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2.1 我們的地球模型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知道地球的結構由地核、地幔、地殼以及大氣層組成。2.知道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陸地構成。科學思維:1.能用思維導圖表達并整理已學的地球知識。探究實踐:1.能通過制作模型表達、概括已學知識。2.能從地球的結構、運動、氣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態度責任:1.對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內容探究保持好奇心與探究熱情。2.愿意與小組成員分享和交流,有綜合考慮他人意見的習慣。3.養成積極參與交流、選擇吸納信息的良好習慣。2.1 我們的地球模型教科版六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單元目 錄聚 焦探 索研 討拓 展課堂小結課堂練習聚 焦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地球是怎樣運動的?我們能做一個地球模型來表達所知道的地球知識嗎?探 索1.交流我們知道的地球知識在科學筆記本上寫下幾條我們知道的有關地球的知識,交流我們的認識,并進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探 索2.制作一個簡單的地球模型科學家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會根據觀測的數據或假設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據新的數據,不斷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適合表達不同的知識,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地球知識,選擇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探 索觀察地球結構模型我們曾經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結構模型,剖開并觀察地球結構模型的剖面。地殼地幔地核探 索(平均厚度約17千米)(厚度約2900千米)(平均半徑約3500千米)地殼地幔地核觀察地球結構模型探 索制作我們的地球海陸分布模型根據世界地形圖,在一個塑料球體上用不同顏色表示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分布情況。海洋陸地探 索制作我們的地球自轉模型用橙子模擬地球自轉。赤道向同學展示和介紹我們制作的各種地球模型。研 討1.我們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 我們的模型可以解釋地球的什么知識 研 討2.對比不同的模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3.我們的地球模型還可以如何改進 拓 展觀察常用的地球儀,說說我們可以從這個模型上獲得哪些知識。課堂小結地球是一個圍繞著太陽轉的超過40億歲的球體。我們的模型有的切開后能直觀地反映地球的圈層結構;有的能反映地球表面的海陸面積比例;有的能讓我們更直觀地觀察地球自轉現象,探究相關問題。制作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地球以及檢驗我們對于地球的認知是否正確。往后,我們要積極嘗試制作其他的模型,幫助我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用模型準確表達所學知識的能力。課堂練習1.如果想研究關于地球運動的問題,我選擇( )模型最好。A.地球結構模型 B.海陸分布模型C.自轉模型 D.地球氣候模型C課堂練習2.地球內部結構由地核、地幔和( )組成。A.泥土 B.地皮 C.地殼 D.地面C課堂練習3.在“用橙子模擬地球自轉”的活動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吸管模擬地球自轉的軸B.用橙子的果肉模擬地核C.用橙子的橫切線模擬赤道B課堂練習4. 如果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變化現象很細微,可以忽略不計。( )5.實際上,地球是沒有經線和緯線的,經線和緯線都是假想線。 ( )6.通過制作地球海陸分布模型,我們知道地球表面主要由陸地和海洋構成。 ( )7.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 )8.地球的結構由地核、地慢、地殼以及大氣層組成。 ( )9.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它靜止不動。 ( )×√√×××謝謝觀看!教科版六年級上冊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