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jié) 電是什么導學目標1.能從生活體驗中認識摩擦起電現(xiàn)象和帶電現(xiàn)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并能通過實驗探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3.通過交流與討論,認識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檢驗物體是否帶電。重點難點重點:實驗探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難點:從原子結構層面了解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導學過程一、摩擦起電活動一:請同學們自學教材57-58頁完成以下問題1.實驗現(xiàn)象(1)與毛皮摩擦過的塑料梳子能________輕小物體。(2)將與毛皮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細水流,細水流將會________。2.產(chǎn)生原因:一些物體被摩擦后,能夠________輕小物體。人們就說這些摩擦后的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二、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1.合作探究:探究電荷的種類和相互作用規(guī)律情境現(xiàn)象 兩根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時,它們之間發(fā)生相互________的現(xiàn)象。 兩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時,它們之間發(fā)生相互________的現(xiàn)象。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時,它們之間發(fā)生相互________的現(xiàn)象。結論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的性質(zhì)是________的。結論拓展 (1)規(guī)定: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所帶的電荷規(guī)定為________。把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所帶的電荷規(guī)定為________。(2)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________,異種電荷相互________。2.電荷量(1)定義:________的多少叫電荷量,用符號Q表示。(2)單位:在國際單位中,電荷量Q的單位是________,簡稱________,符號是C。三、驗電器 靜電感應活動二:請同學們自學教材60頁完成以下問題1.驗電器(1)作用:用來檢驗物體是否________的儀器。(2)原理:利用________(異/同)種電荷互相________(吸引/排斥)的道理來工作的。2.原子的構成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的,________帶正電,________帶負電。3.摩擦起電的原因兩個不同種材料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時,某物體的電子可能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就帶上了________(正/負)電荷,得到多余電子的物體就帶上了________(等量/不等量)的________電荷。所以說。摩擦起電________(是/不是)創(chuàng)生了電荷,而是電子在物體間的________。4.靜電感應(1)當帶電的物體與為帶電的導體相互靠近時,由于________________,會使導體內(nèi)部的電荷________;(2)導體內(nèi)與帶電體電荷性質(zhì)相反的電荷會被________到帶電體附近,電荷性質(zhì)相同的電荷則被________到遠離帶電體的導體一端。我來闖關1.毛皮和橡膠棒摩擦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橡膠棒得到電子帶負電 B.毛皮失去電子帶負電C.橡膠棒失去電子帶正電 D.毛皮得到電子帶正電2.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fā),頭發(fā)越梳越蓬松,原因是( )A.梳頭發(fā)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電子 B.頭發(fā)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C.頭發(fā)間受到分子斥力的作用 D.梳頭發(fā)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電荷3.如圖所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接觸驗電器金屬球,發(fā)現(xiàn)驗電器的箔片張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橡膠棒帶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電荷B.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異種電荷相互排斥C.驗電器的箔片在此過程中失去了電子D.橡膠棒在和毛皮摩擦的過程中得到了電子4.在“探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的實驗中,用絕緣細線懸掛兩個小球,靜止時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兩個小球一定帶同種電荷 B.兩個小球可能帶異種電荷C.兩個小球一定帶異種電荷 D.兩個小球可能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5.“N95”口罩的中間層為多孔結構的熔噴布,熔噴布能過濾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徑僅為0.3μm的顆粒物,原因是在生產(chǎn)過程中通過處理,使熔噴布得到大量電子而帶________(選填“正”或“負”)電,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zhì)。把口罩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洗晾干后,熔噴布對細微顆粒物的過濾效果嚴重下降。6.如圖,用一段細鐵絲做一個支架,作為轉動軸,把一根中間戳有小孔(沒有戳穿)的飲料吸管放在轉動軸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內(nèi)自由轉動,用餐巾紙摩擦吸管使其帶電。(1)把某個物體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發(fā)現(xiàn)吸管向物體靠近,由此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斷該物體已經(jīng)帶電;(2)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發(fā)現(xiàn)吸管向玻璃棒運動,則吸管帶________電,餐巾紙帶________電;(3)吸管和餐巾紙摩擦起電時,失去電子的是________,得到電子的是________。我的收獲參考答案導學過程一、1.吸引 彎曲 2.吸引二、1.排斥 排斥 吸引 不一樣 正電荷 負電荷 排斥 吸引2.(1)電荷 (2)庫侖 庫三、1.(1)帶電 (2)同 排斥2.原子核 核外電子 原子核 核外電子3.正 等量 負 一是 轉移4.(1)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重新分布 (2)吸引 排斥我來闖關1.A 2.B 3.D 4.A5.負 吸引輕小物體6.(1)不可以 (2)負 正(3)餐巾紙 吸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