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浩瀚宇宙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經過了漫長的歷程。千百年來,人類一直渴望解開宇宙的奧秘,并致力于探索天體的運動和演化規律。1990年,人類發射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可以避開大氣層的干擾,從而觀測到銀河系以外更多、更遙遠的星系。新課導入人類為探索宇宙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又發展了哪些最新的空間技術?制作一份海報,向同學們展示宇宙的廣闊或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新課導入從不同角度收集整理人類探索宇宙的相關歷史信息。我國古代杰出的天文學家張衡張衡改進了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儀器渾天儀。渾天儀搜集證據祖沖之祖沖之編制了《大明歷》,首次將歲差引入歷法。搜集證據郭守敬郭守敬創制和改進了圭表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搜集證據我國運載火箭的發展歷程長征一號是20世紀70年代為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而研制的三級運載火箭。搜集證據長征一號長征二號是中國研制的第一代液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研制、發射返回式人造衛星技術的空間大國。長征二號搜集證據長征五號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搜集證據長征五號我國探索宇宙的重大歷史事件(1)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搜集證據(2)1999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搜集證據(3)2003年10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人太空。(4)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5)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6)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落成啟用。搜集證據射電望遠鏡——FAST(7)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成功,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為中國建造載人空間站做準備。搜集證據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時間軸記錄法就是依據時間順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聯起來,形成相對完整的記錄體系。時間軸可以運用于不同領域,最大的作用就是把過去的事物系統化、完整化、精確化。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處理信息讓我們利用時間軸記錄法,對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信息進行整理吧。處理信息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登月,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第一顆犬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處理信息2003年10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1990年4月24日,人類第一個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升入太空。1971年4月19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禮炮一號。1999年11月20日,我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1981年4月12日,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______”空間站__________________系列宇宙飛船____________________系列運載火箭我國古代杰出的天文學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長征東方紅一號衛星神舟“中國天眼”張衡祖沖之郭守敬天宮課堂回顧我國在探索宇宙方面的成就常考題型背記1.太空望遠鏡可以不受大氣層的干擾得到更精確的天文資料。 ( )2.人類對宇宙認識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 ( )一、判斷題√√1.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于2021年10月發射升空,于2022年4月份順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三號乘組的3名航天員是( )。A.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B.陳冬、劉洋、蔡旭哲C.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2.我國第一艘從月球帶回月壤的探測器是( )。A.天問一號 B.嫦娥五號 C.神舟十二號常考題型背記二、選擇題AB常考題型背記三、連線題請將中國探索宇宙的成就與其名稱連線。東方紅一號射電望遠鏡宇宙飛船“天宮”空間站運載火箭月球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