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鴉片戰爭目標導學1.分析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2.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意義3.識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4.分析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知識構建:一、鴉片走私1.填寫圖示,明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背景)。2.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1)白銀外流威脅到 。 (2)摧殘吸食者的體質。(3)導致 腐敗。 (4) 削弱。史料研習(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指弛緩)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二、虎門銷煙右欄浮雕反映了哪一史實 如何評價這一史實 1.史實: 。2.評價:是中國人民 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 。三、鴉片戰爭1.導火線: 。2.結果:因為清朝 制度腐敗,統治者昏庸愚昧,經濟、武器落后,中國戰敗。四、《南京條約》1.完善《南京條約》相關內容。割地 割 給英國賠款 2 100萬銀元通商 開放廣州、福州、 、寧波、 五處為通商口岸關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性質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思維導引 《南京條約》內容:南約有四項,割賠稅開商;口岸有五處,廣廈福寧上。歷史解釋2.結合《南京條約》內容,分析為什么說“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影響)(1)政治上: 。(2)經濟上: 。(3)社會性質上: 。史料研習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國兵輪鼓浪而來,由沿海入長江,撞倒了堡壘一壁。——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鴉片戰爭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打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狀況,從此,中國進入了列強欺凌、任人宰割的苦難年代。任務一【奏折催醒記憶】【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 臣竊見近來銀價遞增,每銀一兩,易制錢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銀于內地,實漏銀于外夷也。……其初不過紈袴子弟,習為浮靡,尚知斂戢。嗣后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吏,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黃爵滋《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1)材料中奏折的主題是什么 請列舉一位與黃爵滋“志同道合”的清朝官員。任務二 【影片再敘滄桑】 電影《虎門銷煙》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英國駐中國的商務代表到議院演講時隨身帶了一個中國產的瓷瓶,對議員們說:“中國就像這個瓶子,表面上很美,但實際上很脆弱。”說著他將瓶子摔碎。(2)材料中,英國商務代表將中國比喻為“瓷瓶”的用意是什么 如果沒有“瓷瓶理論”,中英之間的戰爭還會發生嗎 說說你的理由。任務三 【評價深化認識】 有人說,如果沒有鴉片戰爭砸開我們這個封閉的鐵罐頭,中國不知道還要經歷幾百年、幾千年才能進化到現代文明社會。也有人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鴉片戰爭的認識,并說出鴉片戰爭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最主要的影響。A層 基礎必會1.1821-1840年,中國白銀外流達1億兩,平均每年流出500萬兩。白銀外流更是直接導致國庫空虛、軍隊無力備戰。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為 ( )A.西方鴉片輸入 B.支付戰爭賠款C.自然經濟衰退 D.國內局勢動蕩2.(2022·廣州期末)史料按其研究價值可分為兩類,即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以下屬于研究虎門銷煙第一手史料的是 ( )A.位于廣東的林則徐銷煙池遺址B.上影廠拍攝的電影《林則徐》C.博物館網站《虎門銷煙》內容D.專家撰寫的論文《鴉片戰爭》3.《倫敦新聞畫報》在中英簽訂某條約后,評述該條約“確定了千百萬的賠款和源源不斷的新鮮茶葉供應,刺激了我們的貿易,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材料中的“島嶼”指 ( )A.庫頁島 B.澳門半島C.澎湖列島 D.香港島4.閱讀下圖,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閉關鎖國政策 B.鴉片輸入激增C.《南京條約》簽訂 D.自然經濟解體5.(2022 淮北月考)通過不平等條約,美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望廈條約》C.《黃埔條約》 D.《虎門條約》B層 能力進階6.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他翻譯的《泰西新史攬要》一書序言中說,“西方各國素以愛民為治國之本,不得藉以兵力定商情”“然閉關開釁之端則在中國,故每有邊警,償銀割地,天實為之”。這段材料( )A.指出了列強侵華戰爭的真實目的B.對列強侵華的行徑進行嚴厲斥責C.大肆宣揚了西方國家的民主精神D.完全混淆了列強侵華戰爭的本質7.(2022·邢臺期末)下面是《近代的中國》的目錄摘要(部分)。其中“鎖鏈初加”相應內容最有可能是 ( )第一部 秋風秋雨愁煞人——苦難的中國 一、鴉片嗜血,天朝腐爛 1.強盜叩關 2.鴉片輸入 3.英艦逼戰 …… 6.鎖鏈初加 7.苦難肇始A.不平等條約的簽訂B.中國社會性質的改變C.中國內地被迫開放D.社會不滿情緒的高漲8.中國近代歷史是伴隨著血與火、侵略與反侵略展開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人……逼近鎮江城的時候,才充分認識到: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可是決不缺乏勇敢和銳氣。這些駐防旗兵總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卻殊死奮戰,直到最后一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恩格斯《英人對華的新遠征》材料二 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反映的歷史現象發生在哪一事件中。(2)根據材料一,恩格斯在這里高度贊揚了“駐防旗兵”的什么精神 他認為中國軍隊所進行的抵抗具有怎樣的性質 (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是怎樣被打破的。(4)結合當時的世界發展形勢說明材料二中 “隔絕狀態”被打破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C層 創新挑戰9.閱讀下列材料,探究問題。材料一 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幅員廣大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于現狀……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終于要在這樣一場殊死的決斗中死去……——馬克思《鴉片貿易史》材料二 (在這場戰爭中)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輾轉移時……是技不熟也。兵丁……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見面而接仗者,未之前聞,故所謀往往相左。——林則徐《致姚椿、王柏心書》(1)兩則材料分別從什么視角解釋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鴉片戰爭失敗原因的理解。第1課 鴉片戰爭目標導學1.分析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2.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意義3.識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4.分析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知識構建:一、鴉片走私1.填寫圖示,明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背景)。2.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1)白銀外流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 (2)摧殘吸食者的體質。(3)導致政治腐敗。 (4)軍隊戰斗力削弱。史料研習(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指弛緩)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二、虎門銷煙右欄浮雕反映了哪一史實 如何評價這一史實 1.史實:虎門銷煙。2.評價: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三、鴉片戰爭1.導火線:虎門銷煙。2.結果:因為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統治者昏庸愚昧,經濟、武器落后,中國戰敗。四、《南京條約》1.完善《南京條約》相關內容。割地 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 2 100萬銀元通商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關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性質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思維導引 《南京條約》內容:南約有四項,割賠稅開商;口岸有五處,廣廈福寧上。歷史解釋2.結合《南京條約》內容,分析為什么說“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影響)(1)政治上: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2)經濟上:自然經濟遭到破壞。(3)社會性質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史料研習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國兵輪鼓浪而來,由沿海入長江,撞倒了堡壘一壁。——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鴉片戰爭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打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狀況,從此,中國進入了列強欺凌、任人宰割的苦難年代。任務一【奏折催醒記憶】【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 臣竊見近來銀價遞增,每銀一兩,易制錢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銀于內地,實漏銀于外夷也。……其初不過紈袴子弟,習為浮靡,尚知斂戢。嗣后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吏,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黃爵滋《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1)材料中奏折的主題是什么 請列舉一位與黃爵滋“志同道合”的清朝官員。答:主題:痛陳鴉片泛濫帶來的嚴重危害。官員:林則徐。(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任務二 【影片再敘滄桑】 電影《虎門銷煙》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英國駐中國的商務代表到議院演講時隨身帶了一個中國產的瓷瓶,對議員們說:“中國就像這個瓶子,表面上很美,但實際上很脆弱。”說著他將瓶子摔碎。(2)材料中,英國商務代表將中國比喻為“瓷瓶”的用意是什么 如果沒有“瓷瓶理論”,中英之間的戰爭還會發生嗎 說說你的理由。答:說明清朝統治已十分腐敗,英國很容易就能打開中國市場。中英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理由:鴉片戰爭前,英國就已成為頭號工業強國,迫切需要開辟國外市場;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沒落時期,加上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因而戰爭爆發不可避免。任務三 【評價深化認識】 有人說,如果沒有鴉片戰爭砸開我們這個封閉的鐵罐頭,中國不知道還要經歷幾百年、幾千年才能進化到現代文明社會。也有人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鴉片戰爭的認識,并說出鴉片戰爭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最主要的影響。答:認識:鴉片戰爭使中國的領土、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遭到破壞。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層 基礎必會1.1821-1840年,中國白銀外流達1億兩,平均每年流出500萬兩。白銀外流更是直接導致國庫空虛、軍隊無力備戰。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為 (A)A.西方鴉片輸入 B.支付戰爭賠款C.自然經濟衰退 D.國內局勢動蕩2.(2022·廣州期末)史料按其研究價值可分為兩類,即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以下屬于研究虎門銷煙第一手史料的是 (A)A.位于廣東的林則徐銷煙池遺址B.上影廠拍攝的電影《林則徐》C.博物館網站《虎門銷煙》內容D.專家撰寫的論文《鴉片戰爭》3.《倫敦新聞畫報》在中英簽訂某條約后,評述該條約“確定了千百萬的賠款和源源不斷的新鮮茶葉供應,刺激了我們的貿易,永久割讓給我們一座島嶼”。材料中的“島嶼”指 (D)A.庫頁島 B.澳門半島C.澎湖列島 D.香港島4.閱讀下圖,清朝這一時期幾種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C)A.閉關鎖國政策 B.鴉片輸入激增C.《南京條約》簽訂 D.自然經濟解體5.(2022 淮北月考)通過不平等條約,美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條約是 (B)A.《南京條約》 B.《望廈條約》C.《黃埔條約》 D.《虎門條約》B層 能力進階6.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他翻譯的《泰西新史攬要》一書序言中說,“西方各國素以愛民為治國之本,不得藉以兵力定商情”“然閉關開釁之端則在中國,故每有邊警,償銀割地,天實為之”。這段材料(D)A.指出了列強侵華戰爭的真實目的B.對列強侵華的行徑進行嚴厲斥責C.大肆宣揚了西方國家的民主精神D.完全混淆了列強侵華戰爭的本質7.(2022·邢臺期末)下面是《近代的中國》的目錄摘要(部分)。其中“鎖鏈初加”相應內容最有可能是 (A)第一部 秋風秋雨愁煞人——苦難的中國 一、鴉片嗜血,天朝腐爛 1.強盜叩關 2.鴉片輸入 3.英艦逼戰 …… 6.鎖鏈初加 7.苦難肇始A.不平等條約的簽訂B.中國社會性質的改變C.中國內地被迫開放D.社會不滿情緒的高漲8.中國近代歷史是伴隨著血與火、侵略與反侵略展開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人……逼近鎮江城的時候,才充分認識到: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可是決不缺乏勇敢和銳氣。這些駐防旗兵總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卻殊死奮戰,直到最后一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恩格斯《英人對華的新遠征》材料二 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反映的歷史現象發生在哪一事件中。答:鴉片戰爭。(2)根據材料一,恩格斯在這里高度贊揚了“駐防旗兵”的什么精神 他認為中國軍隊所進行的抵抗具有怎樣的性質 答:精神:英勇斗爭、不怕犧牲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等。性質:反侵略的正義戰爭。(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是怎樣被打破的。答:英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4)結合當時的世界發展形勢說明材料二中 “隔絕狀態”被打破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層 創新挑戰9.閱讀下列材料,探究問題。材料一 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幅員廣大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于現狀……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終于要在這樣一場殊死的決斗中死去……——馬克思《鴉片貿易史》材料二 (在這場戰爭中)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輾轉移時……是技不熟也。兵丁……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見面而接仗者,未之前聞,故所謀往往相左。——林則徐《致姚椿、王柏心書》(1)兩則材料分別從什么視角解釋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 答:材料一是從清朝政府安于現狀、統治者昏庸無能這一角度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材料二是從武器落后、軍事實力差距角度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鴉片戰爭失敗原因的理解。答:清朝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備廢弛,統治集團戰和不定,作戰組織指揮不力等。而當時英國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成為頭號工業強國,科技發達,軍事力量強大。鴉片戰爭中國慘敗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綜合國力落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 第1課 鴉片戰爭 導學案(學生版)2023-2024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 第一單元 第1課 鴉片戰爭 導學案(教師版)2023-2024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