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壓縮空氣》說課稿【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水 第三課《壓縮空氣》。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水 第三課《壓縮空氣》。本節課主要內容是 通過前面兩節課的研究,學生已經可以廣泛認同:空氣和石塊、水等一樣,是一種物質。在此認知基礎上,本課以及此后的學習內容要對空氣的物質屬性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科學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構成的,空氣當然也不例外。本課希望學生仔細觀察有關空氣壓縮和擴張的現象,然后讓學生試探性地從微粒的層面對現象做出解釋。二、說學情在學習了水單元以后,學生對水的特征已經有所了解。在本課所用到的材料中,對于像塑料袋這樣的容器學生比較熟悉,知道裝有空氣的塑料袋手指按一按,塑料袋會擠壓變形,但是對于像注射器這樣的硬質容器,學生不太接觸到。三、說教學目標1.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壓縮空氣現象,并知道空氣的體積是可以壓縮和擴張的。2.經歷空氣和水體積的壓縮與擴張實驗,培養細致、認真觀察記錄的能力,學會運用思辨的方法獲得科學概念。3.經歷實驗探究,體會空氣和水特征的差異。四、說教學重難點通過探究,學生認識到空氣不同于水,是可以被壓縮和擴張的。【教學重點】使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空氣占據的空間可被壓縮。【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從新課標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來看,記住幾個知識點并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通過學習過程,學生認為空氣看不見、摸不著,所以空氣沒有重量。也有學生認為風吹過來樹木會搖擺,所以空氣有重量。這時要統計學生認為空氣有重量的有多少人,認為空氣沒有重量的有多少人,對學生進行一個科學上不能用多數人同意的方式決定誰對誰錯。利于培養科學嚴謹的態度,有利于學生間互相合作的科學方法,有利于體驗自己獲得科學結果的喜悅。六、說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水、注射器、透明塑料杯、橙子皮、教學視頻等。(一)、導入新課1.教師展示教學課件“給癟籃球充氣”,提問學生看到什么現象?2.學生匯報:籃球鼓了起來。3.教師提問學生:籃球能一直鼓下去嗎?一直給籃球充氣會怎么樣?4.學生討論回答。5.教師提問學生:空氣能被壓縮嗎?(板書課題)6.學生觀察現象,并根據經驗做出解釋。(二)、探究新知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實驗器材和實驗過程。(2)學生參照隨堂學部分,圍繞兩大問題進行討論,明晰實驗過程。一是實驗中如何確保實驗的公平性;二是從哪些方面展開細致認真的觀察。2.實驗中,圍繞隨堂學部分展開實驗、觀察。(1)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實驗,并思考:在觀察水和空氣被壓縮和擴張實驗中,觀察到什么現象?(2)學生做好記錄。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象。學生匯報:壓縮和擴張空氣,感覺到用的力度較小,并且能觀察到空氣的體積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壓縮和擴張水,感覺到即使用很大的力度,也觀察不到水的體積有變化。(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教師提出問題,空氣和水在被壓縮和擴張過程中,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完成改變空氣與水體積的實驗,能感受按壓、拉伸注射器時,手受到的力。2.從觀察到的現象,可以知道壓縮空氣有什么特點?學生說一說手受到的力與空氣體積改變之間的關系。3.總結,空氣的體積被改變時,會產生彈力。(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閱讀資料:制作空氣壓縮槍。(五)、課堂小結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樣?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三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壓縮空氣》板書水→不能被壓縮或擴張空氣→能被壓縮或擴張→產生彈力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學反思這一課,教師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發展為主題”的教學思想。從實施的情況來看,主要目標的落實做得不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玩“注射器”,形成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的過程,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的探索熱情,使學生在玩中發現許多的“亮點”。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學習科學的樂趣,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在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引下,我們教師應重新認識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敢于向傳統的教育方法挑戰,用新的內容、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培養創新型人才。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