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講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知識點一 長度的單位1.國際單位測量是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測量首先需要一個標準,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一套統一的測量標準,叫做國際單位制。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①長度的國際單位:米②常用單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納米等。 ③單位符號及換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納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 =1000nm=103nm知識點二 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見的測量工具有鋼尺、皮尺、盒尺、游標卡尺等。分度值和量程測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叫做分度值,測量工具所能測量的范圍叫做量程。分度值和量程是測量工具的主要規格。刻度尺使用之前做到“三觀察”(如圖所示)觀察零刻度線的位置,看是否磨損;觀察量程是多少,實際測量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量程的刻度尺;觀察分度值是多少,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要達到的精確度,選擇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做到“五會”會選: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2)會放:刻度尺的刻度線緊靠被測長度且與被測長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某一整數刻度線與被測長度起始端對齊;會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線是否磨損; 看清測量范圍(量程);看清分度值(決定了測量的精確程度);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尺且與尺面垂直;。(4)會讀:讀數時,除了準確讀出分度值的數值(準確值),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字(估讀值); (5)會記:記錄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一個正確的測量結果包括三部分,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知識點三 誤差定義測量時,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存在的差異,這個差異就叫做誤差。誤差和錯誤的區別區別 概念 誤差 錯誤定義不同 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測量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等而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產生原因不同 儀器準確度不夠或者實驗的方法不完善;觀察著估讀時的偏差及環境對儀器的影響 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者記錄測量結果是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可否避免 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備注 減小誤差的方法: 校準測量儀器 改進測量方法 改選較精密的測量儀器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消除錯誤的方法: 正確使用測量工具 正確讀數知識點四 時間的測量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中,時間的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有:小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換算關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06μs。機械停表小表盤代表分鐘,1圈15min,大表盤代表秒鐘,一圈30s。【例題分析】類型一 長度的估測[例1]坐在溫馨的物理考場,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約為50 ,上體育課時你跑100m所需時間約為16 (填上合適的物理量單位).[例2]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填長度單位)的顆粒物,也稱之為可入肺顆粒物.一張紙的厚度約75μm= m.[例3]給下列數據填上單位:某同學身高1.65 ,課桌的長度是60.0 ,課本的長度是255.0 ;地球的半徑是6.4×103 .【舉一反三】[變式1]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約為50 ;上體育課時你跑100m所需時間約為14 ;一張光盤的厚度是1.2 (以上兩空均填物理量單位).[變式2]在下列橫線上合適的單位或數字:①2012年6月4日,在國際田聯鉆石聯賽尤金鉆的男子110米跨欄比賽中,劉翔跑出世界紀錄12.87 ;②小張同學的身高是1.65 ;③如圖中鉛筆的長度是 cm.[變式3]給以下的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某同學的身高是16.5 ;物理課本的厚度為7.5[變式4]給下列物體的長度填上合適的單位.(1)課桌的高度是80 ;(2)我國長江長約6300 ;(3)一個八年級男生的身高是165 .[變式5]下列對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填上合適的單位:A.中學生身高約16 ; B.物理課本長度約20 ;C.學校教室的長度約8 ; D.學生用圓珠筆直徑約4 .[變式6]在下面的測量數據后面填上恰當的單位:(1)一支鋼筆的長度是:0.13 (2)地球的半徑是:6400 (3)某同學身高是167.4(4)一本書的厚度是:18.5 .類型二 長度的測量[例1]小明同學在參加今年物理實驗考査時,用如圖所示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則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mm,物體長度為 cm.[例2]如圖所示,要正確測出物體A的長度,應選 (選填“甲”或“乙”)圖,物體A的長度為 .[例3]如圖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物體A的長度 cm.[例4]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定硬幣的直徑,測得4個硬幣的直徑是: cm.【舉一反三】[變式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甲、乙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甲尺測得的結果是 cm,乙尺測得的結果是 cm.兩次測量結果不同的原因是 .為了減小測量長度過程中的誤差,可以采用的辦法有 (寫一條即可).[變式2]如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的長度,該金屬片的長度是 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變式3]小明同時用兩把尺測量一個小物件的長度,如圖所示.請你幫他讀數,A尺的讀數為,B尺的讀數為 .比較結果,可以判斷用 尺測量更精確.[變式4]如圖,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變式5]如圖所示用刻度尺甲.乙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甲尺測得的結果是 cm,乙尺測得的結果是 cm.[變式6]小剛學了長度測量以后,在分組探究活動中,估計教室里所用課桌的高度約為0.8 (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測量橡皮擦的長度,如圖所示,橡皮擦的長度是 cm.[變式7]如圖所示,用A、B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長度,放置正確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該物體的長度為 cm.[變式8]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圖測一枚紐扣的直徑,紐扣的直徑是 cm.[變式9](2015 淮安校級模擬)讀出下列測量結果:(1)鉛筆的長度為 cm.(2)秒表顯示時間為 S.類型三 刻度尺的使用[例1]圖中,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 (選填“A”或“B”).物體的長度為 cm.[例2]在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前,先要注意觀察刻度尺的 、 、和 ,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要注意記錄 和 兩個部分。[例3]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去測量一物體的長度,五次測量的結果分別是 5.32cm、5.34cm、5.335cm、5.35cm、5.53cm,其中錯誤的是 ,無意義的是 ,物體的長度應記作 cm.[例4]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首先應仔細觀察刻度尺,找出它的“0”線,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準確程度)和量程.并注意:(1)使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 被測量的物體,并且尺的位置要 ;(2)使刻度尺的 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觀測、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 .(3)記錄測量結果時,既要記錄數字,又要注明 .測量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測量值應包括準確值和 值,前者對應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對應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 位數值.[例5]小宇在用刻度尺測量一截鉛筆的長度時,特意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度數,如圖所示,他發現三種讀數結果并不一樣.你認為正確的讀數角度應該是圖中的 (選填“甲”、“乙”或“丙”),該鉛筆的長度為 cm.【舉一反三】[變式1]用厚刻度尺側物體長度時,刻度尺的刻度要 被測物體,刻度尺放在被測物體上的位置不能 ,讀數時,視線要跟尺面 。[變式2](2014秋 泰山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測量物體長度的做法,不正確的是;[變式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測量一塊木頭的邊長,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這把直尺的分度值是 cm;(2)測量出的數字應該分為 值和 值兩個部分;圖中木塊邊長的讀數應為 cm;(3)該同學對同一邊長測量了三次,發現每一次測量的結果都有一點微小的差異,這是因為 造成的,為了使測量的結結果更準確,應該多次測量求平均值.[變式4]指出圖中測量長方體長度的二種使用方法中的錯誤.(a) ; (b) .類型四 誤差及其減小的方法[例1]如果說理論是物理的國王,那實驗就是物理的王后;實驗誤差不可避免,但減少實驗誤差的方法很多.例如①選用更精密的 ;②采用更合理的辦法;③多次測量取 值等.[例2]誤差是 之間的差異.軍事網上有一篇新聞,題目是:“我們建的是導彈陣地,不能有絲毫誤差: .你認為這個題目是 (選填“恰當”、“不恰當”),原因是 .[例3]誤差是測量值與 的差異;某同學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3次測量,結果分別為17.82cm、17.83cm、17.81cm,則測量的平均值是 cm.某同學教科書共180頁(書皮除外),測得180頁紙的厚度為0.63cm,則每張紙的厚度為 cm.【舉一反三】[變式1]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標準的刻度間隔大一些,那么用這把刻度尺測得的長度值將會 .(填“偏大”或“偏小”)[變式2]同一長度的五次測量結果記錄為: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記錄明顯錯誤的一次是 ,其他四組結果的尾數也不相同,這屬于測量中的 (誤差或錯誤)[變式3]某同學用分度值為mm的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五次的記錄數據分別為: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現錯誤的數據是 .物體的長度應為 .[變式4]小強同學四次測得一本書的長度,測量結果分別是26.23cm、26.22cm、26.24cm、26.22cm,則他測量物體的長度應寫為 cm,估計值為 .[變式5]一般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一把鋼尺在20℃時是準確的,如果在0℃時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則測量的長度數值比實際長度 .(選填“小”或“大”).這個偏差屬于測量中的 (選填“錯誤”或“誤差”).[變式6]有兩支最小分度相同的刻度尺A和B,在室溫下測同一長度時結果相同;在40℃的室內測同一長度時分別為LA和LB,但LA>LB.若將這兩支尺拿到-20℃的室外測同一長度,結果分別為L′A和L′B,則L′A L′B.(填“>”、“<”或“=”)類型五 時間的估測[例1] 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所用時間最接近1s的是 ( )A.呼吸一次 B.心臟跳動一次C.打一次哈欠 D.正常步行10m[例2]正常情況下,人走兩步路的時間約為 ( )A.100秒 B.1秒 C.1分鐘 D.10秒[例3]小紅看一場電影的時間約是 ( )A.1年 B.2小時 C.10秒 D.10分【舉一反三】[變式1]下列動作中,最接近于1s的是 ( )A.人打一次哈欠 B.人正常呼吸一次C.眼睛迅速眨一次 D.人體心臟跳動一次[變式2]教室的長度為10m,開班會時坐在后排的小剛走到講臺上去做演講,他走到講臺大約需要 ( )A.90s B.9s C.50s D.2s[變式3]在通常情況下,你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約是 ( )A.40次 B.140次 C.70次 D.200次[變式4]我校八年級同學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月考體育測試.你認為下列成績記錄符合實際的是 ( )A.立定跳遠成績為5m B.擲實心球成績為6.5mC.女子800m成績為40s D.男子1000m跑成績為50s[變式5]下列時間段與1min最接近的是 ( )A.百米賽跑所用的時間 B.成年人吃一頓飯的時間C.步行80 m所用的時間 D.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時間[變式6]下列過程經歷的時間接近1s的是 ( )A.運動員跑完100米的時間 B.光通過3×108m的時間C.普通手表的秒針轉一周的時間 D.人步行10m 的時間[變式7]一名初三學生以正常的步行速度從一樓登三樓所需的時間大約為 ( )A.1s B.lh C.0.5min D.10min[變式8]一塊橡皮從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均為 ( )A.0.5s B.2s C.3s D.5s類型六 時間的測量[例1] 如圖測量儀器中,用來測量時間的是 ( )A.刻度尺 B. 溫度計C. 停表 D. 托盤天平和砝碼[例2]如圖所示的機械停表的示數是 ( )A.8.4s B.38.4s C.3min38.4s D.3min8.4s[例3]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高速列車某次運動時刻如表所示,則列車在濟南西與南京南站之間的運行時間為 (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1 北京南 始發站 08:002 濟南西 09:32 09:343 南京南 11:47 11:524 上海虹橋 13:00 終點站A.2小時15分 B.2小時13分 C.2小時20分 D.2小時18分[例4]為了確保安全,避免樓道擁擠,我校允許11:55下課,這里11:55指 ( )A.時間 B.時刻 C.時間間隔 D.不一定[例5]一臺只有時針(斷針)和分針(長針)的時鐘,晝夜時針和分針重合 次;從上午9點整開始,分針經 s(精確到0.1秒)與時針第一次相遇.【舉一反三】[變式1]測電磁爐(1800W)燒開1升水所需的時間,測量三次(結果如下表),則燒開1升水所需時間的測量結果應該為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時間 5分13秒 5分09秒 5分14秒A.5分13秒 B.5分09秒 C.5分14秒 D.5分12秒[變式2]如圖所示的秒表記錄的時間是 ( )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變式3]秒表是上體育課時常用的測量工具,如圖所示的秒表示數為 s.[變式4]如圖秒表讀數是 .[變式5]如圖秒表的示數: min s.[變式6]如圖,秒表的讀數是 s.[變式7]在如圖秒表的讀數是 .[變式8]中央電視臺午間新聞聯播節目12:00開始,到12:30結束,新聞節目共 min,指的是 (填“時間”或“時刻”);12:00指的是 (填“時間”或“時刻”).[變式9]從上午7:49到下午1:07分,經過的時間是 h.[變式10]說出圖中鐘表的分度值:石英鐘 ,停表 .第1講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作業作業布置時間: 年 月 日 作業評講時間: 年 月 日 作業評級: ;1、(1)如圖所示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木塊的長度是___________cm.(2)小林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 (a) ;(b) ;2、如圖秒表的示數: min s.(2016 德州)如圖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一枚紐扣的直徑,紐扣的直徑是 cm.4、小明同時用兩把尺測量一個小物件的長度,如圖10所示。請你幫他讀數,A 尺的讀數為 ,B尺的讀數為 。比較結果,可以判斷用 尺測量更精確。5、 (2015·張家界)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填“A”或“B”),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cm.6、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確(兩空均選填“A”或“B”),按正確的方法讀出木塊的邊長為 cm.請你為下列的長度填上適當的單位:地球的半徑為6.4×103 ;人正常步行時,一步長約0.6 ;學生課桌的長度是60.0 。如圖是某同學測鉛筆長度示意圖,鉛筆長度為 .如圖所示,物體甲的長度為 cm,停表乙的示數為 s.二、選擇題10、用一把刻度尺測某一物體長度時,一般要測三次或更多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減小觀察刻度時,由于視線不垂直而產生的誤差B.減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產生的誤差C.減小由于讀數時,估計偏大或偏小而產生的誤差D.避免測量中可能出現的錯誤11、為了確保安全,避免樓道擁擠,我校允許11:55下課,這里11:55指 ( )A.時間 B.時刻 C.時間間隔 D.不一定12、小明用刻度尺正確操作,測得某物體的長為12.3cm,關于該測量結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結果是用最小刻度為1mm的刻度尺測量的B.該結果是用最小刻度為1cm的刻度尺測量的C.該結果中的“3”是估讀的D.該結果是中不存在誤差13、有五位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同一物理課本的寬度,測量結果分別為18.52cm,18.51cm,18.80cm,18.49cm,18.50cm,你認為下列數據最接近真實值的是 ( )A.18.564cm B.18.56cm C.18.505cm D.18.51cm14、對于家庭廚房用具的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值的是 ( )A.鍋鏟的長度約為1.2m B.餐桌的高度約為1.8mC.菜刀的質量約為4kg D.飯碗的容積約為300m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