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 課 戊戌變法導學案【思維導圖】【目標導學】知道公車上書的背景、經(jīng)過、認識其結(jié)果和影響、知道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維新派代表的主要活動、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內(nèi)容,認識變法的歷史意義、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導入新課】教師展示《時局圖》:戊戌變法前所面臨的政治局面。現(xiàn)在我們做一個假設:我們都生活于19世紀末這個動蕩的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 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火之中 談一談你的看法、想法。請2-3位學生回答。(隨機讓學生回答)和大家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6課:戊戌變法【學生自主研習】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1.公車上書的原因:2.公車上書經(jīng)過:3.公車上書的影響:4.宣傳變法:二.百日維新1.時間:2.開始的標志:3.內(nèi)容: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軍事4.歷史意義(1)性質(zhì):(2)意義:5.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板書設計】【課堂總結(jié)】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xù)努力奮斗【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事件的內(nèi)在邏輯和線索清晰;重點需要把握百日維新的內(nèi)容以及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可以引導學生把本節(jié)的重要內(nèi)容的因果關系,演變過程用圖示的方法反映出來。教師也把自己所畫的圖示逐步地展示給大家,并提供歷史口訣,識記歷史【課堂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 在戊戌變法的法令中,屬于政治方面的內(nèi)容是A.訓練新式軍隊 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C.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D.改革政府機構,裁轍冗官,任用維新人士2. “公車上書”的直接原因是 A.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 B.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C.清政府腐朽統(tǒng)治 D.《馬關條約》的簽訂3. 以下人物中不屬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A.譚嗣同 B.康有為 C.楊銳 D.劉光第4. 某學堂因廢八股,設西學而受到當?shù)毓賳T傳訊,他們抗辯道:“此乃當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這個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緒帝 D.宣統(tǒng)帝5. 在戊戌變法的法令中,屬于文化教育的內(nèi)容是A.訓練新式軍隊 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C.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D.改革政府機構,裁轍冗官,任用維新人士6. 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人民的愛國救亡運動有了新的變化,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內(nèi)因有( )①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fā)展 ③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④中國無產(chǎn)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7. 揭開維新變法序幕的是 A.公車上書 B.成立強學會 C.成立保國會 D.《中外紀聞》的發(fā)行8. 康有為發(fā)動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聯(lián)名上書的事件發(fā)生于A.1894年 B.1895年 C.1897年 D.1898年9. 下列戊戌變法的內(nèi)容中,在戊戌政變后保留下來的是( )A.準許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 B.設立京師大學堂C.促進農(nóng)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D.裁撤冗官,任用維新派人士10. 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A.強學會成立 B.“公車上書” C.京師大學堂設立 D.《萬國公報》創(chuàng)辦11. 1902年北京城茶館里四位中國人在聊天。張義說:“我參加過公車上書。”李辛說:“我參加過義和團運動。”王平說:“我家住在東交民巷。”趙陽說:“我在京師大學堂讀書。”他們當中誰的話不符合當時的現(xiàn)實( )A.張義 B.李辛 C.王平 D.趙陽12. 百日維新失敗的最主要的客觀原因是( )A.袁世凱的告密 B.光緒帝被囚禁C.頑固派勢力的強大 D.帝國主義的破壞13. 1895年為反對同日本議和而聯(lián)合在京各省舉人發(fā)起“公車上書”的是( )A.康有為 B.孫中山 C.陳獨秀 D.蔡元培14. 使康有為、梁啟超等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警醒并要求變法的事情是( )A.鴉片戰(zhàn)爭失敗 B.八國聯(lián)軍侵華C.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 D.洋務運動失敗15.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根本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fā)展B.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和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C.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救亡圖存掀起維新變法運動D.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二、 材料解析題16.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戊戌變法主要內(nèi)容類別 頒布的新法政治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經(jīng)濟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思想文化 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軍事 訓練新式軍隊請完成:(1)上圖是戊戌變法運動的領導人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材料二中頒布的新法,分析這次變法的歷史意義。(3)這次變法的結(jié)果如何?導致這種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7. . 讀右圖,完成問題:(1)圖中人物是誰?他代表哪個階層的利益?(2)他有心殺的“賊”指誰?(3)他為什么“無力回天”?18. 閱讀下列材料:慈禧太后(1835~1908),清咸豐帝之妃,同治、光緒兩朝實際最高統(tǒng)治者,滿洲鑲藍旗人。1894年日本發(fā)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年,適逢慈禧太后六十壽辰。為了給她祝壽,清政府挪用海軍經(jīng)費,修繕頤和園,布置點景。有主戰(zhàn)派大臣請求停辦“點景”,移作軍費。慈禧怒不可遏,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囚禁了支持戊戌變法的光緒帝,并殺害了以譚嗣同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請完成:(1)根據(jù)材料中描述的“挪用海軍經(jīng)費”,并叫囂“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殺害戊戌六君子等事件,簡單評價慈禧太后。(2)戊戌變法的哪些內(nèi)容對封建舊勢力沖擊最大?19. 閱讀下列材料:“祖宗之法是用來治理祖宗的領土的。今天祖宗的領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還有什么用呢?就拿總理衙門來說,祖宗的法里并沒有,是最近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設立的。時代變了,祖宗之法也非變不可。”康有為請完成:(1)材料中的內(nèi)容表達了康有為的什么觀點?(2)康有為的這種思想是如何形成的?(3)為了實踐這種思想,在“祖宗之法”沒有變之前,康有為做了哪些工作?(4)“祖宗之法”變了以后,康有為的遭遇如何?5參考答案【學生自主研習】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1.原因:(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侵略加劇,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2)直接原因:《馬關條約》的簽訂2.經(jīng)過:康有為、梁啟超等,聯(lián)合各省在京師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3.影響:“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二.百日維新1.時間: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2.開始標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3. 內(nèi)容:政治 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經(jīng)濟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文化教育 廢八股,改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軍事 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等4.歷史意義(1)性質(zhì):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2)意義: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chǎn)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5.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1)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極力反對,頑固派的勢力過于強大(2)由于資產(chǎn)階級本身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不敢依靠和發(fā)動人民群眾,只是依靠一個無實權的皇帝------光緒帝,力量過于弱小(3)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為了更好地控制中國,不愿意看到變法后強大的中國,所以暗中幫助頑固派一、選擇題1、D 2、D 3、B 4、C 5、C 6、C 7A 8、B 9 B10、 B11、C12、C13、A14C15、 A二、材料解析題16、 (1)康有為 梁啟超(2)有利于資產(chǎn)階級參與政權,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傳播資產(chǎn)階級思想。(3)失敗。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破壞;袁世凱的告密;維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17、 (1)譚嗣同。(2)“賊”指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力。因為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還十分強大,而資產(chǎn)階級力量過于弱小,所以“無力回天”。第三小問可有兩種看法:一可從譚嗣同的獻身精神對后人的激勵方面考慮,認為他“死得其所”;二可從保留實力繼續(xù)斗爭等方面考慮,認為他死得不值得。(3)心系祖國、熱愛祖國,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勇于為理想獻身、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學習等。18、 (1)她是封建頑固勢力的代表,她的所作所為表現(xiàn)出了中國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腐朽。(2)裁撤機構,澄清吏治,會遇到舊官僚的阻撓甚至破壞;取消旗人特權,會遇到滿洲貴族的強烈反對;改科舉,廢八股,會遇到封建文人的反對,因為斷了他們的仕途;裁汰舊軍隊,會引起軍隊中守舊官兵的反對。總之,這些措施觸犯了封建頑固派、舊官僚和守舊勢力的利益,必然遭到他們的反對。19、 (1)“法”要為國家現(xiàn)實利益服務,現(xiàn)在祖宗之法已經(jīng)不合時宜了,維新變法是使國家擺脫危難的唯一出路。(2)在尋找使國家擺脫被侵略、壓迫的辦法時,了解到日本和俄國變法成功的事例而受到啟發(fā),逐步形成。(3)組織“公車上書”、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和組織強學會,宣傳變法,多次上書努力說服光緒皇帝支持變法。(4)變法很快就失敗了,康有為成了被清政府追捕的人,被迫逃亡海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