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運動與力》說課稿【新】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運動與力》。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春運動與力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 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的運動現象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引導學生認識怎樣是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觀察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依據生活中的多種現象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教科書用文字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自行車運動現象切入,提出了問題,明確了本課探究方向。“材料包”提示學生可以準備一些容易獲得,方便攜帶的材料,為課堂上的探究奠定基礎;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引導學生明確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嘗試用推、拉等方式讓物體啟動、加速、減速或停止,觀察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活動再結合生活經驗的方式得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第三部分拓展活動,觀察生活中運動的物體,說一說它們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發生改變的,進一步感受到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給物體施加力二、說學情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思維, 同時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實踐、探究的能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 新精神,讓學生經歷了從猜想、探究、驗證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完整的認知。三、說教學目標【科學知識】:能夠舉例說明給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也可以使物體啟動或停止;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科學探究】:能夠與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與小車前進快慢的關系【科學態度】: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物體的運動狀態與力的關聯的探究表現出探究興趣,愿意傾聽,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運動與力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四、說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觀察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依據生活中的多種現象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教學重點】依據生活中的多種現象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感受到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給物體施加力。【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在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繼續保持較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又要保護并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好奇心, 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欲、讓學生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科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真正做到讓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真諦。做到了“玩中學”“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進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六、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能根據小風車引發思考,提出與力相關的可探究的科學問題。2.積極發現,暢談想法。(二)、探究新知1. 師:(拿出風車)這是風車,小組內玩一玩吧!想一想,是什么讓風車轉起來的?要想讓它轉得更快,可以怎樣做?學生分組玩風車。2.師:請同學們來分享一下你的發現。是什么讓風車轉起來的?生:使勁吹氣、用手扇風等。教師引導說出:用力;是力讓風車轉起來。師:那我們想讓風車轉的更快,你是怎么辦的?生:加大力量。3.師:對,看來,風車的轉動與力有關。那么,其他物體的運動呢?是否也與力有關系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運動與力》。4.板書課題:運動與力5. 能通過觀察物體的運動現象,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三)、探究方案究問題一:觀察物體的運動現象,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1.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先到生活中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課件出示) 秋千和汽車的運動狀態。然后描述一下這些物體的運動狀態。教師播放蕩秋千的視頻。2.學生小組討論。3.師生交流:蕩秋千時,秋千開始時是靜止的,推動秋千后,秋千開始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有時快,有時慢,最后會慢慢停下來。騎自行車時,自行車有時會快,有時慢,有時……師: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從生活現象中,發現這么多科學道理,那么你還能描述更多物體的運動狀態嗎?生:汽車行駛時,有時快有時慢,有時……生:扔鉛球時,鉛球……生:工人叔叔拉車時……4.師生小結: 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由運動變為靜止,或者運動快慢發生改變等現象,都是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5.通過觀察實驗與小組合作交流,描述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6.通過猜測與實踐,體驗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探究問題二:怎樣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1.師: 同學們剛才描述的物體運動的狀態都很好,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是怎樣改變的呢?生:蕩秋千時,我們一推它,它就動了。生:跑在路上的汽車,一踩油門,車就跑快了。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么看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與一種神秘的東西有關,這種東西是什么呢?下面你們用手中的幾種物品,自己試一試改變它們的運動狀態,我看能不能找出這種神秘的東西。師:請你們拿出紙風車、易拉罐、還有鉛筆盒,你們想辦法讓這幾種物品都動起來,看看有什么發現。2、學生分別做實驗,讓這些物體動起來,改變它們的運動狀態。3、學生匯報交流發現。師:通過活動,你們有什么發現?哪個小組給大家分享一下。生:紙風車靜止時,我用嘴吹了一下,它就轉起來了,我再用大力吹,它就轉的快了。生:我用手推易拉罐,易拉罐就開始滾動,然后我用大力氣推它,它就滾動的更快了,最后我用手阻擋它,它就停下來了。生:鉛筆盒……師:那么你們找到這種神秘的東西了嗎?生:是力。師:很棒!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通過這幾個小活動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有力的存在才會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4.師生小結,課件出示結論: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力。探究問題三: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嗎?師:當我們給靜止的物體施加力之后,物體就運動了,那運動著的物體是否具有能量呢?生:我覺得應該有。師:說一下理由,可以舉例說明。生:我看到落下的雨滴落到水里會濺起水花,說明向下落的雨滴有能量。生:被踢飛的足球砸到感到很疼,說明運動的足球也有能量。生:……師:同學們先看一段視頻,注意觀察,這些一些運動的物體碰到其他物體后,其他物體有什么變化。1.課件出示視頻:人們扔出的保齡球,將球瓶撞到的場景;快速揮動的高爾夫球桿將高爾夫球打飛很遠的場景。師:同學們說說球瓶是怎么倒的?高爾夫球怎么飛出去的?生:保齡球滾過去后,就把球瓶砸倒了。生:揮動的桿子把高爾夫球打飛了。師:同學們觀察的很好。下面我們也做幾個游戲,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分別做用小球砸礦泉水的游戲和砸核桃游戲。教師同時出示活動要求。(四)、過程實施1.師:同學們,我看你們都玩的很盡興,你們通過這幾個游戲有什么發現?哪個小組先給大家分享一下。(預設)生:我們發現扔出的小球,會把礦泉水瓶砸倒,說明扔出的小球是由能量的。生:我們將錘子舉起來,向下砸去,核桃就碎了,說明錘子這時是有能量的。師:看來同學們都有重大發現。2.師生小結: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3.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像我們剛才這樣,依據事實,推出結論,這就是在推理。課件出示:依據運動的球能把瓶子擊倒、運動的錘子能把核桃砸開等事實,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就是在推理。(六)、課堂小結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樣?誰的表現最好?為什么?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言,在評價中發展自己。七、說板書設計根據四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物體運動的狀態《運動和力》板書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方法物體運動具有能量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學反思本節課,我把教學內容在知識點不變的基礎上,以發揮學生主動性,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又激發了學生參與熱情。主要通過觀察和實驗等體驗活動,讓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能夠舉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了解運動與力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再通過這堂課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過程,我收益非淺,也深刻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通過不斷反思和努力學習的態度,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