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密度(第1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知道物質密度與物體輕重的關系2.記住密度公式、會用密度公式計算物體的密度或物體的質量、體積3.記住密度單位教學過程:一、探究不同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取大小不同的鋁塊3個,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直尺測出邊長后計算它們的體積,對每一鋁塊計算其質量與體積之比,并把計算得到的結果填入下表。鋁塊 m/kg V/m3 m/V(kg.m-3)1232、取大小不同的鐵塊三個,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直尺測出邊長后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對每一鐵塊計算出其質量與體積之比。把計算得到的結果填入下表中。鐵塊 m/kg V/m3 m/V(kg.m-3)1233、思考和討論以下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否相同?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比是否相同?二、探究水的質量與體積之間的比值1、用天平稱出燒杯質量2、先后取不同體積的水,倒入量筒中測量其體積3、先后將量筒中不同體積的水倒入燒杯,稱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4、測出每次所取不同體積的水的質量;5、計算每次水的質量和水的體積之比。水的體積/cm3 水的質量 /g 質量與體積的比值/g.cm3討論:1、所取水的體積由小變大,相應水的質量有怎樣的變化規律?2、每次測量的水的質量與體積之比是否接近?比值大約是多少?3、從以上活動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 ,不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 。二、密度的概念和公式1、從上述實驗可知,無論金屬還是非金屬,無論固體還是液體,每一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都是固定的,我們把 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正確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在外界條件不變時,它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2、密度公式正確理解密度公式時,要注意條件和每個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義。從數學的角度看: 結合科學意義(1)ρ一定時,m和V 成正比; ( √ )(2)m 一定時,ρ與 V 成反比 ; ( × )(3)V 一定時,ρ與 m 成正比。 ( × )理論依據:因為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隨體積和質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時,不可能脫離物理事實,不能單純地從數學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關系3.密度單位的換算問題密度在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千克/米3”,這個你一定能夠掌握的,但是要換算單位,你可能會感到困難。例如: ( http: / / www. / bbs / web / " \t "_blank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g/cm3。1.0×103kg ( )g1.0×103kg/m3 =——————= ———————=_________ g/cm31 m3 ( ) cm3溶液的密度單位可用g/L來表示,換算一下1g/L= = kg/m3。鐵的密度7.8×103kg/m3= g/cm3。酒精的密度0.8×103kg/m3= g/cm3。冰的密度0.9 g/cm3= kg/m3銅的密度8.9 g/cm3= kg/m34.查密度表。(1) 比較不同狀態的密度。(2)密度的意義例:水的密度是1g/cm3表示每立方厘米水的質量為1克。從密度表格中選取不同物質的密度,讓學生說出相應的意義。課后反思:三.小結四.作業:本節《作業本》第一節 密度(第2課時)教學目標1.會用量筒測液體和固體的體積,會正確讀數;2.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出物質的密度;3.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學過程:測量物質的密度:1.測量原理: 。(用公式表示)物體的質量可以用 測出。規則物體的體積可以用 測出。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可用 測量。2. 量筒的使用①認識量筒:單位 ,量程 ,分度值 ;注意:實際應用中量筒的量程的選擇②使用方法:⑴量筒放 ;⑵視線與凹形液面 相平。3. 測規則固體(長方體形的金屬塊)的密度:注意刻度尺的準確使用:有刻度的一邊緊靠被測物體,視線應與尺面垂直,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思考與討論:該金屬塊可能是什么金屬?你的結果與密度表上的數值是否完全相同?如果有差異,那么出現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4. 測液體(食鹽水)的密度:請選擇正確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操作,對錯誤的實驗方法作出評價。方法一實驗步驟:⑴在燒杯中盛被測液體,用天平測出質量m1;⑵把燒杯中被測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量出體積V1;⑶測出燒杯和剩余被測液體的質量m2,則量筒中被測液體的質量m= m1-m2;⑷計算出被測液體的密度。實驗記錄:燒杯與鹽水的質量m1/g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cm3 燒杯中剩余鹽水的質量m2/g 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g 鹽水的密度ρ/(kg/m3)評價:方法二實驗步驟:⑴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量m1;⑵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V1;⑶將量筒中的液體全部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⑷計算出被測液體的質量和密度。實驗記錄:空燒杯的質量m1/g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cm3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2/g 燒杯中鹽水的質量m/g 鹽水的密度ρ/(kg/m3)評價:方法三實驗步驟:⑴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量m1;⑵將液體倒入燒杯中,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2;(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液體的體積V,⑷計算出被測液體的質量和密度。實驗記錄:空燒杯的質量m1/g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2/g 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cm3 燒杯中鹽水的質量m/g 鹽水的密度ρ/(kg/m3)評價:注意:若在實驗中出現以下錯誤:(1)使用天平時燒杯誤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會導致液體質量測量值偏 ;密度測量值 。(偏大、偏小或不變)(2)使用量筒時俯視會導致液體體積測量值偏 ,密度測量值 。(偏大、偏小或不變)(3)使用量筒時仰視會導致液體體積測量值偏 。密度測量值 。(偏大、偏小或不變)5.測小石塊的密度(排液法):分析:對形狀不規則的固體而言,難點在于如何測量其體積,直接測量肯定不行,可用量筒排水來間接測量。實驗步驟:⑴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m;⑵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記錄體積V1。(對于“適量”的要求是:能淹沒物體,固體放入后水面不超過最大刻度);⑶用細線栓住小石塊,慢慢放入量筒內浸沒在水中,并記錄水面刻度V2,則小石塊的體積V=V2-V1。⑷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 。[注意]要先測石塊的 ,再測石塊的 ,否則會導致石塊的質量測量值偏大導致密度測量值偏大。實驗記錄:小石塊的質量m/g 水的體積V1/cm3 小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cm3 小石塊的體積V/cm3 小石塊的密度ρ/(kg/m3)6.測量不規則的塑料的密度(其密度比水小):懸垂法和針壓法測體積。懸垂法:先測出懸掛重物浸沒于量筒水中時對應的體積,然后將物體與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讀取此時的體積,兩者的差值便是物體的體積。針壓法:先讀出量筒中適量水的體積,再用針將物體壓沒于水中,讀取此時的體積,兩者的差值便是物體的體積。學后反思:三.小結四.作業:本節《作業本》第一節 密度(第3課時)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及計算公式2.學會利用公式ρ=m/v及變形計算密度、質量和體積3.學會利用密度的知識鑒別組成物體的物質,選擇材料,判定空心還是實心教學過程:(課前預習例題分析)1.有關密度的計算根據密度公式的變形式:m=vρ或v=m/ρ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特別是一些質量和體積不便直接測量的問題,如計算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紀念碑的質量等。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其辦法是測定待測物質的密度,把測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就可以鑒別物體是什么物質做成的。2.利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問題,如判斷物體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決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判定物體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 : (1)提據公式 , 求出其密度ρ求 ,再與該物質密度ρ物比較 ,若ρ求< ρ物 , 則為空心 , 若ρ求=ρ物,為實心。 (2)已知質量,由公式V=m/ρ ,求出V求 ,再與V物比較,若V物 > V求 ,則為空心,若V求=V物 ,則該物體為實心。(3) 把物體當作實心物體對待,利用m=vρ , 求出體積為v的實心物體的質量, 然后將m 求與物體實際質量m物比較, 若m求>m物時,則該物體為空心,若m求=m物, 則該物體為實心 。請你試一試下列四個典型例題例1:一個質量為4.5千克的鐵球,體積是0.7立方分米,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多大?(ρ=7.8×103千克/米3)提示:試用上述三種方法計算,并比較哪種方法簡單。例2:一只瓶子最多可以裝1千克煤油,它最多可以裝多少千克的水?(ρ煤油=0.8×103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 )提示:同一瓶子裝滿水或煤油的體積相等。例3:某鋼瓶內氧氣的密度是9千克/米3,一次氣焊用去其中三分之二,則瓶內氧氣密度變為多少?(提示:體積不變)例4.一只燒杯盛滿水時的總質量為250克,往該杯中放一小石塊,石塊沉沒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這時杯與水和石塊的總質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塊,稱得這時杯與水的總質量為200克。求:⑴石塊的質量;⑵溢出水的質量;⑶石塊的密度。提示:分析三個質量值改變的原因,回憶測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準確算出石塊的質量和體積。反思:三.小結四.作業:本節《作業本》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條件不變時,同種物質密度 ,不同物質密度 。密度含義是 。密度的公式是密度的單位為 或用 。請多動腦筋,學會正確對密度的計算精通靈活運用,能解答簡單的計算。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條件不變時,同種物質密度 ,不同物質密度 。密度含義是 。密度的公式是密度的單位為 或用 。請多動腦筋,學會正確對密度的計算精通靈活運用,能解答簡單的計算。密度如何測形狀規則固體的密度?測量物質的密度如何測液體的密度?如何測形狀不測規則固體的密度?同一種物質:能利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對于ρ=m/v、m =ρV、 V= m/ρ能進行靈活變換。密度知識應用不同物質:當體積相同時,能利用等質量進行計算;當質量相同時,能利用等體積進行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