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8課 百家爭鳴 同步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8課 百家爭鳴 同步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8課 百家爭鳴
學習目標
課標內容 1.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與思想2.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局面的產生
必備知識 1.知道老子的思想主張2.了解孔子“仁”的核心思想及其對教育的貢獻3.歸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
核心素養 1.唯物史觀:認識“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劇烈的社會變革與階級變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映2.時空觀念:出示《春秋爭霸形勢圖》《戰國形勢圖》,認識春秋戰國社會處于大動蕩、大變革時期3.史料實證:結合史料分析“道”“辯證”“無為”等思想,感悟老子的智慧4.歷史解釋:講述“問人不問馬”“苛政猛于虎”“是可忍孰不可忍”等故事,理解孔子的思想5.家國情懷:聯系生活,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學習諸子先賢們以天下為己任,關心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的崇高抱負和理想
基礎導學
老子 1.時期: 后期楚國人2.地位: 學派創始人3.主要思想:① ;②事物都有其 ,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 ;③主張“ ”4.典籍:《 》(又稱《道德經》)
孔子和儒家學說 1.時期: 后期魯國人2.地位: 學派創始人3.主要成就:(1)政治思想: ①核心思想是 ; ②主張 ;③主張實行 (2)教育思想(教育教學成就):①教育:創辦 ,主張 ;②教學: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育規律(3)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 ,對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和學術思想作出巨大貢獻(4)典籍: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書
百家爭鳴 1.背景:戰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 ”2.墨家:創始人是 ,主張“ ”“ ”;提倡節儉3.儒家:代表人物是 ,主張實行“ ”;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4.儒家:代表人物是 ,主張實行“禮治”,明確尊卑等級,以維系社會秩序5.道家:代表人是 ,強調治國要順其自然和民心;人生應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獨立的人格6.法家:代表人是 ,強調 ;建立 7.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 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 ,為 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讀圖學史     
重點突破
1核心概念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家流派之間爭芳斗艷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典型例題:一位同學在分析“百家爭鳴”影響時制作了下表,表中內容反映出百家爭鳴(   )
百家爭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儒家 仁、義、禮、智、信;民為邦本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墨家 “兼愛”,愛無差別等級
法家 “尚法”,以法治國
A.對后世的思想文化影響深遠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發展
C.推動了戰國時期經濟的繁榮 D.脫離現實,禁錮人民的思想
2重點問題
孔子的主要成就
(1)政治思想: ①核心思想是“仁”; ②主張以德治國;③主張實行德政。
(2)教育思想:①教育: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②教學: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學原則和方法。
(3)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獻資料,對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和學術思想作出巨大貢獻。
典型例題:孔子的思想學說以禮、仁等為基本內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希望社會和諧、人心和順。自春秋創立……經過2 000多年的發展,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仁 B.禮治 C.無為而治 D.以法治國
3綜合探究
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承載著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老子》
材料二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寶庫。
——趙可金《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理論價值》
材料三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觀園中,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道釋和諧共生,毫不夸張地說,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學上有大真,在倫理上有大善,在藝術上有大美。
——高文兵《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體現了老子的哪些思想主張?(史料實證)(4分)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國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張?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有何現實意義?(史料實證,歷史解釋)(4分)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戰國時期思想領域“熠熠生輝”局面的名稱,并指出該局面出現的影響。(史料實證,歷史解釋)(4分)
學業評價
考點一:老子、孔子和儒家學說
1.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孔子提倡“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發點是(   )
A.弘揚社會正氣 B.尋求國家治理方案
C.塑造理想人格 D.建立中央集權統治
2.美國知名中國事務觀察家彼得·沃克發現西方的價值觀本身就呈現出二元對立的特點,要么好,要么壞;要么贏,要么輸。他意識到自己更傾向于東方的價值觀,并且成為老子的忠實粉絲。據此可知,其最認可的“東方的價值觀”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 下圖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其3D設計的擬人化熊貓,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國古代的(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 “他塑造了一種熱心為公的人的形象……是更有建設性的思想家……希望培養君子來使國家變得更加高尚。”材料中的思想家主張(   )
A.無為而治 B.以法治國
C.仁者愛人 D.兼愛非攻
5.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孔子關于教育教學的主張中旨在改變“學在官府”局面的是(   )
A.知之為知之 B.學思結合
C.溫故而知新 D.有教無類
考點二:百家爭鳴
6.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其中主張“兼愛”“非攻”、節儉的學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7. 他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仁”作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下觀點與他屬于同一學派的是(   )
A.“兼愛”“非攻”
B.“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8.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引經據典,寓意深邃,極具啟迪意義。其中引用的經典“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體現了諸子百家中哪家學派思想(   )
A.墨家的兼愛 B.儒家的仁政
C.法家的法治 D.道家的辯證
9. 史學家錢穆認為,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一種人文主義的道德精神,它兼顧家庭、社會、國家與天下。以下最能體現這一中國文化精神的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主張
C.道教風骨 D.佛教修為
10. 學習歷史有一個基本的結論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現實的反映”,百家爭鳴學術局面反映的社會現實是(   )
A.孔子有教無類,使社會有學問的人增多
B.讀書人吵吵鬧鬧,各自著書立說
C.西周滅掉商朝,實行封建制度
D.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急劇變化
11.春秋戰國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在這種混亂中,卻孕育著新文明的生機。“生機”的表現最有可能是(   )
A.農耕文明出現 B.分封制的衰落
C.早期國家產生 D.思想百家爭鳴
12.面對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政權更迭、生靈涂炭的亂局,各學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國統一的歷史證明,最適合當時社會形勢的思想是(   )
A.儒家:為政以德,仁政治國
B.墨家:互助互愛,反對戰爭
C.道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強化集權
跨學科主題學習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諸子百家之間互相辯駁,又互相影響,互相取長補短,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基本上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為了活躍校園文化氛圍,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和直觀認知,體現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傳承創新,讓我們一起精心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諸子百家”人物模仿秀。
要求:模仿秀節目選材都來自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劇本短小精悍,情節跌宕起伏,語言古今雜糅,精選劇本、打磨劇情、雕琢語言。給每個孩子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培育核心素養。
模仿秀名稱
表演小組組員
劇本內容
第8課 百家爭鳴
【基礎導學】
春秋 道家 順應自然 對立面 轉化 無為而治 老子 春秋 儒家 仁 以德治國 德政 私學 有教無類 文獻資料 論語 諸子百家 墨子 兼愛 非攻 孟子 仁政 荀子 莊子 韓非 以法治國 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思想和學術的繁榮 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 中國古代文化 老子像
孔子像 墨子像 孟子像
【重點突破】
1.核心概念
A 【解析】從表中不難看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很多內容,如“文明”“和諧”“法治”等內容與春秋戰國時期各家思想主張有淵源,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思想對后世思想文化影響深遠。故選A。
2.重點問題
A 【解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愛人”,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將“仁”作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故選A。
3.綜合探究
【解題思路】
(1)由材料“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可知,體現的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由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可知,體現的思想主張是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仁”。其核心思想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穩定。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使戰國時期思想領域“熠熠生輝”的局面是百家爭鳴。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1)順應自然;樸素辯證法;無為而治。(4分)
(2)孔子。(1分)“仁”。(1分)有利于創建和諧社會。(或: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人際關系和諧、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2分)
(3)百家爭鳴。(1分)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3分)
【學業評價】
1.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百家爭鳴中,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孔子提倡“為政以德”,雖主張不同,但均提出了自己的治理國家的方案。故選B。
2.A 3.A 4.C 5.D 6.C 7.C 8.C 9.A 10.D
11.D 12.D
【跨學科主題學習】
答案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绍兴市| 资阳市| 新宁县| 广州市| 南城县| 交口县| 四川省| 香港| 玉溪市| 上饶县| 宝应县| 渝北区| 濮阳市| 德江县| 晋中市| 台安县| 宿迁市| 英德市| 长子县| 宣恩县| 榆林市| 旅游| 嘉兴市| 宁明县| 修文县| 吐鲁番市| 四平市| 固安县| 杂多县| 墨玉县| 简阳市| 临高县| 稻城县| 桐梓县| 龙江县| 揭阳市| 卢湾区| 清丰县| 宁蒗|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