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7年中考數學試題述評研究2007年全國各地中考題,我們發現:它充分體現了“注重雙基,重視實踐,突出創新,探索開放,有機結合,創設情景等特點.重視考查“雙基”,著眼發展能力扎實的“雙基”是提高數學素養、發展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基礎和依托,重視考查“雙基”是2007年各地數學試題的一個共同特點.重視“雙基”,不是簡單地考查學生積累了多少“雙基”,而是著重考查學生能否正確運用“雙基”來解決問題.1、注重在運用中考查“雙基”例1(07年,北京市)若,則的值為( )A. B. C.0 D.4例2(07年,孝感市)二次函數y =ax2+bx+c 的圖象如圖所示,且P=| a-b+c |+| 2a+b |,Q=| a+b+c |+| 2a-b |,則P、Q的大小關系為 .點評:試題雖然簡單,但每題都是在運用中間接地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例1把求代數式的值滲透在非負數的性質中進行考查,體現了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例2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問題,置于函數圖象和絕對值的化簡之中去考查,突出了理解和運用.2、通過創設新的情景來考查“雙基”通過適當地創設新的情景,在變化了的情景中運用“雙基”解決問題,考生必須以不變應萬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才能將問題轉化為所熟悉的或運用已有的知識處理的情形,那種僅憑借機械記憶或套用現成模式的思路是無法奏效的.例3(07年,浙江省義烏市)按下面的程序計算,若開始輸入的值x為正數,最后輸出的結果為656,則滿足條件的x的不同值最多有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例4(07年,甘肅省白銀市)“中山橋”是位于蘭州市中心、橫跨黃河之上的一座百年老橋.如圖1,橋上有五個拱形橋架緊密相聯,每個橋架的內部有一水平橫梁和八個垂直于橫梁的立柱,氣勢雄偉,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如圖2,一個拱形橋架可以近似看作是由等腰梯形AB D8D1 和其上方的拋物線D1OD8組成,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已知AB=44m,∠A=45°,AC1=4 m,C1 C2=5 m,立柱C2 D2=5.55 m,(1)求立柱C1 D1=________m,橫梁D1D8=________m;(2)求拋物線D1OD8的解析式和橋架的拱高OH. 圖1 圖2點評:例3、例4從不同角度創設了新的問題情景,較好地考查了“雙基”.由于直接考查已知自變量值,求函數值的價值不大,因此例3設置了流程圖的問題情景,解答它需要具有一定的轉化能力.例4是以位于蘭州市中心、橫跨黃河之上的一座百年老橋——中山橋為題材,精心編擬了一道試題,這不僅突破了純數學型的常規問題,而且具有“立竿見影”的現實意義.3、注意結合實際問題來考查“雙基”例5(07年,貴陽市)如圖6,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連桿與點運動所形成的⊙O交于點,現測得,.⊙O的半徑,此時點到圓心的距離是 cm.點評:把求點到圓心的距離結合機械傳動背景來考查,新穎,趣味性強,學生容易求解.4、注意結合數學方法和數學語言來考查“雙基”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試題中考查的重要數學思想方法有:換元法、待定系數法、消元法、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以及函數思想等.而在一些基礎題中,有意識地滲透了對數學思維方法的考查,以此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形成.例6(07年,福建省龍巖市)函數與在同一坐標系內的圖象可以是( )點評:例6重點考查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具體解答時應該分m>0和m<0兩種情況分別討論,采用排除法.當m<0時,反比例函數在二、四象限,C、D有可能;而一次函數的圖象在第一、三、四象限,A有可能,這時二者沒有交叉的地方,所以,排除這種情況.當m>0時,反比例函數在一、三象限,A、B有可能;而一次函數的圖象在第一、二、三象限,B有可能,這時二者有交叉的地方,所以選擇B.例7(07年,湖北省日照市)把正整數1,2,3,4,5,……,按如下規律排列:12,3,4,5,6,7,8,9,10,11,12,13,14,15,… … … … 按此規律,可知第n行有 個正整數.點評:此題為常見的探究規律、用代數式表示結果的問題,具有一般的觀察、歸納能力即可.具體的探究過程為:第一行有一個正整數,第二行有2個正整數,第三行有4個正整數,第四行有8個正整數,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第n行有2n-1個正整數.綜上可見,注重考查“雙基”,并不是求繁求難,而是注重理解、掌握、活用,注重與能力的同步發展,以此來引導教學中注意展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注重讓學生多思、多想、多探究,不要把精力放在解大量的重復題上.另外,創設新的情景,也不是著意求“新”求“異”,而在于通過更多的分析、探索來處理問題,這樣既有助于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淺能,又有助于改變教學中模式化、題海戰、機械重復的不良傾向,而代之以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領悟.二、突出聯系實際,注重應用能力能用數學眼光認識世界,并能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處理周圍的問題,是每個人應具有的基本素養.重視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對應用能力的考查是2007年各地數學試題的另一個特點.分析這類試題,表明重視應用不只是形式上增加了聯系實際生活的試題,更重要的是試題本身密切聯系生活,通過創設新情景,展示新型考題,來突出分析問題、接問題的能力.1、通過設置新的情景,將常見類型的應用題“舊題新編”,以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依據試題要源于課本、異于課本,做到課本例、習題的改造、加工等命題原則,2007年各地的應用題圍繞課本上的內容,設置新的情景,使試題煥發出新的活力.例8(07年,甘肅省白銀市)為了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衛生部門決定下調藥品的價格.某種藥品經過兩次連續降價后,由每盒100元下調至64元,求這種藥品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是多少?例9(07年,常德市)游艇在湖面上以12千米/小時的速度向正東方向航行,在處看到燈塔在游艇北偏東方向上,航行1小時到達處,此時看到燈塔在游艇北偏西方向上.求燈塔到航線的最短距離(答案可以含根號).點評:以上兩道題看似都很熟悉.2、著眼于以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素材,編擬一類頗有新意的應用題,以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例10(07年,常德市)閱讀理解: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即:某支股票的市盈率=該股票當前每股市價該股票上一年每股盈利).市盈率是估計股票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30以下是正常的,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應用:某日一股民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如下三方面的信息:①甲股票當日每股市價與上年每股盈利分別為5元、0.2元乙股票當日每股市價與上年每股股盈利分別為8元、0.01元②該股民所購買的15支股票的市盈率情況如下表:編號123456789101112131415市盈率2580061191828283559806280808243③丙股票最近10天的市盈率依次為:20 20 30 28 32 35 38 42 40 44根據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1)甲、乙兩支股票的市盈率分別是多少? (2)該股民所購買的15支股票中風險較小的有幾支?(3)求該股民所購15支股票的市盈率的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4)請根據丙股票最近10天的市盈率畫出折線統計圖,并依據市盈率的有關知識和折線統計圖,就丙股票給該股民一個合理的建議. 例11(07年,日照市)今年4月18日,我國鐵路實現了第六次大提速,這給旅客的出行帶來了更大的方便.例如,京滬線全長約1500公里,第六次提速后,特快列車運行全程所用時間比第五次提速后少用小時.已知第六次提速后比第五次提速后的平均時速快了40公里,求第五次提速后和第六次提速后的平均時速各是多少.點評:上述兩例都結合了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例10是根據當前“炒股”熱的問題編寫而成的,例11是針對我國今年4月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編寫而成.這些試題不僅突出了對分析能力的考查,而且也有利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學會用數學來分析和認識社會現象.3、善于從實際問題中編寫以“圖文信息”為題材的應用題,用來考查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例12(07年,湖北省十堰市)一旅游團來到十堰境內某旅游景點,看到售票處旁邊的公告欄如圖所示,請根據公告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若旅游團人數為9人,門票費用是多少?若旅游團人數為30人,門票費用又是多少?(2)設旅游團人數為x人,寫出該旅游團門票費用y(元)與人數x的函數關系式(直接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例13(07年,山東省柳城市)2005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的決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起點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也就是說,原來月收入超過800元的部分為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從2006年1月1日起,月收入超過1600元的部分為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后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的劃分及相應的稅率相同,見下表: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不超過500元的部分5超過500至2000元的部分10超過2000至5000元的部分15某人2005年12月依法交納本月個人所得稅115元,假如本月按新稅法計算,此人應少納稅 元.點評:以上兩例題分別通過表格、公告欄說明提供的信息,考查學生通過讀公告欄、讀表格獲取信息的能力.綜上可見,注重考查應用題意在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認識世界,并能用數學的方法去分析周圍的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增強自己閱讀、理解、處理問題的能力.三、加強探索、開放,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也是培養人才的需要,重視對探索、創新能力的考查,是2007年各個省市中考中試題的又一個特點.從歸納型試題中考查學生的查能力歸納型試題的設計重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深思,再加以探究,旨在考查其正確的表述、有條理地思考以及歸納創造力.例14(07年,廣東省韶關市)按如下規律擺放三角形:則第(4)堆三角形的個數為_____________;第(n)堆三角形的個數為________________.點評:發現是創新的前提.2、從方案設計型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一般地,方案設計型試題是通過設置一個實際問題的情景,給出若干信息,提出解決問題的要求,讓學生尋求恰當的解決方案,有時還給出幾個不同的解決方案,要求判斷其中哪個方案優惠.例15(2007年,重慶市)我市某鎮組織20輛汽車裝運完A、B、C三種臍橙共100噸到外地銷售.按計劃,20輛汽車都要裝運,每輛汽車只能裝運同一種臍橙,且必須裝滿.根據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臍 橙 品 種ABC每輛汽車運載量(噸)654每噸臍橙獲得(百元)121610(1)設裝運A種臍橙的車輛數為,裝運B種臍橙的車輛數為,求與之間的函數關系式;(2)如果裝運每種臍橙的車輛數都不少于4輛,那么車輛的安排方案有幾種?并寫出每種安排方案;(3)若要使此次銷售獲利最大,應采用哪種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潤的值.點評:設計合乎題意的方案,正是體現對考生創造性思維的要求.3、從猜想試題型中考查學生的創造力猜想型試題是通過對命題式子的結構特征、相應的圖形等進行觀察、實驗、類比、歸納,從而提出結論或論斷;或者是對題設和結論整體觀察,從猜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方法.例16(07年,湖北省十堰市)如圖所示,點O是△ABC外的一點,分別在射線OA、OB、OC上取一點A’、B’、C’,使得,連結A’B’、B’C’、C’A’,所得△A’B’C’與△ABC是否相似?證明你的結論.點評:通過發現、推理的過程,能夠較好地考查學生觀察、分析判斷和創新能力.4、從探索“存在性”或“可能性”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有關判斷“存在性”或“可能性”的試題在探索性問題中所占的比重較大,而且往往與傳統的綜合題結合起來加大對考生分析、探索能力的考查.這類問題的情景比較熟悉,但怎樣通過探索來做出判斷,往往有較大的難度,需要正確、靈活地分析、轉化、探索、嘗試,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要求教高.例17(07年,常德市)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為斜邊的中點.點由點出發沿線段作勻速運動,是關于的對稱點;點由點出發沿射線方向作勻速運動,且滿足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1)求出關于的函數解析式; (2)求當取最大值時,過點的二次函數解析式;(3)能否在(2)中所求的二次函數圖象上找一點使的面積為20,若存在,求出點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點評:解這類問題的一般思路是先對結論作出肯定的假設,然后由肯定假設出發,結合已知條件或挖掘出隱含條件,輔以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正確的計算、推理,再對的出的結果進行分析檢驗,判斷是否與題設、公里、定理等吻合.若不矛盾,說明假設正確,由此的出符合條件的數學對象存在;否則,說明不存在.這類問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較高的區分度,能較好地體現試卷的選拔功能.5、從動態型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例18(07年,濟南市)已知: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是直角三角形,,點的坐標分別為,,.(1)求過點的直線的函數表達式;(2)在軸上找一點,連接,使得與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點的坐標;(3)在(2)的條件下,如分別是和上的動點,連接,設,問是否存在這樣的使得與相似,如存在,請求出的值;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點評:這是一道動態型考題,解這類題的總體思路是先化動為靜,關鍵的一步在于從相對靜止的瞬間,清晰地發現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6、從開放型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放型試題是指條件(條件在不斷變化),結論開放(多結論或無固定結論),策略開放(思維方法及途徑多種)的考題,這類考題沒有常規思維模式,根據對問題的理解,對“條件”引出“結論”間的關系分析,達到求解的目的.例19(07年,河南省)寫出一個經過點(1,-1)的函數的表達式 .例20(07年,廣東省韶關市).請寫出一個圖象在第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數關系式_____________.點評:這兩道試題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都具有開放性,目的就是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綜上所見,堅強探索、開放,并不是一味求“新”求“難”,而在于留給學生更多的探索、發現的空間,鼓勵他們去發揮、創新.因此,引導學生更多地通過自己的探索來體驗發現、創造過程和樂趣,增強創造的欲望,積累必要的能力.總之,2007年全國和地中考數學試題的特點對今后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從社會的改革必須向更有利于素質教育,更有利于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有利于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要積極挖掘課本的創造性因素,把應用意識和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去,在教材內容、編寫順序、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面勇于創新,用于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