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目標導學1.知道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八七會議等基本史實2.了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經過和井岡山會師的重要意義3.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辟了井岡山道路知識構建:一、南昌起義1.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是什么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選擇的 (1)原因: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2)選擇: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史料研習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表年份 黨員人數1927年4月(五大) 5.7萬1927年7月 1萬多2.南昌起義的時間、領導人和意義分別是什么 (1)時間:1927年8月1日。(2)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3)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二、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1.“緊急會議”是指哪次會議 內容是什么 “武裝暴動”是指什么 (1)會議:八七會議。(2)內容: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論斷。(3)武裝暴動:1927年9月,毛澤東舉行秋收起義。2.如何理解“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 理解: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的序幕。思維導引 井岡山精神: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群眾,進行了武裝暴動。在遭受較大損失后,毛澤東指著地圖說,“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摘編自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等三、工農武裝割據1.古田會議: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2.建立政權: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任務一【中國共產黨愈挫愈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1)請根據材料,運用中國共產黨黨史的相關史實,寫出表格中序號代表的內容。遭遇的 挫折 認識的深化 行動的 進步① 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②③ 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 ④⑤ 城里的敵人力量強大,敵人在山區統治力量薄弱 ⑥答:①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遭到鎮壓(或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②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③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民革命失敗;④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創建革命軍隊;⑤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攻占城市失利;⑥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革命重心轉移到農村。任務二【找到正確道路】【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2)根據材料,概括“割據局面”形成的先決條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依靠“工農群眾”和“正式武裝”開辟出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答:條件:擁有良好的工農群眾及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任務三【不斷發展壯大】為了突破軍閥的經濟封鎖,發展壯大(井岡山)根據地,堅持革命道路,共產黨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針對大量青年男子參加紅軍或外出謀生等現狀,蘇維埃政府領導和組織農民建立了勞動互助社、耕田隊等。——摘編自《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讀本》(3)根據材料分析,為了發展壯大井岡山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措施。中國道路的探索歷程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答:措施: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領導和組織農民建立了勞動互助社、耕田隊等。啟示: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A層 基礎必會1.(2022·合肥模擬改編)1927年,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奮起的力量。這里“革命的希望”是指 (C)A.組織工人運動 B.實現國共合作C.建立人民軍隊 D.進行秋收起義2.鑒于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毛澤東在某次會議上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這次會議是指 (B)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C.中共三大 D.古田會議3.如圖是某位同學參觀博物館的門票,在此景區他可以了解的歷史是 (C)A.中共一大的召開B.北伐勝利進軍C.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建D.古田會議的召開4.(2022·北海期末)朱德的詩句:“革命雄師會井岡,集中力量更堅強。”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C)A.南昌起義B.秋收起義C.井岡山會師D.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5.《古田會議決議》提出要“有計劃地進行黨內教育”,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表明古田會議確立的建黨建軍原則是 (A)A.思想建黨、政治建軍B.壯大力量、分田分地C.宣傳思想、建設組織D.武裝斗爭、消滅敵人B層 能力進階6.(2022·廣東模擬)1927年8月20日,毛澤東在給黨中央的信中寫道:“國民黨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則必會再失敗……我們則應立刻堅決地樹起紅旗。”在此,毛澤東 (A)A.強調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B.提出建立農村根據地C.主張繼續維持國共合作D.確立在黨內的領導地位7.(2022·湘潭期末)據統計,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類文獻中頻繁出現“割據”一詞,如“暴動割據”“農民割據”“農村割據”“割據局面”等。這說明當時中共中央 (C)A.固守城市革命道路B.被迫實行戰略轉移C.從城市向農村轉移D.主張國共繼續合作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1)材料一中的歌謠涉及了哪些歷史事件 反映出中國革命的重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變化:由城市轉移到農村。材料二 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始終認為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造和擴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確的。——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1928年11月25日)(2)材料二中“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造和擴大”是指什么 毛澤東找到了一條怎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擴大。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材料三 毛澤東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著作或觀點:時間 著作或觀點1927年3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力量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1929年4月 在《興國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3)結合材料三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答:依靠工農群眾,廣泛發動人民群眾;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建立革命根據地;從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C層 創新挑戰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問題:根據上圖,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成分中工人、農民比例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這一變化相關的史實。答:變化:工人成分比例下降,農民成分比例上升。史實: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革命重心從城市轉入農村;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或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國民革命失敗。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目標導學1.知道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八七會議等基本史實2.了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經過和井岡山會師的重要意義3.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辟了井岡山道路知識構建:一、南昌起義1.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是什么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選擇的 (1)原因: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2)選擇: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史料研習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表年份 黨員人數1927年4月(五大) 5.7萬1927年7月 1萬多2.南昌起義的時間、領導人和意義分別是什么 (1)時間: 年8月1日。(2)領導人: 、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3)意義:打響了 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二、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1.“緊急會議”是指哪次會議 內容是什么 “武裝暴動”是指什么 (1)會議:八七會議。(2)內容:確定實行 和 的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提出了“ ”的著名論斷。(3)武裝暴動:1927年9月,毛澤東舉行 。2.如何理解“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 理解: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拉開了中國革命 、建立 的序幕。思維導引 井岡山精神: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群眾,進行了武裝暴動。在遭受較大損失后,毛澤東指著地圖說,“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摘編自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等三、工農武裝割據1.古田會議: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確立了 的原則。2.建立政權: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布成立中華 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任務一【中國共產黨愈挫愈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1)請根據材料,運用中國共產黨黨史的相關史實,寫出表格中序號代表的內容。遭遇的 挫折 認識的深化 行動的 進步① 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②③ 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 ④⑤ 城里的敵人力量強大,敵人在山區統治力量薄弱 ⑥任務二【找到正確道路】【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2)根據材料,概括“割據局面”形成的先決條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依靠“工農群眾”和“正式武裝”開辟出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任務三【不斷發展壯大】為了突破軍閥的經濟封鎖,發展壯大(井岡山)根據地,堅持革命道路,共產黨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針對大量青年男子參加紅軍或外出謀生等現狀,蘇維埃政府領導和組織農民建立了勞動互助社、耕田隊等。——摘編自《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讀本》(3)根據材料分析,為了發展壯大井岡山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措施。中國道路的探索歷程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A層 基礎必會1.(2022·合肥模擬改編)1927年,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奮起的力量。這里“革命的希望”是指 ( )A.組織工人運動 B.實現國共合作C.建立人民軍隊 D.進行秋收起義2.鑒于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毛澤東在某次會議上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這次會議是指 (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C.中共三大 D.古田會議3.如圖是某位同學參觀博物館的門票,在此景區他可以了解的歷史是 ( )A.中共一大的召開B.北伐勝利進軍C.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建D.古田會議的召開4.(2022·北海期末)朱德的詩句:“革命雄師會井岡,集中力量更堅強。”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南昌起義B.秋收起義C.井岡山會師D.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5.《古田會議決議》提出要“有計劃地進行黨內教育”,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表明古田會議確立的建黨建軍原則是 ( )A.思想建黨、政治建軍B.壯大力量、分田分地C.宣傳思想、建設組織D.武裝斗爭、消滅敵人B層 能力進階6.(2022·廣東模擬)1927年8月20日,毛澤東在給黨中央的信中寫道:“國民黨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則必會再失敗……我們則應立刻堅決地樹起紅旗。”在此,毛澤東 ( )A.強調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B.提出建立農村根據地C.主張繼續維持國共合作D.確立在黨內的領導地位7.(2022·湘潭期末)據統計,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類文獻中頻繁出現“割據”一詞,如“暴動割據”“農民割據”“農村割據”“割據局面”等。這說明當時中共中央 ( )A.固守城市革命道路B.被迫實行戰略轉移C.從城市向農村轉移D.主張國共繼續合作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1)材料一中的歌謠涉及了哪些歷史事件 反映出中國革命的重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材料二 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始終認為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造和擴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確的。——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1928年11月25日)(2)材料二中“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造和擴大”是指什么 毛澤東找到了一條怎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毛澤東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著作或觀點:時間 著作或觀點1927年3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力量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1929年4月 在《興國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3)結合材料三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C層 創新挑戰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問題:根據上圖,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成分中工人、農民比例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這一變化相關的史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單元 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 第五單元 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