風可以攜帶沙子,將沙子搬運到遠方B.大風可以把大塊巖石破碎形成細小的沙、土C.地震、火山和風對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C3.我國西北地區土地沙漠化嚴重,下列措施對防治沙漠化不利的是( )A.發展畜牧業B.重視植樹造林C.實施退耕還草A4.當風刮過地面的時候,風力能吹起土壤和細沙,風越強,它所攜帶的顆粒就越大。這句話描述的是( )A.冰川的作用 B.重力的作用C.海浪的作用 D.風的作用D5.地球內部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很多外部因素也能改變地形地貌,下列不屬于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現象是( )A.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 B.唐山大地震C.東非大裂谷的形成 D.戈壁灘的形成D6.下列地形的形成與風有關的是( )C四、連線題。(共12張PPT)第6課 水的作用一、知識速記1.雨點降落在 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2.地球上的水在 、 及 之間不斷循環。3.在地表的變化過程中, 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降落的和眾多的 都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4.當河水流速快時, 作用為主;當河水流速慢時,作用為主。沉積侵蝕河流雨水水大氣海洋陸地地面二、重點實驗降雨給土地帶來的變化。一、填空題。1.通過探究發現,雨水對土地具有 作用。 2.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 作用造成的。 3. 和 容易被雨水沖走,是因為它們比較輕。 侵蝕沉積土壤細沙二、判斷題。1.在雨水對土地的侵蝕過程中,土壤的顆粒越大越容易被水流帶走。( )2.河流會侵蝕土壤但不會侵蝕巖石。( )3.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蝕的一種現象。( )××√三、選擇題。1.不會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間發生較大改變的是( )A.冰川、火山 B.火山、地震C.流水、風 D.地震、重力2.下大雨時,山區路邊的水流往往是黃色的,是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 )A.小石子 B.腐殖質C.土壤和細沙 D.各種垃圾CC3.如圖,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A.風的侵蝕 B.水的侵蝕C.地震 D.重力侵蝕B4.黃河兩岸的土地被侵蝕的程度比長江兩岸大,原因可能是黃河兩岸( )A.植被稀少 B.土地坡度大C.降雨較多 D.以上都有關系D5.在模擬降雨給土地帶來的變化時,在小山丘的頂部撒上一些紅色沙子是為了( )A.使小山丘更結實B.使實驗現象更明顯C.使小山丘更美觀B6.下列有關降雨對土地的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A.降雨時,地面有了水流,會將巖屑和土粒沖到河里B.降雨過后,水泥路面保持原樣,因此地形是不會發生變化的C.降雨越大,地面水流速度越快,土壤顆粒被帶走得越多D.降雨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B四、簡答題。一條河流從崎嶇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勢平緩的平原,其上游河床布滿了大石頭,中游河床堆積了很多的鵝卵石,下游河床堆滿了細沙。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上游:地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奔騰的河水會擊碎巖石,只有大石頭能沉在河底,較小的石塊會隨流水運動。河流中的石塊會相互碰撞、摩擦,逐漸形成鵝卵石、細沙等。中游:水流變慢,鵝卵石沉積在河床上,細沙繼續隨水流動。下游:水流變得緩慢,細沙也不能隨水流動,沉積在下游河床。(共11張PPT)第2課 地球的結構一、知識速記1. 相互碰撞、分離、平移導致地表變化。2. 和 是由于地球 的運動造成的。3.地殼的運動常常會使 發生彎曲。巖層內部地震火山噴發大陸板塊二、重點實驗地球的結構。一、填空題。1.地球的內部結構由外向內可以分為 、 和 。 2. 和 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劇烈釋放,它能使局部地形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的變化。 3.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 、 和_________ 三大類。 4.地球內部越深的地方溫度越 。 地殼地幔地核地震火山噴發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高二、判斷題。1.地殼是由各種巖石組成的。( )2.滄海永遠不會變成桑田,更不用說變成高山了。( )3.目前,地球上的陸地是一塊整體。( )4.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斷變化的。( )√××√三、選擇題。1.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地心到表面可以分為( )A.地核、地幔、地殼 B.地殼、地核、地幔D.地殼、地幔、地核 C.地核、地殼、地幔2.下面的現象中,與地殼運動無關的是( )A.火山噴發 B.地震 C.四季的形成AC3.下面的現象中可以使地形瞬間發生較大變化的是( )A.河流的沉積 B.巖石的風化 C.火山噴發與地震4.不同種類的巖石組成了( )A.地殼 B.地幔 C.地核CA5.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如果把雞蛋作為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當于( )A.地殼 B.地幔 C.地核6.巖石學家判斷巖石的種類是通過觀察巖石的( )A.顏色 B.光滑程度 C.成分和顆粒BC四、連線題。五、實驗探究題。 奇奇學習了科學課中的《地球的結構》之后,回家做了一個模擬實驗。他找來幾張紙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手放在紙的兩端。1.他先把兩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間擠壓,他觀察到紙的中間會形成 。 這是一個模擬實驗,紙模擬的是 ,手擠壓的力模擬的是 。 凸起巖層地球內部運動的力2.通過這個實驗,他推測:如果在現實中,巖層受到力的作用相互擠壓會 ,如果這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話,就會 。 隆起形成山脈使巖層斷裂形成地震或火山噴發(共14張PPT)第3課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知識速記1. 和 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震主要是的運動引起的。2. 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3.地震時, 、 。不倚靠門窗不要坐電梯巖層地殼火山噴發地震4.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地震只能被 ,不能被 。5.常見的地震前兆有 、 、等。動物驚慌不安井水冒泡地下水突升阻止預測二、重點實驗了解地震的成因。一、填空題。1.地殼的巖層相互擠壓時會形成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容易造成 。 2.天然地震是一種 現象,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 震動。發生地震時,地面震動的幅度有時可達數米,能在短時間內改變 。 3.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地震自然地表地貌地殼運動二、判斷題。1.地震發生前是不會有任何征兆的。( )2.發生地震時,盡可能乘坐電梯逃生,這樣又快又安全。( )3.巖層的斷裂、錯動可能引發地震。( )4.發生地震時,如果在一樓應立即離開屋子,到空曠的地方。( )××√√三、選擇題。1.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類型主要是( )A.構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人工地震2.地震大多數發生在( )A.陸地的城市中 B.沙漠和荒野中C.海洋中 D.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AD3.像地下核爆炸或工業爆破引起的地震屬于( )A.火山地震 B.塌陷地震 C.人工地震4.面對地震,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A.掌握規律,杜絕地震B.研究規律,及時避險C.沒有預兆,聽天由命CB5.當地震發生時,引起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地震造成的建筑物( )A.破裂 B.搖晃 C.瞬間坍塌6.在地震發生時,我們應學會保護自己,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從高樓往下跳B.在堅固的物體下面躲避C.選擇有承重的墻角躲避CA7.我國巍峨挺拔、風光旖旎的黃山、華山、廬山、泰山等,都是地震后形成的斷塊山(如圖所示),地震的力量來自( )A.地球表面的熱量B.地球內部的運動C.人為的能量D.地球外部的多種力量B四、生活運用題。 一位記者報道:凌晨3點10分,一個沉悶的聲音突然響起,從窗外望去,地平線上有耀眼的光出現。大地劇烈抖動起來,很多人來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據此回答下面題目。1.該現象預示著發生的地質災害是( )。A.火山噴發 B.滑坡 C.地震C2.當發生此類災害時,如果被埋在廢墟下,最佳的求救方式是( )。A.大聲呼叫B.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C.拼命找地方爬出去B3.此類災害( )。A.主要發生在海洋邊緣地帶B.一般多發生在暴雨集中的季節C.會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是最嚴重的地質災害C4.如果發生地震,你該怎樣保護自己 地震發生時,頭腦要保持冷靜,做出敏捷反應是保障安全的關鍵。如果正在高層樓房內,不貿然外逃,選擇較安全的地方,如衛生間、廚房及墻角躲避。如果在一樓或室外場所,要立即到開闊地帶避震。(共14張PPT)第7課 總結我們的認識一、知識速記1.土地 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和 的大小都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2.有植物覆蓋,土地受到侵蝕的程度 ;無植物覆蓋,土地受侵蝕的程度 。3.在坡度 的地方,水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蝕。4. 在不斷地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也會使土壤流失,影響我們的生活。侵蝕大大小降雨量坡度二、重點實驗植物對侵蝕的影響。一、填空題。1.地表 植物覆蓋比 植物覆蓋受到的侵蝕程度嚴重。 2.土地被侵蝕的程度與降雨量有關: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蝕的程度越 。 3.地球的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聳的 、低平而寬廣的 、延綿起伏、海拔較低的 ,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 。 無有大高山平原丘陵盆地二、判斷題。1.黃土高原的溝壑是風的侵蝕作用形成的。( )2.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實驗需要做對比實驗。( )×√三、選擇題。1.形成海岸邊的懸崖、石柱和礁石都是因為( )A.河流的作用 B.海浪的侵蝕 C.風的作用B2.在我國,黃河入海口的沙洲(如圖)形成的原因是( )A.人類長期勞動改造的成果B.河流中泥沙沉積的結果C.海水倒灌,海沙堆積B3.下面不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是( )A.有無植物 B.降雨量大小 C.打雷的聲音4.在研究植物對土地侵蝕的影響時,應改變的條件是( )A.降雨量大小 B.土地坡度大小 C.有無植物覆蓋CC5.以下情況中,被侵蝕程度最小的是( )A.坡度小,有植物覆蓋,降雨量小的土地B.坡度大,有植物覆蓋,降雨量大的土地C.坡度小,無植物覆蓋,降雨量大的土地A四、實驗探究題。某科學小組研究植物對侵蝕的影響后,為了探索還有哪些因素會對侵蝕產生影響,便對一塊400平方厘米的土地做了下面表格中的實驗。請仔細閱讀表格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問題。土地序號 降雨量的大小 模擬土地的坡度 有無植物覆蓋 徑流中黏土和細沙的情況1 大雨 30度 無 很多2 大雨 20度 無 很多3 小雨 30度 有 很少4 大雨 20度 有 較少5 小雨 45度 有 較少6 小雨 30度 無 較少1.小明選擇了1號和6號土地來研究,他是想研究什么因素對侵蝕的影響( )。A.降雨量的大小 B.坡度的大小 C.有無植物覆蓋2.要研究植物覆蓋對侵蝕的影響,不能選擇下列哪兩塊土地( )。A.2號和4號 B.3號和6號 C.1號和5號AC3.該實驗中判斷土地被侵蝕程度的依據是( )。A.雨水的清澈情況B.土地吸水的多少C.徑流的渾濁程度C4.小明選擇5號和6號土地對比研究,得出“有無植物對土地的侵蝕沒有影響”的結論。你認為科學嗎 。你的理由是 。不科學他在實驗中同時改變了坡度和有無植物覆蓋兩個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1課 地球的表面.ppt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2課 地球的結構.ppt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3課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ppt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4課 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ppt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5課 風的作用.ppt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6課 水的作用.pptx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7課 總結我們的認識.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