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前預習【學習目標】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本課時間軸】【預習重點】舊石器時代主要生產工具:食物獲取方式:社會組織形式: 、新石器時代主要生產工具:食物獲取方式:社會組織形式: 、父系氏族社會中 開始出現, 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中國即將邁入 的門檻。從部落到國家古史相傳: 時代。堯、舜時期采用“ ”方式傳承聯盟首領之位。考古學證明: 文化時代,具備 的初始形態。夏建立時間:社會形態:“ ”代替了“禪讓制”。商建立時間:文字: ,主要是 的記錄,是一種 的文字。最先進的工具材質:地方統治制度:中央設立:西周建立時間:主要生產部門:土地所有制:土地經營制度:手工業與商業: 是手工業生產的主要部門。社會形態:地方統治制度: ,這一制度與 相結合,解決了 的矛盾與沖突。官員選拔制度:采用 ,區分等級關系。公元前841年發生 ,公元前771年 ,周平王東遷洛邑。課堂思考【課前任務】快速閱讀教材,圈畫有關歷史信息來源、時間的字詞。(如:考古發現;約170萬年前)【重要問題】談談你對文明、文化、國家三個概念的認識。從原始人群到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中華大地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新、舊石器時代我國人類分布的基本特點是什么?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點?材料一 帝中康時,羲、和湎淫(沉湎于酒),廢時亂日。胤(孔安國:胤國之君;鄭玄:臣名)往征之,作胤征。 ——司馬遷《史記》材料二 薛之皇祖,居薛,以為夏車正。 ——《左傳·定公元年》商朝的統治有何特點?西周的社會是何圖景?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材料三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國八百余。 ——《呂氏春秋·觀世》材料四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 ——《左傳·桓公二年》材料五 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春秋公羊傳注疏》鞏固拓展最初的“共和”是何意義?公元前841年為何被認為是確切紀年的開始?附錄:中國新石器時代主要考古文化年代簡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