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思品·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卷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一、選擇題(本題有24題,每題2分,共48分)1、“他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體雖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學說和精神感召力卻比100艘英國軍艦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應當是指 ( )A、華盛頓 B、孫中山 C、甘地 D、林則徐2、近代社會政治革新與風俗的變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社會風尚變化的是 ( )A、披件西裝,穿雙西式履 B、見面握手,噓寒問暖C、夫妻婚姻自由 D、小腳一雙三寸蓮,作揖跪拜大人前3、“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次戰役規模巨大,法軍的66個師,德軍的46個師在這里廝殺,雙方傷亡人數達到70多萬”,這說明了 ( )A、戰爭是解決矛盾的唯一手段 B、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C、交戰雙方都沒有正義性 D、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引發戰爭4、2014年5月,臺灣新黨主席在“新五四運動”集會上表示,當年的“五四”運動,知識分子請來了“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救亡圖存,今天我們則需要另一位“勞先生”(法治)。中國請來“德先生”“賽先生”最早是在 ( )A、太平天國運動 B、維新變法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5、閱讀下列德國和美國失業率變化圖,你認為造成兩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高失業率的主要原因是 ( )A、經濟大危機 B、希特勒上臺 C、羅斯福新政 D、二戰爆發6、有人說“對于蘇聯農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陰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陽光燦爛?!边@里“陽光燦爛”的原因是實行了 (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農業集體化 D、社會主義工業化7、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8、紅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方式之一。寧波市某夏令營計劃在暑假進行一次紅色旅游,選擇了“井岡山—瑞金—南昌”路線,他們可能看到的紅色旅游景點有( )①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②井岡山革命舊址群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 ④八七會議舊址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右圖是1937年12月日本《東京日日新聞》一則報道的截圖。該圖是日本制造( )A、旅順大屠殺的罪證 B、九一八事變的罪證C、南京大屠殺的罪證 D、七七事變的罪證10、《揚子晚報》曾刊載了周克玉上將的一首詩:“千帆競渡斷浪飛,萬炮齊放敵壘摧。揚產江頭雷霆夜,鐵軍雄師顯神威……”它描寫了的是哪一戰役的場景( )A、臺兒莊戰役 B、百團大戰 C、挺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11、斯大林曾經說:“這次行動按其計劃的周密,規模的宏大和行動的技巧來說,在戰爭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先例。它迫使納粹德國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斯大林所說的“這次行動”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B、諾曼底登陸 C、莫斯科保衛戰 D、攻克柏林12、張學良回憶(1901年-2001年)說:“我的事情是到36歲,以后就沒有了……從歲到36歲,這就是我的生命。”張學良“36歲”時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重慶談判13、右圖是1942年美國印制的一份海報。從圖上“united”(團結)、“win”(獲勝)等宣傳語和美、英、蘇等國國旗,可以判斷海報與下列哪一文獻密切相關?(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聯合國家宣言》14、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先后興起。以下對這兩次運動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爆發創造了條件 ②五四運動進一步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③無產階級是兩次運動的主力軍 ④兩次運動都促進了民族的覺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之所以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為( )①創新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②科技創新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③創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16、十八大后,微博反腐方興未艾,差不多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員“中槍“,紀檢部門介入后,多有查實。這表明( )①輿論監督有利于公民行使監督權 ②輿論監督能徹底杜絕腐敗行為的發生③微博這一網絡監督是唯一的監督形式④微博反腐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走紅網絡的“低碳哥”發帖自嘲說:自己無房無車無老婆,早就“被低碳”了?!氨坏?br/>碳”實是對底層生活和民生之痛的苦澀注解,也是一種對生活艱難的無味雜陳的戲謔。這一解嘲反映了 ( )A、經濟發展與人口眾多的矛盾 B、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C、我國男女比例已嚴重失調 D、城市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18、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在北京召開,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大的亮點。十八屆三中全會 之所以要強調全面深化改革 ,是因為( )①深化改革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②改革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國社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③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成功的政治保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自治區百萬農奴解放55周年紀念日。55年來,自治區開創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局面。這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①調動了藏族人民的積極性 ②體現了西藏自治區的高度自治③堅持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④保障了藏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嫦娥三號”探月邁出新征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登上世界之巔,高速鐵路建設走向世界……這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對加快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起著重要作用。這說明A、科技創新 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我國已經跨入發達國家行列C、獨立自主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基點 D、科技創新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1、2014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報告等。這表明( )A、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立法權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D、全國人大代表具有最高決定權22、近年,我國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扶持力度,如取消對個體、私營經濟征收的個體工商管理費、實行貸款等政策的支持,這有利于( )①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②鞏固非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③鼓勵自主創業.拓寬就業渠道 ④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監督和限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014年10月11日,備受關注的山東招遠涉邪教故意殺人案在煙臺中院第一審判庭公開宣判。張帆、張立冬被判死刑,呂迎春被判無期徒刑,張航、張巧聯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和七年。據此回答23—24題。23、這體現我國( )A、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B、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C、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D、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24、材料給我們深刻的警示是( )A、要自覺弘揚法治精神,遵紀守法 B、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C、要增強權利意識,提高維權的能力 D、要合理消費,弘揚艱苦奮斗精神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8分、9分、11分、8分、16分,共52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校歷史興趣小組在學習張海鵬教授的《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時,根據書中“近代中國年社會的發展像個元寶形,開始時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繪制了右圖。圖中A段“開始下降”與“降到谷底”分別是源于哪兩個歷史事件?(2分)(2)圖中B段,中華民族進行了救國救民的探索,請列舉史實兩例。選擇其中一例說說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4分)(3)從B段轉為C段的歷史性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請寫出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社會 “升出一片光明”而找到的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2分)26、名人信件和日記能夠反映時代風貌,下列材料反映時代風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蘇兩國在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方面的探索和調整。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不久,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專門給他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對羅斯福說:“您已經成為各國力求在現行制度范圍內運用明智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端的人們的委托人?!?br/>材料二:1935年,法國文學大師羅曼.羅蘭應邀訪問蘇聯,后來他寫信給斯大林說“我看到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整個國家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跟千百種障礙做不斷的斗爭,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設一個新世界?!?羅曼.羅蘭還根據他在蘇聯的見聞撰寫了《莫斯科日記》,在日記中他寫道“目前這些政策包含著某種消極的東西,這是不可避免的;我絲毫不懷疑,世界更美好的未來是與蘇聯的勝利連在一起的?!?br/>材料一中的“明智試驗”是指美國歷史上的哪一政策?此項改革與以往的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相比有何顯著特征?(2分)(2)依據材料二并從經濟的角度看,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蘇聯“正在建設一個新世界”取得了怎樣的成就?羅曼.羅蘭認為蘇聯“目前這些政策包含著某種消極的東西”有何具體表現?(3分)(3)有學者認為,政府執政理念一般分為“執政為民”和“執政為國”兩類。從美蘇20世紀30年代的主要舉措看,你認為兩國的執政理念分別屬于哪一類?請說明理由。(4分)(11分)2013年,中國創造了許多的“世界第一”。中國數據 我的解讀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達4.16萬億美元,這意味著自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保持了幾十年的世界貨物貿易第一的位置被中國取代。 (1)我國成為世界貨物貿易大國得益于哪一基本國策?這一國策首先從哪里推行?(2分)我國高鐵技術全面領先世界,截止2013年12月底,運營里程超過13000公里,遙居世界第一。李克強總理的“高鐵外交”給我國帶來了“高鐵換大米”、“高鐵換石油”等實實在在的利益。 (2)我國在高鐵領域取得的成就與哪一戰略有關?依據材料談談你對科技重要性的認識。(3分)2013年,我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城鄉居民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型合作醫療人數超13億,覆蓋率達95%以上。 (3)我國重視居民醫療保障體現了教材的哪些觀點?(4分)(4)請概括中國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2分)28、(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圖):材料二:某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表(部分):材料一中行動屬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哪一方面內容?其地位如何?(3分)材料一中“圖C”是在行使我們的哪一項政治權利? 行使這一權利要注意些什么?(3分)請結合一種合格表現,說明你怎樣在實際生活中把它轉化為具體行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2分)29、(16分)閱讀材料,思考問題。有一位思想家說過:“財富的公平分配是人類社會至高無上之美德?!惫磐駚恚祟悓τ诠椒峙涞淖非髲奈赐P7趾谩暗案狻贝俸椭C是現階段我國黨和政府努力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材料一:2009年——2013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及增速比較閱讀材料一,說說其中包含的“喜”與“憂”。(4分)材料二:有人認為,當前我國的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由于個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貢獻高低造成的差距,這種差距是必然的、應該的,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表現,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現階段必須堅持怎樣的分配制度?(2分)運用“黨的基本路線”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重視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的理由。(6分)材料三:“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針對材料一反映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專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建立健全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具體措施。(4)判斷下表中的各項具體措施是否符合材料三的要求?請用“是”或“否”把判斷結果填入答卷表格中的相應位置。(4分)序號 具 體 措 施 判 斷結 果① 加強領導干部收入管理,嚴格執行各級領導干部如實報告收入、房產、投資等② 大幅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實施異地扶貧搬遷③ 建立健全農業補貼穩定增長機制,完善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政策④ 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穩步提高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德國失業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