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單元復習課 一、歸納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戰爭 時間 簽訂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 1840-1842年 《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 鴉片戰爭 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 戰爭 1894-1895年 《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 侵華戰爭 1900-1901年 《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二、比較近代兩次農民運動項目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不 同 點 背景 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19世紀末,民族危機加劇組織及 發展 有組織、有綱領,建立政權,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 沒有統一組織,沒有綱領,沒有建立政權,主要活動在山東、直隸一帶斗爭矛頭 以反封建為主,斗爭矛頭主要指向清政府 以反侵略為主,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帝國主義對外態度 后期曾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方案 盲目排外相 同 點 領導階級 農民階級領導,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組織形式 利用宗教結社形式發動組織群眾,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結果 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作用 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發散思維1.近代列強四次侵華戰爭中國戰敗的共同原因及啟示。提示:(1)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敗落后;中國綜合國力的衰弱,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強大等。(2)啟示:落后就要挨打,要堅持對外開放,大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2.近代兩大農民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及啟示。提示:(1)原因:①主觀上: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對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認識。②客觀上: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2)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歷史重任。1.(2022·鹽城中考)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指出:“自強運動的領導者沒有一個完整的建設計劃,他們起初只知道國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業的創辦能夠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A.福州船政局 B.輪船招商局C.開平煤礦 D.漢陽鐵廠2.(2022·煙臺中考)據如圖漫畫可知,洋務運動 (C)A.得到西方列強鼎力相助B.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C.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D.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3.(2022·蘇州中考)如圖是徐中約所著《中國近代史》目錄的部分內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閱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A)第十三章 外國侵占臺灣、新疆與安南13.1 日本侵略臺灣,1871-1874年13.2 俄國侵占伊犁,1871-1881年……13.3 爭奪安南的中法戰爭,1884-1885年……A.左宗棠收復新疆B.北洋水師正式成軍C.鄧世昌壯烈殉國D.簽訂《馬關條約》4.(2022·大慶中考)海洋歷來是各國爭奪的焦點,為“開拓萬里波濤”,1894年,日本聯合艦隊突襲北洋艦隊。隨后雙方在黃海海面上發生激戰。此戰役中為國捐軀的清朝將領是 (C)A.林則徐 B.李鴻章C.鄧世昌 D.曾國藩5.(2022·南充中考)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艱難生存。西方列強在華取得的下列權益中,對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影響最大的是(B)A.割香港島給英國B.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C.《北京條約》的賠款額度大幅增加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6.(2022·連云港中考改編)對《時局圖》反映的歷史現象,解讀準確的是 (B)A.有識之士開始受到刺痛B.清政府統治危機空前顯現C.曾國藩預感清朝的危亡D.日本獨霸中國局面的形成7.(2022·煙臺中考)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這些報刊的主旋律是(B)A.有田同耕 B.變法圖強C.民主科學 D.驅除韃虜8.(2022·聊城中考)“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據此可知,戊戌變法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 (D)A.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B.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C.鞏固了儒學正統地位D.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9.(2022·綿陽中考)張海鵬教授在《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寫道:“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發展軌跡如圖。圖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A.列強侵華 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 D.北洋軍閥統治10.(2022·常德中考)1901年美國雜志《PUCK》發表了一幅漫畫《亞洲的潛在憂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國人的覺醒)。從漫畫中可以獲取的信息是 (B)A.列強團結一致并開始聯合絞殺義和團B.中國的民族意識覺醒引起列強的擔憂C.列強徹底放棄侵略并瓜分中國的野心D.義和團運動使列強在華利益備受威脅11.(2022·臺州中考)《辛丑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 (D)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2.(2021·襄陽中考)【屈辱歷程艱難探索】材料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時間 序號 事件1839年 ① 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1842年 ② 鴉片戰爭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國運動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鴉片戰爭19世紀60-90年代 ⑤ 洋務運動1894-1895年 ⑥ 甲午中日戰爭1898年 ⑦ 戊戌變法1900年 ⑧ 義和團運動高潮⑨ 八國聯軍侵華1901年 ⑩ 《辛丑條約》簽訂(1)請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題進行分類。(填序號,每空填1個序號)分類表(表2)主題 事件(序號)列強侵略 ②、④、⑥、⑨、⑩中國人民的反抗 ①、③、⑧探索近代化 ⑤、⑦(2)結合所學知識,從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組組合中,任選一組說明兩個事件之間的聯系。答: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中的有識之士開展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民族危機加深,促使康有為等人發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的爆發,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任選其一即可)(3)表1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怎樣的發展趨勢 答: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新出路的近代化歷程。第二單元 單元復習課 一、歸納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戰爭 時間 簽訂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 1840-1842年 《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 鴉片戰爭 1856-1860年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 戰爭 1894-1895年 《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 侵華戰爭 1900-1901年 《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二、比較近代兩次農民運動項目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不 同 點 背景 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19世紀末,民族危機加劇組織及 發展 有組織、有綱領,建立政權,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 沒有統一組織,沒有綱領,沒有建立政權,主要活動在山東、直隸一帶斗爭矛頭 以反封建為主,斗爭矛頭主要指向清政府 以反侵略為主,斗爭矛頭主要指向帝國主義對外態度 后期曾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方案 盲目排外相 同 點 領導階級 農民階級領導,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組織形式 利用宗教結社形式發動組織群眾,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結果 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作用 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發散思維1.近代列強四次侵華戰爭中國戰敗的共同原因及啟示。2.近代兩大農民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及啟示。(2)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歷史重任。1.(2022·鹽城中考)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指出:“自強運動的領導者沒有一個完整的建設計劃,他們起初只知道國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業的創辦能夠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輪船招商局C.開平煤礦 D.漢陽鐵廠2.(2022·煙臺中考)據如圖漫畫可知,洋務運動 ( )A.得到西方列強鼎力相助B.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C.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D.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3.(2022·蘇州中考)如圖是徐中約所著《中國近代史》目錄的部分內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閱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第十三章 外國侵占臺灣、新疆與安南13.1 日本侵略臺灣,1871-1874年13.2 俄國侵占伊犁,1871-1881年……13.3 爭奪安南的中法戰爭,1884-1885年……A.左宗棠收復新疆B.北洋水師正式成軍C.鄧世昌壯烈殉國D.簽訂《馬關條約》4.(2022·大慶中考)海洋歷來是各國爭奪的焦點,為“開拓萬里波濤”,1894年,日本聯合艦隊突襲北洋艦隊。隨后雙方在黃海海面上發生激戰。此戰役中為國捐軀的清朝將領是 ( )A.林則徐 B.李鴻章C.鄧世昌 D.曾國藩5.(2022·南充中考)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艱難生存。西方列強在華取得的下列權益中,對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影響最大的是( )A.割香港島給英國B.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C.《北京條約》的賠款額度大幅增加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6.(2022·連云港中考改編)對《時局圖》反映的歷史現象,解讀準確的是 ( )A.有識之士開始受到刺痛B.清政府統治危機空前顯現C.曾國藩預感清朝的危亡D.日本獨霸中國局面的形成7.(2022·煙臺中考)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這些報刊的主旋律是( )A.有田同耕 B.變法圖強C.民主科學 D.驅除韃虜8.(2022·聊城中考)“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據此可知,戊戌變法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 ( )A.沉重打擊了西方列強B.削弱了頑固派的勢力C.鞏固了儒學正統地位D.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9.(2022·綿陽中考)張海鵬教授在《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中寫道:“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發展軌跡如圖。圖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強侵華 B.洋務運動C.義和團運動 D.北洋軍閥統治10.(2022·常德中考)1901年美國雜志《PUCK》發表了一幅漫畫《亞洲的潛在憂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國人的覺醒)。從漫畫中可以獲取的信息是 ( )A.列強團結一致并開始聯合絞殺義和團B.中國的民族意識覺醒引起列強的擔憂C.列強徹底放棄侵略并瓜分中國的野心D.義和團運動使列強在華利益備受威脅11.(2022·臺州中考)《辛丑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 ( )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2.(2021·襄陽中考)【屈辱歷程艱難探索】材料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時間 序號 事件1839年 ① 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1842年 ② 鴉片戰爭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國運動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鴉片戰爭19世紀60-90年代 ⑤ 洋務運動1894-1895年 ⑥ 甲午中日戰爭1898年 ⑦ 戊戌變法1900年 ⑧ 義和團運動高潮⑨ 八國聯軍侵華1901年 ⑩ 《辛丑條約》簽訂(1)請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題進行分類。(填序號,每空填1個序號)分類表(表2)主題 事件(序號)列強侵略 ②、④、 、 、中國人民的反抗 ①、 、探索近代化 、(2)結合所學知識,從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組組合中,任選一組說明兩個事件之間的聯系。(3)表1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怎樣的發展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單元 單元復習課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 第二單元 單元復習課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