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運動的小車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說課流程一、說 教 材本課是科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六課,通過前面5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運動和力之間的關系,包括讓物體運動起來的動力和阻礙運動的摩擦力。本節課將從能量的角度去研究運動的物體,同時也是以運動的小車為載體來認識能量。二、說 學 情四年級學生對能量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已經在使用“能量”這個詞。他們知道發光、發熱的物體是有能量的,也聽說過光能、水能、風能等,但是在兒童的認知中還沒有一個關于能量更概括性的概念。這一批接受新教材學習的學生通過三年多的科學課學習,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樂于交流、能夠合作,對實驗操作非常感興趣,但還不夠成熟,本單元著重于動手操作,需要老師做細致的指導。科學概念目標1.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2.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有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科學探究目標1.通過觀察敲擊實驗和撞擊實驗,認識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2.通過對比觀察、測量,發現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科學態度目標1.發展研究能量的興趣。2.意識到通過實驗結果作為證據而形成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體會到生活中能量無處不在,并且以各種形式存在。三、說 教 學 目 標四、說 教 學 重 難 點(一)教學重點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二)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具有能量的物體所產生的現象來認識、理解能量。五、說 教 法 學 法遵循“主體性教學原則”和“啟發性教學原則”。本節課,我主要采用觀察法和實驗法的教學方法,并結合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動手操作法等進行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樂于與他人合作的科學態度。六、說 教 學 準 備教師:學生實驗材料1套、班級記錄表、 一些關于各種能量的圖片或視頻資料、教學課件。小組:實驗用玩具小車1輛、音叉(含橡皮錘)、斜面和長條木板、木塊、軟卷尺。七、說 教 學 過 程設計意圖: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放出幾張具有視覺沖擊的照片,把學生的注意力及時投放到課堂中,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知這些運動的物體都具有能量。(二).講授新課設計意圖:音叉是第一單元學過的科學器材,學生比較了解,運用對比的科學方法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用力敲擊能量大,輕輕敲擊能量小。并通過聆聽和觸摸兩個方式共同學習理解,也能讓學生初步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為后面學習提升做鋪墊。探索一 敲擊實驗不要太用力敲擊音叉哦!(1)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2)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思考:聆聽聲音和觸摸音叉,有什么區別?用橡皮錘敲擊音叉時,它們都具有能量。什么情況下能量大,什么情況下能量小?探索二 撞擊實驗你能用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嗎? 加油!小車具有能量嗎?怎么樣知道小車能量大小呢?探索二 撞擊實驗溫馨提示(1)分別設置三種不同的坡度(2)讓小車自由下滑撞擊木塊(3)觀察木塊的滑行距離設計意圖:前面的學習已經學習過相類似的實驗,所以本次實驗探究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只是作為幫助者和引導者,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培養學生科學設計能力。(三).歸納總結,鞏固新知自主總結 → 整理知識1.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2.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設計意圖:使學生所經歷的活動再回顧,總結經驗,鞏固新知,提高認知水平,體驗科學探究的快樂。(四).拓展設計意圖:拓展學習將課堂上的探究拓展到課外,使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相聯系,幫學生解決其知道但不了解的實際問題,把課堂延伸到課外。為什么高速公路要限速呢?八、說 板 書 設 計設計意圖: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簡明扼要地將授課內容和探究過程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6. 運動的小車 運動 能量 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 能量還存儲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