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簡約課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簡約課堂】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
【2022年課標】
通過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
【學習目標】
1.了解和掌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及中華民國的成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及其內容和性質。
2.通過講述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革命性和軟弱性的表現,培養學生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學生理解這部憲法在中國歷史上的價值和進步意義。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作用。
學習難點: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和頒布的意義。
【思維導學】
【核心背記】
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1、準備: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選舉 為臨時大總統。
2、建立: 年 月 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 成立。
3、紀年: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改用公歷;
4、機構:選舉 為副總統,成立臨時參議院。
5、意義: 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逼迫 下詔退位;
2、竊取果實:2月13日,孫中山辭職;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 為臨時大總統。
3月, 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4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3、結果: 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 竊取。
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頒布: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 》。
2、內容:
內容
民權 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 ;
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 ;
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 、參政等自由和權利;
三權分立 參議院行使 ,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
3、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性質的重要文件。
4、意義:它肯定了資產階級 制度和 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易錯易混】
①中華民國建立于191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與1949年10月1日。
②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
【重難點突破】
1.袁世凱是如何一步步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
①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統帝下詔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皇帝”這個稱號在中國存在了2132年。(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開始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止)
②孫中山提出辭職,推薦袁世凱: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提出辭職并推薦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
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在袁世凱通電聲明擁護共和后,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④袁世凱在北京就職:袁世凱以北方秩序不易維持等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臨時參議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職。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⑤臨時政府遷往北京:1912年4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2. 袁世凱為什么能夠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
①帝國主義支持;
②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袁世凱控制著北洋軍閥);
③大耍兩面派陰謀;
④國民政府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擁護;
⑤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根本原因)。
3.評價辛亥革命
具體任務 完成情況 根本任務 完成情況 總體評價
民族 推翻清王朝 ① 反帝 ② (需要從兩個方面回答)⑦
民權 建立民國 ③ 反封建 ④
民生 平均地權 ⑤ 為現代化奠定基礎 ⑥
提示:①清王朝滅亡;②未實現民族獨立;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法令;④未徹底反封建;⑤未解決土地問題;⑥未改變社會性質;⑦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動了社會進步,是20世紀中國歷史的一次巨變;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仍然沒有完成,仍需努力。
【分層作業】
(一)、夯實基礎
1.下列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1912年元旦中國各報刊上的有( )
A.義和團、八國聯軍、賠款 B.臨時政府、孫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政府、自強 D.革命、袁世凱、馬克思主義
2.小明爺爺生于1936年,用民國紀年應為( )
A.民國23年 B.民國24年 C.民國25年 D.民國26年
3.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說:“臨時政府成立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見重于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于大同?!睆闹锌闯觯暇┡R時政府對外政策是( )
A.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 B.反對門戶開放
C.奉行獨立自主 D.集中力量對付袁世凱
4.1912年,孫中山在給上海中華國貨維持會的復函中說:“禮服在所必更,常聽民自便……去辮之后,亟于易服,于是爭購呢絨,競從西制,致使外貨暢銷,內貨阻滯?!庇纱丝梢娦梁ジ锩? )
A.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B.開始傳播西方思想觀念,中國服飾開始近代化
C.促進了中國服飾的近代化 D.加劇了全民崇洋媚外的現象
5.民國時期一位老人說:“從前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要被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當瘋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背霈F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 )
A.成就了袁世凱的皇帝夢 B.使維新變法的思想深入人心
C.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D.使民主共和在近代中國真正實現
6.每年我國都會舉行紀念辛亥革命的慶典活動,許多城市也展開了對慶典落戶權的爭奪。其中,有人主張在武漢舉行,也有不少人主張在南京舉行。主張在南京舉行的主要歷史依據是( )
A.中國同盟會成立 B.武昌起義 C.中華民國成立 D.二次革命
7.它迷信“強人政治”,習慣了大權獨攬,被國人罵作“竊國大盜”這里的“他”指的是( )
A.李鴻章 B.黎元洪 C.段祺瑞 D.袁世凱
(二)、鞏固提升
8.以下歷史事件與其發生地點連接正確的是( )
①黃花崗起義 ②辛亥革命 ③中華民國建立 ④袁世凱復辟帝制
a.南京 b.武漢 c.廣州 d.北京
A.①-d ②-b ③-a ④-c B.①-b ②-d ③-c ④-a
C.①-c ②-b ③-a ④-d D.①-b ②-a ③-d ④-c
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是( )
A.《天朝田畝制度》 B.《明定國是詔》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民報》
10.中華民國建立后,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孫中山為限制袁世凱權力,采取的措施包括有( )
①臨時政府設在南京 ②新任大總統到南京就職
③發表《討袁檄文》 ④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趯O中山推動下,1905年8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骨干聚集日本東京,成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這一組織的政治綱領闡發……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
(1)寫出材料一中“統一的革命組織”的名稱和三民主義的內容。
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記
時間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元旦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統帝下詔退位
…… ……
(2)材料二表格中的A處應為哪一事件?根據材料二,寫出孫中山的主要歷史功績。
材料三: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四條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
(3)材料三中的條款出自哪一重要文件?該文件有何地位?
(三)、沖刺中考
12.(2023年江蘇蘇州)小紅同學設計了如下思維導圖,圖中問號處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護國戰爭
13.(2023年湖北黃岡、孝感、咸寧)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總攬政務,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上述規定( )
A.體現了三權分立的民主原則 B.強化了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
C.標志著封建主義的徹底結束 D.反映了驅除韃虜的革命理想
14.(2022·貴州貴陽·中考真題)正確地計算歷史時間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把圖所示的“民國八年”換算成公元紀年是( )
A.1914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9年
15.(2022·廣東·中考真題)有學者說:“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樁扣人心弦的事件。在當時世界上還到處是皇帝、沙皇、蘇丹和國王的時候,古老的中華帝國在短短幾周之內成為歐亞大陸上繼法國之后的第二個共和國。”該學者重點強調( )
A.歐亞大陸的聯系 B.封建帝制的危害 C.法國大革命影響 D.辛亥革命的意義
16.(2022·湖北荊州·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95年,孫中山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1900年,孫中山又領導發動了惠州起義,兩次起義均遭到失敗。孫中山后來說,廣州起義失敗時,“舉國輿論莫不目子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但惠州起義失敗后,“則鮮聞一般人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如天淵。”
材料二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一時報紙風起云涌,蔚為大觀”,許多報紙以監督政府為己任,議論時政得失,如《民國新聞》以“維護共和政體”為宗旨。各種政黨、社團紛紛成立,1912年10月,僅在民政部登記的團體就有85個,包括政治團體22個。由于“社會對政治興味非??哼M”,政法學校和大學法科學生猛增,“一時法政學校遍于全國”。
——均摘編自李侃主編《中國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回答:從廣州起義到惠州起義,中國民眾對孫中山領導發動武裝起義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國民眾對政治持什么態度?這一態度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點)
【核心背記】

【分層作業】
1.B
2.C
3.A
4.C
5.C
6.C
7.D
8.C
9.C
10.D
11.(1)名稱:中國同盟會。內容: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2)事件:A:武昌起義。功績: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3)文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1)由恐懼到支持,由反對到接受;人民對清政府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民族意識的覺醒。
(2)持贊賞、支持的態度;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民族危機的加深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阿尔山市| 兴化市| 灌南县| 迁西县| 彩票| 金溪县| 固原市| 福清市| 凉城县| 资溪县| 海林市| 堆龙德庆县| 嵩明县| 历史| 锡林郭勒盟| 汤原县| 广安市| 喀喇| 宁阳县| 孟村| 塘沽区| 江永县| 静宁县| 泌阳县| 邹城市| 泸西县| 临沧市| 刚察县| 合水县| 铜鼓县| 麦盖提县| 周至县| 临安市| 丰县| 河源市| 龙游县| 隆回县| 黄大仙区| 绍兴市|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