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太陽和影子》說課稿青島版(六三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六年三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太陽和影子》。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六三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 太陽和影子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 通過由最初自然現象的淺層次觀察到較深層次的現象科學實驗模擬觀察分析這一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生活現象與科學知識的密切聯系,到在體驗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激發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動力,主要內容旨在以“旗桿的影子”為切入點,通過觀察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和長度的變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而分析,認識到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并了解其意義和有關作用,發展提高學生觀察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科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科學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二、說學情觀察太陽和影子的變化并分析變化規律,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譬如知道利用太陽的位置可以辨別方向,了解影子的形成與太陽有關……這些對于后面探究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作為三年級小學生對觀察學習活動也是充滿了學習的興趣,能夠進行合作學習并在教師指導下懂得合作的重要意義。但科學方法的學習方面仍要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同時學生從現象到理性思考的分析還需教師的積極引導,培養學生對現象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以及對事物聯系的分析能力。三、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2.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科學探究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通過觀察和測量,描述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陽光照射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表現出探究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四、說教學重難點知道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教學重點】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通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個體自我的心態調適,真正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讓學生充分的發揮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做到了“玩中學”“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進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六、說教學過程【器材準備】學生準備:提前觀察身邊物體白天中影子的變化,搜集相關資料;記錄單。教師準備: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課件;手表、長卷尺、手電筒、橡皮泥等(一)、導入新課教師與學生交流:“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教師出示謎語:“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后;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學生猜謎。教師出示謎底:“影子”教師提問:“什么時候能看到影子?對于影子你知道哪些?說給大家聽聽。”學生自由回答。“晴天的時候學校操場邊的大樹有影子。”、“籃球架、足球架也有影子。”等,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簡單小結“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太陽和影子真是一對好兄弟,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PPT 3出示]引入新課《太陽和影子》,板書課題。(二)、探究新知1.教師指導學生交流“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與長度有什么變化?”學習活動。教師提出問題:師:“同學們,你們認為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與長度有什么變化?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到操場上測量旗桿和足球架的影子,并完成記錄表。現在能說一說你們的觀察和記錄情況嗎?”學生交流,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學生交流歸納觀察發現。[PPT 4出示]課前觀察的校園內旗桿(足球架)在陽光下影子的方向與長度觀察記錄表。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觀察記錄表時間(每隔10分鐘) 太陽位置變化 物體( 旗桿 )影子變化 12:36 南偏西 長度 7.40米方向(位置) 北偏東12:46 向 西 移 長度 7.55米方向(位置) 向東移40 厘米12:56 繼續向西 移 長度 7.61米方向(位置) 向東移 53 厘米時間(每隔10分鐘) 太陽位置變化 物體( 足球架 )影子變化 12:40 南偏西 長度 1.53米方向(位置) 北偏東12:50 向 西 移 長度 1.56米方向(位置) 向東移10 厘米13:00 繼續向西 移 長度 1.61米方向(位置) 向東移11厘米各組匯報。根據剛才各組的匯報情況,同學們能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么嗎?生1:我們組發現,太陽向西移動,旗桿影子向東移動,足球架的影子也在向東移動。生2:我們發現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方向是相反的。生3:我們發現,太陽在旗桿的后邊,影子在旗桿的前邊。師:前?后?這樣說也可以。能不能換個說法呢?生4:太陽在旗桿的南邊,影子在旗桿的北邊。師:真好,你很會表達。也就是說,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剛才大家討論的都是影子的方向,影子的長度有什么變化嗎?生1:我們發現,隨著太陽向西移動,旗桿影子越來越長,足球架的影子也是越來越長。生2:我們組也有這樣的發現。師:同學們都很會觀察,上面同學們的記錄表只是在中午左右半個多小時之內的測量。那么大家可以聯系一下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早晨或傍晚的時候影子和中午相比較,什么時候長一些,什么時候短一些?生3:我認為一天中,物體影子早晨長,傍晚也長,中午最短。生4:我認為物體的影子從早晨到中午越來越短,從中午到晚上又越來越長。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學習活動:“把鉛筆用橡皮泥固定在紙板上,測量隨著時間的變化,鉛筆的影子在陽光下方向、長度的變化。”師: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同學們都很棒,能夠有這么細心的發現,猜想也很有道理。那么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咱們設計一個實驗來進行一個驗證可以嗎?教師指導學生制定方案。學生分組討論,模擬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設計方案。師:下面請把你們設計的方案給大家匯報一下。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實驗方案。其他各組互相補充、完善。出示課件[PPT 5、6出示],教師對學生進行溫馨提示:(1)用橡皮泥把鉛筆豎直固定在紙上,將手電筒平放在桌子上;(2)距離鉛筆大約10cm左右,打開手電筒,讓光線照在鉛筆上,觀察影子的方向、長短;(3)拿起手電筒,模仿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沿弧形軌跡自東向西移動,始終保持手電筒與鉛筆大約10厘米的距離,手電筒每移動一點距離,注意停留一下,觀察鉛筆影子的方向、長短,并將影子描繪下來;(4)保持這樣的觀察方法,直至手電筒為圍繞鉛筆正好轉半圈;(5)重復做幾次,下一次做的時候描繪影子時可更換不同顏色的彩筆,以免混淆。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指導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學生匯報交流。教師提問:“哪個小組能夠匯報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以及發現。”學生匯報:“我們把手電筒按照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變化規律自東向西移動,發現從早晨到中午,影子越來越短,從中午到晚上,影子越來越長。影子的方向和太陽運行的方向是相反的。”等。學生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互相補充,互相完善。[PPT7出示]教師在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小結: “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較長,中午影子比較短。”(三)、學以致用教師指導學生說一說收獲。教師:“影子方向與太陽位置有什么關系。”、“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太陽,我們怎樣利用太陽位置的變化來推測時間?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聯系呢?”學生自由談論。[PPT8出示]課件展示: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四)、拓展活動教師提出問題:“一個月中,每隔幾天,在同一時刻觀察同一固定物體的影子的方向和長度有什么變化?”[PPT9出示]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延伸課后學習活動。(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 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三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太陽和影子》板書時間 我們的模擬實驗旗桿的影子 方向 手電筒——太陽長短 鉛筆——旗桿—手電筒的移動軌跡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學反思教授這一課時,我認真挖掘教材資源,針對課程標準,緊緊把握住教學目標,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大膽轉變學習方式,教學中針對三年級兒童的特點,將對兒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以及學生判斷能力的培養和社會知識的獲得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努力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有所獲的空間。 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教學狀況。在這堂課中,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