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個好伙伴》教學設計課型:造型 表現年級:二年級上冊課目:《三個好伙伴》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2、過程與方法:能運用三原色進行想象畫創作,提高想象力、色彩感受力與繪畫表現力。3、情感與價值觀:體驗繪畫造型活動的樂趣,增強美術學習興趣,增強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作用。教學難點:啟發學生能運用三原色進行想象創作。教學方法:通過觀察、實踐、交流、討論等方法使學生認識三原色及其重要作用。2、充分發揮課件視覺沖擊力強、靈活多變的特點,以增強趣味性、直觀性,強化體驗,使難點簡單明了地解決,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來到美術課堂。今天老師帶來了三位有趣的小伙伴,跳出紅紅,它還沒有名字呢!哦!有個小朋友取得很好,它的名字叫紅紅;黃黃跳出來,小朋友們,我叫做黃黃;藍藍跳出來,學生(我知道你叫藍藍)。三個小伙伴都到齊啦!2、導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三個好伙伴》二、新授課、自主探究1、小游戲(找朋友)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一起來玩紅紅、黃黃、藍藍找小伙伴的游戲吧!我是紅紅,我帶來了我的小伙伴:紅旗、辣椒、草莓;我是黃黃,我帶來了我的小伙伴:向日葵、小黃鴨、香蕉;我是藍藍,我也帶來了我的小伙伴:藍色繡球、海洋藍天、藍色蝴蝶。哇!真的好熱鬧。教師小結:紅色、黃色、藍色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把紅色、黃色、藍色叫三原色。教師:同學們知道嗎?我們的三原色有兩個特別之處,第一個,它們三個在色彩王國里是獨一無二的顏色,它們是直接從植物或者礦物質里提取出來的,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最基本的顏色,是其它任何顏色都不能調配出來的。大家還想知道它的第二個特別之處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實驗。教師:三原色通過相互混合,會得到什么顏色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實驗:紅+黃=橙,黃+藍=綠,藍+紅=紫。)(兩兩相混合的視頻)教師小結:三原色兩兩混合得到三間色:橙、綠、紫。做完小實驗,老師帶你們去了解一位繪畫大師。胡安·米羅(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米羅的藝術是自由而抒情的。他的畫中往往沒有什么明確具體的形,而只有一些線條、一些形的胚胎,類似于兒童涂鴉期的偶得形狀。顏色非常簡單,紅、黃、藍、綠、黑、白,在畫面上被平涂成一個個的色塊。欣賞、探究教師:現在我們來欣賞米羅的作品《夏天》。1、仔細觀察,畫面中用得最多的是哪兩種顏色?(畫面中大面積運用紅色、黃色來烘托夏天的氣氛)2、這幅畫畫家主要運用了哪些顏色?(主要運用了紅色、黃色、藍色、黑色和白色。畫面中小面積的藍色和大面積的紅黃色形成冷、暖對比,黑色的運用使畫面增強了分量感,層次更加分明,節奏感更強,色彩更響亮,突出了畫面主題。教師:欣賞完了大師的作品,我們再來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看看從他們的作品中你能發現他們主要用了些什么顏色?這幅畫大面積運用了藍色和紅色,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這幅畫小朋友的服飾也運用了三原色來進行裝飾。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在作品中大膽地運用了三原色,或是單色平涂,或是雙色重涂,或是紅、黃、藍三色交叉互搭,抒發了小畫家們的情感和自由自在的表現。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創作一幅漂亮的畫?我們一起來看視頻。四、教師示范(視頻)五、學習活動1、大膽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畫一幅想象畫。六、知識回顧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原色:紅、黃、藍;而且還知道三間色:橙、綠、紫是它們調配出來的。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原色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吧!(瞧!我們穿的衣服,鞋子;學習用具書包;玩具積木;甜點蛋糕、冰激凌;還有小朋友們特別喜歡的變形金剛,以及生活中的垃圾桶、熱氣球、游樂設施、汽車;室內裝飾,建筑物,隨處可見三原色的運用。)七、拓展延伸美麗的色彩家族就像一座神奇的宮殿,里面藏著許多奧秘,讓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用畫筆去描繪出更多的美吧!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再見!你們喜歡玩游戲嗎? 紅色、黃色、藍色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把紅色、黃色、藍色叫做三原色。三原色通過相互混合,會得到什么顏色呢? 胡安·米羅(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1. 畫面中用得最多的是哪兩種顏色?2. 這幅畫畫家主要運用了哪些顏色來表現? 大膽運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畫一幅想象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個好伙伴》(教案).doc 《三個好伙伴》(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