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空氣有質量嗎》說課稿【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水 第四課《空氣有質量嗎》。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和課后作業這九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水 第四課《空氣有質量嗎》。本節課主要內容是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空氣中,但學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氣的質量。學生根據飄在空中的氣球,或者可以上升的氫氣球,可能會認為空氣沒有質量或者無法判斷。上節課探討了空氣與水的異同,很多學生會提到兩者的質量不一樣,或者說空氣沒有質量。并且學生還用小圓圈表征空氣顆粒,那么質量作為物質的本質屬性之一,對空氣是否有質量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就勢在必行了。二、說學情本課通過《認識一袋空氣》一課觀察過空氣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氣是無色透明、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氣體,對于空氣有沒有質量(學生常說重量)并沒有認真思考過,但是根據生活經驗會有他自己的想法,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三、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說出空氣具有一定的質量,但是質量很輕。2.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知道質量是空氣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測量。【科學探究目標】:1.學生通過思考并運用科學的方法、選用恰當的工具來測量空氣的質量。2.學生通過經歷稱量過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果,產生誤差,應合理看待實驗的數據。【科學態度目標】:1.學生通過探究“空氣有質量嗎”這一活動,發展進一步研究物體的興趣和愿望。2.學生通過探究“空氣有質量嗎”意識到應該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學生通過探究質量問題的活動了解到不同的測量方法影響測量物體輕重的準確程度。四、說教學重難點學生思考提出判斷空氣是否有質量的方法。【教學重點】學生通過去判斷后加入的空氣是否有質量去得出空氣有質量的結論。【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從新課標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來看,記住幾個知識點并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通過學習過程,來真正激發學生的個體意識,并通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個體自我的心態調適,真正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教師要在重視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熱情。六、說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教師】:學生實驗材料一套、一年級時用過的簡易天平、班級記錄表、多媒體課件。【小組】:簡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紙杯、優質的打氣筒、球針、綠豆、皮球、記錄單。(一)、導入新課[材料準備:一年級時用過的簡易天平、本課用的簡易天平、皮球、綠豆]1.出示一年級實驗中用過的簡易天平,讓學生回顧天平的用途。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天平傾斜的時候),也可以用回形針的數量來表示不同物體的質量(天平平衡的時候)。出示本節課要用的放大版的天平,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借助這個天平來進行學習和探究質量問題。(說明一下指針和刻度如果看,偏轉意味著什么。)2.出示一個皮球,我們也像用回形針一樣稱一稱皮球的質量是多少,只不過今天我們不用回形針,改用綠豆,至于為什么用綠豆,等這節課結束你就知道啦。3.教師演示稱皮球的質量。在左盤放入皮球,左邊變重,指針向右邊偏轉,往右盤中慢慢倒入綠豆,當天平開始動起來后變成幾顆幾顆加,直至天平平衡。讓學生說一說:皮球的質量相當于什么?(預設:皮球的質量相當于右盤里那么多的綠豆的質量。)(二)、探究新知[材料準備:簡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紙杯、優質的打氣筒、球針、綠豆、皮球、記錄單]1.皮球是有質量的,相當于這么多綠豆,木塊也是有質量的,相當于()顆綠豆,這一杯水也是有質量的,相當于()綠豆(教師事先稱過把圖加上去),那么我們這個單元主要在研究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有沒有質量呢?學生思考1分鐘,請幾位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2.不管你認為空氣是有質量的還是沒有質量的,都只是你的猜想,科學家他們一開始也在這樣猜想,然后他們就去尋找方法證實自己的猜想。我們也來想一想用我們講臺上放著的這個實驗裝置怎樣去證實我們的猜想?學生思考,并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如果想不到,適時出示打氣筒。)3.教師小結方法:我們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氣,再放回左邊的盤里。提問:天平怎么樣變化判斷空氣有質量呢?預設:天平左邊傾斜表示空氣有質量,天平仍舊平衡說明空氣沒有質量。4.如果天平左邊下降了,說明空氣是有質量的。提問:那怎么樣讓天平再次平衡呢?學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操作。(預設:加綠豆。)提問:加進去的綠豆的質量相當于什么?(預設:相當于增加的空氣的質量。)5.出示注意點:(1)分工明確(觀察者所站的位置,人人都要觀察下天平的變化),按序進行(不記得步驟的看黑板),測兩次,記錄數據;(2)輕聲交流,動作幅度要小(任何劇烈的行動都會影響天平的平衡);(3)天平快要平衡的時候綠豆要一顆一顆的加,加得多了就取出,但是一定要記住數量。(4)聽到鈴聲收好材料坐端正。6.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查看學生實驗進度,綠豆數量出來的在班級記錄表上記下來,展示用。(三)、研討:實驗結果和發現(預設12分鐘)[材料準備:班級記錄表]1.請全班交流討論:①實驗中發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結果一樣嗎?如果不一致,你同意現在的結果嗎 ②根據你的觀察,你有什么發現?2.展示全班的實驗結論,學生觀察每組加的綠豆的數量,說說發現。分析數據不一樣的原因。3.指針的偏轉不明顯,偏轉的格數少,加的綠豆數也很少,說明空氣的質量很輕很輕。(加5顆左右綠豆,10顆綠豆約0.8克)教師出示事先用電子天平測出來的10筒空氣的質量,用數據說明空氣質量很輕。(四)、拓展:解釋皮球放氣后天平如何變化(預設3分鐘)[材料準備:球針、皮球、簡易天平]1.思考:如果將皮球里的空氣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盤,天平會怎樣?并說說理由。(預設:放掉氣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盤變輕了。這也能說明空氣有質量。)2. 教師演示。學生嘗試解釋現象。(有時間的話學生也可以馬上試一試。)3.小結:通過今天的實驗,我們知道了空氣是有質量的,但是質量很輕。(五)、課堂小結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樣?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三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空氣有質量嗎》板書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學反思教授這一課時,我認真挖掘教材資源,針對課程標準,緊緊把握住教學目標,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大膽轉變學習方式,教學中針對五年級兒童的特點,將對兒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以及學生判斷能力的培養和社會知識的獲得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努力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有所獲的空間。 新 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教學狀況。在這堂課中,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激發學生的責任心,學生學得開心,學有所得。九、課后作業。1.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物體的質量可以用天平來測量B.空氣也是有質量的,但是質量很輕C.空氣的質量就是空氣的好差,我們現在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了2.一開始天平左邊的皮球和右邊的綠豆處于平衡狀態,往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氣后,下面( )說明空氣是有質量的。A. B. C.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