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觀念主義只有當觀念出色,觀念藝術才會出色《泉》 1917杜尚相信自己發明了一種新的雕塑形式。他把這種新的藝術制作形式稱為“現成品”:一件原本已經制成的雕塑。觀念藝術之父:杜尚(1887-1968)《藝術家在現場》(2010)阿布拉莫維奇坐在現代藝術博物館寬大中庭中央的一把木椅上,前面放著一張小桌子,在桌子的另一端放著一把空木椅。觀眾可以做到阿布拉莫維奇對面的椅子上觀看這位藝術家進行的每日靜坐,并通過這種方式而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阿布拉莫維奇(1946-)《4'33’》(1952)不是無聲的,沒有所謂無聲的東西。他說,在第一、“樂章”里,他可以聽到外面風吹的聲音,而后是雨點敲打屋頂的滴答聲:他說,這部作品不是關于無聲,而是關于聆聽。約翰·凱奇(1912-1992)他在美術館內建造了三個相互連接但用半透明板墻分的空間。這一作品稱為《6處18次即興演出》(1959),按計劃分成六幕,每一幕有三個即興表演。在卡羅進行嘗試的同時,約翰和勞申伯格正在創建美國的波普藝術,他們的藝術綱領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它們都有一顆聯通藝術與生活的雄心,約翰和勞申伯格的方法是把商品轉化成藝術,而卡普羅則是通過把老百姓變成藝術的一份子卡普羅(1927-2006)他以大幅的抽象單色畫表達了他的虛空的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感情,不久所有的繪畫都用同一種顏色繪成深藍色。他對自己調配的這一特定顏色十分著迷。以至于把它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IKB),并且申請了專利新現實主義:伊夫克萊因(1928-1962)這位藝術家在《空間概念:等待》(1960)中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概念。首先是“解拼貼”的概念-藝術品是由刪減而不是增加元素制成。一方面,馮塔納的介人破壞了一張完美的畫布。而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創造:他制作了一件藝術品。馮塔納(1899-1968)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1933-)《報紙球》(1966)貧窮藝術不僅試圖根除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阻隔。還有不同藝術流派之間的阻隔。他們認為,一名藝術家應該能在繪畫、雕塑、拼貼畫、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間游刃有余,并使這些形式融合。貧窮藝術在行為藝術《行走的雕塑》里,他便實踐了這一理念當時他帶著用報紙制成的一米高的巨球《報紙球》在都靈大街上行走,五花八門的人與其為伴。《行走的雕塑》(1967)他在維納斯的雕塑周圍堆滿了廢棄的二手衣服。他把自己的創作意圖表達為把“過去的美麗與當今的災難放在一起”《破衫中的維納斯》(1967)《無題(12匹馬)》(1969)同為貧窮藝術流派的藝術家簡尼斯 庫奈利斯。將這運動利用“卑微材料”的反資本主義路線推向施威特和勞申伯格所代表的極端。他在羅馬的一家美術館展出了他的裝置藝術《無題(12匹馬)》簡尼斯·庫奈利斯(1936-)激流派的命名喬治·馬修納斯(1931-1978)從新達達主義藝術運動中發展出自己的理念,他稱之為激流派,意思是“流動”。他在1963年起草了《激流派宣言》,要求在世界上去除“資產階級的弊病,知識文化專業文化和商業文化”,他允諾激流派將“促進生活藝術,把文化,社會及政治革新的骨干融合為統一的戰線和行動。”約瑟夫·博伊斯也在宣言上簽了名。.《一群》(1969)包含了許多標志物,他們出現在其作品中,貫穿博伊斯整個藝術生涯:毛氈、脂肪、生存和一種半生不熟的感覺。這些基本模式均源自他經常講述的他在二戰期間擔任德國納粹空軍戰斗機飛行員的故事約瑟夫·博伊斯(1921-1986)博伊斯的行為藝術并不局限于自己的行為和想法,還包含了觀眾的反應,將他們從通常的半迷糊狀態弄醒過來,使之重新具有了生動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知力《怎樣向一只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在一個名為《我愛美國.美國愛我》(1974)的行為藝術“行動”中,博伊斯將自己關在一個籠子里長達一周,只有一只產于北美原野的小狼相伴。相當怪異。《我愛美國.美國愛我》(1974)《切片》是一部不驚人的、強大的作品,它以令人不安的后果,展現了觀眾如何能成為藝術品中的固有元素《切片》開始時,小野一個人毫無表情的默坐于舞臺上。離她數英尺的地方。放著一把剪刀,觀眾就座后,他們將一個接一個的被邀請至舞臺上,拿起剪刀剪她的衣服,一刀接一刀,藝術家的衣服變成了碎片小野洋子 (1933-)《切片》(1964)《未能在工作室漂浮》(1966)圖片中顯示兩種狀態中的瑙曼,一個靠椅子的支撐橫在兩把椅子間,另一個疊加在其上,他沮喪地跌坐在地板上,這是他對嘗試去完成不可能之事,并失敗的過程的記錄布魯斯·瑙曼(1941-)瑙曼從方框的一個角落開始,朝著一條線的終點邁出一步,有方塊一半的距離,他重復著這一行為,隨著節拍器的節奏,一遍又一遍的繞著方框轉,十分冗長。瑙曼的藝術涵蓋許多事物,但排在首位的是意識《在廣場周邊跳舞或鍛煉》(1967)《收藏家》(1990-1992)是阿里斯拍攝的一部電影,他在其中拖著一只裝有磁鐵輪的玩具狗,一邊走一邊沿街收集金屬撥片、大頭釘和硬幣弗朗西斯·阿里斯(1959-)《重演》第一幕,他走進墨西哥城一家槍支商店,買了一把九毫米的貝瑞塔手槍,子彈上膛后,他右手握著槍,在眾目睽睽之下漫步在城市的大街上。此時,這是對城市與暴力強制之間關系的一種操演。他在街上閑逛了11分鐘,沒有任何人找他的麻煩。而后,警察以適度粗魯的方式向他叫板。第二幕是另一天的重演,令人意外的警察不僅允許,而且樂意作為臨時演員參加電影的拍攝。。所有的情節都和題目一樣,只是最后上演了一幕逮捕的情節《重演》(2000)年僅22歲時的理查德·郎在藝術學院回家的路上創作了《走出來的線》。他停在那里,決定在田野的中間來回走動直到踩出一條明顯的路徑,然后把它拍下來,這是一幅簡單動人的作品,通過精心的設計來展現人類的存在。理查德·郎(1945)《走出來的線》(1967)它是坐落于猶他州大鹽湖的一座紀念碑式的土方工程雕塑,由當地已有的黑色玄武巖制成。它有460米長,4.6米寬的尺寸。這是一條通向無何有之地的崇高之路。史密斯認為,“博物館里的展覽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理查德·郎一樣。他選擇從大自然中和在大自然里創造藝術羅伯特·史密森(1938-1973)《螺旋形的防波提》(1970)觀念主義小結1.受杜尚、抽象表現主義、達達主義影響2.觀念至上:藝術家不應該被限于如此嚴格的媒介范圍內來表達他們的理念和情感。3.目的:沖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4.分支:貧窮藝術、激流派、行為藝術、新現實主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