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探索宇宙上一課,我們了解了人類為了沖出地球所做的努力。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問題導入活動一:了解航天器這是世界上第1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是由前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導彈改制而成。為鋁制球體,直徑58厘米,重83.6千克,前艇有4根鞭狀天線,內裝有科學儀器。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探索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起,人類已經向太空發射了多種航天器,它們承載著人類對太空的無限夢想,去探索更加遙遠的宇宙空間。航天史上的“第一”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器是蘇聯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1號。第一個兼有運載火箭和飛機特征的航天器是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第一個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第一個載人航天器是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坐的東方1號飛船。載人航天器載人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空間探測器空間探測器又稱深空探測器,是對月球和月球以遠的天體和空間進行探測的無人航天器,按探測對象分為月球探測器、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飛出太陽系探測器等。空間探測器實施探測任務時,可飛經探測對象、環繞探測對象運行或在探測對象上著陸。空間探測器“卡西尼”號“旅行者”1 號“新視野”號卡西尼號對土星進行探測,新視野號對冥王星進行探測。旅行者1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自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登陸器“好奇”號火星漫游車“玉兔”2 號月球車人類正是利用這些航天器才實現了沖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夢想。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順利升空,人們聆聽著來自宇宙的那首《東方紅》歌曲。中國的航天事業揭開了新的一頁。問題探索神舟1號于1999年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升空,并在完成預定空間科學實驗后返回地球,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1次飛行試驗,標志著我國成功實現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2003年10月15日,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5號載人飛船,把航天員楊立偉順利送上太空。神舟5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獨立自主的完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2011年,天宮1號發射成功。“天宮”1 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他先后完成了與神舟8號、神舟9號、神舟10號三艘飛船的6次交會對接,標志著中國突破和掌握了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技術。從2007年10月24日嫦娥1號成功發射升空,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5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我國的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提出要求:看圖,說一說我國的嫦娥工程飛行器是怎樣到達月球的?圖片呈現的是嫦娥1號探測器到達繞月工作軌道的原理示意圖。當再次運行到近地點時,主發動機打開,嫦娥1號速度增加到10.9千米/秒,嫦娥1號變換軌道,飛向月球。嫦娥1號發射升空后,先進入繞地球運行的16小時軌道,運行到近地點時,發動機點火增加推力,使嫦娥1號先后變軌進入24小時和48小時軌道運行。當其靠近月球時,進行制動減速,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12小時軌道,以后逐漸制動減速,進入3.5小時軌道,第三次制動減速后,進入127分鐘環月圓軌道。討論交流剛剛我們了解了我國的航天之旅。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人類探索宇宙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活動三:人類探索宇宙付出的代價提出要求:觀察這兩幅圖片,并讀一讀相應的文字,初步了解人類為航天事業的發展為探索宇宙付出的代價。問題探索蘇聯航天員加加林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不幸的是,他在之后的一次飛行訓練中犧牲了。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后,因其右側固體火箭助推器的O形密封圈失效,毗鄰的外部燃料艙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溫燒灼下結構失效,使高速飛行中的航天飛機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于發射后第73秒解體,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罹難。科馬洛夫是蘇聯的英雄航天員,1967年4月24日,由于返回艙的降落傘沒有成功彈出,最后返回艙以9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撞擊在了地面上。當人們找到時,科馬洛夫已經因為巨大的沖擊力而去世。科馬洛夫是第1位在太空飛行中犧牲的宇航員。在此之后,返回艙的降落傘彈出裝置得到了改進,科馬洛夫用自己的鮮血推進了人類航天事業的安全性。人類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這樣大的代價,你認為是否值得呢?站在人類未來的角度來講,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犧牲的宇航員,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人類的未來。是值得的,人類對未知充滿好奇,沖出地球探索宇宙是必然的,在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會有犧牲。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全世界已經有兩個空間探測器正在飛離太陽系,其中有一個載著人類的照片和地圖。活動四:空間探測器中圖片的秘密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問題探索提出要求:這張圖片是人們放在飛行探測器上的,請觀察圖片,想一想,你能讀懂它的含義嗎?一男一女的后面是飛船的輪廓圖。下面是表示太陽系,最左側是太陽,向右是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第3顆行星出來一個飛船,表示這個飛船是來自第3顆行星,那個飛船的輪廓與兩個人后面的圖案是一樣的。左上兩個圓中間一道是表示氫的分子結構。中間那個放射狀的東西的中心表示太陽,放射狀的線條的頂端表示以太陽為中心的十幾顆脈沖星的方向和與太陽的距離,是為了給撿到這艘飛船的外星人指示太陽方位用的。兩個人表示地球上發射飛船的智慧生物的樣子,男性的左手是在向外星人問好。圖片含義假如真的有外星人存在,你認為要不要把地球的信息主動發給他們?可以把自己的信息發給他們,加強星球之間的互相交流與了解。時間 事件 國家或宇航員1957年 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 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1號升空,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 蘇聯1967年 科馬羅夫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離開地球飛往月球成功登月后安全返回。 阿姆斯特朗“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中國查閱人類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國航天之旅,完成下表。1969年蘇聯聯盟1號飛船在返回地球過程中因主降落傘失靈而墜毀。1970年蘇聯學生活動手冊時間 事件 國家或宇航員1977年 “旅行者”1號探測器帶著地球人對外星人的問候,飛向外太空。1979年抵達木星,1980年探訪土星2012年到達太陽系邊緣。1981年 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成功。“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體,7名宇航員在此次事故中喪生。 美國1993年 國際空間站完成設計,并開始實施。2003年 第一位中國宇航員進入太空。美國16個國家美國美國楊立偉1986年查閱人類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國航天之旅,完成下表。時間 時間 國家或宇航員2011年 中國“勇氣”號和“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并開始火星探測活動。 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嫦娥〃3號探測器送入軌道。“玉兔”號月球車順利駛抵月球表面。 中國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啟用。 中國2011年2013年2016年先后發射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8號飛船,成功實施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查閱人類探索太空史,了解中國航天之旅,完成下表。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知道了人類為了探索宇宙,向太空發射了多種多樣的航天器,這些航天器承載著人類對太空的無限夢想,去探索更加遙遠的宇宙空間。同時,我們還了解了我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知道了我國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人類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貢獻。課堂總結是值得的,人類對未知充滿好奇,沖出地球探索宇宙是必然的,在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會有犧牲。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