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導學案【思維導圖】【目標導學】了解孫中山的革命事跡,知道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額度先行者,知道興中會成立的時間、地點、宗旨、政治綱領、機關刊物和意義,理解三民主義的主要含義及意義【新課導入】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去感受偉大人物的偉大歷程【學生自主研習】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革命思想傳播的原因:2.革命思想的傳播:章炳麟鄒容陳天華3.革命團體的成立:4.同盟會的成立:(1)時間、地點:(2)目的:(3)政治綱領:(4)領導、刊物:(5)性質:(6)歷史意義:【易錯警示】興中會是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5.三民主義(1)內容:(2)地位:【思維導引】一個政黨:中國同盟會;一個人物:孫中山;一份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四句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6.興中會與同盟會的對比:名稱 興中會 同盟會時間地點綱領性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課堂總結】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他棄醫從政,擔負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面對腐敗不堪的清王朝政府,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立興中會,舉行起義,宣傳革命思想,整合革命力量,直到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從此中國革命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一場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民主革命即將來臨【教學反思】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孫中山先生的早年革命事跡,要凸顯“三民主義”思想理論確定的實踐性和曲折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片、列表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明白事件發展的前后因果聯系,著重培養學生的列表歸納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可以進一步提高的地方,增加歷史事件之間的前后聯系性、邏輯性,讓學生在理解中牢記歷史知識。同時,要主義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聯系現實、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和鍛煉,在教學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課堂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革命團體興中會的創始人在《章程》中最先發山”振興中華”的時代強育。由此可知,開啟了近代中國民族復興思想先河的歷史人物是( )A. 孫中山B. 李鴻章C. 康有為D. 陳獨秀2.《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中說:“中國近代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孫中山革命活動的開始標志著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登上了中國政治舞臺。”下列革命活動孫中山參與的有( )①成立同盟會 ②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③成立興中會 ④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國多個政治團體、政黨組織紛紛創辦報刊雜志,宣傳維新變法與革命思想。下列報刊雜志中,屬于這些團體和政黨機關報刊的是( )A. 《時務報》、《民報》B. 《新青年》、《申報》C. 《新青年》、《國聞報》D. 《申報》、《民報》4.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綱領闡發為“民族主義”。這一思想( )A. 完全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 B. 與維新派的政治目標一-致C. 延續了民主共和國的精神 D. 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5.2017年11月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151周年誕辰紀念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旨導思想是( )A. 人文主義 B. 三民主義 C. 中國同盟會 D. 自由主義6.1913年,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遇刺身亡。下列挽聯中悼念宋教仁的是( )A. “作公民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B. “謗滿天下淚滿天下,創造共和再造共和”C.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D.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7.他是20世紀中國走在時代前列的第一個偉人,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畢生致力于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的探索。“他”是( )A. 康有為B. 孫中山C. 毛澤東D. 曾國藩8.中國同盟會的綱領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中國同盟會屬于( )A. 資產階級革命政黨B. 地主階級政黨C. 革命團體D. 公益團體9.據1913年2月23日《獨立周報》第七期記載: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廣的人常到田間“與農夫田父談于樹林之下,語以代議制之善,及國會選舉之不宜草率投票,則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則曰:吾人困土匪軍隊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國初年( )A. 民主人士已經廣泛深入民眾 B.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 農民了解代議制,只是無暇顧及 D. 實施民主政治的基礎薄弱10.服裝具有重要的社會政治功能。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并賦予了新的含義:門襟五粒紐扣表示……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不包括的是( )A. 民族主義 B. 民權主義C. 民生主義 D. 民主主義11.“振興中華”是每一位愛國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這個口號的是孫中山,為了振興中華,他( )①創辦《中外紀聞》 ②組建興中會 ③提出“三民主義”④發起“公車上書” ⑤建立中國同盟會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12.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刊物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此“機關刊物”指的是( )A. 《國聞報》 B. 《新青年》 C. 《時務報》 D. 《民報》13.(題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資產階級革命情緒高漲,各種革命團體紛紛成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 )①光復會 ②華興會 ③興中會 ④強學會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1894年,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為宗旨創立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是( )A. 同盟會 B. 華興會 C. 興中會 D. 光復會15.近代化也叫現代化,以生產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下列人物都為推動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革命宗旨的人物是( )A. 曾國藩 B. 陳獨秀 C. 康有為 D. 孫中山16.下列內容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華民國成立 ②中國同盟會成立 ③武昌起義 ④清朝統治結束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17.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響當屬推翻君主政體,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義不同于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改朝換代,也不僅僅限于趕跑了一個皇帝,而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多數中國人的信仰……”材料中的“這次革命”( )A. 為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B. 變法圖強遭到了鎮壓C. 高舉自由平等的大旗 D. 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18.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是( )A. “民主”“民權”“民生”三民主義B. “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C. “民族”“民權”“民意”三民主義D. “民主”“民權”“民革”三民主義19.溫家寶總理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孫中山對我國“民主性”的貢獻有( )①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制度②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領導進行了北伐戰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②③④20.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說:“這是孫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遺產。也是當時最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張,但在百年之后卻成為中國與世界面臨的最為緊要的嚴重問題。”這段話評論的是( )A. 民族主義B. 民生主義C. 民權主義D. 民主主義二、綜合題21.下列材料摘編自梁啟超的《變法通議》,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欲興學校、養人才,以強中國,惟變科舉為第一義。材料二 吾今為一言以蔽之曰: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1)上述兩則材料所表達的變法主張,有什么共同之處 梁啟超認為,這些共同的主張得以實現的途徑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科舉”作為一種制度,誕生于哪一朝代 又于哪個朝代被廢除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變法失敗后,革命團體紛紛建立。在此基礎上,孫中山建立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是什么 他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參考答案【學生自主研習】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革命活動:(1)1894年,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建議,遭到拒絕(2)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興中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3)孫中山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但失敗。在國外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作準備。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革命思想傳播的原因:《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2.革命思想的傳播: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 《革命軍》陳天華 《猛回頭》、《警世鐘》3.成立:影響較大的有華興會和光復會4.(1)時間、地點:1905年8月、日本東京(2)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3)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4)領導、刊物:總理(孫中山)、機關報(《民報》)(5)性質: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6)歷史意義: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5.三民主義(1)內容:“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2)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6. 興中會與同盟會的對比:名稱 興中會 同盟會時間 1894年 1905年8月地點 美國檀香山 日本東京綱領 振興中華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性質 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A2.D3.A4.D5.B6.A7.B8.A9.D10.D11.A12.D13.A14.C15.D16.C17.D18.B19.C20.B21.(1)改變科舉制度;變官制。(2)隋朝;清朝。(3)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