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教科版 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1.太陽系大家庭宇 宙創生之柱1995年4月1日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老鷹星云內的星際氣體和塵埃同學們,我們一起開始探索浩瀚又神秘的宇宙?聚 焦太陽、月球和地球分別是什么星體,快來選一選?恒星行星衛星聚 焦除了太陽、地球和月球外,太陽系中有哪些天體?探 索在圖中添加你知道的天體活動一:畫一畫你知道的太陽系在繪制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些什么?探 索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注:本圖不考慮天體大小和距離的實際比例關系活動二 了解太陽1.閱讀”太陽資料單“,圈出重要的信息。2.說一說你了解到的太陽。探 索用找一找:關于太陽,我們可以從資料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探 索活動二 了解太陽質量:地球的330000倍,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大小:直徑約是1392000千米,體積約是地球的130萬倍。溫度: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2000萬攝氏度。探 索活動二 了解太陽結構:核心、輻射區、對流層、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組成:太陽質量約3/4是氫,采用核聚變的方式釋放光和熱。探 索活動二 了解太陽太陽活動:“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米粒組織、太陽風等太陽活動包括“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米粒組織、太陽風等。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相對較低而顯得黑的區域。黑子會對地球的磁場和電離層產生干擾,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動物迷路,無線電通訊受到嚴重影響或中斷,直接危害飛機、輪船、人造衛星等通訊系統安全。探 索行星矮行星衛星活動三 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體你還了解哪些太陽系家庭中的其他天體?探 索小行星帶流星彗星探 索活動三 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體說一說:太陽系中有哪些天體可以用肉眼觀察得到?哪些天體需要借用工具才能觀察到?探 索活動三 了解太陽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體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我們發現了……1.交流和分享自己所畫的太陽系大家庭中都有哪些天體。研 討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我們發現了……2.說說這些天體的相對大小、形狀、軌道、顏色等特征。研 討彗星的結構彗星的軌道同學們,你們了解彗星嗎?拓 展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由于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一般長幾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 1600 多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 76 年左右。拓 展3.1《太陽系大家庭》課堂記錄單六年級 班 第 小組 時間 年 月 日活動1你們還知道哪些太陽系中的天體?在下圖中添加一些你知道的天體吧。(圖中不顯示行星的直徑大小)3.1《太陽系大家庭》課堂記錄單六年級 班 第 小組 時間 年 月 日活動2:了解太陽,根據有關太陽的資料,制作太陽卡片。資料卡1(有關太陽的資料)資料1:資料1組成銀河系大約有兩千億顆恒星,而太陽只是其中中等大小的一顆。太陽是太陽系里唯一發光的恒星,它的質量占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質量的99.86%。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都圍繞著太陽轉。太陽的直徑大約140萬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3萬倍。與地球不同的是,太陽不是由固體組成的,它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態星球,主要成分是氫和氦,氫約占了70%的質量,而氦約占了25%的質量,其他為碳、氮、氧和各種金屬。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都直接或間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熱。太陽目前大約50億歲,正處在它生中的中年時期。它還可以繼續平靜地燃燒約五十億年。五十億年后,太陽內部的氨將轉變成更重的元素,亮度會增加到現在的一倍,體積也將不斷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再經歷一億年后,太陽將耗盡所有能源而坍縮誠一顆白矮星,并通過向宇宙空間拋射物質而形城一個行星狀星云。而后,它將在數十億年中逐漸冷卻和黯淡。這是低、中質量恒星演化的典型。資料2:太陽沒有界限分明的表面。太陽的外層大氣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光球是我們看到的圓圓的紅日,它是太陽大氣的最里層,色球是中間層,許多太陽活動都發生在這里。日冕是最外層太陽結構分為太陽本體和太陽大氣兩部分。太陽本體由內到外主要分為:核心、輻射層、對流層三個部分。太陽中心區占整個太陽半徑的四分之一,約為整個太陽質量的一半以上。太陽在自身強大重力吸引下,太陽中心區處于高密度、高溫和高壓狀態,是太陽巨大能量的發源地。資料3:太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周期約2.5×10年。太陽和其它天體一樣,也在圍繞自己的軸心自西向東自轉,但觀測和研究表明,太陽表面不同的緯度處,自轉速度不一樣。在赤道處,太陽自轉一周需要25.4天,而在緯度40處需要27.2天,到了兩極地區,自轉一周則需要35天左右。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釋放著熱量,它的能量來自于核心的像氫彈爆炸樣的核聚變反應。 其中心溫度高達1570萬K(K是一種溫度單位),表面有效溫度達6000°C,以輻射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照亮和溫暖著整個太陽系。據估計,太陽的壽命可達100億年,它現在近50億歲了,正處于穩定而旺盛的中年時期。資料4:太陽活動包括“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米粒組織、太陽風等。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相對較低而顯得黑的區域。黑子會對地球的磁場和電離層產生干擾,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動物迷路,無線電通訊受到嚴重影響或中斷,直接危害飛機、輪船、人造衛星等通訊系統安全。太陽黑子活動的高峰期,太陽會發射大量的高能粒子流與X射線,引起地球磁暴現象,導致氣候異常,地球上微生物因此大量繁殖,這就為流行疾病提供了溫床。資料5太陽耀斑是一種劇烈的太陽活動,是太陽能量高度集中釋放的過程。一般認為發生在色球層中,所以也叫“色球爆發”。其主要觀測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現迅速發展的亮斑閃耀,其壽命僅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之間,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較慢。特別是在太陽活動峰年,耀斑出現頻繁且強度變強。資料6米粒組織是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因看上去是一些密密麻麻的不穩定斑點,很像一顆顆米粒而得名。米粒組織的直徑一般為300~1000千米,溫度比光球的溫度高300℃~400℃ ,亮度強10%~20%,持續時間一般為5~10分鐘。米粒組織是光球下面氣體對流產生的現象。資料7日冕指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千米以上,它溫度極高,有100萬開。太陽日冕不是均勻的,存在著些電磁輻射弱 、 溫度和密度比周圍小得多的特殊區域,該區域叫做冕洞,其大小可以裝下50個地球,而且在逐年擴大。資料卡1太陽地球基本信息:質量:占太陽系所有天體的總質量99.86%( )太陽發展演變:( )( )太陽的運動:( )輻射區其他:太陽內部:核心太陽內部構造小行星帶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圍繞太陽旋轉的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目前有永久編號的小行星已達3000多顆。照相巡天觀測發現的小行星有50萬顆。天文學家把這個區域成為小行星帶。彗星:彗星是在扁長軌道(極少數在近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云霧狀小天體。一般彗星由彗頭和彗尾組成。彗星的體形龐大,由于彗星是由冰凍著的各種雜質、塵埃組成的,在靠近太陽時,因凝固體的蒸發、氣化、膨脹、噴發,它就產生了彗尾。彗尾體積極大,可長達上億千米。且越靠近太陽彗尾就越長。宇宙中彗星的數量極大,但目前觀測到的僅約有1600顆矮行星與行星類似。但不能清除其軌道上的其他天體。矮行星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帶和柯伊伯蒂內。冥王星是一顆矮行星。柯伊伯蒂天文學家觀測到海王星軌道以外充滿了一些冰封物質,這里是太陽系邊界。柯伊伯蒂一共有10萬顆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小天體,更小的不計其數。奧爾特星云是天文學家假想出來的云團,想象它包圍整個太陽系。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至沙塵,大至巨礫,成為顆粒狀的碎片。流星體進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氣層之后,在路徑上發光并被看見的階段則被稱為流星。許多流星來自相同的方向,并在一段時間內相繼出現,則稱為流星雨。行星本身不發光,太陽系八顆行星圍繞太陽運行。金星——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7%以上。木星——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它是一顆氣態行星,它特有的“大紅斑”是由高壓反氣旋形成的風暴,木星還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自轉一周只需要9小時50分30秒。海王星——僅比木星和土星小,是太陽系的第三大行星,距離太陽最遙遠的一顆氣態。 因為軌道距離太陽很遠,海王星從太陽得到的熱量很少,所以海王星大氣層頂端溫度只有-218 °C 。土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大小和質量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它由于快速自轉而呈扁球形。土星的衛星至少有62個,是太陽系中衛星數目最多的一顆行星。火星——屬于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大氣層較稀薄,表面干燥,晝夜溫差大。 有2顆衛星。天王星——是第一顆在現代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也是一顆冰巨行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為-224℃。海王星擁有27顆已知天然衛星。地球——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地表有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且溫度適宜,生命種類繁多。地球有一顆衛星月球。水星——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體積最小,運動速度最快,無衛星環繞。白天溫度可達到400℃以上。晚上溫度可達-173℃,在這里也不可能有液態的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太陽系大家庭.mp4 1.太陽系大家庭.pptx 3.1《太陽系大家庭》課堂記錄單.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