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撲克牌”里的秘密請閱讀課本上“元素周期表”的內容思考1. 門捷列夫是怎樣處理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信息的?2. 從《“撲克牌”里的秘密》的故事中,我們得到哪些啟示?閱讀閱讀2.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雛形的過程(1)提出猜想假設: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存在合乎邏輯的排列方式。(2)收集數據信息:將各種元素的名稱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制成卡片。(3)檢驗猜想:每一行元素的性質都按原子量的增大而有規律地逐漸變化。(4)得出結論:元素存在合乎邏輯的排列方式,并排成了元素周期表的維形。想一想,我們處理信息時使用了哪些方法?得到了哪些結論?在“物體在地面的滑行距離與什么因素有關”的研究中,我們先提出了猜想假設,然后通過實驗收集了數據信息,在整理分析后,得出“物體在地面的滑行距離與物體的重量無關,與下滑點高度有關”。提出“下滑點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離越遠”的結論。回顧反思只有收集信息并識別有價值的信息,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信息,發現信息間的關聯和趨勢,才能形成個人的觀點并得出結論。回顧反思我記得在進行“水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的探究時,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我們還用這個方法研究了饅頭發霉的條件……我的推論圖回顧我們的科學學習,選一課或一個單元,制作自己的推論圖。活 動在科學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通過______從獲取的數據信息中得出結論,將這一思維過程用______的形式整理出來,就是______。推論圖可以______地展現思維過程。推理圖畫推論圖直觀我的推論圖(示例)活 動杠桿的秘密左邊(阻力) 右邊(動力) 杠桿的狀態鉤碼數(個) 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數(個) 到支點的距離(格) 杠桿的狀態2 3 3 2 平衡4 2 4 2 平衡阻力端鉤碼數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用力端鉤碼數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活 動當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就省力;當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就費力。要翹起更重的伙伴,我到支點的距離就要更遠。用筷子夾食物時,手指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食物到支點的距離。撬動石頭時,為了省力動力點到支點距離更大。動力點杠桿阻力點重物釣魚的時候,需要用較大的力氣釣起遠端上鉤的魚兒。支點動力阻力檢驗猜想:每一行元素的性質都按原子量的增大而有規律地逐漸變化。收集數據信息:將各種元素的名稱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制成卡片。得出結論:元素存在合乎邏輯的排列方式,排成了元素周期表的雛形。提出猜想假設: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存在合乎邏輯的排列方式。1234課堂回顧請將正確順序的序號填在方框中。元素周期表的發現(1)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信息,發現信息間的______和______是信息處理的關鍵。(2)科學家們提出__________,根據假設進行推理并__________,再通過______檢驗預測的正確性。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測相符,就證明作為預測前提的假設是______的;反之,則說明假設是______的。關聯趨勢猜想假設做出預測實驗正確錯誤課堂回顧常考題型背記一、判斷題1.在做猜想假設時,我們要做科學的猜想假設,不能隨意假設。( )2.我們可以在實驗室做模擬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假設,得出結論。 ( )3.在收集信息時,要根據探究的問題收集有用的信息并進行歸納整理,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結論。 ( )√√√常考題型背記1.科學的猜想與事實是否相符,需要用大量的( )來證實。A.模型 B.問題 C.事實證據2.研究“流水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時所做的實驗( )。A.是模擬實驗 B.是對比實驗 C.既是模擬實驗又是對比實驗二、選擇題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