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度與物態變化導學案知識點(一)、溫度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單位:①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②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③換算關系T=t + 273K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③分類及比較: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 1℃ 1℃ 0.1℃所用液體 水 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④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熔化圖象: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1)達到熔點。(2)繼續吸熱。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圖象: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凝固的條件:⑴ 達到凝固點。⑵ 繼續放熱。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三)、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蒸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叫蒸發。發 影響因素:(1)液體的溫度;(2)液體的表面積;(3)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作用: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沸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騰 沸騰條件:(1)達到沸點。(2)繼續吸熱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②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 叫液化。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作用:液化放熱(四)、升華和凝華①升華: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②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練習題、選擇題1. 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霧、霜、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關于圖中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B. 圖乙中,樹葉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C. 圖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D. 圖丁中,群山間霧的形成是升華現象2. 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豐富,體驗感強,深受同學們喜愛。下列實踐活動中,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蒸發的是( )A. 給果樹剪掉多余的枝葉 B. 為移栽的瓜苗蓋上地膜C. 給山坡上的小樹苗澆水 D. 將潮濕的稻谷攤開晾曬3.如圖所示,國畫描繪的美景中蘊含了豐富的物態變化知識。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層是升華形成的B.圖乙,荷葉上晶瑩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C.圖丙,山林間的縷縷薄霧是液化形成的D.圖丁,枝頭上的奇景霧凇是熔化形成的4. 四季分明的臨沂有許多美麗的自然現象.下列現象由于凝華形成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薄霧縹緲C. 秋天,露珠晶瑩D. 冬天,霧松簇簇5. 水無常形,于千變萬化中孕育自然奇觀,下列水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br/>A. 雪融成溪 B. 氣結成露C. 氣凝成霜 D. 水滴成冰6. 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60℃7. 詩詞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下列詩句中所指的物態變化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br/>A.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B.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一—“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C.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霧”的形成是蒸發現象D.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8. 冬天,室外佩戴口罩,眼鏡片上會出現白霧。下列現象與上述“白霧”的成因相同的是( )A. 吃冰棒時常出現冰棒粘舌頭的現象 B. 冬天,大巴車窗內側出現冰花C. 放置在冰箱外的蔬菜水果容易變蔫 D. 水燒開后,壺嘴上方有大量白氣冒出9. 端午節煮粽子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燃料燃燒為內能轉化為化學能 B. 打開鍋蓋上面的白霧是水蒸氣C. 加熱粽子是利用做功增加內能 D. 聞到粽子的香味是因為擴散現象10. “滴水成冰”描述的是下列物態變化中的( ?。?br/>A. 凝華 B. 升華 C. 熔化 D. 凝固11.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驚艷開場!對于圖所示節氣中涉及的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br/>A. 圖甲:雨的形成是汽化 B. 圖乙:露的形成是熔化C. 圖丙:霜的形成是凝華 D. 圖?。貉┑男纬墒悄?br/>12. 大好河南,風光無限.關于我省自然風景中涉及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云臺山霧氣環繞——霧的形成需要吸熱B. 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熱C. 老君山霜打枝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D. 雞公山朝露晶瑩——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13. 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br/>A. 壺口“白氣” B. 濃霧消散C. 冰雕變小 D. 冰雪消融14. 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需要放熱的是( ?。?br/>A. 濕手被吹干B. 冰袋中的冰變成水C. 樟腦丸消失D. 口中呼出的“白氣”、填空題1.小帥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兩者中__________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11甲所示為______℃;圖11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______。2. 在探究水的沸騰特點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組裝實驗裝置時,支撐燒杯的鐵圈和懸掛溫度計的鐵桿,應先固定______(選填“鐵圈”或“鐵桿”).(2)實驗過程中,燒杯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3)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水的沸點為_______℃;繼續加熱,溫度計的示數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較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選填“水的質量偏大”或“當地氣壓偏低”).3. 隨著G1587次列車(如圖)緩緩駛出站臺,魯南高鐵真正融入全國高鐵網。(1)站臺上設有黃色安全線,與列車高速駛過時車體附近氣體流速大,壓強______(選填“大”或“小”)有關;(2)乘坐該趟列車的小明進入溫暖的車廂時,眼鏡片上立即蒙上了一層“水霧”,這是水蒸氣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4. 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1)除溫度計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2)組裝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時,應按照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3)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這時小明觀察到水中產生氣泡的現象如圖______所示;(4)圖丁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描繪的水的沸騰圖像,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不是100℃,這是因為______(選填序號)。A.實驗操作錯誤造成的B.實驗誤差引起的C.當地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5. 某小組加熱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溫度變化的特點,根據測量數據在圖示坐標紙上描出了相應的點。(1)請把圖上的點連接起來,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_________;(2)實驗表明:在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________(選填“保持不變”或“不斷上升”)。6. 小強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小強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________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7. 蒸米時,從木桶中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_________形成的(填物態變化名稱)。8. 利用低溫箱和溫度傳感器探究不同溫度的水降溫的快慢,溫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并自動記錄水溫,如圖甲所示。(1)實驗時,在三個相同的杯子中加入________相同、初溫不同的水。將溫度傳感器的探頭浸沒水中測量水溫時,應注意探頭不要_________;(2)將三杯水同時放入-30℃的低溫箱中冷卻,箱內的風扇可使箱內氣流穩定循環,使得三杯水受冷環境_________;(3)同時用三個溫度傳感器分別監測三杯水的溫度,并獲得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分析圖象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初溫高的水降溫_________(填“快”或“慢”);水在凝固過程中,_________熱量,溫度保持不變;(4)為提高實驗結論的普遍性,實驗時應在每杯水中放入多個探頭,對杯子中不同的_________水進行測量。9. 如圖所示,圖中溫度計讀數為___________°C。10. 如圖甲所示,思考樂琴琴同學探究“水的沸騰與加熱時間的關系”,水的質量為100g,實驗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表。min 0 0.5 1 1.5 2 ...... 12℃ 94 ? 96 97 98 ...... 98(1)當加熱0.5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讀數為______℃;(2)根據示數研究得出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特征是:水沸騰時持續吸熱,溫度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3)思考樂琴琴同學實驗過程中,水沸騰時溫度小于100℃,原因是______;(4)如何減少加熱時間,請給思考樂琴琴同學提個建議:______;11. 如題圖所示,小明在某次觀察晶體升華現象時,用酒精燈加熱裝有某晶體顆粒的錐形瓶,發現錐形瓶內出現有色氣體玻璃板瓶內底部還出現少量液體。氣體形成的過程需要___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該晶體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12. 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水中產生大量氣泡,溫度計示數保持不變,如圖所示,說明水沸騰時,溫度______,沸點是______℃。13. 小明按圖所示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組裝器材時,應按照________(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2)當水溫升高到93℃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填入下表,同時觀察水中發生現象。時間/min 0 1 2 3 4 5 6溫度/℃ 93 95 97 99 99 99 99根據實驗現象和表中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燒杯中水的沸點是________℃;(3)實驗結束后,小明取下燒杯上的蓋子,發現蓋子上有水珠,請從物態變化的角度簡要寫出水珠的形成過程:________;(4)若按圖所示裝置用燒杯中的水為試管中的水加熱,試管中的水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沸騰。14. 如圖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種網紅食品——“炒酸奶”。將的液態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態氮迅速汽化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熱量,使酸奶瞬間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塊。答案、選擇題A 2.D 3.C4.【答案】D【解析】【詳解】冰雪消融為融化現象,霧為小水珠,薄霧縹緲為液化現象,露珠晶瑩為液化現象形成小水珠,霧凇為氣體遇強冷空氣凝華形成.5.【答案】A【解析】【詳解】A.雪融成溪,雪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A符合題意;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熱量,故B不符合題意;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D.水滴成冰,水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6.【答案】B【解析】【詳解】金屬屬于晶體,其溫度達到熔點并且繼續吸熱時,金屬就會融化。根據題目表述此金屬的熔點在15℃到45℃之間,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7.【答案】A【解析】【詳解】A.霜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固態,故A正確;B.雪是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華成冰晶形成的,故B錯誤;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錯誤;D.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故選A。8.【答案】D【解析】【詳解】室外佩戴口罩,眼鏡片上會出現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A.冰棒粘舌頭是唾液凝固,屬于凝固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冬天,大巴車窗內側出現冰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屬于凝華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放置在冰箱外的蔬菜水果容易變蔫,是水果蔬菜中的水分蒸發造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水燒開后,壺嘴上方有大量白氣冒出,是壺里高溫的水蒸氣跑出口后遇到冷空氣液化成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9.【答案】D【解析】【詳解】A.燃料燃燒時發生化學反應,并釋放出熱量,所以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B.打開鍋蓋上面的白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C.加熱粽子時,開水放出熱量,粽子吸收熱量,所以是通過熱傳遞增加內能,故C錯誤;D.聞到粽子的香味是香味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是擴散現象,故D正確。故選D。10.【答案】D【解析】【詳解】“滴水成冰”意思是由于溫度較低,下落的水滴放熱變成了冰,從液態變成固態,這個過程叫凝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1.【答案】C【解析】【詳解】A.雨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或云層中小冰晶下落過程熔化成的小水滴形成的,均不屬于汽化,故A不符合題意;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題意;CD.霜與雪的形成過程一樣,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答案】D【解析】【詳解】A.霧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熱,故A錯誤;B.物質從固態變成液體的過程叫熔化,雪熔化需要吸熱,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放熱,故C錯誤;D.露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需要放熱,故D正確。故選D。13.【答案】A【解析】【詳解】A.壺口“白氣”是壺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又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題意;B.濃霧消散是小水珠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冰雕變小是冰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是升華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4.【答案】D【解析】【詳解】A.濕手被吹干,發生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A不符合題意;B.冰袋中的冰變成水,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B不符合題意;C.樟腦丸消失,樟腦丸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C不符合題意;D.口中呼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D符合題意。故選D。、填空題1.燒杯 94 不變2.【答案】 ①. 鐵圈 ②. 液化 ③. 98 ④. 不變 ⑤. 水的質量偏大3.【答案】 ①. 小 ②. 液化4.【答案】 ①. 秒表 ②. 自下而上 ③. 93 ④. 乙 ⑤. C5.【答案】 ①. ②. 保持不變6.【答案】丙【解析】【詳解】小強自制的簡易溫度計是利用小瓶內水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工作的。當將此溫度計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時,小瓶中的水因受冷而收縮,細管中的水柱下降,則細管中的液面比甲低,故圖丙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答案】 . 液化8.【答案】 ①. 質量 ②. 接觸杯底或接觸杯壁 ③. 相同 ④. 快 ⑤. 放出 ⑥. 位置9.【答案】 . 2910.【答案】 ①. 95 ②. 不變 ③. 當地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 ④. 減少水的質量11.【答案】 ①. 吸熱 ②. 晶體的升華點和熔點很接近12.【答案】 ①. 不變 ②. 9913.【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99 ③. 見解析 ④. 不能14.【答案】 ①. 吸收 ②. 凝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