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導學案標題 4.5 光的色散 課時 1教具 導學案、多媒體 教法 預習、互批、討論 課型 新授學習目標 重點 難點了解光的色散現象及原因,知道白光的組成 知道光的三原色 知道物體的顏色成因 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解釋物體的顏色 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知識解釋五光十色的世界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用______________分解了太陽光,這才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 色散 1、太陽光是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叫_____________。 2、白光不是單色光,它是復色光。它是由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 3、不同的單色光經三棱鏡偏折程度不同,偏折程度 最小的是______,偏折程度最大的是______。 二、色光的混合 1、把_____、_____、_____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2、三種色光等比例混合后為________。 拓展: 1、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____________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____________決定。 2、黑色物體__________所有色光,白色物體__________所有色光。 三、看不見的光 1、三棱鏡把太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形成太陽的可見______。 2、紅外線 (1)定義:光譜中紅光之外的看不見的光叫__________。 (2)發現:將非常靈敏的溫度計放在紅光以外的部分,溫度也會______,說明這里也有能量輻 射,只不過人眼看不見 (3)一切物體都能輻射紅外線,也能吸收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出的紅外線越_____。 (4)應用: ①熱作用強:_______________、紅外線熱譜圖、紅外線保溫燈、紅外線取暖器。 ②穿透力強:_____________、紅外線勘測儀(勘測地熱、尋找水源、監視森林火災)。 3、紫外線 (1)定義:光譜中紫光之外看不見的光叫__________。 (2)發現:德國物理學家里特在1801年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銀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見光光譜的紫光外側,發現底片被感光,他反復探究,終于發現里面有一種看不見的光----紫外線。 (3)應用: ①紫外線具有熒光效應,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可以用來_______; ②紫外線具有化學效應,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 ③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醫院用紫外線燈________; ④適當的照射紫外線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吸收,促進骨骼生長。 課堂訓練 知識點一、二 1、彩虹是太陽光在傳播中被空中水滴________而產生的。 電視畫面的色彩是由紅、_____、藍 三種色條合成的。 2、如圖,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射到貼有紅紙的光屏上,則光屏上會出現的現象是( ) A.有各種顏色的光 B.只有紅光 C.呈現黑色 D.除紅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 3、白紙上印有黑字,我們看得很清楚,這是因為( ) A.自然光照到書上,白紙黑字分別反射白光和黑光進入眼睛 B.自然光照到書上,白紙反射白光進入眼睛,黑字不反射光 C.白紙和黑字發出光線進入眼睛 D.黑字比白紙反射光的本領強 4、下列關于光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 A.光照射到二維碼上時,黑色部分會吸收所有色光 B.人能看見書上的字是因為光的色散 C.自行車的尾燈主要靠光的折射來引起后方車輛司機注意 D.凹面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 知識點三 1、下列有關紅外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紅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 B.紅外線的顏色是紅色,是一種可見光 C.紅外線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D.紅外線看不見,傳播過程中一定會拐彎 2、列物理知識與應用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 ) A.超聲波-----測量月球到地球的距離 B.次聲波-----監測核爆炸 C.紅外線-----夜視儀 D.紫外線-----驗鈔機 3、有關紅外線、紫外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當一個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則它輻射出的紅外線也會增強 B.為了促進骨骼的生長,人體需要照射過量的紫外線 C.驗鈔機利用紫外線使熒光物質發光,遙控器利用紅外線遙控 D.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在醫院常用紫外線來滅菌 4、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為了克服漫反射 B. 潛水員看到岸上的樹比實際的要高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 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 利用“熱譜圖”來診斷病情是利用了紫外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