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第一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導學案備課組:高二政治備課組 編號:11 時間:2014年10月 審核人:年級: 高二 班級: 姓名: 合作小組: 等級:【使用說明】1.認真閱讀學習目標,牢牢把握學習要求。2.認真閱讀課本P4~P9頁勾畫出主要知識,。3.預習自學部分要求所有同學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層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層嘗試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課后訓練案可先不做。4.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問題標識出來以備課堂上小組討論、突破。【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要記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中華文化的包容性。(2)理解中華文化的古代輝煌歷程。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的、歷史的分析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認識到中華文化的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學習重點、難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及原因課 前 預 習 案【教材助讀】1、古代輝煌的歷程①上溯 ,天命神權思想和“敬德保民”思想,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②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 。③秦的統一,促進了統一的 的發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④漢代, 確立了至尊地位。⑤隋唐時期,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進人了氣度恢弘的 。⑥ ,中華文化在史學、文學藝術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時也產生了影響后期封建社會發展的宋明理學。⑦明清時期,隨著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傳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面臨西方 的沖擊。2、薪火相傳,一脈相承1、 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1)、文字:(文字的作用):文字是文化的 ,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文字的發明,使 ,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文化是 。(2)史書典籍: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歷史經驗,重視保存 。3、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①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亡圖存的奮斗密切相關。實踐證明:只有在 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3)我們要全面認識 , , ,, , , 。【預習自測】1.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較,最突出的特征是A.出現的時間早 B.內容博大精深 C.歷史源遠流長 D.沒有吸收外域文化2.作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最有說服力的是①漢字 ②瓷器 ③史學典籍 ④郵票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下列關于我國史書典籍的說法不正確的有A.是中華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 B.相傳夏商時期就設立史官,編撰史書C.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典籍 D.清代對史學典籍進行修繕,成就最大4.近代中華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 ②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沖擊③維新運動的出現 ④洋務運動的出現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綜 合 探 究 案1、古代中華文化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2、完成中華文化的輝煌歷程表:發展時期 殷周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秦 漢 隋唐時期 宋元明 明清文化思想 天命神權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并廣泛吸收外域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傳入影響作用 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 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其中宋明理學對后期封建社會影響較大3、如何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課 后 訓 練 案1、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是 ( )A.秦的統一 B.文字的發明C.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D.撰寫史書2、下列不能體現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求同存異 B. 各具特色C. 兼收并蓄 D. 相互吸收3、下列對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 ( )①“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 ②對其他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盤吸收 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④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個發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種生機勃勃、昂揚向上的精神。一個前進的時代,必須要有向上的精神。我們要想實現全面的小康,就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 中華文化沒像其他文明一樣,因外族入侵而中斷、湮滅 ②漢字的演變與使用 ③史書典籍的傳承 ④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求同存異、兼收并蓄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5、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 )① 發源于黃河、長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③北宋時的《資治通鑒》為后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鑒 ④ 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但在近代,中華傳統文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這是因為 ( )A.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沖擊B.中華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C.八國聯軍的入侵 D.經濟全球化的沖擊7、“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淡轉,瓶身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韻味傳神的青花瓷穿越前年的歷史,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文化的 ( )A.包容廣納 B.推陳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遠流長8、1978年,時任巴黎市長的希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第一次來到秦俑博物館,不禁贊嘆:“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边@表明要真正了解中國,就必須了解中華文化的 ( )A.民族性 B.多樣性 C.古老輝煌的歷程 D.基本的價值追求9、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朝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10、隨著國家的對外開放與交流,英語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國的普及范圍越來越大,漢字拉丁化的傾向也尤為嚴重。王蒙沉痛地說:“遺失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之精髓與漢字原形,我們成了數典忘祖的新文盲?!边@是因為 ( )A.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 B.漢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C.每個漢字都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D.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CCCA1、古代中華文化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1)經濟、政治原因:經濟是基礎,經濟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縱觀我國文化發展的歷程,其繁榮時期無不是國家經濟發展較快、政治穩定、民族統一的時期。(2)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繼承性和相對獨立性,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發揚,也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3)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中外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廣泛吸收了外來文明,在這種兼收并蓄的過程中,中華文化得到充實。(4)歷史上的民族融合,促進了文化的交融和升華。2、發展時期 殷周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秦 漢 隋唐時期 宋元明 明清文化思想 天命神權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促進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的發展 儒家學說確立了至尊地位 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并廣泛吸收外域文化 延續隋唐文化的輝煌,在史學、文學藝術、科學等方面成就巨大,并產生了宋明理學 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傳入影響作用 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 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儒家思想正式形成 進入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 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其中宋明理學對后期封建社會影響較大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面臨沖擊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我們要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推陳出新、博采眾長。我們要培養創新精神,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等。課后練習 單項選擇題B B D D C A D C B D第六課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導學案備課組:高二政治備課組 編號:12 時間:2014年10月 審核人:年級: 高二 班級: 姓名: 合作小組: 等級:【使用說明】1.認真閱讀學習目標,牢牢把握學習要求。2.認真閱讀課本P4~P9頁勾畫出主要知識,。3.預習自學部分要求所有同學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層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層嘗試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課后訓練案可先不做。4.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問題標識出來以備課堂上小組討論、突破。【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要記住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對中華文化的意義,區域文化的特點。(2)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涵義,區域文化的成因。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的、歷史的分析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認識到中華文化的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學習重點、難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涵義,區域文化的成因。課 前 預 習 案【教材助讀】1、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 、展示人們的 有獨特的作用。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以其 的歷史、 的內涵、 的風格,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2、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重要標志之一??偟膩碚f,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 和 的特點。3、我國幅員遼闊,受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 特征。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 ,又保持著各自的 。4、聞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孜爾千佛洞等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古代的 、 、 以及 各族的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共同創造的。許多少數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學。其中,藏族的 、蒙古族的和科爾克孜族的 被并稱為三大英雄史詩。5、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6、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創造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 ,也是激勵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明天的不竭 。【預習自測】1、 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因為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具有( ) ①輝煌而悠久的歷史 ②豐富而絢麗的內涵 ③鮮明而獨特的風格 ④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文化,滇黔文化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征。這說明 ( ) A.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C.中華文化是各地區文化的松散集合 D.我國各地區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 3、“56個星座56枝花,56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睆奈幕峡矗?6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體現了?。? ) A.我國各民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B.我國各民族人民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C.我國的漢族文化取代了少數民族文化 D.中華文化比少數民族文化優越 5.中國藝術有許多獨到之處。以一種文字的書寫方式和筆跡的律動,表現出書寫者的情緒和審美的追求,從而使文字的書寫升華為一種藝術方式,這就是中國書法的精髓。與書法同源的中國畫,同樣表現出它的獨特性,所謂梅蘭竹菊的氣節、松石的高風,正是藝術的人生寫照。這說明 ( )①書法、繪畫藝術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6、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昂投煌狈从沉酥腥A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 階級性 B 包容性 C 民族性 D 地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 中 探 究 案1、(辨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只得益于漢字和史書典籍。2、華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聯系是什么?課 后 訓 練 案1、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組織全國數百名優秀學者,用十余年的時間編纂《四庫全書》。它涵蓋了十八世紀中期以前中國文化基本典籍,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觀?!端膸烊珪纷C明了A.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C.中國古代科技具有整體性的特點D.中華文化能夠求同存異、兼容并蓄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因為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具有①輝煌而悠久的歷史 ②豐富而絢麗的內涵 ③鮮明而獨特的風格 ④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以下關于我國科學技術成就的表述,正確的是A.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B.近代以來,逐步趕上了世界的先進水平C.我國古代的科技沒有實用性,傳播到國外后,才起到作用,如火藥、指南針等D.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極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寶庫。蒼穹、草原、氈包、駿馬、牧歌構成了一道奇麗的文化風景線,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生存模式和文化體系,展現了人類在不同自然條件下的非凡創造力,同時也為人們了解人類文化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和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提供了開闊的視野。據此回答4、5題。4、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寶庫。這表明A.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使中華文化絢麗多彩 B.草原文化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C.北方文化主要是指草原文化 D.北方草原文化最富有地方特色5、蒼穹、草原、氈包、駿馬、牧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構成了一道奇麗的文化風景線,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生存模式和文化體系,展現了人類在不同自然條件下的非凡創造力。這主要體現了①不同的自然條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榮是中華生態觀的重要理念 ③文化多樣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樣性 ④社會實踐是文化創造的源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蘇州古典園林是一朵絢麗的藝術奇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把中國的詩詞、繪畫等融為一體,造園藝術獨樹一幟,是江南古典園林的精髓,給人以美的精神享受,這說明① 中華藝術對于人民情操的陶冶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獨特的作用 ②中華文化的藝術具有鮮明而獨特的風格 ③中華文化的藝術具有豐富而絢麗的色彩 ④中華文化獨樹一幟,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7、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黃河流域8 ( http: / / www.21cnjy.com )0萬平方千米,長江流域180萬平方千米,而當時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來的面積也只是中國的1/15或1/20。所以,氣魄、宏偉的統一文明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點。由此可見① 中華文化就是中華文明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華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 我國各族人民對中國文化有認同感和歸宿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優秀的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中華文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以眾為師,以各國人民為師,不斷學習和創造的過程。這體現了A.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B.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C.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D.中華文化具有繼承性9、“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從文化特點的角度看,這兩句話反映了A.文化的源遠流長 B.文化的博大精深C.文化的區域特征 D.文化的包容性清明節不能只當成是掃墓的節日。我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些地方的清明節還有與眾不同的風俗。如有的地方清明節有采地菜做米果吃的習俗;還有的地方有在清明節放風箏的習俗,人們把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然后放飛;此外還有植樹、蕩秋千等。這說明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區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貢獻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AADB1、(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漢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和史書典籍,有其合理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數千年來,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作用。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能夠使大量的歷史經驗、資料史實記載并流傳下來。(2)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還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它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2、(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從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來說)(2)他們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從各民族文化的地位來說)(3)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從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來說)(4)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大精深。各組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從意義上來說)單項選擇題A A D A C C D B C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師原創】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導學案 第六課第一框導學案.doc 【教師原創】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導學案 第六課第二框導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