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備課組:高二政治備課組 編號:5 時間:2014年9月 審核人:年級: 高二 班級: 姓名: 合作小組: 等級:【使用說明】1.認真閱讀學習目標,牢牢把握學習要求。2.認真閱讀課本P4~P9頁勾畫出主要知識,。3.預習自學部分要求所有同學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層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層嘗試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課后訓練案可先不做。4.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問題標識出來以備課堂上小組討論、突破。【學習目標】1、了解民族文化的差異性,闡述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表現,分析文化多樣性存在的意義。理解國際文化事務中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2、通過介紹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3、通過分析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其表現,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點、難點】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確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2、理解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和原則;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課 前 預 習 案【教材助讀】(一)異彩紛呈 交相輝映1、民族節日——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形式之一(1)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特別積淀。(2)慶祝民族節日,是 的集中展示,也是 的集中表達。(3)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我們可以領略 。2、文化遺產——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形式之二(1)地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 的重要標志。(2)意義:不僅對于研究 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 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3)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以 的方式確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并給予保護。(二)透視文化的多樣性1、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其表現(1)含義:是指 。(2)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可見諸于 等各個方面。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之間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和 。(3)文化是世界的,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 ,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三)尊重文化多樣性1、態度:既要 ,又要 。不同民族之間,應該 ,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 、 文化的多樣性。2、必要性:(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 內在要求;(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的必然要求。3、原則和意義(1)原則:民族平等原則;各國文化一律平等原則(2)具體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 、 、 。(3)意義: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各國人民才能 、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 , 。【預習自測】1、“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形象地說明 ( )A、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B、世界必須形成統一的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D、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2、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這是因為 ( )A、文化具有多樣性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C、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規律3、我國城市建設中“南方北方一個樣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城小城一個樣,城里城外一個樣”,這種“千城一面”現象 ( )A、體現了當代世界建筑文化的發展趨勢 B、是批判繼承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結果C、不符合人們對城市建筑文化多樣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設統一規劃的需要4、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徽是“一只火鳳凰頂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一個火紅的太陽”。 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會徽設計融人了中國文化特色和嶺南文化元素,為廣州、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貢獻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這表明 (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異和個性C.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世界各國的文化逐漸走向趨同5、什么是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有哪些?6、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樣性?7、為什么說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 中 探 究 案【探究1】《沈陽日報》載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過端午節?》指出,今天我們在家還包粽子嗎?門上還掛菖艾嗎?孩子腰間還別香袋嗎?我們還誦《離騷》嗎?誰又劃龍舟?……記得在幾十年前,沈城民間還有濃厚的慶端午節習俗。可是現在,當一些洋節熱得不得了,端午節卻在我們眼里逐漸淡化。對此,有人主張“抵制洋節”,有人則主張“引進洋節”。請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認識。【探究2】中歐關系源遠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長,雙方都曾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做出過卓越貢獻。近幾年,中歐關系是國際關系中的一大亮點。溫家寶總理曾訪問歐洲,他在回答“中歐是同在一條船上還是同在一座橋上”的問題時,溫總理回答說,中歐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我們共同利益廣泛,又有合作的需要,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同在一條船上。但由于中歐歷史、社會、文化傳統不同,因此在某些問題上有分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同在一座橋上,一座溝通友誼、加強磋商、解決分歧的橋上。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邀請,英國首相卡梅倫于2010年11月9日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訪問促進了中英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問題: 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看待中歐文化傳統的不同 【當堂檢測】1、上海世博會會徽“世”與數字“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0”以及英文書寫的“EXPO”、“SHANGHAI,CHINA”巧妙組合,充分體現了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之所以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因為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 ②各國都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 ③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融合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2、高鐵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在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喝早茶,到長沙聽笑話,再到武漢賞櫻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下午到嵩山看少林”。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 ( )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視野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和諧”,“和諧”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傳達了中國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理念:只有尊重各國文明的多樣性,世界才能和平發展。尊重不同文明有利于(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③發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進世界文化繁榮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課 后 訓 練 案從2010年2月15日開始,“文化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分赴北美、南美、歐洲、亞洲和大洋洲有關國家演出,通過展示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與海外僑胞及外國友人共賀新年。據此回答1~2題。1、海內外華人共賀新年、歡度春節( )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是中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③是中華民族文化成就的標志 ④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財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中國春節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正被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關注、參與。由此可以看出(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B.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可能具有世界的意義C.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據此回答3~4題。3、我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A.是為了揚中華民族之名 B.是為了保護本民族獨享獨有的文化財富C.有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D.是為了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4、目前,我國有38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文化遺產( )①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③有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④主要被用來開發旅游資源,促進經濟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2010年5月9日是母親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母親節這天,日本人送給母親的是紅石竹,泰國人送茉莉花,大多數國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愛。而中國人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禮物。這說明( )①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文化無國界,民族節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漸消失③文化影響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 ④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前文化部長、政協副主席孫家正曾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創新因交流而迸發。”“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強調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必須堅持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C.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文化交流D.文化多樣性是世界發展的根本動力7、上海世博會各參展國與國際組織在展館 ( http: / / www.21cnjy.com )設計和建筑上,創意獨特,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中國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表達了中華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尼泊爾館則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滿都在兩千余年歷史中,作為建筑、藝術、文化中心的幾個輝煌時刻,通過建筑形式的演變來展現城市的發展與擴張;非洲聯合館帶您進入充滿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陸……這些展館又不約而同地凸顯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經濟理念,表達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從文化生活角度,說明上海世博會各展館設計理念反映的道理。第三課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備課組:高二政治備課組 編號:6 時間:2014年9月 審核人:年級: 高二 班級: 姓名: 合作小組: 等級:【使用說明】1.認真閱讀學習目標,牢牢把握學習要求。2.認真閱讀課本P4~P9頁勾畫出主要知識,。3.預習自學部分要求所有同學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層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層嘗試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課后訓練案可先不做。4.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問題標識出來以備課堂上小組討論、突破。【學習目標】1、知道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列舉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說出它們各自的特點。2、培養學生熟練使用大眾傳媒的能力。3、增強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習重點、難點】1、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2、文化傳播的途徑。課 前 預 習 案【教材助讀】(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1、文化傳播: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 、 、 ,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2、文化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 , 。(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媒及其發展:文化傳播總要通過一定的媒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實現。傳播媒介簡稱傳媒。傳媒大體經歷了 、 、 、 等發展階段。2、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 為標志的。(2)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 、 、 、 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3)大眾傳媒的優點:能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大程度地 ,匯集 ,日益顯示出 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 。(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要更加 ,又要更加 。【預習自測】1、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文化傳播的手段是否一致?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是什么?3、什么是大眾傳媒?大眾傳媒的特點?4、“傳道、授業、解惑”體現了( )A.思想運動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 B.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的進步C.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D.遠程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動 ②網絡互動 ③教育 ④人口遷徙 ⑤紅色旅游 ⑥科考隊南極考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6、秦國攻滅楚國后,為了加強對南方地區的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派50萬官兵駐扎嶺南地區。這使得相當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粵東北地區,對當地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統一中國后,為了戍邊和開發新區,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嶺,人數近百萬,對長城沿線和華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體現的文化傳播途徑是( )A.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B.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C.戰爭是文化傳播的根本途徑 D.古代商貿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 中 探 究 案【探究1】1、如今依托電子技術、微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已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全球范圍的聯系和交往日益緊密、便捷。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眼光回答:(1)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給大眾傳媒手段帶來了哪些變化?(2)面對全球化趨勢,在文化交流上我們應怎么做?【探究2】2、2003年10月至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4年7月,中國在法國成功地舉辦了“中國文化年”,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法國在中國舉辦“法國文化年”。結合課本文化交流有關知識回答這種互辦文化年的意義【當堂檢測】1、“傳道、授業、解惑”體現了( )A.思想運動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B.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的進步C.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D.遠程教育活動對文化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動 ②網絡互動 ③教育④人口遷徙 到 ⑤紅色旅游 ⑥舉辦“中法文化年”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3、下列活動有利于推動巾華優秀文化傳播的是( )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 ②唐朝玄奘西行③明代鄭和下兩洋 ④絲綢之路開通⑤胡錦濤主席訪問南美⑥中國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4、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電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實況轉播覆蓋了214個國家和地區,觀眾達45億人。第11屆奧運會首次通過電視實況轉播,只有16.2萬觀眾觀看了轉播。以上事實說明( )①大眾傳媒已日益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大眾新傳播已取代舊的傳媒③大眾傳媒顯示了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眾傳媒克服了舊的傳媒的局限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課 后 訓 練 案1.第11屆奧運會首次通過電視實況 ( http: / / www.21cnjy.com )轉播,共有16.2萬觀眾觀看了轉播;第14屆奧運會,英國廣播公司以3 000美元獲得電視轉播權,倫敦周圍80千米內約有50萬人觀看了轉播;第18屆奧運會首次通過衛星向全球進行實況直播,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比賽進程,如同身臨其境;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電子方式、數字方式進行轉播,其中包括網上的高清轉播、手機電視等。美國NBC網站,視頻觀看者是雅典奧運會的30倍,手機視頻下載量是都靈冬奧會的20倍。在中國,有1.02億觀眾在網上收看相關的比賽,還有1.46億觀眾通過網絡點播方式收看轉播。全球范圍內有77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網上頻道。以上事實說明( )①大眾傳媒已日益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 ②大眾傳播已取代舊的傳媒 ③大眾傳媒顯示了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特大功能 ④大眾傳媒克服了舊的傳媒的局限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活動有利于推動巾華優秀文化傳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 ②唐朝玄奘西行 ③明代鄭和下兩洋 ④絲綢之路開通 ⑤胡錦濤主席訪問南美 ⑥中國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3、下列活動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的是( )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②唐朝玄奘西行 ③明代鄭和下西洋 ④絲綢之路開通⑤中國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4、 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開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以來,給老、少、邊地區送去了知識和技術,為這些地區脫貧致富做出了貢獻。大學生支援著送文化下鄉作為一種文化活動主要是文化------的過程( )A.生產 B.傳播 C.積累 D.交流5、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很早就關注文化的傳播。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傳播文化的壯舉,至今為人稱道。他所講得“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終日思之,不如學之”,“朝聞道,夕死可矣”等,已經涉及到文化傳播的一些規律性問題。美國著名傳播學家威爾伯 施拉姆在談到中國文化傳播時說:“我們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與理論的人,看到中國常青的文化和她悠久的‘傳’的藝術傳統,總免不了會肅然起敬……許多人已注意到現代中國人在‘傳’的學問上認識的深刻與精到,不但反映了悠長的歷史傳統,且常能推陳出新。”(1)生活在現代社會,你了解的文化傳播方式或途徑有哪些?選取自己熟悉的傳播方式并說明其特點。(2)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如何為傳播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師原創】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導學案 第三課第一框.doc 【教師原創】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導學案 第三課第二框.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