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學歷案】【導讀】本課共三個子目,即:“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和“瓜分中國狂潮”,主要講述了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過程及影響。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侵華進入以“資本輸出”和“瓜分”中國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中國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此后,實業救國、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等各種救亡圖存的抗爭活動迅速高漲,中華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由此開始。甲午中日戰爭無疑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課題與課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1課時)【課標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和《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學習目標】1 .通過閱讀教材和識讀《甲午中日戰爭形勢圖》,簡述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列舉《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提高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 .通過閱讀教材和研讀史料,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簡述簽訂《馬關條約》的影響,培養正確的歷史觀,樹立堅決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念。3 .通過閱讀教材和識讀《時局圖》,簡述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強租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的史實和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培養時空觀念意識。【目標分析】目標 序號 知識維度 (指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 認知水平維度記憶/ 回憶 理解 應用 分析 評價 創造目標一 事實性知識 元認知知識 √目標二 程序性知識 概念性知識 √ √目標三 概念性知識 元認知知識 √ √設計說明:依據教材和學情,對本課課標要求進行分解。分解為:目標1“簡述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列舉《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提高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目標2“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簡述簽訂《馬關條約》的影響,培養正確的歷史觀,樹立堅決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念”,目標3“簡述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強租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的史實和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培養時空觀念意識”。通過本課學習,感悟左寶貴、左宗棠、丁汝昌等,挽救民族危亡反對外來侵略的反抗斗爭精神。【評價任務】1.完成任務一(檢測目標1)2.完成任務二(檢測目標1)3.完成任務三(檢測目標2)4.完成任務四(檢測目標3)【資源與學法建議】1.本課的學習依然從戰爭爆發的原因、時間、經過、結果以及影響這些角度了解這場侵華戰爭,并且通過對《南京條約》與《馬關條約》的對比,理解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機不斷加深。2.前面通過對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學習,我們對從哪些角度了解列強的侵華戰爭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分析不平等條約危害的基本方法。甲午中日戰爭是繼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列強的又一次侵華戰爭,甲午戰爭之后簽訂的《馬關條約》其危害程度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的恥辱。通過任務二、任務三突出重點,通過任務三突破難點。3. 通過自主學習等方法,提升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提升合作能力,交流表達能力。通過史料分析,培養論從史出的能力,以及史料實證的學科素養。設計說明:本環節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所學內容在本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而構建學習框架和學習的邏輯順序,了解重難點并明確學習任務,突破重難點。【學習過程】導入環節:朗誦聞一多的詩歌《七子之歌·臺灣》: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這里的“夏日”是指哪個國家?臺灣是怎樣離開“母親”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一、甲午中日戰爭任務一:依據材料總結,此時的清政府是一個怎樣的狀態?(指向目標1)1、背景材料一:為迎接慈禧六十大壽(1894年),修建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耗資三千萬兩白銀。光緒大婚慶典(1889年),耗費銀子500萬兩。材料二:日本……歲添巨艦。中國自十四年(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軍開辦以后,迄今未添一船,僅能就現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訓練,竊慮后難為。 ——李鴻章材料三:19世紀中葉,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建立起中央集權的近代天皇制國家。……在各種因素政策下,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建立了裝備精良的近代軍隊,確立了對外侵略擴張的“大陸政策”,企圖吞并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日本大陸政策史》材料四:“欲稱霸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朝鮮。” ——日本大陸政策依據材料總結,戰爭前的日本是一個怎樣的狀態?(指向目標1)2、導火索材料: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日本侵略者也乘機出兵朝鮮,制造釁端,戰爭一觸即發。甲午中日戰爭的導火索?任務二:閱讀課本26-28頁內容,識讀地圖,簡述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指向目標1)3、經過(1)閱讀課本,結合地圖,梳理甲午中日戰爭主要戰役及主要人物。(2)甲午中日戰爭中,涌現出許多奮勇殺敵的愛國官兵,用生命捍衛民族尊嚴的民族英雄,我們應該學習他們身上的什么精神?材料一:光緒大婚慶典(1889年),耗費銀子500萬兩。為迎接慈禧六十大壽(1894年),修建頤和園,挪用海軍經費,耗資三千萬兩白銀。材料二:日本……歲添巨艦。中國自1888年北洋海軍開辦以后,迄今未添一船,僅能就現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訓練,竊慮后難為繼。材料三:1895年1月,日軍兩萬人在山東榮成灣登陸,偷襲威海衛炮臺。由于李鴻章避戰求和,陸上防備亦未加強,威海衛最后失守。合作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是什么?二、《馬關條約》的簽訂任務三:閱讀課本28頁兩段文字,研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指向目標2)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鴻章為議和全權大臣,前往日本馬關進行和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內容有哪些?這些條款分別有哪些危害?從而分析得出《馬關條約》的影響?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任務四:閱讀課本28、29頁內容,研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指向目標3)(1)三國干涉還遼材料:《馬關條約》簽定的當天,俄國外交大臣羅拔諾夫向德國、法國兩國駐俄使節聲明:“俄國政府決定,立即以友誼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領中國本土的請求。”并正式邀請德、法兩國參加共同對日干涉的行動。如果不接受,三國將對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的軍事行動,切斷它在中國大陸與日本島之間的聯系,讓他孤立無援。 ——《甲午戰爭圖志》(2)瓜分中國狂潮的方式以干涉還遼為契機,列強在中國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狂潮。(3)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時間、內容、影響、實質【課堂小結】1894年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在戰爭中涌現出許多民族英雄,但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最終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的主權再一次遭到踐踏,也刺激了列強的侵略野心,出現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使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設計說明:本課設計主要突出的是真實情境的創設(識讀地圖、史料實證、設計問題),層層剖析,由淺入深,培養論從史出、無證不信、實事求是的史證意識,提升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素養,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認識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的危害及影響。【檢測與作業】1.(檢測目標1)翻閱《中國近代史》時,看到某不平等條約的一段文字:“割遼東半島、臺灣及附近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你推斷這段文字出自(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2.(檢測目標2)關于《馬關條約》對中國造成的危害的敘述中,最準確的表述是 ( )。A.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 B.打開中國西南的門戶C.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檢測目標2)使北洋艦隊陷入絕境,導致其最終全軍覆沒的戰役是( )A.大東溝海戰 B.旅順戰役C.威海衛戰役 D.平壤戰役4.(檢測目標3)1895年美國《PUCK》雜志上刊登了《一只新孵化出的雞》的漫畫,漫畫中一只全副武裝、手拿日本軍刀的日本雞破中日戰爭的蛋殼而出,腳下踩著清政府的龍旗。此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 )A.迅速引發了英國對中國發起鴉片戰爭B.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中國政府開啟了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D.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學后反思】1.請嘗試繪制本節課重要知識的思維導圖。2.學完本課,你有哪些認識 你還有什么困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