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蚯蚓的家》說課稿【新】青島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青島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第二課《蚯蚓的家》。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這八個方面展開。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說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青島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第二課《蚯蚓的家》。本節課主要內容是 在學生對土壤上生長著許多植物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探究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初步認識動物和土壤的關系。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提出活動的指向:教科書用圖片的形式提示了本課探究需要準備的材料:蚯蚓、干土、濕土。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準備,為課堂探究活動做好材料和心理上的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三個活動,活動一:在哪里能找到蚯蚓。教科書圖示了學生找蚯蚓的情景圖,意在提示學生在田地、菜園等地方容易找到蚯蚓。目的是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從哪里能找到蚯蚓,感知蚯蚓的生活環境,以便對蚯蚓的生活環境做出假設性猜想。警示語“不要傷害蚯蚓”,提示學生要愛護蚯蚓,珍惜生命。活動二: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教科書提供了一幅學生討論的情景圖,桌上放著干土、濕土等,三個學生正在討論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學生語言“我認為蚯蚓喜歡潮濕的土壤。”提示了學生實驗的方法和探究的思路,創設干濕不同環境的“家”, 探究蚯蚓喜歡哪個家。“我認為……”啟發學生針對蚯蚓喜歡的家,提出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設,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活動三:我把蚯蚓送回家。通過一幅把蚯蚓送回花池土壤中的圖,提示學生做完實驗后把蚯蚓送回家的正確方法。旨在提示學生要關愛小動物,不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玩物,要放歸大自然。第三部分拓展活動:提出“雨后去觀察蚯蚓,說一說有什么發現”的活動指向,意在提示學生課后繼續跟蹤、觀察、研究蚯蚓,了解它與土壤、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中長期探究的習慣。二、說學情本課教學的對象是一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上看,學生還都比較貧乏;從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征來看,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能開展探究活動。學生通過學習《蚯蚓的家》一課,初步學會設計簡單的對比實驗,研究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境,認識動物和土壤的關系。三、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知道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初步認識動物和土壤的關系。【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的指導下,會設計簡單的對比實驗研究蚯蚓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境。2.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過程和結果。【情感態度價值觀】:1.在探究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的過程中,表現出探究的興趣。2.能尊重事實,養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3.愿意傾聽,樂于表達,在探究中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關愛生命,愛護身邊的動物。四、說教學重難點知道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初步認識動物和土壤的關系。【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要關愛小動物,不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玩物,要放歸大自然。提示學生課后繼續跟蹤、觀察、研究蚯蚓,了解它與土壤、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中長期探究的習慣。【教學難點】:五、說教法學法新課標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要通過創設多樣性的情境不斷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采取啟發法、討論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本課主要教學方法為創設情境、分組親身實踐、看視頻、分組討論等方法。六、說教學過程【器材準備】學生準備:蚯蚓、紙盒、干土(要事先曬干)、濕土(剛剛采集的自然濕土)等教師準備:課件、記錄表(一)、導入新課1.[PPT2-3出示]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個謎語大家來猜一猜。(蚯蚓) 2.師:對,是蚯蚓,同學們真聰明!那關于蚯蚓,你都知道些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3.看來有些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我們有自己的家,蚯蚓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蚯蚓的家。4.板書課題:蚯蚓的家(二)、探究新知活動一:在哪里能找到蚯蚓。1.提問: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找蚯蚓,你們找到了嗎?(找到了)2.那誰能說一說你是從哪找到蚯蚓的?3.[PPT4-6出示]我是從我們家樓前的草叢里找到的;我從花園里找到的;我從奶奶家的小菜園里找到的……活動二:猜一猜,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1.[PPT7出示]猜想蚯蚓的生活環境。談話:同學們,那你覺得蚯蚓喜歡什么樣的家 學生自由回答。談話:剛才有的同學說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你為什么這樣認為?生:我認為蚯蚓喜歡生活在土壤里面,因為它害怕太陽曬。我從課外書上看到的。師:讀書也是獲得知識的好方法,你非常棒!生:我是在土壤里面找到蚯蚓的,所以我認為蚯蚓生活在土壤里面。2.設計實驗計方案。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但這些都是同學們的猜測,難道它們就真的像同學們所認為的,喜歡生活在土壤里面,喜歡潮濕的家嗎 師: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來證明你們的這些想法呢?生:做實驗。師:你真有做科學家的潛質,知道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去證明自己的想法。請同學們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教師指導學生小組討論并嘗試設計實驗方案。3.[PPT8-9出示]交流實驗方案。師:誰來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設計實驗的。生: 我們小組想在紙盒內放上土,看看蚯蚓往哪兒爬。師:在紙盒內放上土?放什么樣的土?怎么放?生:放一圈干土、一圈濕土,中間放著蚯蚓。看看蚯蚓往哪邊爬 生:我們組想在紙盒的左邊放一堆土,右邊放一堆土,蚯蚓放中間,看看它們往哪兒爬。師:同學們想的真周到,像剛才我們設計的實驗,就是對比實驗。4.[PPT10出示]小組實驗并做好記錄。師:同學們,我們在做實驗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弄傷蚯蚓,還要把自己看到的寫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的記錄單中,咱們比比看,哪個小組觀察的最仔細,發現最多。學生開始探究實驗。實驗記錄單:時間 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環境 干土 濕土 干土 濕土 干土 濕土觀察結果我的發現 5.[PPT11-12出示]交流,得出結論。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6.[PPT13出示]蚯蚓與土壤的關系是怎樣的?師生交流。課件展示:蚯蚓與土壤肥力視頻。活動三:送蚯蚓回家。1.[PPT14-15出示]同學們,我們都知道蚯蚓師農民的好幫手,可以為植物松土與施肥,是益蟲,現在我們通過經探究知道蚯蚓喜歡潮濕的土壤,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我們手中的蚯蚓呢?(送蚯蚓回家)。2.師:我們在送蚯蚓回家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呀?生:注意不要弄傷蚯蚓。生:把蚯蚓送到比較潮濕的土壤里。3.小結:師:同學們都是有愛心的人,老師為你們點贊,那我們就把蚯蚓送回家吧。(三)、拓展活動[PPT16出示]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土壤里,大雨過后,你認為蚯蚓還會在土壤里嗎?請同學們在雨后去觀察一下,并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七、說板書設計根據一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潮濕的土壤《蚯蚓的家》板書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讓學生在玩中學會,在動手中提高技能,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我將繼續努力,讓我的課堂教學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學反思我認真挖掘教材資源,針對課程標準,緊緊把握住教學目標,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大膽轉變學習方式,教學中針對一年級兒童的特點,將對兒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以及學生判斷能力的培養和社會知識的獲得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努力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有所獲的空間。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教學狀況。在這堂課中,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責任心,學生學得開心,學有所得。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