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社會思品精品模擬卷系列2014學年上學期社會思品期末模擬卷二(考試范圍為九上歷史與社會全冊、九下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第一二課和九思全冊課本涉及的中考考點有關的知識。)一、選擇題(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每題2分,共40分)2014年12月4日是中國首個國家憲法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設立國家憲法日為12月4日。這以立法形式予以確定。據此回答1-2題。21教育網1.“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這是因為(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②憲法確認公民的所有權利③憲法是我們的最高行為準則 ④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對于憲法的修改,理解不恰當的是( ) A.憲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的修改更嚴格B.憲法的修改須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半數以上多數通過C.憲法的修改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D.憲法必須保持其權威性和穩定性3.“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啟示我們( )A.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B.國際利益和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國家利益要服從個人利益D.任何時候都要犧牲個人利益,維護集體利益4.2014年8月19日,美國海軍一架P-3反潛機和一架P-8巡邏機飛抵海南島以東220公里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中國海軍航空兵一架殲-11飛機起飛進行例行性識別查證,攔截美軍偵察機,雙方最近的距離只有15米。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www-2-1-cnjy-com①當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我們應有對祖國的高度責任感②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③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④國家的安全與公民個人的安全無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201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明星黃渤演唱的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唱出了普通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八十平米的小窩,孩子能順利上大學,畢業就有好工作,每天上下班很暢通,沒有早晚交通高峰,天天去戶外做運動,看蔚藍的天空,養老生病不差錢,有政府來買單……。”老百姓的這些夢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版權所有:21教育】①我國尚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②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改變③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④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還未有改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6.2014年4月1日零時起,浙江省所有公立醫院全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通過以藥品零差率為核心的綜合改革,破除以往“以藥補醫”的機制。之所以要進行改革,是因為( )21*cnjy*comA.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改革是立國之本,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活力源泉C.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還存在 D.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7.對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2014年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會議。俞正聲強調,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是新時期黨的西藏工作方針的豐富和發展,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實踐。這( ) A.說明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 B.表明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C.有利于實現各民族同步發展 D.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團結、共同發展、共同繁榮8.2013年10月6日,習近平在出席巴厘島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見了臺灣特使蕭萬長時指出,中國愿意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解決長達60年的分裂。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致力于臺灣海峽兩岸的統一,這是因為( )①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堅持和平統一解決臺灣問題是唯一正確的選擇③祖國統一符合臺灣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9.“70年代吃飽,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質,今天我們吃健康。”這一時代變遷反映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得益于我國( )①堅持改革開放,走富國強民之路 ②大力引進外資,立足國外謀發展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這是因為( ) 21*cnjy*com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當前綜合國力的競爭的基礎經濟和科技為③科技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④科技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新華網北京2014年11月21日電,《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日前已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21日起在國標委官方網站上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廣大人民積極紛紛向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表明了公民( )A.忠實履行了公民的義務B.以合法的方式行使了公民的監督權C.依法行使了公民的檢舉權D.依法行使了公民的建議權1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我國憲法的這一規定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④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參加國家管理的唯一合法途徑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3.央視舉辦的第一屆中學生“漢字聽寫大會”已落下帷幕,選手之間的較量終有結局,但真正贏家卻是“漢字”。下面理解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 ②有利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設③漢字文化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④有利于漢字的規范書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夜行的瞎子點燈,照亮了他人,也使自己免受他人的碰撞。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A.幫助別人要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助人必有回報B.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獲C.為別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者應當得到回報D.承擔責任是我們的義務15.2014年10月1日是新中國誕生65周年紀念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生產總值迅猛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人民生活實現了總體小康并在向全面小康邁進,令世界刮目相看。取得這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 )21·cn·jy·com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③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④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青年學生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驕子。下列史實最能反映他們為了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站在社會潮流浪尖的是( )2·1·c·n·j·yA.太平天國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西安事變 D.五四運動17.在一次專題學習中,李軍同學將該歷史事件的意義和地位概述為:它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告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暴、堅持革命的決心;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起一面革命武裝斗爭的旗幟;它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2-1-c-n-j-y如果需要你再補充內容,你認為下列最合適的是( )A.它是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B.它是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C.它是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D.它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18.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選項,史實與推論對應不正確的是( )選項史實推論A九一八事變中國局部抗戰開始B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進了國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現C七七事變揭開了中華全民族抗戰的序幕D百團大戰提高了國民黨軍隊的威望19.1947年底,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扭轉了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車輪,使它走向顛覆的道路。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即在前頭。”毛澤東作出此判斷,主要基于( )21cnjy.comA.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勝利 B.東北已全境解放C.人民解放軍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D.國民黨的主力已基本上被消滅20.右圖是三大戰役中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哪個戰役(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21.《太行山上》、《血戰臺兒莊》、《狼牙山五壯士》等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再現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歷程。這些影片取材的背景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北伐戰爭時期 B.十年內戰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22.右表是我國在“一五”時期各部門的投資比例表。在工業內部,輕重工業之間的投資比例大體是1∶7,由此可見,我國當時( )【來源:21cnj*y.co*m】A.優先發展重工業B.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均衡發展C.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3.下列圖片最有可能出現在( ) 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 “大麥穗,大玉米,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 A.“大躍進”運動時期 B.文化大革命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24.1949年10月,面對一個新中國的誕生,詩人胡風以一句“時間開始了”表達自己的心聲。對于無數人來說,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時間又開始了”!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前者使中國人民站起來 B.前者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C.后者讓中國人民富起來 D.后者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25.下列有關辛亥革命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①發生在1910年 ②推翻了清王朝③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④建立了中華民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0分)(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9年(1840—1949年)滄桑巨變,換了人間。北京天安門,曾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秋天,它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一代代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在這崢嶸百年中歷經無數艱難坎坷。他們的業績,將采遠栽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出處:21教育名師】 ——《復興之路》解說詞(1)“109年滄桑巨變”,其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該事件帶來了怎樣的標志性影響?(3分)(2)材料中的“1900、“1919”、“ 1949”相關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其中1919年的這一事件有何思想意義?(5分)(3)從百年滄桑巨變中,我們能得到什么認識?(2分)27.(10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是人類發展的不竭動力。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創新中不斷發展,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也必將在創新中逐步實現。請探究以下圖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圖一 小崗村農民立下的生死狀 圖二 鄧小平為深圳特區題詞(1)以上圖片反映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哪些創新性成就?體現了我國的什么重大政策?(3分)(2)圖二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有何積極作用?以此為起點后來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4分)(3)以上創新得益于哪一次重大會議的什么重大決策?(3分)28.(10分)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經濟建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材料一:見右圖(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通過什么運動農民獲得了土地?(1分)材料二: 農民報名參加農業合作社 手工業者踴躍報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請全行業公私合營(2) 材料二圖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或運動?它的完成有何標志性意義?(3分)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農業生產情況對比表項 目1957年1960年下降(%)糧食(憶公斤)1950.5143526.4棉花(萬擔)3280212635.2油料(萬擔)7542340554.9生豬存欄數(萬頭)14590822743.6(3)導致1960年農業生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四:安徽鳳陽花鼓唱詞:(“文革”時) “鳳陽地多不打糧。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1979年)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集體都能富,國家還要蓋倉庫。”www.21-cn-jy.com(4)兩段唱詞反映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給農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從中可見它有何積極作用?(3分)21·世紀*教育網(5)縱觀新中國經濟發展歷程,我們得到什么啟示?(2分)29.(10分)[國情探究]為了更好地學習國情第一課,九年級某班同學分成4個小組展開探究。(1)運用所學知識,辨析A組同學的結論。(3分)(2)請簡要概括B組同學的圖表資料所反映的信息。并寫出B組同學的結論。(3分)(3)請將C、D兩組同學的結論補充完整。(2分)(4)請綜合四組同學的探究將總結論補充完整。(2分) 30.(10分)[共建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 閱讀漫畫,回答問題。漫畫一 漫畫二 漫畫三(1)三幅漫畫分別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哪一特征?(3分)(2)除了社會建設外,它們分別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哪一奮斗目標?(3分)(3)請從漫畫一和二中任選一幅,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漫畫中做法的理由。(2分)(4)三幅漫畫啟示我們應該怎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示:可從國家和公民兩個角度回答)(2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每題2分,共40分)12345678910CBABBDDBCD11121314151617181920BACBCDADCB2122232425CAABB二、非選擇題(共5題,每題12分,共6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