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科學入門一、科學在我們身邊作為科學的入門,本節內容從自然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些奇妙現象入手,通過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疑問,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理解科學的本質——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并尋找相應答案的學科。 觀察、實驗、思考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著世界,但是我們要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它對我們的生活既帶來了正面的影響,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從而理解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二、實驗和觀察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礎,實驗又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要進行實驗,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儀器及其用途和實驗室的操作規程。試管:是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以加熱,用途十分廣泛。試管加熱時要用試管夾(長柄向內,短柄向外,手握長柄)。給試管內的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夾應夾在距離試管口1/3處,試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熱時試管要傾斜450,并先均勻預熱,再在液體集中部位加熱。熱的試管不能驟冷,以免試管破裂。停表:用來測量時間,主要是測定時間間隔。天平和砝碼:配套使用,測量物體的質量。電流表:測定電流的大小。 電壓表:測定電壓的大小。顯微鏡:用來觀察細胞等肉眼無法觀察的微觀世界的物質及變化。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實驗室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熱源。酒精燈的火焰有三層,分別是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溫度最低,使用時用外焰加熱。熄滅時要用兩次蓋滅法。燒杯:能用于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并能配制、稀釋溶液等。表面皿:可暫時盛放少量的固體和液體。 藥匙:用來取用少量固體。玻璃棒:主要用于攪拌、引流、轉移固體藥品。試劑瓶:用來盛放試劑,打開后瓶蓋應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標簽應朝向手心。膠頭滴管:用來取用少量液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它往試管中滴液體時,試管應豎直,膠頭滴管在試管口上方約0.5厘米處豎直向試管中滴入液體,絕不能把膠頭滴管伸入試管內。認識自然界的事物要從觀察開始。首先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確的觀察態度,不能為了觀察而觀察,要明確觀察目的,全面、細致地觀察實驗現象,通過比較、分析,正確地描述、記錄實驗現象。由于人體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運用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覺器官的觀察——直接觀察往往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為了能正確地進行觀察,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擴大觀察的范圍和進行數據的測量。三、長度和體積的測量測量和觀察是我們進行科學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的基本技能。所謂測量是指將一個待測的量和一個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根據不同的測量要求,測量對象,我們應能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盡可能使用國際公認的主單位——即公認的標準量。1、長度的測量。國際公認的長度主單位是米,單位符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長度單位,并掌握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納米(nm)測量長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1)了解刻度尺的構造。觀察:零刻度線最小刻度值:讀出每一大格數值和單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和單位,即為最小刻度值。量程: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2)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緊靠被測量的物體(垂直于被測物體)。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測量結果是什么 (讀數偏大)零刻度線磨損了怎么辦 (找一清晰的刻度線作為零刻度線,如圖所示,但讀數時要注意)*看正確:眼睛的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思考:視線偏左和偏右時,讀數會怎樣 (視線偏左讀數偏大,視線偏右讀數偏小)*讀正確:先讀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測物體長度的準確值,即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計值。數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單位——沒有單位的數值是沒有意義的。*記正確:記錄的數值=準確值+估計值+單位了解測量所能達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根據實際測量的要求和測量對象,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長可以粗略測量物體長度,聲納、雷達、激光也可以用來測距。(3)長度的特殊測量法。*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絲的直徑等。*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長度二周長X圈數。如:測量操場的周長。*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線的長,可用一根沒有彈性或彈性不大的柔軟棉線一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著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號。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 如:測量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測量物體直徑。2、體積的測量。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的空間大小。固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是立方米(m3),還有較小的體積單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液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升(L)和毫升(ml)。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對于一些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方體、長方體體積的測量,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可以直接測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測量液體體積,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測量。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時應注意:1)放平穩: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3)讀正確: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筒壁并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俯視時,讀數偏大;仰視時,讀數偏小。對于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小石塊,則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間接測量。3、面積的測量。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與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樣,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面積:1)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并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2)數出不規則物體所占的方格數: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3)面積=每一方格的面積×總的方格數。四、溫度的測量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來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單位符號是℃。人為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在O℃和100℃之間分成100小格,則每一小格為l℃。通常我們認為冷的物體溫度低,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體溫度高。但是光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容易發生錯誤,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物體溫度的高低,這時需要借助溫度計。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內徑很細,但粗細均勻。下有一個玻璃泡,裝有液體。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在使用液體溫度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測量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切勿超過它的量程。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人被測液體后,不能立即讀數,待液柱穩定后再 讀數。3)讀數時,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取出。視線應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4)記錄時,數據后面要寫上單位。體溫計是一類特殊的溫度計。測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圍從35℃~42℃。玻璃泡容積大而內徑很細。當溫度有微小變化時,水銀柱的高度發生顯著變化。由于管徑中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細管中的水銀會斷開,所以它離開人體后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使用體溫計后,要將體溫計用力甩幾下,才能把水銀甩回到玻璃泡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進的測溫儀器和方法也不斷出現。如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光測溫度計(在SARS期間發揮巨大的作用)、輻射溫度計、衛星的遙感測溫、光譜分析等。第二章 觀察生物第一節 生物和非生物1. 蝸牛的身體結構包括 眼 、 口 、 足 、 殼 、 觸角 ;它有 視覺 、 味覺 、 觸覺 、 嗅覺 等感覺,沒有 聽覺 。2. 自然界的物體根據有無 生命 ,可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區別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 能呼吸 、 能生長 、 能繁殖后代 、 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 能遺傳和變異 、 能進化 等。3. 動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區別是 能否進行光合作用 。第二節 細胞1. 細胞是由英國科學家 羅 ( http: / / www.21cnjy.com )伯特 胡克 發現的。細胞學說又是由德國科學家 施萊登 和 施旺提出來的,細胞學說的基本內容是:①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③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 。2.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細胞質:生命活動的場所細胞膜:控制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另還具有的功能:將細胞與外界隔開,保持細胞的相對獨立性;保護細胞)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結構相比,一般還多了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細胞壁:主要由纖維素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護和支持細胞,植物細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狀。葉綠體:內含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里面的液體叫細胞液(內含有味道、氣味相關的各種物質)3.寫出顯微鏡的各個結構:(1) 鏡座 (2) 鏡臂 (3) 傾斜關節(4) 載物臺 (5) 壓片夾 (6) 遮光器(7) 反光鏡 (8) 鏡筒和物鏡轉換器(9) 粗準焦螺旋 (10) 細準焦螺旋(11) 目鏡和物鏡4.使用顯微鏡的步驟是安放 對光 放片 調焦 觀察5.使用顯微鏡要注意的問題:(1)如果從目鏡看到要觀察的物體在左上邊,要移動到中間,載玻片該往 左上 邊移。(2)向 內 旋轉 粗 準焦螺旋,物鏡會快速上升;向 久 旋轉 細 準焦螺旋,物鏡會慢慢下降。一般先用 粗準焦螺旋 找到物象,再調節 細準焦螺旋 使物象更清晰。(3)要使觀察的視野最亮,可以把 遮光器 最大的光圈對準 通光孔 ,并且用反光鏡的 凹 面鏡觀察。(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目鏡的放大倍數 * 物鏡的放大倍數 。(5)顯微鏡由 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它的視野會 變暗 ,細胞數目會 變少 ,細胞的體積會 變大 ,細胞結構會變得 更清晰 。6、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先在載玻片上滴一滴 清水 ,將洋蔥表皮展開后蓋上蓋玻片,不能留有氣泡,最后滴上 紅墨水 染色。觀察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發現細胞有嚴重重疊現象,說明 洋蔥表皮撕的太厚或沒有在載玻片上展平,視野中發現黑色圓圈,說明 裝片中氣泡太多,應該 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7. 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先滴一滴 生理鹽水 ,做成裝片后最后用 亞甲基藍 染色。8.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的細胞數目越少。第三節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人體與許多生物一樣,都來自一個細胞—— 受精卵 ,人體復雜的結構是受精卵不斷 分裂 、 生長 和 分化 的結果。2、細胞分裂是指一個母細胞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后,分裂成兩個子細胞的過程。特點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最顯著的特點是細胞核內出現 染色體 ,并 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結果 細胞數目增加(如果是單細胞生物還意味著生物個體的增加)3、 細胞生長的結果是 使細胞的體積增大 。4、細胞分化是指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發生變化,結果是 形成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的過程。5、用橡皮泥分裂來模擬受精卵分裂的方法是 模擬實驗法 。用圖來表示細胞分裂、生長、分化的方法是 模型法 。6、組織是 形態相近,功能和結構相同的細胞群 。植物組織 保護組織 細胞排列整齊,具有保護作用輸導組織 細胞呈管狀,具有運輸功能營養組織 細胞壁薄,具有制造和貯存營養物質的作用機械組織 細胞呈細長形,細胞壁增厚,對植物起支撐和保護作用分生組織 細胞排列緊密,無細胞間隙,具有分裂產生新細胞的作用動物組織 上皮組織 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吸收和分泌物質的作用 分布:皮膚,內臟器官表面結締組織 細胞間隙大,細胞間質多,具有運輸和支持等功能 分布:血液,軟骨,肌腱肌肉組織 由肌細胞組成,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 分布:四肢軀體,心臟,胃腸等器官神經組織 由神經細胞組成,具有接受刺激,產生傳導興奮的功能 分布:神經,腦,脊髓7、皮膚由外到內分 表皮 、 真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皮下組織 三層,皮膚是人體內最大的由多種組織構成的 器官 。構成皮膚的組織有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皮膚的血管和神經分布在 真皮 內,如果損傷皮膚導致出血或感覺疼痛,則必須是傷到了 真皮 。8、器官是由許多種 組織 按一定次序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 功能 的結構。植物的器官:根、莖、葉(營養器官) 花、果實、種子(生殖器官)。9、系統是功能相近的 器官 按一定的順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項或多項 生理活動 的結構。人體的八大系統是: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泌尿系統、消化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10、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 、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胰腺,其中唾液腺分泌 唾液;胃分泌胃液;肝臟分泌膽汁;胰腺分泌胰液;腸腺分泌腸液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小腸。11、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是 細胞構成人體的結構層次是: 細胞 → 組織 → 器官 → 系統 → 人體。構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 細胞 → 組織 → 器官 →植物體。第四節 常見的動物1、分類是一種把某些 特征 相似的事物歸類到一起的科學方法。2、關于生物分類的三個觀點: 分類必須有明確的標準 、 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 分類可以逐級進行 。3、對生物的科學分類方法是以生物的 形態結 ( http: / / www.21cnjy.com )構 、 生活習性 以及生物之間的 親緣關系 等為依據進行分類的,并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大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 界 、門 、 綱 、 目、 科 、 屬 、 種 ,其中 種 是生物分類最基本的單位。對生物最常用的分類方法是 二歧分類法 。3、生物的分類等級越高級,生物之間的相同點就越 少 ;生物的分類等級越低,生物之間的相同點就越 多 。4、動物根據體內有無 脊椎骨 ,可分為 脊椎動物 和 無脊椎動物 。其中脊椎動物包括: 魚 類、 爬行 類、 兩棲 類、 鳥 類和 哺乳 類。魚的共同特征 生活在 水中 ,用 鰓 呼吸,用 鰭 游泳,體表有 鱗片 ,體溫 不恒定 ,生殖方式為 卵生 。兩棲動物的共同特征 幼體生活在 水中 ,用 鰓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吸,有尾無四肢;成體生活在 水中或陸地 ,主要用 肺 呼吸,無尾有四肢,體溫 不恒定 ,生殖方式為 卵生爬行動物 體表有 鱗片 或甲,一般貼地爬行,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生殖方式為卵生。鳥的共同特征 體表有 羽毛,前肢化為翼 , 胸肌發達,體溫恒定,生殖方式為卵生哺乳動物 全身被 毛 ,體溫 恒定 ,生殖方式為 胎生 ,幼體用 母乳 喂養5、兩棲動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幼體用鰓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吸、成體用肺呼吸 ;哺乳動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胎生、哺乳 。五大類脊椎動物中,體溫恒定的是 鳥類和哺乳類 ,體溫不恒定的是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 。五大類脊椎動物中,只有 哺乳類 是胎生的,其它四類都是 卵生 的。6、無脊椎動物包括:(舉一代表動物);原生動物 ,如 草履蟲; 線形動物 ,如 蛔蟲 ; 節肢動物 ,如 蝴蝶 ;環節動物 ,如 蚯蚓 ; 扁形動物 ,如 渦蟲 ; 腔腸動物 ,如 水母 ;棘皮動物 ,如 海星 ; 軟體動物 ,如 蛤 。7、昆蟲屬于 節肢 動物門 昆蟲 ( http: / / www.21cnjy.com )綱,它是動物成員中最多的家族,其身體結構特點是:體內沒有 骨骼 ,而在體表有一層 外骨骼 ,身體分為 頭 、 胸 、腹 三部分,有 三 對足, 兩 對翅。第五節 常見的植物1、植物根據能否產生 種子 ,可分為 種子植物 和 無種子植物 。(1)種子植物根據 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可分為 被子植物 和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用種子繁殖, 代表植物:郁金香、睡蓮、玉蘭、油菜、樟樹、蘋果樹等 (能結出果實的全部都是)裸子植物 有根、莖、葉、種子,用種子繁殖, 代表植物: 馬尾松、黑松、水杉、銀杏、蘇鐵、側柏等 (松、杉、柏都是)(2)無種子植物中:蕨類 有根、莖、葉,用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苔鮮類 莖、葉但無根,用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葫蘆蘚、地錢藻類 無根、莖、葉分化, 代表植物:水綿、紫菜、海帶2.五類植物是 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其中只有 藻類 有可能是單細胞植物,它不可能由任何器官;其它四類植物一定是多細胞植物,而且都是一定的器官。3. 被子植物 是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裸子植物 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 植株高大、根系發達、抗寒能力強 ;蕨類植物 生活在樹林、田野、河流或湖泊邊的 陰濕 環境中;苔蘚植物 生活在樹干、墻頭或其他 潮濕 的環境中;藻類植物 生活在池塘和海洋(水環境)中。第六節 特種的多樣性1.生物體一般由細胞構成,根據構成生物體細胞的多少,可將生物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2.單細胞生物的特點是: 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完成 。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衣藻、草履蟲、變形蟲、酵母菌、(各種)細菌 。3. 衣藻 屬于 植物 ,因為它體內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4. 草履蟲、變形蟲 屬于 動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例如:草履蟲,體內沒有葉綠體,它靠 口溝 攝取食物,靠 食物泡 消化食物,用 肛胞 排出食物殘渣,用 伸縮泡 排出廢物,靠 纖毛 的擺動而運動。5. 酵母菌 屬于 真菌 。6.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都是 多細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生物 ,動物中只有 原生動物 是單細胞動物,其它的無脊椎動物和所有的脊椎動物,一定是多細胞動物。所以 草履蟲、變形蟲 也可說屬于 原生動物 。7.大多數生物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喪失了 棲息地,其中人類的砍伐森林 、 開荒 和 排放垃圾等活動都會使生物的生存空間減小。8.為了保護 自然環境 ,特別是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 保護珍稀動物 和 具有代表性 的自然環境,國家劃出了一定的保護區域,這樣的地區叫做 自然保護區 ;如我國廣東省的 鼎湖山 ,吉林省的 長白山,四川的 臥龍山 ,貴州省的 梵凈山 。第三章 人類的家園——地球第一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1.經過現代科技測量知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的赤道半徑是 6378 千米,兩極半徑是 6357 千米,即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長 21 千米,僅差0.33%,所以地球是一個 兩極稍扁 , 赤道略鼓 的橢球體。赤道周長約 4萬 千米。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現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例有: 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 環球航行 、 月食 、 登高望遠 、 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照片 等。(注意:日食只能證明月球是圓的。)3.“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的移動”的實驗是一個 模擬實驗 ,該實驗 不能 證明地球是球體。4.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外到內可分為 地殼、地幔、地核 三層。地殼:平均厚度約為 17千米 ;地幔: 17千米~2900千米 ;地核: 2900千米以下 ,可分為 外地核 和 內地核 ,外地核呈 液態或熔融狀態 ,內地核呈 固態 。5. 地殼和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的部分) 共同組成了 巖石圈 。第二節 地球儀和地圖1.地球儀是表示 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狀況的模型 。地圖是以 各種不同的圖式符號,將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縮小后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 。2.經線和緯線:(1)經線是地球儀上連接 南北兩極的線 ,也叫 子午線 。經線指示 南北 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 相等 。(2)赤道是 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 。緯線是 與赤道平等的線 。緯線指示 東西 方向,除兩極點外都是 圓 ,長度 不同 , 赤道 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在兩極成 一點 。(3)如何區分不同的經線和不同的緯線?①方法:給經線和緯線標定度數,這就是經度和緯度。②中、低、高緯度的分界0°~30°,30° ( http: / / www.21cnjy.com )~60°,60°~90°。赤道的緯度為 00 ,赤道以北是 北緯 ,赤道以南是 南緯 ,越往北緯度越 高 ,越往南緯度越 高 ,南極點和北極點的緯度為 900 。③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條經線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 0°經線 (也叫 本初子午線 )。比較不同經線的經度可以發現,在東經部分,往東經度數不斷 升高 ;而在西經部分,往西經度數不斷 升高 。(4)講述意義:① 0°經線 (也叫 本初子午線 ):東西經分界線② 0°緯線 (也叫 赤道 ):南北緯分界線,南北半球分界線③ 20°W,160°E經線 :東西半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界線( 20°W以東,160°E經線以西 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經線以東 為西半球)(5)經線和緯線的詳細知識見下表:經線的特點 幾條重要的經線 緯線的特點 幾條重要的緯線1)經線指示南北方向;2)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3)兩條正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半球。 1)0o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它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2)西經20o和東經160o經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3)180o經線,是國際日期變更線。 1)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每條緯線都自成圓圈;3)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越來越小,到了兩極就縮小成一點。 0o緯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2)南北回歸線(23o26'),是太陽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3)南、北極圈(66o34')是有無極晝和極夜的分界線,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思考:某人發現自己的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南側是中緯度,北側是低緯度,他此時的位置是 200W 300S經線(經度) 緯線(緯度0)形狀特征 半圓 圓(南極點和北極點為點)位置關系 相交于南北兩極點 相互平行長短 等長 赤道最長,緯度越高越短指示的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最大度數值 180° 90°0°的確定 本初子午線(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赤道度數的變化規律 O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至180° 從赤道向兩極遞增至90°分布規律 無數條,除0°和180°外,其余度數的都有2條 無數條,除0°和900外,其余度數的緯線有2條從兩極看的形狀 輻射狀 以極點為圓心的同心圓劃分半球的界線 20°W、160 ° E 赤道(0° 緯線)3.地圖的三要素: 比例尺 、 方向 、 圖例和注記 。(1)地圖的含義: 各種不同的圖式符號,將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縮小后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 。(2)比例尺:①比例尺表示 實地距離在地圖上的縮小程度 。②我們通常把小于或等于1∶1000000的比例尺叫 小 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0的比例尺叫 大比例尺。③說出比例尺的含義:1∶1000000 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1000000厘米(10千米) 。④比例尺常有 線段式 、 數字式 、 文字式 三種表現方式。⑤地圖的比例尺大小不同,地圖的適用性質也不同。一般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圍 小 ,描述的內容也比較 詳細 ;而小比例尺地圖則反之。(3)方向:地圖上方向常用三種表示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經緯網 定向法、 指向標 定向法、 一般 定向法。其中精確度最高的是 經緯網 定向法,最常用的是 一般 定向法。在一般定向法中,地圖上的方向一般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圖例: 用來表示河流、城市等各種各樣的地球事物 。注記: 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5)地圖的類型: 政區圖、旅游圖、平面示意圖 等。第三節 組成地殼的巖石1.識別巖石通常可以根據 巖石的外觀特征和組成巖石物質的特性 。2.根據 巖石的成因 ,把巖石分為 巖漿巖 、沉積巖 、 變質巖 三類。3.三類巖石的成因與特征類型 成因 特征 常見巖石巖漿巖 由巖漿噴出地表或侵入地殼冷卻凝固后形成的 有明顯的礦物質顆粒和氣孔,或柱狀結構 花崗巖、玄武巖沉積巖 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層層堆積、壓實、固化而形成的 有明顯層狀結構特征或化石(這是區別于其它兩種巖石的主要特征)。有些有明顯的砂粒或礫石。 石灰巖、砂巖(另:頁巖、礫巖)變質巖 是地殼中已生的巖石,在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而形成 常有片狀的結構 大理巖(另:板巖)4.巖石的應用: (1)優質建筑材料;(2)工藝品材料;(3)形成各種礦產資源第四節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1.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就在不斷發生變化, 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2.地殼變動有時進行得 很激烈、很迅速 ,有時則進行得十分緩慢,難以被人們察覺。3.地殼變動的證據:①意大利那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斯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②斷層(懸崖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③褶皺(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④高山上(喜馬拉雅山區)的海洋生物化石;⑤火山噴發;⑥地震。4.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能量主要來自于 地球內部 。5.火山和地震:地球內部能量強烈釋放的形式,也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6.火山(1)結構:由火山口、火山錐、巖漿通道三部分組成。(2)噴發物:氣態(水蒸氣、二氧化硫等,以水蒸氣為主)、液態(熔巖流)和固態(火山灰、火山塵、火山彈)。(3)分類:按活動情況可分為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4)分布: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5)對人類活動的影響。①益處:火山灰和火山塵可為農田提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無機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礦產,如硫礦等。同時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醫療衛生方面有較大價值。②危害:毀壞交通,埋沒農田,引起火災,甚至危及人類生命。6.地震:是由于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造成極大破壞的地震只占地震中的少數)(1)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如圖所示)①震源:地下發生地震的地方。②震中:震源正對著地面上的地方。③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點到震中的距離。④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2)分布: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3)地震發生的前兆:馬不進圈、井水噴涌、異常屢現、出現地光(4)防震自救的措施。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要慌亂,要冷靜、快速地離開房屋,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或桌子下等。第五節 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山區(特別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②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③有暴雨或持續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地震過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動而變松動,容易形成泥石流。)(2)人為原因:人類活動(如改變地面形態和土層結構,或改變地面植被的狀況)。3.泥石流的暴發往往具有突發性、歷時短的特點,經常與滑坡和崩塌相伴發生。4.泥石流的危害:沖毀公路、鐵路、水電站等設施,摧毀礦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毀壞房屋建筑。5.泥石流發生時的逃生方法:當泥石流發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千萬不可在泥石流中橫渡。6.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建立預測、預 ( http: / / www.21cnjy.com )報及救災體系;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及時搬遷和疏散;植樹造林;修建工程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受災時有效地搶險救災等措施都減少泥石流的發生或降低危害程度。第六節 地球表面的板塊1.大陸漂移說。(1)提出者:魏格納(2)主要依據:①大西洋兩岸輪廓可拼性;②北美洲和非洲、歐洲在地層、巖石構造上遙相呼應;③特別是大西洋兩岸古生物群有親緣關系。(3)主要內容:地球上的陸地在2億年前還是彼此相連的一個整體,后來,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斷分離并漂移到現在的位置。缺點:沒有對大陸漂移理論的動力來源做出科學的解釋。2.海底擴張說。(1)提出者:赫斯和迪茨(2)主要依據:遠離大洋中脊的洋底巖石年齡越來越老(3)主要內容:在大洋中部形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個地殼裂縫(稱洋中脊),那里的地幔物質不斷上涌出來,把洋殼上較老的巖石向兩邊不斷地推開,在洋殼上方的大陸地塊,像在輸送帶上一樣被推著一起向兩邊移動。海底擴張說支持了大陸漂移說,解決了大陸漂移說的動力問題。3.板塊構造學說(1)創立的基礎是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說(2)主要內容:地球的巖石圈被海嶺、海溝和巨大的山脈分割六大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相互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3)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海陸變化的主要原因,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脈,板塊的張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和大西洋)。(4)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4.板塊與地殼活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4.板塊運動。(1)板塊張裂(生長邊界)地區:裂谷或海洋(例證:大西洋、東非大裂谷)。(2)板塊相撞(消亡邊界)地區。①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大陸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塊邊緣受擠壓隆起為島弧或海岸山脈(例證:太平洋西部的島弧鏈、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脈);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例證:馬里亞納海溝)。②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例證:喜馬拉雅山系、阿爾卑斯山系)。第7節 地形和地形圖一.基礎梳理1.海拔和相對高度。(如圖所示)海拔:地面上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圖中甲地的海拔為1500米,乙地的海拔為500米。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圖中甲相對于乙的高度為1000米。2.常見的地形: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地形類型 特 征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起伏很小丘陵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坡度較陡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內部相對高度小,范圍大盆地 中間低,四周高 3.等高線地形圖: 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用來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各種地形。(可參見上圖)(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高度相同。(2)等高線密集處表示陡坡。(3)等高線稀疏處表示緩坡。(4)等高線重疊處表示懸崖。(5)等高線內部呈很小的封閉曲線,并且由外向內海拔增高,表示山峰;其中內部很小的封閉曲線表示山頂。(6)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為鞍部(即等高線突出的部位相對稱的地方)。(7)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山谷:水向中部集中)山谷中能發育成河流。(8)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山脊水向兩側分流)。(簡單理解:等高線朝向山頂凸出的為山谷;等高線背向山頂凸出的為山脊。)地形圖與等高線地形圖的對應關系見下圖:4.地形的變化。(1)內力作用: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的熱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階段性。地殼運動:褶皺一隆起一高山或高原斷層一凹陷一盆地或低地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強烈釋放,能在短時間內使局部地形發生急劇變化(2)外力作用:能量來源于太陽能,它能使地表趨于平坦,具有廣泛性和持續性。表現形式:風、流水、波浪、冰川作用,侵蝕——高山削低 搬運堆積——低谷填平流水作用: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溶洞、平原、三角洲。風力作用:沙漠、風蝕城堡冰川作用:角峰、冰斗谷(3)地形是內力作用和外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展變化起主導作用,但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往往是某一作用占優勢。第四章 物質的特性第1節 物質的構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 一種微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也有許多物質是由 原子 或 離子 等微粒構成的。分子十分很小(用電子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見較大的分子)。2.分子運動論的基本內容:(1)物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都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分子之間有空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稱為熱運動);(3)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3.酒精和水混合實驗: 現象:混合后的總體積分小。 結論:分子間存在著空隙。解釋:當兩者混合時,不同分子相互進入到分子的空隙中注:若同種物質混合,如100mL水與100mL混合,則總體積不變。芝麻與黃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的實驗,是一個模擬實驗,它并不能證明分子間有間隙。4.氣體很容易被壓縮而液體和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了氣體分子間的間隙很大,而液體和固體中分子間的間隙較小。5.擴散: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進入到分子的空隙中的現象。擴散現象證明了:一是 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處于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之中 。聞到花香是香味分子擴散造成的,可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分子在熱運動,但飛舞的雪花、飄揚的灰塵、掉落的樹葉等都是物體,它們本身不是分子,因而這些現象都不是擴散現象,都不能證明分子熱運動。6.比較固體、液體、氣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擴散速度的快慢: 氣>液>固 , 即: 氣體 擴散大于 液體 擴散大于 固體 擴散。7.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 溫度 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 劇烈 ,擴散現象就越 快 。8.觀察較大物質分子的器材是 掃描電子顯微鏡 ,觀察細胞的儀是 普通光學顯微鏡 。9.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會變小,這說明冰中水分子之間的空隙比液態水中的要 大 。10.氣體、液體、固體都會發生擴散現象。11.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一長段時 ( http: / / www.21cnjy.com )間后,發現它們結合在一起了,這就是擴散現象,它既說明了固體物質的分子間有間隙,也說明了固體分子也在熱運動。12.物體難以被壓縮說明了分子間存在斥力,物體難對被拉斷說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分子間同時存在斥力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力,其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當距離增加時斥力和引力同時減小,但斥力減小得多,故表現出很強的引力;當距離減小時斥和引力同時增加,但斥力增加得多,故表現出很強的斥力。13.兩個鉛柱被粘合在一起很難被拉開,證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第2節 質量的測量1.一切物體都是由 物質 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 質量 。物體所含的物質越多,其質量就 大 。 判斷某物體的質量是否發生變化的方法:看其含有的物質多少是否發生變化。(如果含有的物質增多其質量增大,如果含有的物質基礎減少則其質量減小。)2.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 形狀 、 狀態 、 溫度 、 位置 的變化而變化。3.國際上質量的主單位是 千克 ,單位符號是 kg 。還有一些常用單位:噸、克、毫克。1噸= 1000 千克, I千克= 1000 克, 1克= 1000 毫克。[ 常用的質量單位和中國傳統質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單位的換算關系是:1千克= 1 公斤 1斤= 500 克 1兩= 50 克 ]4.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案秤等。(彈簧秤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而是測力工具)實驗室中常用 天平 來測量質量,其中常用的有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5.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1是 分度盤2是 指針3是 托盤4是 平衡螺母5是 橫梁6是 橫梁標尺7是 底座8是 游碼6.使用托盤天平時要注意以下事項:(1)放平:將托盤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2)調平:將 游碼 ( http: / / www.21cnjy.com )撥至“0”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 中央 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思考:當指針偏轉時,應如何調節平衡螺母?指針偏左,左邊的平衡螺母向 右 調,右邊的平衡螺母向 右 調;指針偏右,左邊的平衡螺母向 左 調,右邊的平衡螺母向 左 調。(3)稱量:砝碼和物體的放置要求: 左物右碼左盤物體質量= 右盤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加砝碼時,先估測,用鑷子由 大 加到 小 ,等砝碼加到指針離分度盤中央刻度線不多時(在中央刻度線左邊),應向 右 移動 游碼 (此時 不能 移動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思考:①如果在測量5克食鹽的質量,在稱量過程中如何調節天平平衡?在左盤中增減食鹽使天平重新平衡 。②如果在測量一小包食鹽的質量時,在稱量過程中如何調節天平平衡?在右盤中增減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使天平重新平衡 。](4)整理器材:用 鑷子 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 游碼 移回“0”刻度線處。[ 思考:如果物體和砝碼放置的位置反了,這時怎樣求得物體的實際質量?將上述公式變為左盤砝碼總質量=右盤物體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求解。即 物體質量=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 ]實際上,托盤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有關讀數的一個真正的等式是:m左=m右+m游(前面正確稱量與位置放反的稱量其實都符合這個等式)另請注意:① 不能 用手去觸摸天平托盤和砝碼②砝碼用 鑷子 拿取,輕拿輕放③不可把 潮濕的物品 或 有腐 ( http: / / www.21cnjy.com )蝕性化學藥品 直接放在天平 托盤 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 相等 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④使用前要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稱量范圍)。天平游碼在讀數時,要看游碼 左 邊所對的刻度值。)。第3節 物質的密度一、密度的概念1.概念: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 質量 ,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計算公式: (ρ與m、V無關),可變形為和公式中ρ表示 密度 ,m表示 質量 ,V表示 體積 。對公式的理解①同種物質ρ一定,m與V成正比。即:當ρ相同時,體積越大,質量越大。②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體積越大,密度越小(或密度越小,體積越大)。③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越大,密度越大(密度越大,質量也越大)。3.密度的單位。 國際主單位是 千克/米3 ,常用單位是 克/厘米3 ,兩個單位的關系為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或1千克/米3=0.001克/厘米3 。水的密度= l.0×103 千克/米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義為 1米3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 。單位換算:103千克/米3=1克/厘米3=1千克/分米3=1噸/米31噸(t)=103千克(kg); 1千克=103克 ; 1克=103毫克1米3(m3)=103分米3(dm3)【升(L)】; 1分米3(dm3)【升(L)】=103厘米3(cm3)【毫升(ml)】4.對于同一種物質,密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定的數值,它反映了物質的一種 特性 ,跟該物質的質量 、體積 、 形狀 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只要溫度(及壓強等)不變,其密度值是不變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但要注意氣體的密度是比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易改變的:如一鋼瓶氧氣(內全為氣態)用去一半,則剩余氧氣的密度為原來的一半。(因為當鋼瓶中的氧氣被用去一半時,其體積不變)5.對于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 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物質間密度大小的比較方法有兩種:即當 體積 相同時, 質量 大的物質密度大;當 質量 相同時, 體積 小的物質密度大。二、常見物質的密度表1.密度表中,除水蒸氣外,其他氣體都是在0℃、1標準大氣壓下所測定的數值。2.從表中可以知道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的差別。一般地說,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氣體比它們小1000倍左右。三、密度知識的應用根據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可以:已知任意兩個量即可求出第三個量。( http: / / www.21cnjy.com )4.判斷物體是否空心,具體方法有三種:先假定物體是實心的,通過計算。(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通過比較體積的方法最好,既直觀,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于計算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 V物-V實 。在用計算方法解決上述實際問題中,都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和匹配。四、測定密度的實驗過程1.測量原理:ρ=m/v2.測量步驟:(1)小石塊密度的測量。①調節天平平衡,稱出小石塊的質量m;②選擇合適量筒,將小石塊用細線綁住,往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筒倒人適量水,讀出水的體積V1,然后小心將小石塊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沒),讀出此時水的體積V2;③計算ρ石=(2)鹽水密度的測量。①先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②將鹽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體積為V;③稱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m2;(4)計算ρ鹽水=。注:如果不注意實驗步驟,則很容易出現偏大或偏小的結果。第4節 物質的比熱1.熱傳遞規律:熱能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直至溫度相關時結束。注:物體間傳遞的是熱能,不是溫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體吸收了熱能,其溫度就會上升(當然要狀態不發生變化);物體放出了熱能,其溫度就會降低(同樣要狀態不發生變化)。2.熱量:一個物體吸收的那部分熱能或放出的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熱能,叫熱量。即一個物體熱能的改變量,就是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為J。 1KJ=1000J3.利用物體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可以很好地理解以下一些結論: 公式:Q=CmΔt(1)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下降)得越多,吸收(放出)的熱量也越多。(2)某物體升高(下降)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放出)的熱量也越多。(3)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大(小)的物質吸收的熱量多(少)。4.比熱:單位質量的某物質,溫度每升高(或下降)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比熱的符號:C,單位:焦/千克·℃。5.水是自然界中比熱最大的物質。所以一般用水作冷卻劑。6.比熱越大,升溫降溫越慢;比熱越小,升溫降溫越快。所以內陸的溫差比沿海要大。第5節 熔化與凝固1.熔化是物質由 固態 變成 液態 的過程。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 凝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2. 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叫做晶體, 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 叫非晶體。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是: 有無有熔點 。 無論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熔化時都要 吸收 熱量。3.左圖為 晶體 的熔化圖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AB段表示固體 吸熱升溫 階段,狀態為固態;BC段表示晶體 熔化 階段,此階段雖然吸熱,但溫度基本 不變 ,狀態為固液共存,此時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為 熔點 ;CD段表示 液 態吸熱升溫階段,狀態為液態。B點時為固態,C點是為液態。右圖為 非晶體 的熔化圖象,吸收熱量且溫度不斷 升高 ,直至全部變為 液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通常情況下,加熱的時間長短代表吸收的熱能多少。加熱時間越長,代表物質吸收的熱能越多。4.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 熔點 。它是晶體的一種特性。同一晶體的 熔點 和 凝固點 是相同的。5.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 保持不變 ,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 改變(熔化時溫度不斷升高,凝固時溫度不斷下降) 。6.物質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如晶體熔化時只吸熱不升溫(溫度保持不變)。物質放出熱量溫度也不一定降低,如晶體凝固時吸放熱不降溫(溫度保持不變)。7.萘的熔點是 80℃ ,硫代硫酸鈉(海波)的熔點是 48℃ ,冰的熔點是 0℃ 。8.在寒冷的地方,如北極、南極等地的氣溫通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40℃以下,要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其中的原因是: 酒精的凝固點比水銀低,不易凝固 。9.說出幾種晶體及非晶體:晶體 冰 、 海波(硫代硫酸鈉) 、 明礬 、 石膏 、 各種金屬 等。非晶體 松香 、 玻璃 、 塑料 、 橡膠 、 蜂蠟 等。10.如圖:某種晶體的熔化與凝固圖像,在圖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的AB、BC、CD、DE、EF、FG段中。晶體處于固態的是 AB和FG 段,處于液態的是 CD和DE段,處于固液共存的是 BC和EF 段;溫度升高的是 AB和CD 段,溫度降低的是 DE和FG 段,溫度不變的是 BC和EF 段,吸熱的是 AB、BC、CD 段,放熱的是 DE、EF、FG 段。11.物質熔化規律可簡單歸納為下表:熔 化 規 律晶體 非晶體晶體有一定熔點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晶體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非晶體熔化是慢慢軟化的過程熔化過程都需要吸收熱量第6節 汽化和液化1.汽化是物質由 液態 變為 氣態 的過程。 液體汽化時要 吸熱 ,它有兩種表現形式 蒸發 和 沸騰 。蒸發是: 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沸騰是: 在一定溫度下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蒸發是在液體 表面 進行的,沸騰是在 液體表面和內部 同時進行的。比較蒸發與沸騰的異同不同點:劇烈程度 溫度條件 部位 溫度變化 影響因素蒸發 緩慢 任何溫度 表面 吸熱,液體和環境溫度下降 液體溫度、表面積、表面空氣流速沸騰 劇烈 沸點 表面和內部 吸熱,液體溫度不變 大氣壓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從外界吸熱 。蒸發的實質是液體表面的分子擴散而離開液體的過程,沸騰的實質則是液體表面和內部的分子擴散離開液體的過程。2.影響同種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 液體溫度 、 液體的表面積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 ,另外還有 液體性質(液體種類) 。3.蒸發時,液體的溫度 降低 ,周圍環境的溫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 降低 。 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后示數將 先下降后上升 。(下降是因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發時要吸收熱量,后上升是因為酒精蒸發完了后溫度回升到室溫)4.沸騰特點:在一定溫度(沸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進行,低于這個溫度時,液體 吸收熱量 ,溫度 上升 ,但 不沸騰 ;達到沸點時,液體 吸收熱量 ,溫度 不變 。這時,若停止加熱則沸騰立即 停止 。即沸騰有兩個條件:一是溫度要達到沸點,二是持續吸熱。5.人能利用 汗液 的蒸發來調控體溫,人的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體溫一般保持在 36.2℃~37.2℃ 之間。正常體溫是體內 產熱 和 散熱 維持相對平衡的結果。醫生給發燒病人身上擦酒精使病人體溫 下降 ,這是利用了 酒精蒸發吸熱 。但狗則沒有 汗腺 ,不能通過汗液蒸發來達到散熱而降溫的效果。6.液體的沸點與液體表面的氣壓有關:液體的沸點隨著氣壓的升高而 升高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100℃ 。7.在水沸騰實驗中,最后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據實驗記錄只有98攝氏度的原因是: 液面上的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 。在沸騰前看到了氣泡從水中冒出來,體積變化情況是: 逐漸變小 ;在沸騰時看到了氣泡從水中冒出來,體積變化情況是 逐漸變大 。8.沸點低的物質在實際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特殊的作用,冷凍療法就是利用 汽化吸熱 的特性,讓其在常溫下迅速 降溫 ,而暫時失去痛感。 若兩種不同沸點的液體混合在一起,當溫度升高時,沸點 低 的先汽化,如A物質沸點為-78℃,B物質沸點為-40℃,當混合物溫度從-80℃逐漸升高時,則 A 先汽化。反之,當降溫時,沸點 高 的先液化。9.液化是物質從 氣態 變為 液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過程。氣體液化時要 放出大量的熱 ,所以100℃的水蒸氣比100℃的沸水對人的燙傷要嚴重得多。水蒸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人眼是看不見的,燒開水時水面出現大量的“白氣”是高溫水蒸氣遇冷空氣后 液化 成的小水珠。10.要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是: 降溫(降低溫度) 、 加壓(壓縮體積) 。11.液化石油氣、氣體打火機等都是利用了 常溫下壓縮體積 的方法使之成為液體而儲存起來的。12.大量實驗表明, 所有 (填“所有”或“部分”)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13.熱管的原理是在吸液芯中充以酒精或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液體,當管的一端受熱時,熱端吸液芯內的液體吸熱汽化,蒸氣沿氣腔跑到冷端,在冷端放熱液化,又順著吸液芯回到熱端。(衛星就是利用熱管將熱量從向陽面“搬”到背陽面,使兩側的溫度趨于平衡。)第7節 升華和凝華1.升華是物質從 固態 直接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 氣態 的過程。凝華是升華的 逆 過程。升華需要 吸 熱,凝華會 放 熱。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是 升華 的結果;嚴寒的冬季,北方地區玻璃窗上出現的“冰花”是室內水蒸氣 凝華 的結果。樟腦丸放人衣箱后會 升華 成殺蟲的氣體;初冬季節水蒸氣會 凝華 ,在草和地面上形成霜。2.解釋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霧、霜的形成依次是: 液化 , 液化 , 凝華 , 液化 , 液化 , 凝華 。3.試試看:判斷下列物態變化過程和吸熱放熱情況 1)春天,冰封的湖面開始解凍: 熔化、吸熱 ;2)夏天,打開冰棍紙看到“白氣”: 液化、放熱 ;3)灑在地上的水變干: 汽化(蒸發)、吸熱 ;4)冬天,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 升華、吸熱 ;5)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凝華、放熱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內表面結冰花: 凝華、放熱 ;7)樟腦球過幾個月消失了: 升華、吸熱 ;8)出爐的鋼水變鋼錠: 凝固、放熱 ;9)冬季帶眼睛的人進入室內,鏡片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 液化、放熱 ;10)冬季人講話時會有一團“白氣”從口中呼出: 液化、放熱 。4.夏天,小林為了解渴,從冰箱里拿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一支棒冰,小林發現棒冰上粘著“白花花”的粉;一剝去包裝紙,棒冰上就會“冒煙”;他把這支棒冰放進茶杯里,不一會,茶杯外壁會出“汗”。你能幫助解釋這些現象嗎?答: 棒冰上粘著“白花花”的粉: 冰箱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 ;棒冰上就會“冒煙”: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棒冰凝華而成 ;茶杯外壁會出“汗”: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冷的杯子)液化而成 。第8節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別是: 有無新物質生成(1)在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物理變化 。在物理變化中物質只發生形狀、溫度、顏色、狀態等變化,如物質的三態變化。(2)在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是 化學變化 。如鋼鐵生銹(鐵銹是三氧化二鐵)、無色的氫氧化鈉和黃色的氯化鐵反應生成約褐色氫氧化鐵、食物霉變等。2.化學變化中通常伴隨物理變化。3.只能在化學變化中才表現出來的性質是 化學性質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是 物理性質 。4.屬于物理性質的有: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導電性、導熱性屬于化學性質的有: 酸堿性、可燃性、腐蝕性、還原性、氧化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